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女(重生) 第60节
而如今燕王府的处境却又逼得她不得不对此事做个了结。
想了想,谢云韶铺开纸笔,第一次给李皓棠写了一封家书。
朔阳的战事果然如李皓棠预料地那样开始了,谢云韶费力周转,倒也稳住了军资供给。
就在这时候,燕州收到了两份驿站传来的急报。
这两份急报,一份来自朔阳,报说李皓棠在朔阳迎敌,首战告捷;还有一份是京城来的急召,要求燕云令谢云韶即刻回京,燕王府长史赵文虞随同前往。
第六十三章
来不及等李皓棠那边的回复, 谢云韶只能立即将赵文虞的死讯写入文书,交给驿使,嘱咐务必快马送至京城。
算算时间, 即使有人刻意传消息过去,朝廷急召发出时,朝中还未收到赵文虞的死讯。
只是不知为何会突然有此急召。
谢云韶翻看了赵文虞留下的一些书信, 里面的内容除却报告王府日常情况外, 并无其他特别内容。
赵文虞虽非官身, 但毕竟是奉皇帝御命而来, 通敌被斩是必须报给上面的。
而谢云韶目前能拿出来的,只有他最后那封带着燕州地图的信。从城北小院搜出来的那些证据,却并不适宜在眼下的时机曝露出来。
朔阳的战事未休, 尚且需要粮草军备。如果此时开始指控李鸿熙的行为, 恐怕只会惹皇帝生疑。本来此番李皓棠军功赫赫,已经在国中上下影响不小,皇帝一旦怀疑李皓棠想借此打压李鸿熙,那必定会开始掣肘燕云军务。
这样一来, 朔阳那边的处境就不妙了。
谢云韶知道的,李皓棠希望借此机会直入北狄王庭, 将其一举赶回雪山外的北狄祖源去, 以保得境内安宁。
这也是谢云韶所愿。
谢云韶倒是并不担心五皇子李鸿熙, 会借赵文虞大做文章的。相反, 此时李鸿熙越是针对李皓棠, 燕云的后备就越是无需担心。李皓棠自来燕云以来, 未曾邀功求赏, 对朝廷的言论一直都是只谈一大局, 不讲私利。
李鸿熙只怕也是看着李皓棠功勋声望渐起, 偏偏李皓棠又不在京中难抓把柄,一时没了主意,才敢在这个时间出昏招。
说不定赵文虞这番暴露也有李鸿熙的原因。
只是不知道赵文虞究竟给了朝中哪些燕州的消息,他留下的信件明显是销毁过一些,这让人有些不安。
“阿念,你这几日不要做旁的事情,先看看这些账册。”谢云韶思来想去,先找来了阿念,把修改后的账本交给到她手里。
阿念在自己擅长的事情上倒是从来不含糊的,很快便重新查算了一遍。
“小姐,这账册应当不会再有什么问题了吧。”
这样的回复让谢云韶心中稍安:“最早的那一份账本还在你手里是吗?”
阿念点点头:“陈大人留在徐水一直未归,如今账册仍在府里。”
“你放在哪里?”谢云韶问。
阿念带谢云韶去了自己的房间。
为着贴身侍候,她和阿满两人皆住在主院的侧房里,也是守卫森严之地。
阿满从柜中取出账册,交还给谢云韶:“都在这里了,一页未少。”
谢云韶复看了一遍,便令阿满将账本放进火盆里烧了。
泛红的火舌将几册厚厚的本簿一卷,之前那些隐秘之事便化作白灰,再无余烬。
看着火苗渐渐低沉下去,谢云韶对阿念道:“去书房将父亲的书信也都取来。”
这几日谢云韶心神不宁,阿念也感到了些什么,忐忑地问道:“小姐,王府不会出事吧。”
“有我在,能有什么事。”谢云韶安慰地摸了摸她的头发,“放心吧。”
谢云韶语气坚定温和,给人一种莫名的安心。
阿念的忧虑似乎被安抚了不少,乖乖地去取信了。
京中突然生变,不得不防。
谢云韶没有查到具体原因,但也能料到必定是赵文虞暗中所为。
如今的情形需要帮李皓棠稳住后方事务,不能让朝廷生疑。但也需要防备李鸿熙借机挑事。
随着羌族归顺,徐水复建,这边疆私下互市的痕迹已经被抹平。但这擅动官粮之举仍留有余痕,为防万一,谢云韶需要立即处理干净。
心头压着事情,谢云韶在热闹的新年氛围里也显得情绪不佳。
风俗迥异的北方新年让两个小丫头大开眼界,可谢云韶依旧一副兴趣缺缺的模样。
“王妃可是想王爷了。”阿满穿着新制的衣裙,凑过来问她。
虽然前日刚收到朔阳的消息,是李皓棠亲笔写的,却也只是谈了谈公事。
听到阿满这样问,谢云韶怔了怔,理着心里那缕淡淡的失落,只轻轻叹道:“不知道王爷在军中可有时间度此佳节。”
阿念在一旁戳了阿满一下:“你是越来越坏了,连小姐都敢戏弄。”
阿满转身便踩了她一下,谢云韶才看到阿满背在身后的手里拿着一封信。
是李皓棠的信,刚刚才收到的。
谢云韶接过,不理会两个小丫头揶揄的笑,连忙拆开来看。
略略看完,谢云韶不由得又看了看信封,来确认是否真是李皓棠所写。
与平日里的公文信函不同,这封信的内容琐碎杂乱,多是他在朔阳的军旅日常。
