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强惨恶犬驯养指南 第62节

  “我是不是……很无能?是不是很没用?连自己的百姓……都保护不了。”
  姜辞静静听着,手掌仍落在他背上,缓慢地拍着,像是在安抚一个困兽。
  她低下头,声音轻而温柔:
  “如果没有你,整个宁陵……早就淹了。”
  “你已经拼尽了全力。”
  她顿了顿,又轻声道:“不然,今天被吞掉的……就不止是西南那一块低洼。”
  姬阳渐渐平静下来,收敛了情绪,缓缓坐直了身子。
  姜辞侧头望过去,这才注意到他额角隐隐有血痕,而湿透的裤脚上,也沾满了泥浆与暗红。她眉头微蹙,轻声开口:
  “你受伤了。”
  姬阳像没听见似的,淡淡地回了句:“无碍。”
  姜辞不由分说地站起身,语气不重,却不容抗拒:
  “让我看看。”
  姬阳本欲推辞,但抬眼对上她的目光时,那双眼睛里有一种沉静的坚定,叫他下意识噤了声。
  他最终侧了侧身。
  姜辞蹲下身来,取出随身的水囊,打湿帕子,动作轻柔地为他擦拭额角血迹。纤细的手指拂过他肌肤,凉意渗入,带着几分温柔。
  接着,她跪坐下来,伸手撕开了他沾泥的裤腿布料。
  下一刻,她的手顿住了。
  那里哪里是什么无碍的小伤,血肉翻卷,一道深口斜斜划过小腿。显然是先前混乱中,被水中乱石重重撞上。
  姜辞神色一沉,低声道:“我在这里帮你简单处理一下,等回了郡守府,再给你敷药。”
  她不再多言,迅速撕开自己的里衣袖子,扯出一条干净布料,小心为他清洗血污,又用干净的帕子先行包扎。
  姬阳原本只静坐着未语,但此刻,他忽然偏头望她。
  朝阳初升,天边的云卷着一点金光。她额前的发丝贴在脸上,专注又细腻,生怕弄疼他。
  这一刻,他忽然想起了宁陵的一些事。
  姜辞总是会在他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她不说漂亮话,也不讨好他,但总能站在他身侧,替他想前一步,替他看远一寸。
  有一瞬间,他甚至生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像是夜雨中的一盏灯,落进了他的心湖,悄无声息地,晕开了一圈温柔的涟漪。
  只是这一刻,姬阳尚未察觉。
  他只是看着她,沉默片刻,轻声说了句:
  “……谢谢你。”
  姜辞没有抬头,只回了句:
  “你是都督,是他们的主心骨。”
  “你若倒了,他们该怎么撑下去。”
  姜辞替姬阳包扎完伤口,便站起身,轻声道:“你先歇一歇,我去看看百姓那边。”
  她走下堤岸,雨后的泥水没过了鞋面,衣袍早已沾满污痕,然而步履稳健。
  路过一棵被连夜风雨拦腰折断的杨树,她停了一下,帮两个年长的妇人将堆积在枝干上的积水拨开,好让人可以坐下歇脚。
  几个受了惊吓的小孩躲在母亲怀中,不远处,有村民在低声议论灾情。
  姜辞听见了,没有回头,只挽了挽袖子,蹲在地上替一位扭了脚的老伯包扎。那老伯喘着粗气问她:“姑娘,都督怎么样了?他在前头一直没歇着吧?”
  姜辞语气温缓,却含了些不动声色的压低:“他没事,一点小伤。你们安心休息吧,前头的堤坝还得靠你们一起撑。”
  这话落地,几人都不言声了,只重重地点了点头。
  堤岸高处,姬阳坐在断坝旁,一手撑膝,一手搭在身侧破裂的石块上。他静静望着姜辞的背影,看她在人群中忙碌、低语、抚慰,面上不显疲惫,始终坚定从容。
  他目光缓了缓,又望向前方那片被水吞没的宁陵西南角,残垣断壁,房屋坍塌,水面上浮着破损的家具和残木。
  眼中倦意翻涌,却又隐隐透出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柔软。
  杜孟秋快步踏着泥水奔来。
  “都督,”他微喘着开口,拱手汇报道,“刚收到水情探报,宁榆河上游雨势已停,水位在缓退。”
  姬阳抬眸,嗓音尚哑:“退了多少?”
