第130章

  她如孩子般疼爱的幼弟,披着长发,做夫郎装扮,顶着重压,在未有明灯的乱境里开凿一条无人走过的新路,那般辛苦与寂寞。
  值得吗?
  而她的长子好不容易过来一趟,却只字未提明日可是他舅舅的生辰,去年是戚旻的成年日,按礼制要行冠礼,拜父母,敬恩师,却因为这离奇的夫郎身份,不了了之,还让言官寻得机会在朝堂上明讥暗讽的骂了一通。
  虽然那朝堂已是个摆设,长子不仅没呵斥言官,据说还掩袖打着哈欠任其骂完,真是蠢到极致。
  戚旻终于搁下笔,却没有看戚长贞。
  他对单家不存任何怜悯,终是对长姐有些歉意,“姐姐,我可保单怀民一世无忧。”
  戚长贞眉眼间的杂色已经消散,只剩澄清和信任,“那是他的福气,管理天下本就不是易事。”
  不仅要有脑子,还要有胸襟和魄力。
  好巧,单怀民都没有。
  他是被皇权养坏的种。
  不仅他,许多权贵都如此。
  大朝若不变革,百年内必亡。
  若有异族入侵,不过五十年。
  奢华富丽的巨轮其实内里已经千疮百孔。
  戚长贞仔细打量幼弟,“那姐姐先祝明哥儿生辰安康。”
  戚旻眼底浮现一丝笑意。
  姐弟俩又谈了谈变革方面的事情,戚长贞离开时嘱咐戚旻早点歇息,戚旻嗯了一声又埋首案前,显然没有听进去。
  月色将海面照得一片银亮。
  港口的船只犹如归巢的鸟儿安静依偎。
  远处的外邦大船却如同压境的军队沉默观望着,姐弟两人都清楚,大朝稳则易,不稳则犯。
  千百年来,亘古不变的道理。
  戚长贞是“死掉”的人,不能示人,她也住在玄武殿,不过是两层殿宇间的一处夹层。
  环境并不差,只是没有窗。
  长长的透气格渗过微弱光亮。
  贾怀在前面小心翼翼引着戚长贞,除去昔日的主仆二人,再无其他宫人。
  戚长贞走了一会儿突然开口,“黎源那孩子找到了吗?”
  这件事贾怀接手后,陈寅便慢慢撤回人手。
  他的人实在太扎眼。
  有些权贵已经起反应,担心三十三日不眠夜再次上演,正四处打听活动,有的想离开京城搬去乡野,有的甚至想前往海外。
  这不是一个好现象。
  京城内寻人,贾怀比陈寅有优势,他的人大多没有转到明处,三年前营救四皇子时,他回到琴川府协助戚家力挽狂澜,一波波成熟的情报人员被他钉进京城,随他回京后,这些人早已在各行各业稳扎下来,他也一举晋升为大朝的王牌情报头目。
  只不过,外人依旧不清楚他的真实身份。
  只当戚旻怀念亡故的长姐,才将老人又调回身边。
  两班人马不管平日里斗得如何,该交接的时候还是要交接,何况此事关乎黎源。
  贾怀知道戚长贞心疼戚旻,自那件事发生后,皇后娘娘虽表面不显,可内里终究生了魔障,如今又是个死人身份,他便挑些有趣的说予戚长贞听。
  为找到黎源。
  贾怀当时让最精英的圈层开了个会,里面一半都是见过黎源的。
  司狱所都没找到人,他们不敢大意。
  在没有高科技设备辅助的情况下,信息灵通除去各家的看门本领,最重要的在于人多,满大街都是搜集情报的人,加上队列中只需一两个人头脑灵光的,就能找出线索。
  但现在不能这般行事,明相自回朝野后,没有明目扩充自己的人手,如今政局逐步稳定,更不可能反向行之。
  贾怀是个聪明的,将黎源的课堂搬过来,往昔都是单线汇报,例如贾怀手里掌握十条情报线,他将收到十条线索,里面有重复的,无效的,挑选出有效的再派人重查。
  现在,他让大家开会。
  以时间为轴线,一起往外抛线索,然后乱斗式讨论,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而他的手下又哪里缺少能人异士。
  排出一切繁杂信息后,箭头落到一个叫宋文彩的身上。
  这人也被陈寅的人怀疑过。
  追踪过宋文彩的刑卫被请过来。
  他不明白这个被排除嫌疑的人为何再次出现在大众视野里,因为怀疑过宋文彩,事后刑卫亲自跟过宋文彩,并没有什么异常。
  宋文彩这人是典型的官三代纨绔土著。
  祖父当过大官,卸任前已是太子宾客。
  官运算有的,但不多。
  宋文彩祖父任太子宾客时,当年的仁武皇帝还只是个小娃娃,等仁武皇帝执掌朝堂时,宋文彩祖父已经仙逝。
  荣誉加身,实际好处不多。
  到宋文彩父亲,只混了个从八品的闲职,而宋文彩本人,连官职都混不上,只能到城门做审核人员。
  宋文彩的信息交到贾怀一行人手里时也没有引起太大注意,毕竟可疑的,疑似的都太多太多。
  要说他哪里露馅儿,大约是因为体重。
  半个月而已,胖了足足近二十斤。
  事出反常必有妖!
