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古代,躺平开摆 第132节

  一旁的双巧皱了皱眉。
  哥儿既然已经过继,就不再是小姑娘的哥哥了,可看夏氏的模样,竟然连点面子功夫都不做。
  可她们还真没什么办法,小姑娘年纪小还不懂这些,只吵着要哥哥,她们总不能跟一个孩子过不去吧?
  双巧憋着气,看夏氏低头问慧姐儿道:“怎么不去找哥哥?”
  “哥哥在读书,不能打扰。”慧姐儿奶声奶气地答道。
  “好孩子。”夏氏欣慰地笑了起来,“快见过夫人。”
  小姑娘跟汤婵行礼,“夫人好。”
  “你也好。”汤婵笑眯眯地道。
  乖巧漂亮的人类幼崽总是让人心情愉悦的,汤婵跟孩子聊了会儿天,才让人带她下去玩。
  等慧姐儿离开,夏氏笑道:“夫人跟慧姐儿投缘呢。”
  汤婵笑了笑,“是个机灵孩子。”
  “不是我自夸,我们慧姐儿,天生的性子好,”夏氏语气亲热,“您要是瞧得上,不如让慧姐儿留在您身边解闷?”
  嗯?这话什么意思?
  汤婵微微一怔,随即便听夏氏道:“小娘子和小郎君青梅竹马一块长大,说不定就能成一段佳话呢。”
  汤婵这下弄明白夏氏绕一个大圈子究竟是想干嘛了,忍不住摇头失笑。
  原来昨日丁氏只是来探路的,丁氏先来跟她商量开屋顶,她不同意,便换夏氏来商量开窗户——不愿意给夫君添妾室,给继子找姻缘总行了吧?
  汤婵干脆拒绝道:“我那继子的婚事,怕是轮不到我这个后母插手。”
  夏氏连忙道:“若是孩子自己动了心思,还能硬顶着反对不成?实在没有缘分做正头夫妻,做个贵妾也好啊!”
  夏氏极力鼓动道:“夫人容我倚老卖老说一句,以后挑儿媳,您可千万要慎重。就像我那大儿子,本来挺好一孩子,结果娶了丁氏之后就被媳妇儿带的愈发不像话——俗话说得好,婆媳之间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夫人有个帮手在,就算是不喜欢的儿媳妇儿进了门,也不怕拿捏不住她!”
  “好了。”
  闹剧到这里也该差不多了,汤婵扣上茶杯轻叹一口气,“您这主意可真好,算盘珠子都要崩我脸上了。”
  夏氏笑容一滞,“什……”
  她强笑道:“侄女这话怎么说的?我这也是为你好……”
  汤婵笑了,“父兄官职功名皆无,连个乡绅都够不上,这样人家的女儿,谋算未来阁臣嫡长子的婚事,你说这是为我好?”
  夏氏有些讪讪,“这不是互惠互利的好事嘛……”
  “停。”汤婵打断她的话,淡淡瞥她一眼,“别以为拿捏了老太太,就能顺势拿捏我。我为着母亲高兴,随手养着你那个小儿子无所谓,但你要是打着吸我家血供养你自己家的主意,还是趁早断了这个念头罢。”
  夏氏脸色乍青乍白,没想到汤婵说翻脸就翻脸,“好好好,夫人真是不识好人心,我倒要和夫人的母亲说道说道。”
  汤婵微微一笑,“我倒想看看母亲听了你的打算是什么反应。”
  她端起茶盏,“双巧,送客。”
  夏氏一噎,气冲冲地走了。
  ——汤母是什么反应?
  本来见夏氏来访,汤母很是地热情招待,见夏氏脸色不好,还主动开口询问发生了什么,有没有她能帮忙的地方。
  夏氏抱怨道:“嫂子,不是我说,你这个闺女也太犟了一些!”
  她在汤婵那儿受了一肚子气,恨不得马上寻求到汤母的共鸣,“……她嫁人也有五年多了,肚子没半点消息,这可怎么好?那解家是什么样的人家,一个不能生育的主母,如何能站稳脚跟?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即便是这样,她也不愿意让自家姐妹分忧。唉,毕竟是年轻人,不舍得夫君,咱们都是过来人,倒也能理解,这也就罢了,可是她竟然连继子也不知道好好笼络!我也没说别的,只是建议她早早从家里挑个合适的后辈,跟她的继子培养感情,若是能成就姻缘,那最好不过,毕竟自家亲戚,日后肯定向着她,结果也不知道哪里戳了她的脾气,直接把我赶了出来!您说说,这……”
  夏氏有一肚子
  的话不吐不快,自顾自地喋喋不休,却没有注意随着她的讲述,汤母的脸色渐渐变了。
  “够了!”
  突然被一声忍无可忍的高喝打断,夏氏一时之间还没反应过来,“怎……”
  汤母涨红了脸,指着门道:“出去!”
  夏氏傻眼。
  汤母一字一顿道:“给、我、出、去!”
  第105章
  汤母的性格往好了说是与人为善,往坏了说就是耳根子有点软,优柔寡断,但她有一道不能碰触的底线,就是汤婵。
  老实人发起火来往往最恐怖,夏氏从未见过这样的汤母,像是为了保护小兽的母兽,浑身的刺都竖了起来。
  她心中生出一丝不妙的预感,赶紧强笑着解释,“嫂……”
  “不必再说了。”
  汤母却异常坚定地打断,根本不给她开口的机会,“霜菊,送客。”
  夏氏就这样被赶了出去。
  站在大门口,夏氏犹不可置信。
  明明进这扇大门之前还是大好的局面,怎么一转眼就变成了这副模样?
