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误我 第39节

  卫怜平时连走路都动不动就摔,威胁他也罢了,万一在高台上……
  想到此处,卫琢牙关紧咬:“传令下去,不计任何代价,也要把人毫发无损带下来!”
  ——
  父皇生前笃信,修筑摘星台,便能登高听见天人语。然而卫怜登到一半,耳边惟有猎猎风声作响,吹得她身子摇摇晃晃。
  如今没有人再牵着她,这条盘旋的石阶,仿佛比幼时更为漫长。
  卫怜不想死,更不想面目全非地摔死。在梦中自然而然地死去最好,可惜这福气大多数人都没有。
  意识到自己的走神,她脚步越发小心翼翼,稳当而缓慢。
  不多时,黑暗中有细微的窸窣声响起,从下方而至,却犹豫着,不敢贸然靠近。
  她紧紧贴住石栏,听见是季匀在试图劝说。
  “上面风大,殿下先下来!”
  “皇兄答应饶他一命吗?”见是他,卫怜直接问出了口。只是刚一张嘴,就被冷风灌得忍不住咳了两声。
  季匀听得心惊胆战,恨不得张口唤她一声祖宗。他实在想不明白,卫怜平日说是胆小如鼠也不为过,如今还在病中,究竟是哪儿来的气性,非与陛下扭着来!
  “公主以自身性命相胁,陛下自然什么都会答应的。”他万般无奈。
  跟随卫琢这么久,季匀知道的不少,却不论如何也无法苟同卫怜的做法。不过是个朝三暮四且失了心智的男人,如何能与陛下相提并论?倔强至此,岂非让人寒了心。
  卫怜听出他话中那股若有若无的不平与怨气,大约猜到他心中所想。她没有吭声,思绪随着夜风,渐渐浮荡开。
  若说自己前半生……是一朵娇弱的花,卫琢便是那个惜花赏花之人。日夜呵护,护她不受风霜摧残,更不许旁人任意攀折踩踏。今日种种尊荣娇宠,同样也因他庇护而来。
  卫怜躲在他的羽翼下,也同样从他身上得到慰藉和爱,为什么就是不愿接受他的另一面呢?
  放弃自己的名姓,来与他相配。如同被收进瓷瓶里的春花,成为他的珍藏爱物。
  为什么就是……
  她正出神,高台之下隐约有灯火向此处移动。随之而上的脚步声渐近,听来失了沉稳,有些踉跄。
  而黑暗中影影幢幢的人影,也仿佛在卫琢到来之后,重归寂静。
  夜风卷得卫怜裙角翻飞,犹如一只振翅的玉蝶,身子似乎微微打着颤,扶着石栏摇摇欲落。
  恐惧沿着脊骨沿路攀爬,卫琢强忍下话中的颤抖:“小妹,你不要再乱动。”
  “那你也别动。”卫怜小声说。
  卫琢手中提了一盏灯,灯苗被风吹得晃荡不已。火光映着他模糊不清的面孔,脸色苍白,眼下两片青黑之色,眸中透着说不出的惧意,不禁令她有些疑惑。
  “我答应你,不杀他。”寒凉的夜风灌入喉管,在他肺腑烧起一把大火,烫得卫琢嗓音暗哑:“小妹,听话,来我这里。”
  卫怜仍然没有动,她吸了吸鼻子,才唤了一声“皇兄”:“我不嫁人了……也谁都不喜欢了。可你不要逼我,不要再叫人监视我,不要再关着我,好不好?”