  陈寅手下办事,大多通过嫌疑人的神色行为痕迹来判断,贾怀手下办事,则通过“反常”来判断,说不出谁优劣,各有各的好。
  宋文彩在京城好几处宅子,算不得大,在末流官宦家算比较富裕的,他并未与其父亲居住在一起,因为宋文彩的父亲娶了七位妾室,父子俩因为此事时常爆发冲突。
  直到宋文彩问父亲以后自己也娶这么多妾室,能不能跟他父亲的妾室们享受同等待遇。
  宋文彩的父亲自此不再催促他成亲。
  两人井水不犯河水。
  宋文彩并不固定住在哪个宅子,他玩乐随性,头一日去哪里喝了酒,当晚就择附近的一处睡觉,直到他开始频繁出入一处宅子。
  这处宅子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
  但是离海市不远。
  宋文彩一开始去的不勤。
  后面隔三差五就去住。
  不当值的时候他都在外面打卡闲逛。
  一到时间就猫回宅子里。
  很快大家推测出,这人在外面闲逛是为了避人耳目。
  那不用多想,宋文彩大抵在宅子里养了人,看情形也是不打算娶进家门的。
  本是寻常事情,但与宋文彩这人性格极为不符合,他痛恨自己父亲朝三暮四,淫.乐后宅,断不会自己也如此行事。
  一时间大家十分激动,推测宅子里藏的人多半是黎先生。
  确定好后,贾怀的人恳请刑卫夜探宅子,结果探出来宋文彩每晚回去后对着他祖父的灵位磕头,嘴里念念有词,活像请神。
  他之所以长这么胖,不过是每晚宵禁前,都让附近酒楼送来大量吃食,大家结合他白日行径,这家伙好像真的没吃什么东西,都存到晚上再吃,他吃得狼吞虎咽,看着又像因为什么事情压力太大导致暴饮暴食。
  贾怀描述得绘声绘色,戚长贞脸上扫过淡淡的笑意。
  “你们小心点是对的,他是不是跟黎源联系上了,可你们依旧不知道黎源在哪里?“
  贾怀顿时露出痛苦的表情。
  戚长贞摇摇头,似乎习惯贾怀如此耍宝,”明哥儿后面是个什么章法?”
  贾怀没有隐瞒,“明相让我们暗中保护即可,也不用告诉源哥儿。”
  戚长贞突然笑起来,“他把你们都骗了,这像是不与黎源联系的意思?不过他确实没通过你们联系黎源,父亲那里算不得犯规,幸好黎源这孩子聪明,不然明哥儿又要烦恼一段时日,父亲那里也落了下乘。”
  贾怀皱起眉头,似懂非懂。
  戚长贞毫无意外之色,又行几步顿住,窗外的月光被气口的木栅栏切割成条,在戚长贞脸上留下深浅不一的光影,“当年明哥儿接走祖母我能想明白,接走怀安……原来如此,明哥儿那时候便打定主意让怀安继承戚家。”
  贾怀恍然大悟。
  戚旻回京这条路一共走了九千九百九十九步。
  唐末赵雾及天行第三位首领孙明俊就在附近埋伏,再后面是孟尝将军的千骑兵,而城内也做足准备。
  只要有人对戚旻不利,将死无葬身之地。
  可一旦亮兵,意图造反之名永世无法消除。
  戚旻否了数条策略,披着斗篷,独步前往,那时候所有人都替他捏了把汗,不清楚皇帝会不会宣见罪臣之子戚旻。
  直到再见戚长贞,贾怀才知这姐弟俩究竟心神相通到何种地步,亦或是说戚旻足智多妖到从蛛丝马迹里推测出坐在天宫重重屏风后的早不是什么仁武皇帝,而是戚长贞。
  一姐一弟,一女一男。
  做出无人敢想敢为的事情。
  大胆到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可皇权之争还少了血色浸染?
  好在,他们成功了。
  贾怀当初可能也就愣了一盏茶的功夫,然后恭祝两位得偿所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