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柳三娘心里怦怦直跳,她真是抱上大树了!“东家,那这生意?”
  “自然是继续,第三家,第四家,陆陆续续都会开起来。”
  第二天杨廷和亲自登门,老首辅打量着眼前这个传闻中的祸水,冷声道:“李姑娘好手段。”
  李凤遥不卑不亢:“杨阁老谬赞了。民女不过是个卖果子的,哪来的什么手段?”
  杨廷和眯起眼睛:“明人不说暗话。你要什么?金银田宅?还是诰命封号?只要离开京城,老夫都可以答应。”
  李凤遥慢条斯理地斟了杯茶,推给他。她都笑了,这筹码也好意思拿出来,与后位相比,这些又算什么?“阁老觉得,我是图这些?”
  “那你要什么?”
  李凤遥看他高傲的模样,笑出了声,没说话,她的笑听在杨廷和的耳朵里,格外刺耳,他有些怒意。
  “女子放肆!你笑什么?”
  李凤遥哈哈大笑,“我笑阁老心不诚,净拿这些我不需要的,要换走一个我唾手可得的天下至尊位,莫非我是什么傻子不成,要做这么亏本的生意?”
  商女就是商女,无理,荒唐!张口就是生意!杨廷和有些气急,他还是第一次见这般胆大妄为的女子!
  “那你想要什么?”
  李凤遥坐了下下来,摒弃左右,让人不得进,她有内力,观得四周也无锦衣卫,就开始卖关子,她要吓死这个杨廷和。
  杨廷和只以为她要漫天要价,只要她要,大明没什么给不起的,正好让皇帝看看这女子真面目。“你要什么?”
  李凤遥张口就来,“那些东西对我来说,没有吸引力,这样吧,想我离开京城,就让令郎与我私奔吧。”
  晴天霹雳!
  阁老如被当头棒喝,“什么?”
  人老了容易耳背,李凤遥理解。“我说,想让我离开京城也行,就让杨状元随我走吧。”
  第26章 贵妃
  杨廷和气得浑身发抖,指着李凤遥的鼻子:“荒唐!无耻!我儿乃当朝状元,清流名士,岂容你这般羞辱!”
  李凤遥一点也不生气,她托着下巴,笑吟吟地看着老首辅暴跳如雷:“阁老息怒。我这不是看令郎才高八斗,心生仰慕嘛。”
  “你、你...”杨廷和差点背过气去,猛地一拍桌子,“休想!你,你这妖女竟敢觊觎我儿,这般不知廉耻,且待我说与陛下!”
  李凤遥不慌不忙地抿了口茶:“阁老尽管去说。不过...”她压低声音,“您猜陛下是会信您,还是信我?”
  杨廷和僵在原地。
  “再说了,”李凤遥眨眨眼,“令郎那日与我论学,可是相谈甚欢呢。若我说是他先对我有意...”
  “住口!”杨廷和脸色铁青,“你到底想怎样?”
  他来根本就没想过会把自家扯进去,这李凤遥看似说的他儿子,实则威胁,皇帝在上面嚷嚷着要立她为后,她在下面说看上他儿子,但凡他掺和进去,事成与不成,只要皇帝怨恨,杨家便是大祸临头。
  李凤遥才不给人留把柄,她到底想怎样,这老头来的时候不清楚吗?
  她才不信有人肯为了皇帝后宫那点事,用自个九族做赌注,与她来个玉石俱焚。
  说到底,那是皇帝的家事,皇后的问题,是她与夏家的斗争,杨廷和怕朝廷出变数,出来主持公道。可没说为这事,要把自家折进去。
  俗话说得好,死道友不死贫道。
  李凤遥笑而不语,杨廷和拂袖而去。
  朱厚照一闹起来,那是前朝与后宫都在大写的拒绝,所有人像以往一样,全看向杨廷和,要他拿主意。
  结果原本反对激烈的首辅大人,突然哑了,并没有在这件事情上说什么,忙自己的事去了,一心为国事操劳。
  这就让人误会了,以为杨首辅收了皇帝的贿赂,站了他那一边,朝堂上的都是人精,各自心里犯嘀咕。
  最后在夏家要连合宗室时,杨廷和还是站了出来,叹了口气。
  “陛下,立不知底细,来历不明的孤女为后,实在太不妥当。皇后无过而废,更是不合礼制,不可如此任性。陛下真如此喜欢,可以越级抬举她,封她为妃。”
  朱厚照不同意,又僵持了几日,“这样吧,朕也不是不讲理的人,就在四妃之上,立皇贵妃。”
  大臣闭上了眼,不想细想,上回这么操作的,亡国亡得多惨烈,但又怕反对皇帝非要立后。
  李凤遥入宫一事,终究还是成了定局。朝堂上下各怀心思,谁都不愿让一个商女轻易坐上后位。
  礼部尚书毛纪愁得头发都白了几根,最后想出了个折中之策:“陛下,按祖制,册封贵妃需择吉日、备六礼,至少需筹备半年...”
