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上珠华 第564节

  他让洪长史:“写信回京城,探听此事原委,本王要知道一切详细细节!”
  这个市舶司要建在福建?
  他就让他们建造不成!
  邱大爷跟洪长史对视了一眼,两人又心照不宣的移开了目光。
  等到闵王表态,邱大爷狠狠地松了口气似地:“多谢王爷,多谢王爷!王爷,此事,您可一定要慎重!”
  第1280章 七十九廉价的爱情
  邱大爷回去的时候,很是松了口气,一到了福州,都顾不得回家,先去萧源那里报信,萧源交给他的任务,他跟家里的门客幕僚们商量了实行了大半年,到如今总算是初见成效,他也能有底气回去交差了,萧源可是很难应付的。
  到了萧源那里,萧源倒是很快就让人把他领进去了,沉声问他:“办成了?”
  邱大爷一五一十的把自己的计划和闵王的反应都告诉了萧源。
  哪怕这些其实都是跟萧源禀报过的,但是如今他也仍旧还是不厌其烦的再说一遍,生怕有哪里遗漏了。
  对于他的这态度,萧源倒是很满意,点了点头嗯了一声:“你做的很不错。”
  闵王这条大鱼,算是上钩了。
  邱大爷彻底放下了心头大石,还是有些不大放心:“殿下,这样便行了吗?闵王他……”“闵王如何?”萧源啜了一口茶,面色带着几分讥讽:“就算是他就藩,朝廷也不过是给了他五十万两白银,这些银子,若是他做个普通藩王,也不是不能过,但是,你这半年给他的银子,前前后后也得一百多万了吧?”
  见过了这么多,哪里还能收的住手?早就已经不可能收手了,没有人愿意把白花花的银子拱手相让,尤其是,在大家有意识的给闵王描画的美好未来里,银子可是必不可缺的东西。
  见萧源从头到尾都如此气定神闲,邱大爷心里的不安消解,他心中有些明白过来。
  怪不得之前魏三爷因为朝廷要建海军而气急败坏,但是萧源却气定神闲,原来这原本也在萧源的计划之中,萧源之前就说,他心里有数,是有数在这里,他是打定了主意的,一定要把事情闹的天翻地覆。
  想到这件事,邱大爷心里有些不安。
  但是他也知道,现在一切已经成了定局,没有人可以左右萧源的想法,也已经阻止不了了,朝廷建市舶司,就是在跟九大世家宣战,九大世家没有别的选择,他们只能迎战,或者他们心甘情愿把现在的一切都让出来交给朝廷,任由朝廷发落。
  邱大爷走了之后,闵王的心情一直很不好。
  他问洪长史:“是否能想办法往京中使力,将此事给搅黄?”
  他无法容忍白花花的银子就这么流失,他是一定要保住这些东西的。
  洪长史摇了摇头,很干脆的道:“王爷,怕是不行,若是盼望着朝廷不建造市舶司,那是不大可能的,毕竟此乃国策,不可能更改。何况,推行此事的,很可能是皇太孙。这是他做上皇太孙以来的第一件大事,他是必定要办成的。”
  这句话让闵王的脸色阴沉。
  皇太孙上位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断他这个叔叔的财路,果然是好样的!
  闵王的心情不好,赵青叶很快就看出来了,她如今已经跟从前不同,也跟闵王的感情十分不错,见闵王心情不好,便主动过问。
  反正能说的闵王自然会说,若是不能说,她也尽了自己当王妃的心意,她现在对于做王妃愈发的乐在其中。
  闵王倒是没有想瞒着赵青叶的,他此事跟赵青叶说了。
  赵青叶果然也跟着冷笑了两句。
  现在她已经对萧恒没有半分的爱慕之心了,求而不得,又被接连无视,这对于赵青叶来说无异于羞辱,她觉得萧恒是在羞辱她,也正因为如此,她现在对萧恒是由爱生恨,她无数次做梦都是梦见萧恒跪在自己面前忏悔,后悔娶了苏邀而错过了她这个明珠。
  现如今,萧恒又要断他们的财路,赵青叶脸色有些狰狞的抽搐了两下,声音凉凉的说:“若是这么说,那就让他们去死吧!”
