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望向一条条鲜红的横幅,上面写着或励志或热血的话语,都饱含无限希望。
市一高的大门准时打开,两排保安严肃地立在两旁,等待安排学生有序进场。
踏进考场楼之前,宋沅回身望了一眼学校门口。
你是否也要经历这人生如此关键的时刻,沈利?
你也会有那么一秒觉得紧张么?
可终究是没有答案了,宋沅笑笑,随着人群一起走进教学楼。
千禧年的第一个盛夏来临,人生最为畅快自由的假期长达三个月,人人脸上都洋溢着新世纪的鲜活气息。
宋沅在这个暑假格外繁忙,蒋素英经过长期的积累,终于在市中心街道的小角落里开了间中医馆。
宋沅忙着帮忙装修、打扫、运药材等,常常干得满头大汗。
中医馆的旁边,是徐芬和柳谦开的餐馆,主打经济实惠,生意红火。
2000年的大街小巷,处处焕发出新机,万事万物都在唱着高昂的曲调大步向前,期待施展拳脚大干一场,到处是积极热火的情绪。
这个暑假,宋沅谨慎地估好了分,填写了志愿表,在一个难得凉风习习的夏夜,拨通了查询成绩的电话。
柳谦和徐芬都停下了端盘子的脚步,蒋素英的心更是提到了嗓子眼。
“考生姓名,考号……”
悦耳的女音在歇业的餐馆里格外清晰。
“已成功查询,宋沅同学录取结果为——”
“海市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
“啊啊啊啊啊啊!”柳谦“砰”地一声放下了盘子,激动地使劲摇晃宋沅。
“宋沅,你考上了,你考上了啊!你真的光宗耀祖了!中医药大学可是全国排名前五,哦不,前三的大学!”
蒋素英在一旁眼底湿润,“沅沅,你的努力没有白费,妈真为你高兴。”
徐芬笑着把一桌子菜都摆好,“好了各位,这不正好是给沅沅的庆功宴么?素英姐,大喜呀,恭喜恭喜。”
“对,这是喜事,瞧我,哭什么……”蒋素英笑出来,擦了擦眼角的泪。
“太好了,没有调剂。”宋沅还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笑着自言自语。
“什么调剂?我只知道今晚上有我特意改良过的白条鸡!来,你吃一块尝尝。”柳谦渗筷子给宋沅夹了块鸡肉,她的话倒把大家都逗笑了。
一顿饭其乐融融,气氛融洽,大家都在兴奋和欣喜中举杯。
在厨房刷盘子时,宋沅透过头顶的小铁窗望向窗外,一顶明亮的弯月悬挂在空中,散发出莹莹的光亮。
三年前中考结束的暑假,他也有一刻这般望着月亮,也望着自己越来越清晰的未来。
或许有些事,有些人,也不必总是如此牵挂。
宋沅摇摇头,把洗干净的盘子擦干,晾在一旁的铁架上。
该释怀了吧。
他心中默念。
白瓷映照出他因饮酒而微红的脸,清俊的面庞上明明是一副难过的表情,泫然欲泣。
他怔怔地看着自己的手,任由月光轻轻拂过他的耳畔,落在他纤细的脖颈上。
可是有些事,有些人,非但没有变模糊,反而成了烙印在心口的伤痕,他愈合不了,这辈子都忘不了。
原来寄希望于时间,本身就是在自欺欺人。
*
暑假接近尾声时,宋沅才知道,他是全市高考生中的第一名。
市一高光荣榜要采集照片,让他去学校一趟。
站在红布前,宋沅微微笑着,对准了摄像头。
“喀嚓”一声,黑发白肤,相貌精致的少年形象留在了照片上,预备张贴在光荣榜的最前排。
“宋沅,你高考发挥那么好,估完分就该早点来跟老师商量的,以你的分数,上个北清都不是问题,中医药大学虽然好,但它的录取分数线可比你的实际分数低了十分,你这是亏了啊。”
班主任扶了扶镜片道。
“谢谢老师,可学中医药专业一直是我的目标,也是我的梦想,现在我做到了,所以我很满足。”
班主任见宋沅说这话时十分真诚,没有丝毫的张扬之气,依旧是他印象中那个单纯的少年模样。
他也便笑道:“好啊,好。这么多学生,来找我报志愿时,一个比一个看重学校的名气,鲜少有提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专业的,宋沅,你是个有主见,够果敢的孩子,老师很看好你。”
宋沅朝他深深鞠了一躬,“老师,各人有各人要走的路,没有高低之分。但如果我以后真能在中医院事业里有所成就,那一定有您这番话的功劳。”
这话把办公室的其他老师都说动了,他们本还惋惜学校少了一个北清学生的,可听到宋沅这么说,又纷纷赞赏道:
“好啊!孩子,你以后是能成大器的!”
