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上珠华 第423节

  苏邀也跟着笑了笑:“夫人说笑了。”
  廖经续既然已经低了头,他的夫人过来自然也是示好的,苏邀心知肚明,引着廖夫人进去,廖夫人便亲切的说:“一开始不知道县主来了,我家里那位也没安排好住处和服侍的人,让县主受委屈了。县主这里可有什么缺的?若是有,尽管遣人来告诉我,千万不要委屈自己。”
  她还是十分好奇,不知道苏嵘为什么会带着一个刚及笄的妹妹来平乱,不过见苏邀这样子,也不是那种在家里呆着什么都不知道的大家闺秀,她便一时更拿不定主意了。
  苏邀知道她的疑惑,顺着她的话道:“一切都很好,夫人不必记挂,若是有事,我不会跟夫人客气的。只是如今,还真有一事要请教您。”
  廖夫人怔了怔,她有些明白为什么这位姑娘能跟着过来了,这姑娘不是一般的人啊,看看人家这话接的,根本不带丝毫客气的,她微微怔了片刻就径直道:“县主请说,我若是知道,必定知无不言的。”
  “想跟夫人请教请教,去纪家做客,可有什么忌讳?”苏邀挑眉道:“或者说,这一次列席的女眷,夫人知道的,能跟我说一说么?”
  廖夫人更震惊了。
  苏嵘带着妹妹来平乱就够奇怪的了,谁能想到竟然还打算带着妹妹去赴宴。
  这,一群男人之间的应酬的宴会,苏邀去能干什么?
  便是自己也会去,那也是因为自己也是总督夫人,这一次殿下既去,纪家肯定是要请城中贵族做陪东的,她也是名正言顺,但是苏邀,虽然是县主,却未出阁,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家,现在也没女性长辈在身边,她也去吗?
  不过,虽然心里震惊,廖夫人还是咳嗽了几声掩饰了过去,跟苏邀道:“其实,纪家老太太已经八十二了,去年过的八十一大寿,是一位十分长寿的老太太,在咱们昆明城里,也是德高望重的老封君了,您若是去赴宴的话,便是在女眷席里,这位是主家了,陪东……一则是我,还有的,若是没有什么意外的话,应当就是杨参议的夫人、温大人的夫人,还有一些当地士绅家的当家主母了。”
  苏邀并没有停止这个话题的意思,见廖夫人说到这里便停住了,便轻声问:“那请问夫人,这些人中,您知道的,有哪些是跟魏总兵大人有关系的呢?”
  直到听见苏邀问这个问题,廖夫人心里的震撼才当真掩不住了。
  跟魏德胜熟悉的人家苏邀问这个,是什么意思呢?
  她是在帮谁问?
  殿下他们,是怀疑什么吗?
  廖夫人深深看了苏邀一眼,却并没有推辞和遮掩,坦荡的将自己所知道的情况跟苏邀说了,包括谁家跟魏家是有姻亲的,谁家是靠着魏家才拿到了盐引的,诸如此类的事,廖夫人都说了。
  跟聪明人说话,就是不费力气,苏邀该知道的都知道了,笑着跟廖夫人道谢,又谢过了廖夫人送来的衣料。
  廖夫人急忙说不必客气,等到回去的时候,着意跟廖大人说:“我看,你倒是不要小看县主是个女眷,伯爷带她来,果然是有道理的,人家当真是不一般。”
  她把苏邀找她打听的事情说了。
  廖大人不以为然:“一介女流,哪里能干预这些大事,若是伯爷当真是有这样的重任托付给她,也太荒谬了。”
  他没当回事,只觉得是这位县主本身就是个喜欢出风头的人。
  这么大的事,没听说过还有女眷要参与的。
  他收拾的差不多了,去请萧恒一道出门。
  萧恒正在跟崔大儒说起今天的事,又道:“一定还有他们的人,不过如何揪出他们来,还是要看今天了。”
  崔大儒也道:“今天的这顿饭,可不是那么容易吃的啊。”
  第974章 一百七十三也配
  纪家的沁园张灯结彩,灯火辉煌,宴席设在临湖的卷棚里,凉风习习,外面是波光潋滟倒映着满天星光的湖面,有风声阵阵,送了令人心醉的幽香入席,连见惯了大场面的萧恒也得挑一挑眉,承认原来还真是小看了跟木家杨家能三分大理的纪家。
  纪老爷子亲自迎着萧恒入席,一面又道:“招待不周,还请殿下海涵。”
  他一面说着,抬头看见萧恒后面的苏嵘还带着一个女孩子,忍不住就怔了怔。
  啊,这里可是男人的席面啊!
