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古代,躺平开摆 第27节

  正屋,庞逸正乖乖捧着茶杯坐着等人。
  看见被何妈妈搀扶而来的太夫人,庞逸连忙起身,乖乖行礼问好,“外祖母。”
  到底是女儿留下的一点骨血,看见白白净净,五官隐约有着女儿影子的庞逸,太夫人心头一软,“逸哥儿来啦。”
  她转头吩咐丫鬟,“昨儿府里是不是刚进了当季的枇杷?拿上来给逸哥儿尝尝。”
  庞逸连忙道谢。
  寒暄过后,太夫人温声问他,“你今日来,可是出了什么事?”
  当年变故,太夫人虽挺了过来,但也落下了失眠多梦、容易惊悸的病根。她常年在松鹤堂修身养病,研读佛法,深居简出不问世事,庞逸不想拿自己的事来打扰老人家,便乖巧答道:“来给外祖母请个安,顺便有点事来找小舅舅。”
  他这话说的贴心,太夫人没忍住露出笑容,叫何妈妈去问,“看看老二在干什么,没什么大事就叫他来我这儿一趟。”
  没过一会儿,外头便传来了下人的问好声,“二爷来了!”
  庞逸一个激灵,赶紧挺直腰板。
  太夫人余光看到了庞逸的动作,忍俊不禁。
  老二向来严肃,孩子们都怕他,老大的儿子桢哥儿从小到大最怕的就是他小叔叔,逸哥儿这个模样,跟桢哥儿的德行一模一样。
  解瑨迈步进屋,给太夫人行过礼,看向庞逸。
  他眼神一扫过来,庞逸赶紧躬身行礼,“小舅舅。”
  太夫人嗔了儿子一眼,示意他不要这么严肃,温言嘱咐道:“逸哥儿有事找你,你们去吧。”
  ……
  庞逸跟在解瑨后面,心中七上八下。
  二人来到书房,庞逸鼓起勇气,亲自倒茶递过去,腆着脸面讨好道:“小舅舅喝茶。”
  解瑨面无表情地看着他这副没出息的样子。
  若是解家有这样不学无术的子孙,解瑨说不得早早便要清理门户。
  但勋贵不比文臣,就这样做一辈子富贵闲人也好,姐姐给孩子取名“逸”,想来也是期盼他安乐一生。
  “找我什么事?”
  庞逸不自在地动了动,清了清嗓道:“家里老祖宗想要给我定亲,看中了表姐。”
  解瑨动作一顿,汤家那位表姑娘?
  脑中隐约浮现出一个人影,他早已记不得那位姑娘的长相,但清楚地记得她颇为厚颜,分明是拐着好几弯的亲戚,却亲热谄谀地跟着庞家人一起喊他舅舅。
  ……倒不太像是汤大人养出来的女儿。
  解瑨与汤远山有过一面之缘,在他的印象里,汤大人为官务实,克己奉公,高风亮节,名声颇佳,若不是早早去世,定能做到一方大员。
  解瑨想了想,有这样的父亲,汤家表姑娘可能小节不拘,但本性应该不坏。
  “既得老夫人青眼,定是佳妇。”解瑨抬眼道,“恭喜。”
  庞逸眉眼却耷拉下来,情绪低落,唉声叹气,“可我不能娶表姐。”
  解瑨一愣,“这是为何?”
  庞逸回想起表姐的交代,说小舅舅年纪轻轻能身居高位,定是个极为聪明敏锐的人,不能撒谎瞒他,还是实话实说得好。
  想到这儿,庞逸便老实道:“表姐说,她不愿生育,如果我娶了她就不会有嫡子,即便一时无碍,但若是日后因为爵位继承之事,夫妻反目甚至家里鸡飞狗跳就不美了。”
  解瑨结结实实地愣住了。
  饶是他自诩见多识广,听了这番话也是十足的意外,甚至不知道说什么好。
  他只听说过为了求子而变得偏执甚至疯魔的妇人,还是第一次听说有不愿意生孩子的。
  哪怕是最不贤良的妇人,也没有不愿为夫家延绵子嗣的——这可是七出之罪。
  不过解瑨虽惊讶,也不会对其他人的想法指手画脚,他继续听庞逸竹筒倒豆子一般复述汤婵的话,“表姐还说,我要么娶个出身高镇得住的,要么娶个心思精明身体好的,她出身小门小户,性格又懒散,不适合嫁给我,所以想求小舅舅帮帮忙,别让这桩婚事成了……”
  解瑨若有所思,好一会儿没说话。
  他脑中那个模糊的影子忽然变得清晰了一些。
  这女子,虽然有趋炎附势、刁滑狡黠之嫌,不过倒称得上通透世故,是个很识时务的聪明人。
  解瑨虽不会在乎旁人的选择,但庞逸不能没有嫡子,若是汤家表姑娘所言是真,这门亲事确实不合适。
  而适合庞逸的妻子,还真就是如她所言,因为庆祥侯继夫人和庞逸嫡亲弟弟的存在,庞逸的妻子要么出身高门有靠山,要么身体健康可以诞育嫡子,爵位归属才不会生变。
  一个远房表姐,倒比他这亲舅舅为庞逸打算得更多。
  解瑨不免感到自己的失职。
  他看向庞逸,这是姐姐留下的唯一骨血,也许他应该再多关照一些才是。
  “我知晓了,”解瑨沉声道,“这事交给我来办。”
  庞逸心中一喜,大松一口气,赶紧作揖拜谢,“有劳小舅舅了。”
  第28章
  天气渐暖,鸟儿站在鼓着花苞的枝头,不时传来清脆悦耳的啼叫。
  汤母伸手推开窗楞,看见窗外枝头左顾右盼的几个毛团,不由露出一个笑容。