“你们班主任有你这样的学生,别看他表面上不说,等你走了,可得吹捧三四个月了!”
一旁的班主任及时加入了玩笑:“三四个月?说少了吧!至少三四年起步。”
整个办公室都哈哈大笑。
欢乐够了,班主任亲自把宋沅送去校门口。
“宋沅,你这一路以来是真的不容易,老师都看在眼里,你放心走吧,以后的路广阔得很!有点不平坦,跨过去也就是了,只是别忘了自己的初心呐!”
他说了掏心窝子的话,拍拍宋沅的肩膀。
宋沅看到班主任鬓角的白斑,不禁鼻子一酸,“放心吧,老师。”
“好,以后常回来玩,老师就送你到这里了,还得忙下届高一新生入学的事呢,走吧,走吧,前路光明灿烂啊!”
班主任朝他挥挥手,自己转身向办公室的方向走去。
宋沅最后一次回头看这座学校,蔚蓝的天空下,一幢幢教学楼矗立着。
以后再来,就要称呼它为“母校”了。
离别才是人生最难修的课题。
第42章 重逢
九月一日,宋沅准时坐上了去海市的绿皮火车。
“宋沅,以后我们都会去大城市找你的!”柳谦眼睛很亮,高大的姑娘站在蒋素英和徐芬中间,显得很有力量感。
火车还没有发动,三个人在窗户外送别宋沅。
“一言为定,到时候我带你们玩遍全城。”宋沅笑得一脸灿烂,向她们招手。
“沅沅……”蒋素英向前一步,泪眼婆娑,“你在那边要吃好喝好,别耽误了学习,也别担心妈,妈能照顾好自己,你就放心地去吧,到了那儿也多交几个朋友。”
宋沅眨眨眼,努力把眼泪憋住,他强忍着喉咙的哽咽,“好,我都知道的。”
“一路珍重,千万照顾好自己……”蒋素英擦了擦眼泪,笑得温柔。
火车缓缓驶动。
宋沅一直扭头朝窗外看。
再见了,平安镇,普阳市,一切从前想逃离或想依恋的。
以后是更广阔的天地。
宋沅准备拿出包里的故事会看一会儿,却摸到一个硬硬的东西。
拿出来一看,是一部崭新的手机。
步入新世纪,诺基亚手机迅速占领了市场。
而宋沅手里的,正是当年一机难求的诺基亚8850。
宋沅怔了怔,他打开手机,在短信页面,有一串留言。
沅沅,虽然你坚持不要,但妈觉得,再怎么着也不能委屈了你,别人有的我们沅沅也要有,多跟妈联系,照顾好自己。
落款是蒋素英。
宋沅记得母亲是不怎么会打字的,难以想象她打出这一大串字费了多大力气。
宋沅的心头泛起一阵暖意,他笑了笑,把手机放进书包最深处。
而后拿出一沓高中时常用的稿纸,表面磨损的圆珠笔在纸上“刷刷”写起来。
一个新的故事。
倘若没有离别,就不知道重逢的重量。
宋沅这样写道。
*
即便到了九月,海市的天依旧闷热无比,大约是秋老虎来犯,人人脸上都挂着汗,有的顺着脖子的褶皱流下去,形成几道黑线。
相比之下,宋沅要好得多。
他本就爱干净,很注重个人卫生,又不爱出汗,即使到了夏天,遇上一点风都会手脚冰凉。
宋沅渐渐地适应了大学生活的节奏,他早上七点起床,晨跑后去吃早饭上课,空闲时间就在图书馆读医书。
中医药大学的图书馆全国闻名,藏有很多难得的古籍和专业书目,宋沅是借阅这些的积极分子。
就这样过了两年多,一切都在紧锣密鼓中进行,直到大三那年,宋沅作为学生代表,跟中医学院的院长徐教授去参加一场招商会。
这次招商会由政府和一家药业集团共同承办,与往年不同的是,各单位不再是重点,转而把目光投向民营企业,期待他们在药物研发上的发展潜力。
本次招商会的主题是中医药学,徐教授知道宋沅的出身,也知道这几年来他努力的方向,有意栽培他,便把他带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