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除了小姑娘能看,其他的三位各有各的缺点。
但很快,他们的优势就发挥出来,他们除去黎源的要求都能达标外,若有脾气不好的客人,小姑娘上,若有重货,例如面粉咖啡豆要搬运时,彪形大汉上,若有官员或是文人墨客来,白胡子先生上。
最最最让宋文彩和花三大跌眼镜的是,那位四十多岁的妇人居然是个全能型人才,她也是第一个掌握手冲咖啡和面包制作的人,而且几乎店里出现的突发事件,若是黎源他们不在,这妇人都能解决,她有点圆润,长着一副笑脸,大家都称她胖婶。
自然胖婶成为黎源第一家分店的店长,店长有股份的,不过这都是后话。
四人一上岗,黎源他们的压力减轻许多。
但也没有太多,因为从第一天开始的热销,便没有随着民营船队的启航而减弱,就这么一直维持下去,且有不算低的增长空间。
因为这个店里卖的一切东西都是新颖的,几乎上什么大卖什么,不会出现后世滞销的情况。
第二个月,成本尚未收回来的情况下,黎源决定买下店铺。
如果他们店铺未火,买下来不难,但是火了就很容易被人抬价,这是常理。
黎源先不动声色让人打听附近有没有人出售房屋。
不巧,隔壁两家都有出售意愿。
而打听到店铺位置,果然房东不愿意,但是房东并不清楚来打听的就是黎源他们,只当有人眼红,不过也透露要买可以,需要加三倍的价格。
这里的屋子地段不好,房屋也旧,差不多一百两就能拿下来,与宋文彩那个上千两的小院自然无法相提并论。
几人商议后,先将隔壁的两处屋舍拿下来,一共花了三百五十两,因为隔壁两处都比这家大。
等到开始慢慢动工,房东一看好似是黎源他们有搬迁的打算,顿时急了,虽然有合约,但黎源他们不毁约继续做生意,等时间到了,那边也发展起来再搬不就成了。
房东倒是可以等他们搬了再卖或租,但黎源他们的生意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暂时四周都没有其他商户愿意搬来。
于是房东主动找上黎源,问他们愿不愿意买。
自然愿意,但是不能表露出来。
最终还是买了下来,花了接近两百两。
“真是气死我了,这房东也太贪心了,明明就比隔壁小,还要那么多!”宋文彩义愤填膺。
黎源笑着安抚,“宋兄换个角度想,他若不卖给我们,这些装修钱可就打水漂了。”
是这个道理。
宋文彩又变成开心的小壮子。
至此,第一个月盈利只剩一百四十两。
三人都没有动这个钱,除去新的屋舍改造要钱,时常耗材也需要钱,例如陶罐和装面包土豆条的纸袋。
这也算喜茶店最与众不同的地方之一。
往日食材要打包都用食盒,但是食盒笨拙不方便,面包喜茶又不占地方,于是黎源设计了纸袋子。
其实在糕点铺和蜜饯铺就有这种包装,一般是巴掌大的古法纸,具有隔油的作用,包起来也特别讲究漂亮。
但是黎源要一个便捷,更要顾客拿在手里边走边吃,这就是一种宣传,于是他找到大纸行,与对方商议。
黎源要三款,一种是可以拎在手里的纸袋,一种是敞口能包住每个面包的小纸袋,这种又分大中小三个型号,最后一种是盒装,侧面有一个放酱料的地方,这就是装土豆条的。
对方看着黎源一阵无语,但是这是喜茶老板呀!
麻烦是麻烦,难道就放着送上门的生意不做?
黎源还要求,每个袋子都要有‘喜茶’字样,因为他的注册商标已经下来,经过商业部商议研究,喜茶并非某类食物名称,黎源可以注册。
他们还有图标,印在另一面,一只小狐狸抱着陶罐说:香喷喷!
黎源拿给戚旻看时,气得戚旻跟他闹了好一阵。
因为小狐狸胖得像头猪。
还是花三提醒,黎源才反应过来,他们居然还没有正式营业,那可不得好好设计设计!
第99章 正式营业
为了迎接正式营业,黎源增加了两样酱汁:蛋黄酱和蜂蜜芥末酱,蛋黄酱简单,芥末酱需要用到山葵,也是逛海市发现的番邦物品,数量算不得多,足够一个月用量。
黎源觉得够用,像芥末酱这种有就卖,没有就换,倒不是必须,结果做出来颇受欢迎。
那怎么办?
