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木门通七零 第138节

  尤利民摸着脑袋‘嘿嘿’一笑:“确实也惦记,您不知道,这链子是我媳妇儿给我买的,她说我在外面做生意,需要点行头充场面,我这都带习惯了,身上一没戴着它吧,还真是怪不习惯的。”
  黄阿公自己早年登报离了婚,妻子带走两个孩子后,去年深市一放开就带着孩子投奔港城的亲戚了,如今他既身边既没有知心人嘘寒问暖,也没子女承欢膝下,只觉得尤利民笑容看着都扎眼。
  “咯,你的东西,你仔细检查一下,看是不是你昨天给我的那一条,等出了这个门,我可就不认了。”说完黄阿公一把就把金项链塞到尤利民手里。
  哪怕黄阿公看着有些不耐烦,尤利民也不觉得生气,照样乐呵呵地应承道:“没错,就是我昨天给你的那一条。”
  黄阿公见尤利民亲口认证了项链没问题了也就放心了,他赶着去吃早茶,也没闲聊的心思,抬手就给房门上了锁。
  尤利民陪着跟着黄阿公往街上走去的时候,又忍不住问道:“黄阿公,我还想找你打听一点事情。”
  看在房租的面子上,黄阿公勉强还能挤出一丝耐心:“什么事,不过我老头子平常就不爱和人打交道,所以也不是什么事情都知道的。”
  眼看着黄阿公的态度越来越不耐烦了,尤利民也不敢磨蹭,赶忙道:“是这样的,我不是在老街开上店了吗,这以后店里肯定是离不了人的,我想在这附近住间房子,您老不是在这里住了几十年了吗,我就想问问你知不知道这附近哪家有多的房子在往外租的?”
  这件事情黄阿公确实能够帮得上忙,不过他也没有立刻答应,而是提醒道:“你要租房子?这一片都是老宅,租金可不便宜,你要只是住人,最划算的还是去租筒子楼里的房子,那边的租金更加便宜。”
  尤利民昨天刚赚了小三万块钱,这会儿正是不会为钱发愁的时候,闻言半点都不带犹豫的:“筒子楼我知道,离老街远着呢,外面那些小平房房间也是小得翻身都难,我兄弟几个人多,必须得大一点的房子才能住得开,兄弟们跟着我出来做生意,我总不能亏待他们吧,所以只要房子好,价格什么的都是次要的。”
  饶是黄阿公性格怪异,也很难对尤利民这么一个嘴里三句话不离妻子和兄弟的人生出不满,只能板着脸道:“如果是这样,那我这里就有好几间空房间可以租给你,大的房间八十一个月,小的六十。”
  对于尤利民来说,这可称得上是意外之喜了,毕竟黄阿公的宅子是这一片最最大最气派的,他当即搓着双手道:“那……”
  然而黄阿公却直接一摆手道:“我现在要去吃早茶,没空带你去看房间,你要想租的话,就等傍晚再过来。”
  像黄阿公这样有钱没牵挂的老人,每日不是在茶楼,就是在录像厅消遣时间。
  现在深市的录像厅刚时兴起来,里面放的大多都是国外和港城的电影,黄阿公一辈子没出过深市,只能希望于从电影里面窥见一点前妻和孩子现在的生活。
  尤利民讪讪地点了点头道:“行,那我傍晚再来。”
  和黄阿公分别后,尤利民又去早餐铺里给谷三他们买了早点,兜里有钱了,这昨天舍不得买的虾饺,蟹黄包也能通通安排上了。
  现在能开早茶店的人都是有些手艺的,这一顿早饭吃的谷三他们都满足不已。
  因为没剩多少蘑菇了,今天也不用郑老七他们去市场上卖蘑菇了,但要是都留在店里帮忙吧,这么多大男人在店里站着,客人们都不敢进来。
  最后尤利民思来想去,先把之前问他们借的钱都给双倍还了,然后留了谷三和郑老七下来,其他人都被他给放出去了:“说起来咱们来了这么多次深市,每次都是急匆匆地过来,买完货再急匆匆地回去,一直都没能好好出去玩过,你们今天好好出去玩一玩,放松一下心情,明天就给我带着货去批发市场摆摊。”
  癞子他们收回钱后都高高兴兴地走了,留下的郑老七还好,本来就是个稳重性子,成家之后更是一门心思地想着挣钱,没什么玩乐的性子。
  谷三就不一样了,到底是年纪小,好不容易有了一次能出去好好玩一场的机会,他却要留在店里卖货,能高兴才怪呢。
  尤利民是真心把手底下的人当自家兄弟的看的,见谷三明明也到了能成家的年纪,玩心还还这么大,颇为无奈道:“得了,我知道你也想出去玩,这不是老七还没上山吗,你今天把你七哥教会了,明天也尽可以出去玩。”
  有了尤利民这句话,谷三总算是阴转晴了。
