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黛玉记得她那天穿着一身不合身的衣裳,内侍帽子也是大了一圈,斜斜地挂在脑袋上。没想到,她竟然也不是内侍,而是一位姑娘。
  跟在那姑娘身后的是一位端庄的锦衣女子,那女子手里拉着一个小一些的小男孩,他们身后便跟着随从。
  今日天气大好,惠儿跟着忠顺王妃来宫里请安。她大一些的弟弟,轩辕承晈也闹着出来玩。忠顺王妃便带其一同来宫里拜见皇后。
  她们来的时候迟了黛玉一步,没有遇到。离开的时候,却在通往东大门的直道上遇见了。
  惠儿一走到直道,便看到轩辕承稷的背影。再仔细一看,轩辕承稷身边竟有一位姑娘。素闻她的这位五哥哥,素来片花不沾,来王府里小住都只带内侍。她最近又听说,五哥哥把分给他的八个秀女都撇到了外院,当普通宫女使。那可是通过了内务府的精心挑选,又过了皇后这道的人。八个秀女,五哥哥竟然一个都挑不中。如今他的身旁竟有姑娘,惠儿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她生怕看错了,眨了眨眼睛,再一看。天呐,五哥哥身边的姑娘,竟然是他们在荣国府门口遇到的姑娘。
  那日五哥哥教训荣国府的下人,看上去是无心之举。后来有好几次跟五哥哥出来玩,都打荣国府经过。当时说是去要经过荣宁国府那条街的集市。可是京都的集市有好多,怎么五哥哥几次三番要选那边的集市呢?
  今日见他们并行在宫内,惠儿便知道了,天下哪有那么多的碰巧啊。
  她快步走了过去。
  轩辕承稷跟林姑娘已经转过了身。
  林姑娘正笑盈盈地看着她。正是应了她兄长承昌哥哥平日形容美人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那日所见所见的林姑娘,一双泪眼,我见犹怜。今日再见她,眉目间,顾盼生辉。
  轩辕承稷跟黛玉介绍道:“这位是我的堂妹,轩辕布福,小名惠儿。”随后又跟惠儿说,“惠儿,这是林姑娘。你们其实见过。”
  黛玉跟惠儿见了个礼:“那日多谢惠姐姐了。”
  惠儿忙拉着她的手道:“林姑娘,快别那么客气。我出生在丁亥年二月十二日,花朝节。咱俩没准谁大谁小呢。”
  黛玉亦是握着惠儿的手道:“我也是丁亥年二月十二日,花朝节出生的。”
  “林姑娘,咱俩一天出生诶。”惠儿喜道,“往后姑娘喊我惠儿好了,家里人都这么喊我。”
  “惠儿又来叨扰五殿下。”跟在惠儿身后的忠顺王妃已经走了过来,跟轩辕承稷见了个礼。
  忠顺王妃手里拉着的轩辕承晈对轩辕承稷也行了礼,“问五哥哥安。”
  轩辕承稷摸了摸承晈的发顶,笑着对忠顺王妃道,“皇叔母,惠儿今日交了朋友,哪儿有功夫搭理我。”
  轩辕承稷遂又对黛玉道:“这是忠顺王妃,是我皇叔母,是惠儿的母妃。”
  黛玉便对忠顺王妃见了礼:“见过王妃。”
  忠顺王妃拉着黛玉看了又看,赞了一声,“好标志的孩子。”
  轩辕承稷道:“皇叔母,这是扬州巡盐御史林探花之女,黛玉姑娘,如今是我的伴读。”
  黛玉的心一瞬间便端了个小鹿似的,噗通噗通地跳着。此前无论是圣旨,还是见皇后娘娘的时候,都只说让她去上书房伴读,并没有说她是谁的伴读。五殿下如今跟人介绍,说她是他的伴读了。
  曾几何时,她在窗前看着远方的天空,脑海里浮现的是“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的诗句。如今,他近在咫尺。他说,她是他的,伴读。
  忠顺王妃笑着道:“恭喜五殿下,得此,良友伴读。”
  轩辕承稷腼腆一笑。
  这时,被拉在忠顺王妃手里的轩辕承晈,奶声奶气地道了一句:“母妃,儿也要伴读。”
  轩辕承稷蹲下来,拉着轩辕承晈的小手,笑着问:“承晈可是想来宫里读书?”