给番邦圈发个通知,谁有下次带点过来。
所以像蜂蜜芥末酱的供应就会出现时有时无的情况,结果一旦有,土豆条的销量就会出现井喷式销售。
让黎源想起后世的饥饿营销,挺好。
面包品类上新,除去原有的欧包和碱水面包,增加红豆面包和戚风蛋糕,后面两款自然迎合大朝人口味的。
特别戚风蛋糕一出,卖疯了,京城每一个时尚的小姐姐都要过来买。
开业这天,来买喜茶和面包的排起长队。
从店面口一直排到海市门口,再折回来,折了四五折,搞的官差不得不过来维持秩序,新品种只做了宣传,并无人吃过,大家都想尝新,再就是有开业大酬宾,充值送钱。
充一两送一百文,充二两送三百文。
看得同是做生意的肯不得扒了喜茶店,一个卖饮品的居然一两银钱起冲,这不就是抢钱吗?
但……充的人多。
以学子为主要群体。
这一天窑炉差点烤炸了,也不怪一炉炉烤,主要窑炉就在院子里,烤好的面包一簸箕端出来,飘香十里,色泽诱人,但凡看见不想吃的都要买一个尝尝,何况是人来人往的院子,还是敞开式院子。
咖啡还好,因为前两日阮保的咖啡豆终于坐着船抵达。
阮保一共运来五百斤豆子,豆子品质非常好。
他信里说几乎将他们国家的豆子都搜集过来,应该够黎源卖大半年,正好明年的豆子成熟。
但是他并不知道喜茶店的豆子消耗量已经成倍增长,黎源赶紧写信让他去其他国家搜集豆源,按照三百斤一个月的用量搜集,还提到如果可能,可以适当加大种植面积。
南方温暖地区也可以种植咖啡豆,但是有个水土不服的问题,还需要不断优化,短时间无法实现。
黎源将银钱和信一起送到海事局外贸处,这里专门办理此类事项,刚转身就被一个番邦人拦下,询问黎源还要不要豆源。
这不,豆源就自己来了。
世界上最好的咖啡豆,大多产自非洲,然后就是南美洲和东南亚。
黎源看着对方的肤色,询问对方来自哪里,对方大朝语不是特别好,不急,海事局就有搞翻译的,还不要钱。
三方坐下来详谈,好巧,这人虽不是非洲的,但是已经很近,对非洲那边的情况比较了解,两人详谈时,无论是番邦人还是海事局的官员都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这位喜茶老板好像对那边并不陌生,但是自喜茶出名以来,大家都暗地打听过,只打听出这位老板来自临安城那边,从未出过大朝。
真是奇了怪了。
黎源便让这人带些咖啡豆过来,他需要先验咖啡豆的品质,然后再决定买不买,如果买再约定品质和价格,但也透露不会低于给阮保的价格。
自此,黎源不用再去海市闲逛,自有番邦人带着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来找黎源,还有人带着头长颈鹿问他要不要。
嗯,活的!
黎源觉得人家……那鹿怪可怜的,不远万里来到大朝,就将人家安排在隔壁还没使用的店铺里,后来被戚旻找人拖走,被陈寅好一阵笑话,就连唐末都跑来看热闹。
黎源记得那场景,唐末立在店铺屋顶上跟长颈鹿的卡姿兰大眼睛深情对视。
黎源不敢再收长颈鹿什么的。
不然还有人给他卖尼罗鳄,因为番邦圈子传开了,喜茶老板啥都收。
开业那天请了临时帮工,十几个人维持秩序,清洗餐具,清理室内外,即便这样大家都忙得焦头烂额。
宋文彩更是嘶声力竭,发丝凌乱。
他请了番邦艺人,没位置就在外面搭了个台子,各种眼花缭乱的舞蹈加杂耍,轮番演出,一有官员或者商行的人来,他就大喊:放!
鞭炮便不要钱的噼里啪啦地放。
那些白花花的细腰晃得官员只拿手挡眼睛。
非礼勿视,非礼勿视!
直到晚上才消停。
几人钱也不想数,坐在院子里仰头望明月。
突然宋文彩拿手挡住嘴,一阵狼嚎般的呜哇大叫,大家有一学一,都叫起来,太兴奋了,从未如此兴奋过。
黎源站在拱形门下,望着明月照亮的海平面,他依旧在每一个重要时刻思念珍珠,他们已经有一周未见面,因为海市开航,珍珠也忙得脚不沾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