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日历是某博物馆很火的文创产品,每页都有一款典藏文物与相关诗词,年初时她随手买来,放在家里桌子上,却完全想不起来每天撕,如今都已经年底了,日历上的日期还是4月。
  她翻了好久,终于翻到了12月22日,上面写着: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原来那一天,是冬至。
  身在这长夏无冬的城市,真的会忘记季节的改变。
  林夏突然想起,很久很久以前,自己对何川提过望春的一句谚语,中秋有雨冬至晴。那还是小林场那个开满大波斯菊的夏天,她十六,他十九,他们约好了要一起检验这句话的真假,那年中秋确实下了雨,可这么多年来他们从来没机会一起渡过一个冬至,像是什么诅咒一般。
  林夏隐隐约约有预感,那一天何川一定有重要的话对自己说,关于他们的关系,关于他们的未来何去何从。
  那是审判的最后期限,一切生死都将揭开最终分晓。
  刹那间,林夏产生惶恐,她还没有做好准备,很多事她还没有想明白,上一次在东北菜馆的对峙已经耗费掉了她所有的勇气,她没有力气再和他复盘一遍当年了。
  就像是期末考试迫在眉睫,她还没有复习背书一样,结果惨不忍睹已经是既定结局,这种感觉糟糕透了。
  要拒绝他吗?她该用什么借口拒绝他?她要怎么告诉他?她该直接爽约报复他吗?她突然有些后悔没添加他任何联系方式了,之前还以为这样对彼此都好,现在看来真是失策,在现代社会这样做连句话都说不明白。
  这一周就在林夏的惶恐忐忑中过去了,没想到周五这天事情突然出现了转机。
  午休的时候,林夏接到了宋瓷发来的信息:
  【我打算把年假休了,你有空吗?我周末去深圳找你玩。】
  林夏欣喜回道:
  【有有有,你快来!最近我们不忙了,我也有两天年假还没休,正好一起休了,你想去哪里我陪你!】
  【......你怎么这么激动?】
  【我想你了嘛。】
  林夏有点不好意思,但这不是假话,自从她来到深圳就没再回过望春,她们两个已经有三年多没见了。
  简单和宋瓷商量了一下旅程的计划,把这件事定下来之后,林夏由衷松了一口气。
  这可不是她要做逃兵放他鸽子的哦,事出突然,她当然要优先陪朋友了!
  思来想去,林夏写了一张字条装在信封里,下班的时候去19楼交给了律所的前台,让她帮忙转交给何川。字条上只简单说,她要陪朋友外出,让他不要来等她了。
  没有署名,也没有提改期。
  然后她就在前台小姐充满疑惑的目光中扬长而去了
  。
  她突然觉得,这样文来文往的复古交流方式也很好,至少一切有痕,不会寄托于虚无缥缈的数据,软件一关闭,数据一清零,所有过往就这样烟消云散。
  .......
  宋瓷所坐的航班在周六晚上8点到达深圳,宝安机场离南山区不远,宋瓷按照林夏的指示坐机场线而后换乘,顺利的到达林夏家附近,这几天她会直接住在林夏家。
  林夏接到宋瓷发来的消息后,下楼去接她,等到了地铁站后,宋瓷已经等在那里了。
  她穿了件很普通的T恤配牛仔裤,背着一个大大的黑色书包,短发,戴无框眼镜,低头正看着手机,背影清瘦单薄,携着丝丝缕缕来自那遥远北方还不曾消散的寒意。
  看见宋瓷的一瞬间,林夏生出一种恍惚感,仿佛这里不是深圳,而是十年前的望春,烈日炎炎的夏天,放学后她在校门口等她,她们要一起回家做作业。
  虽然这一幕其实从未真实发生过,却又好似深切存在于她的记忆里很多年。
  林夏鼻尖发酸,忍不住冲过去紧紧抱住了她:
  “我好想你!”
  想你,想家,想东北,想旧时光,也想我们一去不回的青春少年,还有那纯真年代的理想与爱。
  三年不见,宋瓷也是感慨万千,但她还是冷静的拍了拍林夏的肩膀,示意她先松开:
  “想抱等会儿再抱,先去吃饭,我要饿死了,这趟航班居然没有飞机餐。”
  .