  轩辕承晈点点头,道:“五哥哥,承晈想来宫里读书。”
  忠顺王妃笑着对轩辕承稷道:“承晈马上五岁,在家也识了些字。”
  轩辕承稷笑着道:“甚好。一会儿我就跟父皇说,正好六弟承瞻还缺伴读,承晈跟他年龄相仿,两人正好作伴。”如此安排,轩辕承稷觉得十分妥帖。
  忠顺王妃笑着道:“去年年末,皇后便是让惠儿去上书房伴读,惠儿不肯。如今承晈愿意去,那便是最好不过了。”
  惠儿拉着黛玉的手,俏皮地道:“去年是去年,今年是今年。去年不肯,不代表今年不肯。”
  去年惠儿不愿去上书房,是觉得整日对着夫子,甚是乏味,还不如去武师父那里耍枪耍棒好玩。如今可是不同了,还有什么比看五哥哥铁树开花更有趣呢?更何况,林姑娘跟她同年同月同日生,这是怎样的缘份呀。
  忠顺王妃笑着道:“那上书房该热闹了。”
  轩辕承稷已能想象,平日索然无味的上书房,会是何等的光景。
  他将黛玉、忠顺王妃、惠儿、轩辕承晈等人送到东大门,回头便去章政殿找永正皇帝,说承晈跟惠儿来上书房伴读之事。
  王嬷嬷、雪雁、紫鹃在马车里候着,见林姑娘跟一锦衣妇人一起出来,便上前去接。
  雪雁看到惠儿时,便觉得甚是眼熟,又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王嬷嬷年岁大了,那日并未仔细看的小内侍。紫鹃当天不在府外,她没有见过惠儿。
  王嬷嬷跟紫鹃不明白,惠儿怎么盯着人家王府的小姐看了又看。
  回去的马车上坐定,雪雁忽然想起,刚刚跟姑娘出来的那位小姐,不是那日在荣国府门口以身当轿的小内侍吗?
  雪雁惊出一声,“天呐!”
  但见黛玉含笑对她眨眨眼,雪雁明白了,那位小姐就是那小内侍了。雪雁心想,既然小内侍是假的,其中有一位个子高高、样貌极佳、风度翩翩的内侍,会不会也是假的呢?
  雪雁好久未见小姐如此高兴过,心里直念,阿弥陀佛,天上的夫人若看到小姐如今的样子,该有多欣慰啊。
  紫鹃见黛玉跟雪雁之间,目光流转,便知她二人有事瞒着,道了一声:“雪雁惯会打哑迷。”
  雪雁笑而不语。
  紫鹃道了一声,笑着道:“也罢,总是我是新跟姑娘的。”
  紫鹃虽然常常撮合她跟宝玉,但其忠心,黛玉哪里看不出来。黛玉笑着对紫鹃道:“我们来荣国府那天,路上遇到过刚刚那位姑娘。”
  紫鹃心道,难怪她不知了。她又想起,曾听府里人说小姐进府那日的坎坷,好一番周折才能从大门进来。紫鹃对小姐满是怜悯。又见小姐今日心情大好,紫鹃甚感欣慰。
  黛玉回府之后,跟贾母说了今日所见所闻,包括见皇后,进上书房伴读,先生讲了什么,又问了什么。祖孙二人交谈甚欢。
  贾母似无意问了黛玉,有没有说跟哪位殿下伴读?
  黛玉脸上一阵烫,想起刚刚五殿下那句“她是我的,伴读”。光想着前半句,她就觉得心跳就跟漏了半拍似的。
  她不好意思把五殿下刚刚的话再讲一遍,便说上书房如今有两位公主殿下、两位皇子殿下,总是跟他们在一起读书。这般说,其实也不为过。因为除了五皇子,还没有旁人如此说了。
  且说轩辕承稷去章政殿找永正皇帝,正遇到潘先生从永正皇帝的御书房出来。
  师徒二人在章政殿门口遇到。轩辕承稷给潘先生行了个礼,便去往章政殿。
  永正皇帝见轩辕承稷来了,放下正在批阅的奏章,开门见山地问:“今日来上书房伴读的林姑娘如何?”
  轩辕承稷看到黛玉的那一刻,便知自己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皇上的眼睛。他道:“父皇亲自选的伴读,当然甚好。”
  永正皇帝笑了笑,这小子,果然被朕给猜中了。
  “对了,刚刚潘先生来,推荐河道总督何渭之子,何辅城,来给你六弟伴读。”永正皇帝道。
  他今日坐在后边听了一会儿的课,便看到老六不住地回头看林姑娘,当老六是孤独了。刚刚潘先生来推荐何辅城来给老六伴读,永正皇帝便把圣旨都拟了。
  轩辕承稷道:“父皇,儿臣今儿遇到忠顺王妃进宫请安。王妃领着惠儿跟承晈一道来的。惠儿跟承晈也说想来上书房伴读。”
  永正皇帝大笑:“那上书房可热闹了。”
  两年前的元宵节的灯会上,素有神童之称的何辅城大放异彩,惠儿那会儿年纪小,当众说要嫁给何辅城。这是皇上都听说过的趣闻。
  虽然是童言无忌,但是一般来说,这种情况下,大人若顺水推舟,两家把亲事定下,这事便成了。
  奈何河道总督何渭,是个出了名的,只知道埋头做事的人。何渭说什么也不敢跟忠顺王攀亲,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
  但是,吃瓜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件事竟然在轩辕承稷那碎片般的往事记忆中,完完整整地保存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