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古代,躺平开摆 第8节

  原来侯府的姑娘们也会练字。
  只是看庞雅临的帖,只能算中规中矩,不过曾娘子似乎已经十分满意,“很好。”
  她看向庞雅的眼神里满是喜爱,不难看出,庞雅这位学生十分得她的心意。
  庞雅微微一笑,不骄不躁,“谢过娘子。”
  虽然庞雅更看重德言容功,觉得习字跟诗词一样,没什么实际用处,但只要曾娘子布置了,她就会力求最好。
  轮到二姑娘庞妍,桌前却是干干净净,但她毫无愧疚之色,对曾娘子道:“昨日有事耽误了,没能来得及做。”
  曾娘子颔首表示知晓,丝毫没有不悦的迹象,依旧温和道:“无碍,回头补上便是了。”
  汤婵若有所思,看来果真如庞雅所说,侯府的姑娘们并不看重所谓的才气,曾娘子为人也确实宽和,脾气很好。
  最后的四姑娘庞秀完成了功课,但看表情却有些紧张,也不知道是不是觉得自己写得不好。
  不过有庞妍在前,肯做功课的庞秀已经是好学生了,她年纪又还小,曾娘子夸赞了一句不错,只稍微点出两处不足之处。
  庞秀肉眼可见地松了一口气,随即有些害羞道:“谢娘子指点。”
  最后汤婵刚来,自然查无可查,曾娘子便准备开始讲课。
  不过她今日倒没有讲书,而是招呼婆子,在每个人桌前摆了一盆月橘。
  汤婵吸了吸鼻子,色泽洁白的月橘开得正盛,芬芳馥郁,沁人心脾。
  想来今天的主角便是它了。
  第8章
  “盆景之美,贵在自然和谐,修剪时既要使得花叶枝杈疏密得当,也要避免矫揉造作……”
  曾娘子讲解着修剪花卉的要点,一边讲,一边做着示范。
  汤婵还是第一次接触这样闲情逸致的活动。
  她以前打工忙得要死,每天回家都是半夜,周末加班更是常态,根本没时间发展什么爱好,故而此时尝试新东西,只觉得新鲜不已,兴致勃勃地听了个热闹。
  一旁的庞雅更是专注,唯恐错过一句,还时不时地跟曾娘子交流提问,曾娘子也细心作答。
  庞妍却是百无聊赖地拄着下巴,她一边发呆,一边揪着月橘的花枝,一看便是什么都没听进去。
  过了不知多久,等庞妍回过神,曾娘子已经讲完,转而让姑娘们自己动手尝试。
  汤婵瞧着眼前的这盆花,左看右看都觉得已经挺好,便只不痛不痒地剪去了几根枝杈。
  曾娘子看了不由笑道:“顺其自然,倒也不错。”
  她这样明显的摸鱼,曾娘子都能找出话来夸赞,汤婵嘴上客气,心中叹服。
  一旁的庞雅投来视线,不过等看清汤婵的盆景样子后,便又失去了兴趣,转过去专心琢磨自己眼前。
  她刚刚听得最认真,心中也最有想法,斟酌片刻,便开始动剪子。
  曾娘子看着,嘴角慢慢带上笑意,暗自点头,转过头去看还没动作的庞秀。
  另一边,庞妍想也不想,对着花枝一通乱剪。
  月橘早先经历过一番辣手摧花,再经此一遭,可谓雪上加霜,等庞妍收手时,已经变得像被狗啃过一样。
  “哎……无聊。”
  庞妍撇嘴,心头愈发不耐烦。
  实在待不下去,她对正指导庞秀的曾娘子道:“娘子,我身子不适,今儿就先回去了。”
  庞
  妍一直是个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曾娘子对她的早退不以为意,不仅马上就应下,还温声嘱咐道:“好生休息,注意身体。”
  ……
  从绿筠轩出来,庞妍往自己院里走,半路想到什么,拐了个弯往侯夫人院里去了。
  庞妍进门的时候,侯夫人刚着人翻完库房,找出一些好料子正挑选。
  她指着其中一份吩咐丫鬟,“这个留给表姑娘。”
  见庞妍来了,侯夫人不自觉露出笑意,“你怎么来了?不是在上学?”
  “这几日都在呢,好生没劲。”庞妍撇了撇嘴,坐到母亲身边,“娘在做什么?”
  侯夫人倒不在意庞妍早退。
  大家闺秀上学,并不指望成为女秀才,更多是不做睁眼瞎,陶冶陶冶情操罢了。
  对她们来说,跟着母亲学习管理庶务,操持家里,迎来送往,人情交际,为日后出嫁作准备,才是最要紧的。
  侯夫人道:“这不是老祖宗吩咐下来,给你表姐挑料子呢。”
  庞妍一眼就瞧中了刚刚侯夫人分出去的织金云锦,不由拈酸道:“娘可真是舍得,好东西不留给自己,反倒给一个不知道哪来的穷酸亲戚。”
  “虽然是亲戚,可寄居咱们家,走出去代表的就是侯府的脸面。”侯夫人教导女儿,“若是有不体面之处,被别人瞧见,传成咱们侯府苛待就不好了。”
  见庞妍还是噘着嘴不高兴,侯夫人无奈,伸出手指点点她的额头,“你这护食的样子,究竟是像了谁?”
  “再说你也不想想,娘能忘了你吗?过些日子是你的生辰,我早就把最好的留给你,吩咐下去给你做新衣裳了。”
  “真的?”
  庞妍这才欢喜起来,一副小女儿模样跟侯夫人撒娇卖乖,“娘对我最好啦!”