  说完了这句气话,夫妻两人的心情都好看了许多,好像已经真的看着萧恒死了。
  再休息了一会儿,赵青叶问闵王:“这样说的话,那您有没有什么办法?若是消息属实的话,京城应该很快就会派钦差来了,到时候……”闵王面色冷淡:“若是听话的,就让他在这里好好做客,若是不听话的,境内的土匪流寇又不是没有,他若是不小心碰上了,又有什么办法呢?”
  已经打定了主意。
  赵青叶也没有觉得有什么问题,有时候为了成大事,本来就是会有牺牲的。
  她想到萧恒夫妻俩,心里的恨意又如同海草一般疯长。
  而此时,内阁也已经决定,在福建建立市舶司,营造港口,管控出海船只,一切出海事宜由朝廷接管。
  并且,内阁已经有了初步的计划,如今正是要派钦差去再详细了解的时候,他们经过商议,最终选定了贺二爷去做此事。
  贺二爷一直在漕运上,对于水运这一事有天生的敏锐感,而在朝廷官员看来,海上的事也是水上的事儿,贺二爷是更有经验的。
  苏邀知道的时候,贺仙衣跟苏邀提起来:“父亲说到时候回来给我们带礼物。”
  她很是高兴。
  毕竟做钦差,这意味着朝廷有意提拔自己的父亲。
  苏邀却沉吟。
  她知道福建有什么,那帮余孽在福建,可以说整个福建都有些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意思,而贺二爷是苏邀的亲舅舅,这个身份,只怕本来那些人不想闹事,也会闹事。
  她跟萧恒说了此事。
  萧恒也道:“正要跟你说,我不是很赞同舅舅去福建,毕竟那些人未必怀了好意。至今朝廷还有他们的势力,舅舅做钦差这件事,都可能是有他们的势力在背后插手,若是真是如此,只怕宴无好宴,舅舅去了反倒是可能羊入虎口。”
  其实任何人去,都是有风险的,毕竟这是一块硬骨头。
  但是再硬的骨头也要啃,而且必须在萧恒手里完成,他父母亲的死,真正的幕后主使者就在福建,他是一定要报仇的。
  若是可能,萧恒倒是想自己去做这个钦差,但是如今,他手里还有更要紧的事要做-----浙江那边的征兵并不顺利,他得亲自去看看,这也是朝廷的意思。
  第1281章 八十章不敢走的钦差
  贺二爷倒是不知道自己的差事竟然是这么曲折离奇,他不怎么想去,倒不是因为别的,而是担心这个钦差的差事是别人看在他跟太孙的关系上,故意交给他的。
  面上他表现的兴高采烈,私底下却跟贺太太商量:“咱们家,您深得圣上信任,而我也是幺幺的亲舅舅,只怕钦差的差事,是有人故意给我这个好处而跟太孙夫妇献媚,若是如此,我这差事倒是一件为难的事了。”
  他能想到这一点,贺太太倒是意想不到,二儿子在她心里一直都是没什么脑子的,如今看来,虽然不是非常聪明,但是谨慎却是够的。
  她也跟着点头:“我正想跟你提这事儿,你这差事,我倒是不担心是别人有意拿你跟太孙夫妇做人情,反而,我担心这是人家要故意推你上去,好让太孙夫妇为难的。因为这差事可不是什么好办的差事,你想想看吧,福建那边的海贸一直都是由那边的豪门大户把持,朝廷年年说海禁,可是他们这些人真有谁听?就算是你去了,又如何?市舶司哪里是那么好建的起来的?”
  贺二爷没有想到这么远,听见贺太太如此说,顿时吓了一跳,等到反应过来,才怔忡的问:“母亲您的意思是,有人故意让我出丑吗?”
  差事办不好,丢的可是萧恒和苏邀的面子。
  贺太太却仍旧摇头,甚至还淡淡的笑了笑:“不仅是如此,我担心的是,有人要拿你这个钦差祭旗啊!”
  她老人家深谋远虑,一直以来都是十分理智冷静的,贺二爷对她的话自来都是深信不疑,一听她这么说,顿时整个人都懵了一下,随即又觉得冷汗涔涔:“这,这,他们大胆到如此地步了吗?!”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些人难道连尊卑上下都不分了吗?