末了,他写道:“值此佳节,念卿,待归。”
谢云韶藏在心里多日的思念,也因为这短短几个字,片刻间迅速飞涨,弥漫满怀。
辞旧的欢庆声遥遥从外面传来,听着阿满阿念的嬉闹,谢云韶也不由得跟着笑了起来。
新年之后,好消息也接连而至。
朔阳战役连连告捷,李皓棠已然杀入北狄王庭,相信过不多时便可凯旋。
可惜,比李皓棠的捷报先到燕州城的,是朝廷的第二道诏令。
令辞十分严厉,直斥谢云韶身为燕云令,失职不察,致使细作肆行,危害边陲,朝廷。责令谢云韶立即入京述职。
与诏令一同来的,还有两位令使,表面上是来督促谢云韶立即出发,实则行监押之责。
“此乃御前的命令,还请谢大人不要违逆。”其中一人说着,便亮出了手里的令牌,“还请大人立即动身。”
阳光明晃晃地洒在金色的令牌上,耀得谢云韶不禁眯起了双目。
“陛下有令,下官自然不得不从。不过,燕云眼下事多繁杂,我需得安排好再离开。”恭敬地接过诏令,谢云韶慢条斯理地回道。
“圣意不可违,还请大人不要耽误。”那人收起令牌,摆出一副强硬的模样,似乎谢云韶只要敢说个不字,就要把她强行押回京城了。
谢云韶掸掸衣袖,道:“如今朔阳战事正是关键之时,后方调度支援,皆委系于燕云十六州。我身为燕云令,坐镇后方,居间调转,岂能随意离开?”
听到这话,两位令使的表情都不大好,这个燕云令看上去是个娇娇的女子,却也不是个好相与的。
“圣命难违,还请大人不要为难在下。”
“为难?这到底是我为难你们还是你们为难我?”谢云韶冷笑,“二位一路过来,想必也十分辛苦,弘光,请两位令使大人去驿馆休息吧。”
万弘光立即上前一步,伸手请二人前往,腰间的佩剑干净光亮,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这二人中有一人曾做过谢府门客,谢云韶也有些脸熟,见此不禁有些恼意:“王妃,还望你识些时务,不要让谢大人在京中受苦。”
“二位一路远行,想必也甚是辛苦。不若修整几日再返程,回程路上也能快马扬鞭,加速行进,不是么。”
“进京面圣后,我等自会与陛下禀明原委,王妃无需多虑。”
那人还想再说些什么,却被另一个暗中扯了扯袖子。两人交换了一下眼神,最后还是僵着脸跟着万弘光去了驿馆。
自击退北狄之后,李皓棠复追敌八百余里,直入北狄王庭,如愿将其赶至关外。
将此地诸事料理妥当后,李皓棠便将其余冗务交予陈羡江,自己独带一支人马,匆匆发还燕州。
“向朝廷请功的折子我已拟好,你立即发往京城。另外有一折自请回京述职的奏报,你晚三日再发往京城。”临行前,李皓棠对陈羡江这般交代道。
这两封折子陈羡江早前已然看过,其一反李皓棠往日的风格,落笔毫不谦逊,简直可以说是恃功邀赏;而回京的折子就更为不妥了,谁都知道李皓棠是被贬责至此,御前亦有无召不得入京的口谕,这样直言要求,无异于直接无视圣意,若是有人想借机参奏,也是大有文章可以做的。
故而,陈羡江有些犹疑:“这……措辞是否要再修改一二?”
“不必了,”李皓棠说,“就按这个发吧。”
“这请功折子一呈,就算京中日前平静无波,也会无风起浪。”更何况李鸿熙一直在寻找机会。
“我要的就是这场风浪。”
他李皓棠岂是会恬居人下之辈?与其待人落井下石,不如自己先搅乱局面。
“只是燕州那边最近怕是会多生事端,我需得早些回去。”
听到这话,陈羡江才明白为何李皓棠如此着急离开:“五殿下已经开始行动了?”
“你看看吧。”李皓棠递给陈羡江一份供词,上面详述了李鸿熙与北狄的往来联系,其间种种,无不让人震惊。
“那个姓赵的死讯现在已经传到京城了吧。”陈羡江算了算时间,“京城那边有什么动作?”
“如今我北境军功在手,他们在这里找不到突破,很可能从云韶那边下手。”
第六十四章
燕州的春天要比其他地方来得晚些, 暮春时节才迎来一片繁花灿烂。而在大好的春景里,偌大的燕王府却笼着一层愁雾。
饶是谢云韶再有借口,也不得不遵旨赴京了。
“小姐, 我和你一起去。”阿念收拾了自己的东西,紧紧跟着谢云韶,半步不离。
而一旁的阿满则显得更理智些:“王妃, 还是再拖几日吧, 王爷不是要回来了么。”
昨日李皓棠已派人带回消息, 道是已经启程往回赶了。
谢云韶摸摸阿念的头, 对阿满道:“北狄王庭距此路途遥远,我怕是等不及王爷回来了。你们也无需太过牵挂,不会有事的。安心待在王府, 等王爷回来将我昨夜写的信交给他。”
外面又传来令使的催促, 阿满凑近了悄声问道:“王妃是已有安排?”
谢云韶给了她一个安抚的眼神,没有过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