  她忍不住又咳嗽了几下,身子跟着晃:“我的名字,是母妃起的,我不想……”
  话音未落,卫琢似乎极低声地说了句什么。紧接着,方才隐入夜色里的暗卫如同陡然现身的毒蛇,迅速朝她掠过来。
  卫怜原本说得好好的,此刻含着泪,被吓得下意识就往后缩。正想再朝上跑,慌乱之下脚又猛地一滑,整个人朝后仰倒,后脑狠狠磕到石栏,发出一声沉闷的重响。
  变故来得毫无征兆,暗卫还未能靠近,卫怜已经砰的摔倒在地,紧接着是连续不断的坠落声,骨头磕得石阶咚咚闷响,整个人沿着阶梯往下滚。
  迅速有人接住她,而卫琢将人抱在自己臂弯里的时候,手掌止不住在发抖。
  卫怜面白如纸,额上的鲜血顺着鬓角往下淌,连发丝也黏着温热的血。眼睫上还挂着未落完的泪珠,呼吸微弱到几乎听不见。
  “是皇兄在后头追我,我才摔的……”
  卫琢眼前一阵发黑,忽然想起她坐在自己身边,不高兴地拍着裙子上的雪。
  万般记忆混着钝痛涌入脑海,像瘴气般侵袭着他的灵台,最后缠绞着炸开,只剩下铺天盖地的红。
  ——
  冰雪消融,长安的冬日约莫是过去了。群玉殿那株垂丝海棠却失了生气,枝干轻轻一折便脆裂,像是断落的发丝。
  噩耗传出,整座皇城陷入令人窒息的死寂。天子漠然不语,不论朝臣或是宫人,也本能地不敢流露任何欢愉。
  公主尚是待嫁之身,骤然珠沉玉碎,令人扼腕,帝王也随即病倒,不得不辍朝数日。史官下笔再克制,这份哀痛仍如实录入了起居注。
  贺令仪想不明白,卫怜不过是去见陆宴祈一面,为何再也没能回来?她再去群玉殿寻犹春,犹春却也被调离了。她哭得眼睛红肿,甚至去找了韩叙,出乎意料,连韩叙也不晓得内情。
  得知贺令仪曾在中间胡乱传话,韩叙面色极为难看,似乎想要斥责她,终究又铁青着脸强行忍下。
  卫姹在舅父那儿修养,其间寻人将萧仰打了个半死。人还没缓过气,就从卫琮那儿听说了不少事。卫姹原本正想回宫寻卫怜,就被这意外打了个措手不及。
  宫中似乎一夜之间换了不少新面孔,帝王甚至下令将凉风台与摘星台一并拆除,种种异事无人敢问,更不敢深想。
  卫姹换上了丧服,心中郁结。夜里不知怎的走到了群玉殿,却意外瞧见御驾也在此。
  群玉殿僻静,周遭连宫灯也比别处要少,宫人依旧侍奉着空殿。而卫琢坐在庭中,像是才从宫外回来似的,一身白衣玉冠,昏黄的烛火流淌在衣袍上。
  卫姹自然不会上赶着找不痛快,正想悄然离开,就被宫人请了进去。
  走近之后,自己这位已是九五之尊的四皇兄,身形依旧清瘦如竹。比起他往日对卫怜的偏疼,此刻神色还算平静。然而抬起眼望向她时,寒潭似的一双眸子,压得卫姹立即低了头。
  “不久之前,七妹为着你的事,与朕起了场别扭。”卫琢嗓音沉缓,听来并无怒意。
  可卫姹敏锐地捕捉到了什么,跪了下来。
  沉默了许久,她心中五味杂陈,还是问道:“敢问陛下,七姐姐究竟是何故……”
  卫琢盯着她身上素白色的丧服,不知在想什么,淡声道:“小妹夜闻鹤唳,遂披衣出户,乘鹤而去。”
  卫姹听得皱眉,不由自主望向他。
  眼前人眼珠漆黑,眸中映着跳跃的烛火,深不见底。
  她又将所有话吞了回去。
  第36章 人在蓬莱第几宫2
  四个月后。
  暮春的天气瞬息万变,怡园上空,软绵绵的春风刚过,浓云便堆积起来。雷声也跟着轰隆作响,眼看一场大雨就要泼下。
  马车尚未停稳,先传出一声娇呼:“我的花——”
  女子急急跳下车来,藕荷色的春衫盈盈飘动,露出小半截雪藕似的玉臂。
  身后的婢女阻拦不及,连忙跟着她跑进了府门。
  与怡园相对的王府前,王素容正送弟弟出来,瞧他看得直愣神,她眼波流转,手中团扇在他脸前一扫:“瞧不见人家梳的妇人发髻么?趁早收了心思罢,仔细人家郎君给你排头吃!”