  ……
  等夏氏离开,汤母才垮下脊背,颓然地坐到榻上。
  自从见到汤传铭的第一眼,汤母就再也移不开视线。
  他是那么像他啊……第一次见到长大之后的汤传铭,汤母甚至忍不住背过身,偷偷红了眼眶。
  如果她曾经能为丈夫生下一个儿子,是不是就是这个模样?
  如同在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等偶然听到有族亲说起过继,汤母脑海中第一个闪过的就是那个孩子的脸庞。
  种子迅速生根、发芽,汤母的念头一发不可收拾。
  可汤传铭与父母家人的感情很好,甚至在汤母搬到大兴县以来,夏氏对她很是亲近,时常照应,这让汤母怎么好意思开口夺走别人的儿子呢?
  然而许是她实在不擅长掩盖自己的心思,对铭哥儿异常的关注很快吸引了夏氏的注意。
  见他们相处得实在投缘,夏氏竟然主动向她提起,可以让铭哥儿继承汤父的香火。
  汤母犹豫了许久,最开始没有同意。
  然而夏氏态度异常豁达,在她的劝说下,汤母最终没能忍住内心的渴望,应了下来。
  她不是没有想过夏氏别有所图,但她一个寡妇,有的不过是一些身外之物,汤母愿意把这些东西留给汤传铭这个有缘的孩子。
  答应要过继汤传铭之后,夏氏一家恪守分寸,从未开口要过什么东西。汤母沉浸在夏氏一家为她编织的幻梦里,甚至以为自己运气很好,遇到的至亲是温暖的家人,而不是贪婪的豺狼。
  直到今日夏氏图穷匕见,如同一盆冷水突然浇在头上,汤母前所未有的清醒过来。
  原来夏氏不是没有所图,而是根本看不上她这个守寡的老太婆,瞄上的是汤婵和解家!
  现在是想要给姑爷送妾室、算计桓哥儿的婚事,那下次呢?
  汤婵嫁进解家,本就不易,哪里经得住这些人一而再再而三的闹腾?
  汤母确实是把为夫君延续香火当成一等一的大事,可她却绝对不会因为这件事情伤害汤婵!
  汤母无比后悔,她怎么就能错把夏氏当成好人呢?
  “母亲?”
  夏氏被赶出门时闹了不小的动静,很快,得了信的汤婵便来了,“刚刚好像听见了吵闹声,没出什么事吧?”
  汤母赶紧站了起来,“婵姐儿!”
  慌乱之下,她的称呼都错了,“夏氏跟你说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你千万不要理她!”
  “嗯?”汤婵赶忙道,“没事,那些话我根本没往心里去。”
  汤母很是愧疚,“到底还是给你惹麻烦了……”
  随着子女慢慢长大,逐渐年老的父母在孩子面前会变得弱势,看着迷茫无助的汤母,汤婵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嗐,”她扶着汤母坐下,自己靠在汤母身边,一副轻松自若的姿态道,“这算什么麻烦?都是小事,您要因着这点事跟我生分不成?”
  汤母苦笑一声,“人老了,眼睛也看不清了,不知怎么就像是鬼迷心窍了一般……”
  汤婵倒是理解,前世都有那么多电信诈骗上当的老人,还有掉进杀猪盘的年轻人,何况对汤母来说,不仅有一个长相得天独厚的汤传铭,又有夏氏步步为营,小心翼翼地隐藏着背后的算计,时时来献殷勤,几年下来,任谁都得迷糊。
  “没事儿,谁都有走眼的时候,这都是小事,很好解决。”汤婵豪迈地挥了挥手,“只用您一声令下,想怎么办都能给您办好。”
  这话终于把汤母逗笑了,汤婵不以为意的态度也很好地安抚了她。
  “不能给你找这么一家子累赘。”
  缓过神后,汤母坚决道:“过继的事情还是算了吧。”
  汤婵劝说道:“您别着急,今儿好好吃饭好好睡觉,认真考虑之后再做决定。”
  她自然是无所谓汤母改变决定,甚至乐见其成,但她怕汤母一时冲动走了另一个极端,回头反应过来再后悔。
  汤母摇摇头,“我已经想好了。”
  “本来以为过继一个男丁能让你跟春分多些助力,但现在来看,不拖你的后腿就不错了。”汤母想得清楚,”不能让你跟着操心,你爹爹定然也不愿意这样。”
  她心意已决,很快便送信召集族长和族老,要反悔过继,让汤传铭归宗。
  得到消息,汤全海大惊失色,夏氏更是慌乱不已。
  她到现在也没能想明白,之前待她那么亲近的汤家母女,怎么一言不合就突然变了脸?
  “你这个蠢货!”汤全海劈头盖脸将夏氏一顿怒骂,“你究竟做了什么?”
  夏氏无比委屈,“我就是提了个建议而已……”
  若说汤婵善妒,不愿意给夫君纳妾是人之常情,可谁能想到,给她的继子娶个自己人这种互惠互利的事情,汤婵会有那么大的反应?
  甚至连一向老好人的汤母都翻了脸!
  汤全海气得脑袋发胀,“这才跟那位夫人相处几天,你着什么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