  贺太太冷静从容:“杀钦差的事儿,自古以来屡见不鲜,何况人家若是想要遮掩,也多的是法子糊弄,找替罪羊。你这个差事实在不好担,别的人去或者还有几分活路,你若是去了,断然是要出事的,辞了吧。”
  贺二爷虽然没有什么大智慧,但是贺二爷非常听的进意见。
  既然贺太太这么说了,他没有迟疑,第二天便跟上峰告罪,说自己去不了。
  若是别的官员这样,自然要得罪上峰,叫上峰觉得这人不知好歹,但是贺二爷身份有些特殊,他是太孙妃的亲舅舅,本来部里也就是看他的身份才把这个差事给了他的,他现在说不能去,倒也没有人想着要去告状。
  在劝了几次之后,见贺二爷坚持不肯去,他上峰便只能同意了。
  贺二爷松了口气,回去如实告诉了贺太太。
  贺太太便让贺二爷最近都告病在家,便说是病了,最近不能去衙门。
  上峰也很快便批准了。
  而没了贺二爷,要去福建的钦差也很快就选了出来-----是永宁长公主的长子唐青枫。
  第1282章 八十一不战而逃的兵
  这也是唐青枫运气问题,他刚从云南回来述职不久,正好闲着还没领差事,因为朝廷催得急,所以这差事便落在了他的身上。
  听说钦差已经换了人,原本还打算请贺太太进宫商谈这事儿的苏邀有些诧异,忍不住问贺太太缘由。
  贺太太就笑了:“你二舅舅那个鲁莽的性子先不说,就说他也实在没有那个能耐,所幸,他虽然没有能耐,但是自知之明却是有的,这回是他自己怕给你们添麻烦,所以不愿去。”
  她这一次提起贺二爷的时候语气温和,像是一个母亲骄傲自己的孩子。
  苏邀从前总觉得自己外祖母可怜,虽然外祖母看似拥有很多,但是儿女们都不贴心,深爱的丈夫中年死别,她一直都是寂寞的,孤单的。
  也正因为太孤单了,她跟苏邀之间相互取暖。
  很长一段时间,苏邀是靠着外祖母的爱活着,哪怕到如今也是。
  只是,苏邀也希望自己的外祖母能够拥有更多,享受正常人的爱与被爱。
  如今看着外祖母跟二舅舅和表姐之间的关系一天好似一天,她心里放心了许多,她已经在深宫里,许多不由自主的地方,如今能做的,就是趁着外祖母好健朗,对她好一些,更好一些。
  她就忍不住笑了:“这也是我跟殿下的猜测,毕竟福建是齐云熙她们从前的地方,里面什么牛鬼蛇神都有,舅舅若是能够不去,自然是最好的。”
  免得危险。
  贺太太点点头,拉着苏邀的手问她:“在宫里过的可还适应?”
  虽然看着苏邀的面色红润,脸上也都是喜气,并没有什么为难委屈,但是贺太太还是想问一问,得到苏邀亲口肯定。
  苏邀自然的趴在贺太太膝上,满足的呼了口气,轻声开口:“我很好,殿下对我也很好,从我长大到如今,除了在外祖母身边的日子,这就是最好的日子了。”
  当然在沈家也很好,但是那个时候爹娘忙于做生意,在家里的时间并不多。
  但是现在不同,她现在觉得人生充满了惊喜。
  她过的高兴,对于贺太太来说,便是最好的消息了。
  她还是叮嘱苏邀:“虽然说太后娘娘和贵妃娘娘都喜欢你,不为难你,但是这个家以后迟早都还是要你自己来当,当国母和当普通人家里的主母又是不同的,要多学多看,往后的日子才能过的从容。”
  苏邀认真的听。
  没过一会儿,田太后那边便来了宫人,说是太后娘娘请贺太太过去。
  贺太太早有准备,过去拜见太后。
  田太后见了她也十分客气,问了她几句,便留她在宫中用饭。
  没一会儿,元丰帝也赶来了。
  他对贺太太总是十分宽容的,笑着问她:“小妹,你怎有空进宫?”
  他有时候称呼贺太太小姨,有时候喊她小妹,都透着十足的亲昵。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