  今天的店里的生意依然不错,因为店里的蘑菇存货不多了,今天尤利民都不敢往外买卖了,只按照昨天买衣服送一小包蘑菇的规定,全都留下做了赠品。
  尤利民可没忘记和黄阿公的约定,傍晚借着出去打包饭菜的功夫先揣着钱去民生巷找了对方。
  这会儿黄阿公已经在茶楼吃完晚饭回来,正躺在院子里的摇椅上慢悠悠地晃着,手上再时不时地从旁边小几上的盘子里面捏一小撮鱼食喂青花大鱼缸里面的小鱼。
  黄家的院子很大,前后院子大大小小的屋子加起来足有十来间,不过黄阿公喜静,哪怕现在民生巷的房租已经涨的很高了,他也没有要把屋子租出去的想法。
  这次要不是看在尤利民人不错,又租了他半年铺子的份上,他还真不一定会张这个嘴。
  品尝黄阿公一个人住在东厢房,正屋待客一贯是不住人的,这会儿他已经把前院剩下的几间房子全都打开了:“就这几间屋子,大小都有,你自己选吧。”
  其实黄阿公打开的这几间屋子都是一样的空空如也,只有大小上有点差别了。
  尤利民对此倒也不以为,毕竟之前那几十年,像黄阿公这样的人家,总不可能留下什么产业的,这些房子之前应该是分给其他老百姓住了,后来革命结束,因为黄阿公还能拿出房契,这屋子才还给他的。
  但是屋子可以还,屋子里面的家具,早就被人给搬空了。
  尤利民看完房间后,一边在心里盘算着回头要添置的家具,一边回道:“我要西边的这两间房。”
  “行,按照之前说好的,一大一小,你一个月给我一百四十。”
  黄阿公神情冷淡,看着也不是好说好笑的性子,尤利民也不敢跟他讨价还价,老老实实地从兜里数够了钱给他。
  “是这样的,我们山市人重辣,这边的饭菜吃几天可以,长期吃实在是不习惯,我看您这厨房里什么都有,回头我们搬进来了,能不能借用一下你这里的厨房。”
  黄阿公不以为意地摆了摆手:“用呗,反正那些锅碗瓢盆本来就是我买来充数的,你们时不时地用一用,还免得它们生锈了。”
  其实黄阿公也是会做饭的,毕竟前些年那么艰难,他要不会做饭,早就被饿死了。
  只不过现在外面卖什么吃食的都有,略微花上一点钱就能买到,而他现在最不缺的就是钱,所以也就懒得折腾了。
  尤利民现在说起漂亮话那是张口就来:“好嘞,谢谢您,我明天去买齐了家具就搬过来,以后大家同在一片屋檐下住着,我那些兄弟年轻气盛的,要是不小心在什么时候惹得您不高兴,您尽管告诉我,我肯定收拾他们。”
  黄阿公闭着眼睛也不知道听到没有,见他嘴里哼哼着戏词也没个回应,尤利民讪讪一笑后,打完招呼就走了。
  从黄家出来的时候,尤利民不由得在心里嘀咕了起来:这黄阿公软硬不吃,实在难相处,回头他得和兄弟叮嘱几句,让他们平常说话做事都小心一点,不要真把人给得罪了去。
  今天铺子里的生意还是如同昨日一般好,九点多关了店门后,尤利民拿了钱把郑老七他们都安排到附近的招待所去了,而他自己就待在铺子数钱。
  今日又是小三百件衣裳卖出去,虽然没了卖蘑菇的进项,但是营业也在两万六千多,其中净利润都小两万了。
  尤利民数钱数得那叫一个心花怒放,这要再卖上几天,他就能凑够欠叶宁的八万块货款了,到时候等顾骁送货来了,再托对方把货款带过去,那才真是彻底的了了他的心头大事了。
  这次叶宁给的出厂价格外的低,尤利民也是领情的,想着下次进货的,他怎么着都不会再让叶宁吃亏了,只要能为此现有的水平,这衣裳就是进货价调到三十四块钱一件,他也能赚不少钱呢。
  最主要的是品质这么好又价格低廉的货源,他一定得给把握住了,只要能源源不断低从叶宁那里批到货,他守着这么旺的一间铺子,还会愁赚不到钱吗。
  后面尤利民他们的情况就和前两天没多少出入了,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他买好了家具,郑老七他们也彻底的告别了住招待所生活,算是暂时地在深市有了固定的落脚处了。
  还有就是批发市场那边虽然加了摊位费,但是人流量依然那么能打,郑老七他们过去摆摊后也接批发。
  卖家一次买够一百件衣裳,这价格就能低到七十块。
  有位北边矿区来的大客户,一出手就定了一千件,郑老七乐得好半天都没能闭上嘴。
  原本尤利民觉得自己这次的小五千件衣裳应该很够卖上一段时间了,没想到郑老七他们那边给力,摆摊的第一天就卖了一千多件衣裳出去。
  尤利民一想这样下去可不行,这运来的衣裳他不够卖了啊!