  晚餐吃的是煲仔饭,味道好坏没顾及得上,林夏和宋瓷一直在不停的聊天,好多好多话说不完。
  林夏发现宋瓷确实变化很小,无论是性格,爱好,脾气,还是别的什么其他方面。没有岁月的痕迹,没被世俗磨平棱角,也丝毫没有沾染家长里短的人间烟火,她甚至还在写诗,如十八九岁时一样,坚持着这份全世界都不理解,与金钱无关,与利益无关的爱好。
  网聊电话毕竟隔着电子屏幕,与面对面的接触有所差距,她害怕一直以来对宋瓷的情感寄托都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幸好幸好,在这瞬息万变的社会里,宋瓷是那为数不多的不变。
  “你这真是在夸我吗?”宋瓷对此持保留态度,“这只不过是因为省城发展停滞数年不前,而我的工作也是清闲养老的岗位,哪里像深圳,瞬息万变,节奏那样快。”
  “是啊,深圳的一切都太快了。”
  林夏曾经看见地铁站贴过一条标语——在深圳,进步太慢都是一种退步。
  这其中不乏调侃的成分,却也是事实。
  “像你这样就很好,一直这样淡定,从容,处变不惊,遗世独立,清醒冷静。”
  “你再夸下去我都要成仙了,其实我也不是那么清醒冷静的。”
  说这话的时候,她们已经回到了林夏家中,宋瓷蹲在客厅地上打开的行李箱前,表情非常严肃。
  林夏靠在一旁的门框上,看着她整理行李的动作突然停了下来,忍不住问:“怎么了?”
  宋瓷深吸一口气,抬头看向她:
  “走的匆忙,忘带洗漱包了。”
  上学的时候,宋瓷总是大事不乱,小错不断,也许是她心思都沉浸在诗里,在自己的世界中,时常会在关键时刻犯些鸡毛蒜皮的可笑错误,填错答题卡呀,忘记值日啊,让老师爱之深责之切。
  连这种马虎大意的地方,她都和以前一模一样。
  林夏忍不住笑了出来:“没事儿,我这里有新的,我拿给你。”
  第60章 宇宙拿铁(12)
  在来深圳之前,林夏问宋瓷想去哪里玩,宋瓷说办了港澳通行证,想顺道去香港澳门转一圈。
  林夏沉默片刻,回答说好。
  于是22日这天一大早,林夏和宋瓷出发前往香港。
  坐罗宝线到终点站,出地铁,过罗湖口岸,通关后,就是香港了,全程不超过两个小时。曾经对林夏来说,千里之外魂牵梦萦的地方,就这样轻松简单的到达了。
  林夏早已不记得今年的中秋是雨是晴了,但冬至这一天的香港是个阴天。
  由于宋瓷不想去迪士尼或海洋公园,只是想在街头随便逛逛,所以她们不打算在这边住宿,当天去当天回。大致游览路线与上一次林夏来的时候差不多,从新界到九龙,从旺角到油麻地,从尖沙咀到港岛,搭了天星小轮,坐了叮叮车,吃了牛腩煲与云吞面。
  林夏本来以为,旧地重游也好,或许她能回到从前,找到这些年被她丢失的东西,找到曾经少年时的热烈与心动,可惜事与愿违,她总觉得一切一切都不对。
  香港几乎未变,重庆大厦,半山扶梯,的士公交,除了星光大道翻修过后,明星的手印从地上挪到了围栏上,变的只是林夏一个人的心情。也许是这些年在北京深圳待得太久了,高楼大厦,都市繁华,对她来讲已经是司空见惯再没有任何稀奇,曾经向往至极的中环写字楼,白领丽人的生活,她已然体验,也不过如此。周末假日,街上挤满了世界各国的游客,垃圾扔了一地,来不及清理,天桥公园随处可见席地而坐搭帐篷聚会的菲佣,喧嚣又吵闹。二维码、电子支付不普及,处处都不方便。就连曾经令人瞠目结舌的高物价,经历这些年内地通货膨胀的洗礼,再看时竟然觉得也没那么夸张了。
  也许回忆总是带着滤镜的,人会在脑海里有意无意美化曾经走过的路,而一旦真的遭遇旧人旧事,从幻想跌落现实,无一例外大失所望,连曾经珍贵的美好记忆都不复存在了。
  吃着富豪雪糕,坐在中环摩天轮上,俯瞰整个维多利亚夜景,林夏从未如此清晰而残忍的领悟到那四个字,物是人非。
  .
  22日逛香港,23日去澳门,接连暴走两天,手环计步突破历史新高,第三天林夏和宋瓷彻底瘫在家里一动不想动了。
  过了25岁,人体的各项机能就开始减弱,常年坐办公室不运动的人,哪里经得住这样突如其来的折腾。林夏躺在床上怀疑人生,她无论如何也不理解,当初她和何川是怎么做到在香港连玩一周,去了迪士尼第二天还能逛港中文爬山的,甚至怎么也想不起来,当年自己十七八岁时是怎么做到一边高强度集训考试,一边和何川每天都聊天谈恋爱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