  永定伯他之前是认识了的,在城外的时候,这位伯爷御马的本事可是技惊四座,可是……纪老爷子已经修炼成人精了,这把年纪,跟年轻人不同了,再怎么匪夷所思的事,到了他们这个年纪,也都不是什么大事。
  短暂的诧异过后,纪老爷子便笑眯眯的道:“老朽派人带这位姑娘去后面女眷的席面,女眷的席面离得也很近,就隔着一片湖,在对面的敞轩里,那边风景颇有可看之处,姑娘会喜欢的。”
  苏邀过来,原本也只是认一认脸,她是通过蝶衣取来的画像见过了马老大跟白七爷的样貌的,过来不过是为了看一眼男人这边有没有些熟面孔,既然没有,她自然也不可能真的单独在这里,因此便笑了笑:“原本是不放心哥哥,所以多叮嘱了几句,这就要过去了。”
  哦,原来是妹妹。
  商贾的信息都是传的很快的,但是苏邀跟着的事儿,云南的官员们本身都觉得稀奇,知道的也很晚,所以士绅们并不知道苏邀的身份,不过,如今就知道了。
  纪老爷子的态度更加谨慎几分,恭敬客气的送了苏邀出去,又着意叮嘱了自己的长孙几句。
  纪大少爷听说这是县主,还吃了一惊,也的确知道是大事,便回去跟自家母亲郑重的提了提,让人小心招待。
  今天宴席盛大,纪太太和几个妯娌小姑子简直是全神贯注的在操办这场宴席,原本刚迎了总督夫人进门,她正陪着廖夫人说话的,结果外头有人进来通禀说是大少爷有事找,她便急忙出去了,问儿子:“什么事这么要紧?不是前头宴席上有什么不妥当吧?”
  “没什么不妥当的。”纪大少爷忙跟母亲解释了一番,顿了顿组织了一下语言,才道:“是永定伯的亲妹妹,圣上亲封的长宁县主,不知道怎么也跟来了,刚才还在前面的宴席,祖父说,让您小心接待。”
  纪太太同样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深觉有些不可思议。
  不过她很快就反应过来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按下心里的困惑,打发走了儿子,趁着那位县主还没过来,纪太太沉思片刻,回去跟廖夫人说了几句话,才隐晦的问起了苏邀,又叹道:“这位县主,能够跟来云南,听说整个钦差仪仗队中,也就她一位贵女,想必是极有身份的?可之前我们竟没收到消息,也不知道这位县主喜欢什么……”廖夫人一听便明白她是什么意思,失笑的摇头道:“不必跟我打听了,这位县主来的突然,我们也都只知道她是永定伯的妹妹,至于为什么会在钦差队伍中,来做什么的,我们都不知道。至于喜好么……只能说,县主不是个为难人的性子。”
  总督夫人都这么说了,纪太太便心中有数,这次来的多有些官太太,若只是士绅的夫人太太们,那倒是也罢了,身份横竖越不过县主去,也不会有什么不敬的心思,但是管太太们的身世可就五花八门了,别看官位或者比总督夫人低,但是出身却有高的吓人的,比如说杨参议的夫人,便是蜀中陈氏的贵女,是出了名的心高气傲的。
  县主到底未曾出嫁,这样平地出现,只怕多事古板的官夫人们和千金小姐们态度会不大好,可今天是纪家操办的宴席,在纪家的宴席上让伯爷的妹子不高兴,那就是跟永定伯过不去。
  纪家可是打算在平乱中出一份力的,自然不能得罪殿下身边的红人。
  因此,纪太太很快便微笑着拔高了一点儿声音问:“我得出去迎一迎长宁县主了,可不能慢待了人家。”
  此言一出,果然满室都静了静。
  敞轩之中灯火通明,夫人太太正要么互相寒暄,要么正在介绍自家的女孩儿,听见这话都不约而同的惊了惊。
  果然,杨参议夫人的眉头已经皱了起来。
  其他夫人太太们去打听的时候,杨三小姐轻声问自己母亲:“娘,是哪位县主啊?”
  别的夫人们消息不通,但是杨参议夫人的消息自然是灵通的,她皱了皱眉轻哼了一声:“这满云南,除了木府,还能有什么县主?自然是那位从京城来的县主了。”
  杨夫人对苏邀的观感很不好。
  一个女孩子,未出阁的贵族小姐,不好好的在家里呆着,千里迢迢的非得要跟着来云南,哪怕她是跟着她大哥的,但是难道她大哥没有差事吗?正经事不做,带着个妹妹来,当真是闻所未闻之怪事。
  思来想去,杨夫人觉得唯有一种可能。
  因此,当杨三小姐困惑的开口说起:“县主又未出阁,她哥哥也未带夫人来,身边没由女性长辈,她怎么跟来云南了呢?”
  “还能是为什么?”杨夫人不假思索,虽不想在女儿跟前议论这些,但是想着女儿大了,而且,心中又对女儿有些期望,杨夫人便沉声道:“凤凰无宝不落,还能是为了什么?钦差是谁啊?钦差可是皇太孙殿下!”
  皇太孙殿下的身份何等尊贵?
  能够吸引来一个县主如此不顾廉耻脸面的倒贴,再正常不过了。
  只是普通闺秀们,哪里有这样的厚脸皮呢?
  杨三小姐果然十分反感厌恶,哼了一声冷笑:“什么县主,她也配!”
  这样的德行,怎么好意思舔居县主之位啊?