  这铺子的声音这么好,可不能断了货卖。
  于是在叶宁和顾骁还没出发的时候,齐芳又接到了丈夫的电话。
  尤利民在电话那边语气激动地嚷嚷道:“媳妇儿,等小顾来市里了,你让他顺便把小叶厂里所有的衣裳都给运过来!这衣裳太好卖了!小叶不是要增加夜班的生产线吗,你快让她加!就现在她厂里生产出来的那点衣裳,根本就不够卖的!”
  第187章 厂里要赶订单,辛苦大……
  齐芳有些不敢相信:“真的!你那边的生意真有那么好?整整一车衣裳都不够卖的?”
  “就咱家现在的这个情况, 我还会用这种话骗你吗?真的,店铺这边每天都能卖出三百来件衣裳,批发市场那边一天也是好几百件, 偶尔遇到大方的批发商,一口气就能卖出一千件, 就我们手里的这些存货,最多就只够支撑三五天了。”
  “你等会儿就给小叶打电话,让她招工人,你再去联系一下何爱军, 问问纺织厂的货车还空着吗, 要是空着, 让他和上面说一说,给我们把衣裳运过来。”
  “那可是公家的车,这厂里能愿意吗?”齐芳有些犹豫,自家和何爱军的关系是还不错,以前开口对方也会帮忙,不过那是从镇上运货到市里,最多只耽搁一天,厂里那边很好交代,这次可是去深市, 一来一回至少也得六七天, 这可瞒不住厂里。
  其实前些日子齐芳的服装厂开起来之后,她就立刻托人去厂里说了辞职的事情,纺织厂的效益也不好,只不过暂时还没到要让人下岗的地步。
  齐芳在这个时候主动提出辞职,也算是给厂里减轻负担了,更别说她一辞职还能空出来一套房子。
  其实齐芳也有些心疼那一套房子的, 不过尤利民很能看得开的安慰她道:“那本来就是公家的房子,我们住了这么多年也不吃亏,现在我们在镇东足有两百多套房子,也不差这一套了。”
  齐芳一想也是,如今自家的日子已经比绝大部分人好过了,实在没有必要什么便宜都占。
  尤利民他们搬到市里的时候就带了不少东西走,辞职的时候也没再单独回去一趟,直接让谷三他们去家里把能用的东西给搬走了,再把钥匙一交,从此齐芳就和纺织厂没关系了。
  尤利民没觉得这事有什么难办的:“那有什么不愿意的,我们又不白用,给厂里钱不就行了,厂里效益不好,那货车放着也是浪费,你出八百,不行就再加,这些钱都够给运输员们发一个月的工资了,我就不信厂里不动心。”
  “行,那我先给小叶的厂里打电话,然后再给纺织厂打。”
  现在安装电话这么贵,何爱军家里是没有电话的,齐芳要想联系上人,就只能往厂里的传达室打电话。
  服装厂这边自从周巧珍和陈素芳两人升职之后,在顾骁的带领下,那真是飞速地进步着。
  齐芳电话打过来的时候,周巧珍正在办公室算工人们的工资,这是顾骁今天从市里回来后,临时给她们下发的任务。
  其实自打服装厂的座机安上后,就没响过几次,毕竟现在厂里的库存不多,叶宁说好的名片也还没印好,市里的展销的铺子也没开起来,她们厂在外人面前,那真是一点名声都不显。
  齐芳真是不知道叶宁平常不常往这边来,知道对方不在厂里后,她这心里很是焦急。
  尤利民那里催得急,齐芳也不想耽搁时间,只能在电话里请求道:“麻烦你去村里找一趟你们顾厂长,和他说齐芳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和他商量,要是能把叶厂长也通知到就更好了。”