  她坐在窗下镜前,任由伍妈妈帮她梳头。
  伍妈妈感觉到汤母心情舒畅,不禁也跟着露出笑,“夫人近来气色可真好。”
  汤母微一怔,随即笑容更深了几分,“我这也算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吧。”
  伍妈妈自然知道,汤母口中的喜事是自家姑娘的婚事。
  同汤母一样,伍妈妈也万万想不到自家姑娘能有嫁给世子的造化——虽然此姑娘非彼姑娘,伍妈妈自己的心情十分复杂,但汤母喜气洋洋,侍候汤母多年的伍妈妈到底跟着高兴。
  “老夫人很是看重咱们婵姐儿呢,”伍妈妈笑着说吉祥话,“还特意请了相国寺的住持大师合八字,咱们婵姐儿可真有福分。”
  汤母笑道:“毕竟是侯府,家大业大,逸哥儿又是世子,婚事自然不好轻忽。”
  不过说到汤婵……汤母心中不自觉闪过一丝不安。
  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因为汤婵太安静了。
  汤母还清楚地记得汤婵刚知道消息时与自己的争吵,她不愿意嫁给逸哥儿,但自那之后,汤婵一直出乎意料的安静,至今也没闹出什么事。
  汤母一时觉得汤婵这是认了,一时又隐隐觉得对方不像这种人,过分的安静让她心中不安,总觉得要出什么事。
  许是自己想多了罢……汤母吐出一口气,摇摇头不再乱想,“走罢,去给老祖宗请安。”
  到了福禧堂,汤母正好在门口遇上侯夫人。
  侯夫人似是已经接受了汤婵这个不合自己心意的儿媳人选,对汤母态度很好,两人笑着寒暄几句,一同进了屋子。
  老夫人正坐在炕上,下首庞侯爷居然也在。
  屋里气氛有些不对,两人表情都不是太好,汤母不自觉心里一突。
  果然,等侯夫人与汤母问过好后,老夫人叹了口气,缓声对汤母道:“惠娘,逸哥儿跟婵姐儿的事,怕是不成了。”
  汤母脑袋一懵,反射性地问道:“这,这是为何?”
  老夫人叹息一声,“老大,你来说吧。”
  庞侯爷也叹了口气,语气惋惜,“咱们不是请了清远大师给两个孩子合算八字嘛,今日我去拜访,却得了清远大师‘不宜成婚’的批算。”
  他指了指桌子上摆放的一张红色纸贴,“大师说,两人的八字分开来看,都是一生富贵平安的好命格,但合在一起便有不利子嗣、家宅不合之相,叫咱们好好考虑这桩亲事。”
  不利子嗣?
  汤母懵在当场,一旁的侯夫人也是又惊又疑。
  她霎时便想起汤婵体寒不易有孕的事,难道这也能算出来?
  相国寺传承千年,又是国寺,清远大师作为主持,有如此能耐倒也不奇怪……
  侯夫人心里不由扼腕,看来如果二人成婚,确实
  很可能没有孩子,一切便得来全不费工夫,可惜被大师出手搅合了!
  想着便不由自主道:“怎得偏生就八字不合呢……”
  老夫人没注意到侯夫人的神色,但她初初听到这个消息,第一反应跟侯夫人这句话一模一样。
  她是极为相信命格一说的,更别说是清远大师的批命。
  没有孩子,那可万万不行,哪怕老夫人再看好汤婵,也不会同意二人的亲事了。
  可惜了婵姐儿……老夫人心里很是遗憾,她对汤母道:“惠娘,你怎么说?”
  汤母心中乱糟糟的,始终没回过神来。
  她既觉得荒谬,却又没有太过意外,反而因为之前的不安预感落实,隐隐有种“果然”的落定之感。
  汤母强笑了一下,“都听老夫人安排。”
  老夫人哪里看不出汤母的失魂落魄,她温声安慰道:“天暖了,各家都开始办宴,婵姐儿也一起跟着去玩吧。你放心,婵姐儿这样好的孩子,又有咱们侯府,定能有个好归宿。”
  “姑娘,”秋月从府外回来,递给汤婵一个小荷包,“这回春桃送来的绣品卖了三两半银子。”
  汤婵正跟双巧偷偷在屋里下五子棋,双巧皱着小眉毛冥思苦想,闻言不由分了神,惊讶道:“三两半?竟然比上次还多……”
  “不愧是老夫人房里的丫头,可真有钱啊……”汤婵也感慨,“收起来吧。”
  秋月应下,将碎银子放到汤婵床头的小匣子里收好。
  小匣子里是汤婵的私房钱,里头有汤婵剩下的月例,还有许多小金银锞子,都是长辈赏的,再有的就是从春桃那得来的意外之财。
  这段日子,春桃送来各种零零碎碎的小东西卖了十几两,再收下去汤婵都要觉得亏心了……
  秋月显然也觉得这么下去好像不是个事儿,她将小匣子放好,“姑娘,咱们就这么继续任由春桃送东西吗?”
  汤婵落下一子,“没事儿,很快她就不会来了。”
  秋月眨眨眼,刚想问为什么,门口传来通传声,汤母来了。
  汤婵赶紧做贼似的把棋盘收起来,起身迎了上去,“母亲来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