  “较昨日低了三寸,但仍高于警线。”杜孟秋顿了顿,“推测今晚半夜前后可稳住。但堤坝重创,坝心已断,三日内若无修复之法,一遇再雨仍会崩塌。”
  姬阳微一点头,望向那塌口,半晌未语。
  杜孟秋问:“是否立刻召工匠重修坝心?”
  “重修。”姬阳道。
  杜孟秋沉声应下:“遵命。”
  他正要转身,又听姬阳加了一句:“将今日参与抢险的兵与民,全数造册登记。”
  “特别是……死伤之人。”
  杜孟秋脚步微顿,回头望向他。只见那道高大的身影,坐在断堤之上,衣甲斑驳,面色苍白,背影却稳如一桩。
  “要他们的名字。”
  “一个也不能漏。”
  “是。”杜孟秋抱拳,转身而去。
  那一刻,姜辞也恰好转头看向高处,望见姬阳正静静望着堤口。
  -
  暮色沉沉。
  姜辞坐在屋内。银霜走近,轻声道:“小姐,我问了陆司马,那天抢险,到最后确认……死了四十七人,其中三十一个东阳军,其余都是村里自愿来的百姓。”
  姜辞眼睫轻垂,许久才问:“他们的名字,记下了吗?”
  “都记下了。”银霜从袖中取出一张名册,递给她。
  “我按照您的吩咐抄了一份来。”
  姜辞接过,一字一字看。
  随后,她站起身,道:“你去拿些布匹来。”
  “小姐你这是……”银霜不解。
  “做些布条。”她语气温柔而坚决。
  当夜,姜辞点了灯,坐在屋中,亲手将白布剪成布条。她将每一位死者的名字,一笔一笔写下,字写得极慢极稳,仿佛怕他们承不起半分草率。
  银霜看她眼睛熬红,终是忍不住劝:“小姐,要不我来写吧……”
  姜辞摇头,只道:“这些人,我要一笔一划记住。”
  她写下最后一个名字时,天已泛白。
  次日清晨,堤坝南侧的老树下,姜辞带着银霜,将那一条条写着名字的布带系在枝头。
  风拂过,白布随风轻摇,像是一道道未曾言说的亡魂,在树下低语。
  她站了良久,目光沉静,之后转身离去。
  傍晚时分,姬阳带东阳军巡堤而过。
  “等等。”他忽地停住马。
  前方那棵老输,枝上系满白布,一条条顺风扬起。
  “谁做的?”他低声问。
  身后陆临川驱马赶上来说道:“是夫人今晨亲自系上的。”
  姬阳怔了一瞬,目光追着那些白布许久,他忽地翻身下马,朝老树缓缓走去。
  他走至树下,站定,目光一一扫过那些名字。
  他闭了闭眼,猛然转身,厉声喝道:
  “——东阳军听令!”
  沉沉暮色中,战士们齐刷刷停下,立于堤边,眼神肃穆。
  姬阳立于树下,朗声道:
  “此战堤溃,宁陵溃角,我东阳军与百姓并肩死守,守至断堤,守至血尽。”
  “今日树上所系,皆是我军与百姓之忠魂。”
  “记其名,铭其志。”
  “他们以命筑堤。”
  “此魂不灭,此志不弃。”
  他说到最后一句,声音微哑,却掷地有声。
  “列阵。”他道。
  “向亡者行礼。”
  风止水缓,整整一列东阳兵,挺身而立,齐齐躬身。
  这一刻,夕光从云后透出,落在那棵满挂白布的老树上,仿佛天地为之一肃。
  姜辞与银霜并肩站在宁陵城楼上,极目远望,风拂过她鬓角的发丝。
  她的心头忽然泛起一丝酸意,竟是第一次,真切地为姬阳感到心疼。
  银霜忽然上前一步,低声道:“小姐,璟公子来了。”
  姜辞回头望她,语气中带着一丝讶然:“谢归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