  侯夫人不由失笑,“好啦好啦!”
  “夫人,”忽然听外头急急忙忙来禀告,“夫人,三少爷从学堂回来,似是病了,请您过去看看!”
  “什么?”侯夫人登时站了起来。
  她再顾不得和女儿说话,急急忙忙往外走,“请了大夫没有?下人是怎么照看的,竟能把人照看生病……”
  被落下的庞妍眼中划过一抹失落,不过片刻后她便撇撇嘴,恢复了往日骄矜的表情,起身回了自己的院子。
  等侯夫人确认过儿子只是闹肠胃,并无大事后才回来。
  回来时庞妍已经不在了,侯夫人想到什么,有些头疼。
  也不知怎地,别家都是兄弟姐妹友爱,可轮到自家,女儿好像总是不怎么亲近弟弟。
  虽说妍姐儿对其他兄弟姐妹也不亲近,可适哥儿是她同母的亲兄弟,又怎么能一样?以后妍姐儿嫁到婆家,还是要靠娘家兄弟撑腰的,关系不好怎么行?
  侯夫人不由犯愁,不过很快她便被打断了思绪,只听外头又来人禀告,“二老爷一家回来了!”
  汤婵进到老夫人正房时,众人刚刚哭过一场,此时老夫人正抹着眼睛,瞧二房众人挨个给她磕头问安。
  屋里乌泱泱的全是人,老夫人跟前的一对风尘仆仆的中年男女,便是二房夫妻了。
  二老爷庞弘义三十过半的年纪,长得高大严肃,身上带着武将独有的气势。二夫人方氏长相不显,但一双眼睛十分有神,看着应当是位精明圆滑的人物。
  二夫人身后一个跟着一个身怀六甲的年轻妇人,这是二老爷在福建新纳的姨娘,母凭子贵,这时也来拜见老夫人了。
  见完儿子儿媳,老夫人又转向孙辈。一个年纪十三四岁,杏眼圆脸,生得珠圆玉润的姑娘往老夫人身前一扑,“老祖宗,盈儿想霎您啦!”
  “哎呦!”
  老夫人乐得将人搂住,“老祖宗也想你!”
  二老爷一共有五个儿子,但只得了一个女儿,正是在老夫人怀里的庞盈。
  她叽叽喳喳跟老夫人说着话,声音清脆,瞧着是个活泼爽利的姑娘。
  庞盈比庞妍小半年,在姑娘里头行三,因是二老爷唯一的掌上明珠,在家中很是得宠,不仅父母,哥哥弟弟都纵着他们这个唯一的姐妹。
  庞盈之后,二房五个兄弟也跟老夫人一一见过。前头三个大的跟庞盈一样,同为二夫人所出,后头两个庶子都还小,一个三岁,一个还在吃奶,被奶娘抱着跟老夫人问了安。
  庞妍却没有分神注意这些堂兄弟。
  从见到庞盈起,她便一眼不错地盯着庞盈身上的穿戴。
  对方头饰耳饰上的珍珠圆润光泽,成色极好,胸前金璎珞上镶嵌了各色宝石,抬手间露出的翡翠镯子也是难得的珍品。
  这还只是日常的用度打扮,她这个侯爷的女儿竟都比不上!
  庞妍揉着帕子,心里又酸又妒,眼睛都要红了。
  侯夫人冷眼瞧着,心里也不平静,看来这些年二房在福建发了不小的财。
  不过再如何,二房也压不过承爵的大房。
  侯夫人面上露出亲切的笑意,等众人给老夫人问完安,便对二房夫妻道:“老祖宗知道你们要回京的消息,天天盼,夜夜盼,早早便让我把和风院收拾出来,还亲自去看过好几回,生怕怠慢了二弟和弟妹一家子,如今可算把你们盼回来了!”
  “有劳嫂子费心了,”二夫人先是道谢,随即眼眶又红了,“知道老太太念着,咱们一家子在福建时,也日日许愿老太太身体康健,老爷每次跟儿媳提起老太太,都要自责自己不孝……”
  一番话惹得老夫人又要抹眼睛,侯夫人赶紧在一旁宽慰解释,“而今二弟一家回京,以后便是团圆了,这是好事呢!”
  二夫人这才止住,笑道:“说的是,以后便能时刻在老太太身前尽孝了!”
  老太太笑道:“好好好,只要你们好好的就好。”
  大房二房众人一一见礼,二房又与汤母汤婵见过。
  屋中欢声笑语,气氛热烈,老夫人年纪大了,最喜欢这样一家和睦的景象,她看着人丁兴旺的孙辈,脸上的笑就没下去过。
  只是二老爷要进宫面圣,还另有应酬,这便要出门去了。女眷们则继续依旧凑在一起说话,又一起用了膳,直到天色不早,才各自散去。
  ……
  “咦,这哪来的孩子?”
  从福禧堂出来,汤婵跟汤母一同走回湛露院。湛露院地角相对偏僻,一路过来都没什么人,此时却突然看到一个小小的身影。
  他蹲在一棵槐树下,正撅着屁股冲着树根,不知道在看些什么。
  小孩听见动静,转过头望了过来。
  汤婵仔细一看,“等会儿,这不是二房的骁哥儿吗?”
  骁哥儿是二房的老四,将将三岁,刚刚给老夫人请过安后,骁哥儿便被奶娘带下去歇息,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汤母也认出来了,她四处张望,却没能在附近看见奶娘,脸色不由微变,“这孩子怎么自己跑出来了?”
  秋月赶紧上前几步,把孩子领了过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