  朱厚照不耐烦地挥手:“朕等不了那么久!”
  毛纪连忙解释:“陛下容禀,李姑娘出身民间,需先学宫中礼仪。再者...”他偷瞄了眼皇帝脸色,“太后娘娘的意思是,总得查清楚李姑娘的家世背景...”
  “查什么查?”朱厚照拍案而起,“朕说她是良家女就是良家女!”
  杨廷和此时终于开口:“陛下,祖宗之法不可废。若仓促行事,恐惹天下非议。”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补充道:“况且,李姑娘若真有心侍奉陛下,想必也不差这半年光景。”
  朱厚照眯起眼睛,在殿上来回踱步,他露出一个狡黠的笑容:“好,就依诸位
  爱卿。不过...”他竖起一根手指,“这半年里,凤遥依旧住宫外待嫁,礼仪方面就不必管了,由朕亲自教导。”
  众臣面面相觑,这算什么教导?皇帝还懂礼啊,一个混账已经够他们受的了,要是再来一个——
  但谁也不敢说破。最终,这场闹剧以“暂封为贵妃,待查明家世后再行册封大典”告一段落。
  栖霞阁内,李凤遥听完圣旨,笑得前仰后合:“半年?这帮老狐狸倒是会拖延。”
  柳三娘忧心忡忡:“东家,这分明是要从中作梗...”
  “无妨。”李凤遥把玩着圣旨,“半年时间,正好我在宫外将店开起来。”
  连同圣旨一起来的,是丝绸衣物与首饰,柳三娘小心翼翼地展开一件织金云纹的霞帔,忍不住惊叹:“东家,这料子怕是江南织造局一年才出三匹的珍品!”
  李凤遥指尖轻抚过衣料上精致的暗纹,嘴角微扬:“挺好的,我喜欢的。”
  柳三娘看她无一丝惶恐之色,配得感极高,只是喜欢就收下的模样,心头微微发酸,唉,同人不同命,这位是真能耐,瞧人家过得是什么日子。
  栖霞阁这么大事,她们原就是以前的宫女,吃这瓜吃得津津有味,围着妆台叽叽喳喳,捧着嵌宝金簪对镜比划。一个新来的小丫头见了惊呼:“这簪子上嵌的莫非是西洋来的金刚石?”
  吴芸儿瞥了一眼,轻笑道:“傻丫头,这叫猫儿眼,比金刚石稀罕多了。”
  李凤遥随手拿起一对翡翠耳坠把玩,“太后那边送来的?”
  柳三娘翻着礼单点头:“说是太后赏的,但看这成色...”她压低声音,“八成是陛下从私库里偷拿的。”
  正说笑间,外头传来一阵骚动。锦衣卫指挥使江彬亲自捧着一个锦盒进来,毕恭毕敬道:“夫人,这是陛下让加急送来的。”
  李凤遥递给他一香囊金银酬谢,人就告辞了,江彬想巴结,笑得很礼貌。
  她们打开一看,竟是整套点翠头面,凤衔珠的步摇在阳光下流光溢彩。柳三娘倒吸一口凉气,芸儿也懵,“这,这不合规矩吧?未册封就用凤纹...”
  李凤遥却毫不在意地往发髻上一插:“天下间陛下就是规矩,这里我就是规矩。”她对着铜镜左右端详,“婉儿,去把咱们新研制的胭脂拿来。”
  婉儿重重嗯了一声。
  李凤遥看着房里心思各异的人,“今日带薪休假,都散了吧,一个拿两箱喜欢的水果回去休息,我请客,明天正常营业。”
  女子们开心起来,这一箱果子卖出去是他们几月月钱,送两箱他们刚好可以拿回去给父母尝鲜。
  “好嘞!谢谢东家!”
  她们离开后李凤遥翻找衣裳,挑了一件湖蓝色绣银线牡丹的云锦软锻与月白色马面裙,她从送过的首饰里挑了一对金丝嵌红宝石的耳坠。红宝石在耳垂上轻轻摇晃,映着窗外细碎阳光,在她白皙的脸颊上,更添几分娇艳。
  婉儿拿胭脂过来,看着这样的她很高兴,东家水涨船高,她自然也身价倍增,与其他面上逢迎心里嫉妒的不一样,婉儿是真心为她一步登天高兴。
  她上一段婚姻最开始在世人眼里也是极好的,人人皆唤少奶奶,可又如何?她差点就自尽,那些人看她没死,又来逼迫她,都是东家一力压下。
  这样好的东家,就应该配最好的,她还嫌皇帝荒唐呢,当初在梅龙镇,看着就是不靠谱,跟个登徒子一般。
  “东家,左右也无事,我帮您梳一个发髻配这套点翠头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