  “姐,”王绍仍是
  忍不住望向怡园大门:“这娘子的夫婿究竟什么来头?”
  门是乌木做的,门柱却以汉白玉精雕而成。宅外也未放寻常富人家的石狮子,只摆着一对青瓷缸,缸里养着碧莲,绿意渐渐丰饶。
  乍看不过是处清雅园林,又处处藏着匠心与富贵,正如方才那女子的衣饰和车驾,一等一的上乘。
  “怜娘自己也是稀里糊涂的,”王素容想来只觉好笑:“只晓得是个茶商,许是江南水患闹得厉害,误了行程……自打搬来这儿,她那夫婿还未曾回过家呢。”
  王绍听得直摇头,心中满是怜惜。
  又是两声闷雷落下,女子闷头朝里跑,头也不抬,像只急急匆匆的鸟儿。等到了花圃前,又不由愣住了。
  垂丝海棠枝叶还是蔫蔫的,却已经被人细心地覆上了油布,她是白担心了一场。
  她蹲下身,伸手抚了抚花枝根部,便听犹春极小声在后唤她:“娘子……”
  “怎么了?”卫怜疑惑地抬头,目光看向犹春,这才察觉到庭院之中竟令有他人……
  苍翠的修竹后,置着她平日用来休憩的小桌。桌后石凳上,此刻正坐着一位青年男子。
  这人生着一张轮廓分明而挺秀的面孔,长眉如柳,眼眸像极了这个季节的桃花瓣,眼睫纤长,眼尾细而微挑,既利落、又多情。
  一身霜色的衣裳,更会令人想起高雅的白鹤。
  只是不知为何……他眼尾渐渐泛起一抹红。
  就这般柔柔地凝望着她。
  卫怜不认得这个人。
  要说起来,除了贴身侍女犹春和近邻王素容,她谁也不认得了。
  她局促地站起身,又悄悄瞄了那人一眼,小声问犹春:“犹春,这人是谁?”
  犹春沉默片刻,低下头去。
  “他是……娘子的夫君。”
  卫怜睁大眼,怯生生地望着他。
  ——
  对于那位传闻中的丈夫,卫怜心里一丝踏实的感觉也没有。
  毕竟她病了好久好久,身子一直沉甸甸的,脑子也跟着浑浑噩噩。神魂像拴在一根风筝线上,被风刮得晃晃悠悠,仿佛早已脱离人间,不知飘往何方了。
  这场难以清醒的噩梦中,似乎总伴着一人。那人常常拥她入怀,再吻她的鬓角。冰凉的水滴,也跟着轻轻落在她脸上。
  宛如极薄的雪,转瞬便消融,却一滴接一滴,总也落不完。
  她刚醒那会儿说不出话,连腿都动不得。有个女子伏在榻旁守着她,自己却累得睡着了,没能第一时间发现。
  卫怜当时嗓子干得快要冒烟,浑身疼得要命,根本顾不上想什么什么,就像只刚破壳的小鸭子,使劲去拽这个守着她的人。
  女子被惊醒,立刻死死抱着她,哭得死去活来,伤心得像是天都塌了。后来不知想到什么,又连声说了好多句“对不起”。
  女子叫犹春。犹春告诉她,她的名字,叫卫怜。
  她们本是北方人,跟着夫君南下来到菱州,谁知半路遭遇了劫匪,卫怜从飞驰的马车上摔下,这才将从前之事忘了个一干二净。
  犹春还翻出几张零零碎碎的纸,说是她过去记的手札。上面写着,她捡到过一只猫……还喜欢喝牛乳茶,从小身子骨就弱,走路也容易摔倒。
  只是这些纸片残破得很,许多地方又被水浸过,看着模模糊糊的。
  等卫怜精神好些,自己也试着写了不少字,再悄悄对比下来,的确就是她的字。
  而她那位做茶叶生意的夫君,早在卫怜完全清醒之前,便因要事去了别处,一直没能回来看她一眼。以至于卫怜在书中读到那句“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时,心里莫名一酸,悄悄抹了两滴泪。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