  杨夫人不慌不忙的喝了口茶,叮嘱女儿:“心里知道就是,不要露出来。”
  第975章 一百七十四投怀
  虽然这种行为让人不齿,不过到底人家哥哥是先锋呢,跟着殿下在昭通也是立下了大功的,没有必要撕破脸给人难堪结仇。
  杨三小姐若有所思的低了低头,垂下眼睫,面上一片寒霜。
  其他的夫人太太们也都打听出了这位县主的来历,顿时都诧异的诧异,奇怪的奇怪,不过众人大多都跟杨参议夫人的心态差不多,这位县主格格不入,应当是朝着殿下去的。
  不想理会她,但是也犯不着得罪她。
  大家便都笑了起来,当纪太太把人迎进来的时候,大家也都一派和气的跟苏邀分别见了礼。
  廖夫人朝苏邀招了招手,让苏邀坐到自己边上,又轻声道:“没有等到县主,纪家的几个夫人又在候着,不好让人久等,我便先过来了。”
  她不想让苏邀觉得自己是没有为她考虑的意思。
  苏邀自然清楚,含笑道:“是我自己跟兄长说了会儿话,自来任性惯了,因此想着去外边看看沁园的湖,所以便跟着哥哥他们过去了,夫人若是等我,才叫我过意不去。”
  她说着,环顾了一圈坐着的各位女眷,刚才都是打过招呼的,因此对于重要的几个人,她心里已经有了些印象。
  不要小看女眷,她们在后宅,也是能知道许多事的,至少,她们夫君的态度,从她们自己身上就能看得出来。
  她在看别人,别人也在看她。
  杨三小姐的视线从她身上一扫而过,无意识的抿唇,低头愤愤的哼了一声:“狐媚子!”
  要千里迢迢从京城追到云南来,她原本以为这位县主肯定是丑的见不了人的,但是没想到一眼看过去,这位县主哪里丑?不仅不丑,还美貌逼人,眉眼秾丽,人群之中,你第一眼看见的,绝对会是她。
  想到这样漂亮的县主跟在殿下身边跟了一路,杨三小姐心里堵得慌。
  纪太太却十分喜欢这位县主,虽然才说了没几句话,但是纪太太可是商贾之家出来的宗妇,最懂得长袖善舞和察言观色了,这位县主真和廖夫人说的一样,不是什么多事的人。
  如此,纪太太便已经很高兴了,尤其是,苏邀对她和别的几位士绅夫人都是以礼相待,根本没有任何瞧不起的意思,她心念一动,试探着笑道:“我等可从来没有出过远门的,真羡慕县主这一路走来,是见惯了世面的。”
  她想交好的心思十分明显,苏邀也从善如流的笑起来:“夫人真是说笑了,哥哥原本是打算送我回长辈家中的,只是后来路上出了些事,哥哥不放心,便将我带在了身边而已,若说见世面,并不曾见过什么。”
  那也就是说,真是一个普通小姑娘,只是苏嵘太过宠爱这个妹妹了,所以就近看管在身边?
  真是……大家各怀心思,面上却都笑了起来:“可见是县主跟大家的缘分,否则,县主这样尊贵的人,哪里能到这里来呢?”
  士绅的夫人们大多数是十分喜欢苏邀的,别的不说,这位县主的身世好啊!伯爷亲堂妹,还带在身边,可见是十分受宠的,这样的贵女身份,来了云南,虽然说她不大可能会看得上士绅之家,不过……原本县主也不可能会跟着钦差队伍来云南呢,不是吗?
  而相比起来,官太太们的心思就都有些微妙了,她们不喜欢离经叛道的贵女。
  说了一会儿话,外面忽然响起阵阵乐声,就有人惊喜的惊呼了一声:“是卓大家在抚琴吗?”
  卓大家是教坊司曾经的头牌,琴棋书画都是精绝的,后来赎身,却也一直未嫁,在纪家当姑娘们的教习,寻常的人,可从来请不动她,也就是今天殿下来了,否则的话,纪家也不会让卓大家出来表演的。
  敞轩里是能看见外头的,如今撤了四面的窗户,大家便都能看到河对面的高台之上,一轮圆月高悬,有美人正背对着月亮抚琴,姿态优美,仪态万千。
  廖夫人也忍不住拍手赞叹:“当真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了。”
  但凡是人要达到目的,必然是要有所付出的。
  就比如纪家,想要通过跟殿下交好,那自然是要投其所好。
  现在看来,纪家也的确是舍得的。
  卓大家,那可不是一般的大家,听说,当年庄王曾经想要聘卓大家为侧,卓大家也是决然拒绝了的。
  虽然卓大家比起皇太孙的确是大了些,不过,绝色美人这种东西,年纪不是那么重要。
  正想着,廖夫人便听见周遭齐齐的响起了一阵吸气声,顺着众人的目光看过去,她便看见月色之下,一道清隽、挺拔如松的身影拾阶而上,走到了高台之上。
  圆月之下,这人的姿态实在是渊渟岳峙,鹤立鸡群。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