  周巧珍一听事关重大,也不敢怠慢,和陈素芳打了一声招呼后就回牛草湾了。
  虽然周巧珍升了职,也涨了工资,但这不是还没到领工资的时间吗,所以堂堂周厂长,也只能在镇口花五分钱坐牛车回家。
  牛车、马车算是现在乐阳镇乡镇里常见的交通工具了,至于拖拉机,那得是极为富裕的大队才能有,一般情况下,更多的还是村里人花钱把队上的牛马买下了,套上板车上路拉客,近一点的地方,一天走上个三五趟,也能挣个糊口钱。
  周巧珍是上周末回家的是她母亲江阿婆怕她亏待自己,偷偷给了多塞了钱,不然就这么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她也是舍不得坐牛车的。
  牛车是不进村的,周巧珍在村外的土路上下车后,老远就听到了河边婶子们闲聊的声音。
  周巧珍抬头看了看天色,心中有些奇怪,一般情况下,夏天村里人只会在早晚日头没这么大的时候来河里洗衣裳,可这会儿离太阳下山还有一段时间呢。
  牛草湾外面是条挺宽的河,夏季汛期时,村里人最爱去堤坝上牵网捞鱼了,这河中间的那条堤坝,也是天然的洗衣台。
  周巧珍甚至在一群人的谈笑声中,听到了自家母亲的声音。
  等她走进一看,发现自己确实没有听错,她那头发都白了一半的母亲,正守着一大盆衣物泡在河边洗衣裳,她大哥家的皮猴子,就在堤坝上面不远处玩水,她打眼一看,村里不用上学的小男孩基本都在这里了。
  江阿婆年纪这么大了,自然不在顾骁挑选的洗衣粉的人选中,她是觉得这边热闹,就把家里的床单被罩,旧衣裳什么全都翻了出来洗了。
  河边的其他人拿了工钱,那是轻易不敢休息的,江阿婆没有这种顾虑,她本来就是过来凑热闹的,弯腰洗涮一会儿觉得累了,就会停下来活动一下,这一停,就看到了站在河边的周巧珍:“老闺女!”
  “巧珍怎么回来了?”现在村里人都知道江阿婆家的巧珍有出息,都在叶宁的服装厂里当上副厂长了,今天也不是星期天,她这突然回来了,大家都很意外。
  “我回来找顾哥的,厂里有点急事。”周巧珍心里惦记着正事,也没打算多耽搁,。
  江阿婆一听说老闺女是有正事要办,立刻就出声提醒:“我刚看到他开着车从山上下来了,你直接去他家里。”
  周巧珍点了点头,等她人都进村后,才想起自己好像忘了问河边怎么堆着那么多衣裳了。
  不过这都不重要,周巧珍甩了甩脑袋直奔顾家而去。
  这个时候顾骁正在院子里帮来卖竹荪的人称竹荪。
  周巧珍抬手敲了敲院门后,见没人听到后,又抬高声音喊道:“顾哥!”
  “厂里出什么事了?”顾骁知道周巧珍不是那不负责人的,对方这会儿回村里,就代表厂里出事了。
  见顾骁皱着眉,周巧珍忙不迭解释:“厂里没出事,是一位叫齐芳的女士打电话到厂里来了,说有特别重要的事情找你和叶小姐。”
  “齐芳?”顾骁不是那拎不清的人,虽然心里有些疑惑,却还是立刻放下手里的秤杆回屋取了车钥匙:“走吧,我们先去山上接叶小姐,其他的路上说。”
  家里囤着的不够脏的旧衣裳撒出去后,叶家人总算空闲了下来,这两天趁着天气好,叶宁也跟着马玉书和江钰去山上码字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