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女(重生) 第10节
谢云韶站在城墙下,看着工匠们动作麻利地拆解着搭在城墙外围的脚手架。
晴日的阳光有些刺眼,她不由得眯起了眼睛。
城墙西北角的小角楼,平日里一直空置着,修建时工具材料都堆放在这里了,几个工匠正忙碌着把里面用剩下的物料搬出来,用绳子放到城墙下面搬走。
“王妃,这是此次修城墙的花费总账册。”一个青衣簿籍官拿了一本厚厚的账册过来。
“有劳你了。”谢云韶没有急着打开看,只是示意阿满接过账册。
青衣簿记看着她的反应,问:“王妃可还有其他的吩咐?”
“无事了,你忙你的事去吧。”谢云韶道。
“是。”青衣簿记行了个礼便走了,临走时又偷偷回头看了谢云韶一眼。
可她只是把账册递给了身边的小丫头,没有翻开。
这账册有问题,谢云韶看到账本时就意识到了。
城墙加固虽然项大工程,但此次动工不过是修补外面的青砖,一共耗时也不过两个月,这账册如何能有这般的厚度。
陶德是个心思直爽粗放的人,这登记账务之事,他向来是交给下面的人去办的,按时向他报告花费即可。
大梁朝这些年休养生息,民间和官府的积蓄都提高了不少,燕云十六州虽地处边域,但是人口也是在逐年增加,加之前几年边境互市的开放,官府的税银收入也颇为可观。这次修固的花费,对于其财政而言,尚在预算之内,陶德便也未曾细查过。
谢云韶带了账册回府,让人去把阿念叫来。
阿念年纪虽然不大,却是个算账的好手。
这几年,她跟在谢云韶身边,一直帮忙打理谢家的内务,其查账算账的经验也是颇为老道了。
这也是谢云韶带她出来的原因之一。
自那日被谢云韶罚作粗使丫头后,阿念就一直没进来过王府主院,这几日,她都跟着一群婆子嬷嬷在后院做杂活儿。
其实阿念也是个可怜人儿,三岁就被爹娘卖了作婢子。好在一直跟着谢云韶,她也没吃过什么苦头。这做了几日的粗活后,她难免有些受不住了。
阿念一见到谢云韶就忍不住哭了:“呜呜,小姐……阿念知道错了,以后再也不糊涂了……呜呜。”
谢云韶看她哭得可怜兮兮的,也有些不忍心,忙拿了帕子给她擦眼泪。
“好了好了,你回来吧。以后遇见事情要先想清楚了再去做。”
李皓棠那日讲的话让谢云韶安下心来,加之阿念毕竟陪伴她多年,上一世也因护着她惨死,谢云韶自然也不忍心过分责罚她。
阿念哭哭啼啼地好一会儿,才终于收住情绪,问道:“阿满姐姐说小姐有账要我查?”
“嗯,你看看。”谢云韶让阿念看桌上的账本。
阿念翻开看了几页,细细的眉毛便蹙了起来,对谢云韶道:“小姐,这账本有问题。”
谢云韶点点头:有问题,而且是大问题。
无需拿算盘计算便能看出来的大问题。
举凡账册,根据其所记录之事,皆有一个大致的金额配比。有经验者,略一估算,便能知道这账目里的数额是否符合其发生规律。
比如加固城墙,此事支出最大的,应当在购买青石砖和工匠酬劳上面。
但是这本账里,劳工的饭食消耗反而占了大头,记录的频率也比上述两项要高出许多,完全超出了正常餐食应有的次数。
谢云韶听阿念讲完,表情渐渐凝重了起来。
这事情不对,谢云韶直觉这账本背后肯定还藏着其他的事情。
“阿念,这几日你无需做旁的事了,把这本账里各项支出做一个统计,银钱拨付,饭粮消耗都算清楚了报给我。”
阿念小心地应了,低头飞快地拨起算盘来。
谢云韶则带了阿满,往燕州府衙的粮仓去了。
依照大梁朝的例律,燕州的官粮皆存放于燕州衙署的粮仓中。
衙署与燕王府,一南一西,之间隔了好几条街,但驾了马车过去却是无需耗费太多时间。
如今燕州的官粮主要拿来赈济流民和供给李皓棠的兵将。
燕州原本的官粮储备是难以同时满足这两方的需求的。但上次李皓棠回来,主要就是解决了此事。不知为何,朝廷同意了户部拨付蔚州大营所需的粮草,由青州官府押送至燕州,再由燕州转运至蔚州。
青州运送的第一批粮食这几日便该到了,谢云韶昨日便下令,要求整理好粮仓,以便接收这批军粮储备。
眼下,燕州衙署旁的粮仓里正热闹着,一众人忙忙碌碌地清扫整理粮仓。
“见过王妃!”先前拿账本给她那个青衣簿记,第一个看到谢云韶过来,连忙叫人一同过来行礼。
谢云韶摆摆手让众人起身,独留了那青衣人说话。
谢云韶对他道:“且不必多礼了,你叫什么名字?燕州府上下的账册都是你掌管着的?”
“回王妃的话,下官姓陈,单名一个筹字。托赖朝廷和王爷的信任,这燕州府的账册都是由下官总管着的。”陈筹双手贴衣垂着,低头敛目,举止十分恭谦。
“官仓粮食进出的账册,还有救济流民开支的账册,都拿来给我吧。”
“这……非下官不肯给王妃看,只是这账本毕竟是重要之物。按户部的制度,这粮仓的账本,调取查阅皆须由州府当任的主官批准。”陈筹的恭敬依旧,可出口的话却并未把谢云韶放在眼里,“如今,陶大人他也不在,还望王妃莫要为难下官。”
陶德出事的当日,谢云韶便召集燕州的官吏,通知他们各项事务先报至燕王府,陈筹当时也是在的。
谢云韶多看了陈筹一眼,对他道:“如今陶大人昏迷不醒,燕州暂由我主事。”
陈筹依旧未动,反而道:“如此,还请王妃给小的写个代理燕州的官方文书,来日户部查起账来,小的也好解释。”
谢云韶理了理衣袖,仔细打量着陈筹,目光压在他身上。
陈筹低下头,不说话,却也不动。
而一旁的阿满却是忍不住了。
“如今整个燕云都由燕王府掌辖,区区燕州算得什么!我家小姐待人温和有礼,你莫要目中无人!”阿满看陈筹一直端着架子不肯动,忍不住冲着他嚷嚷起来,惹得一旁其他人也看了过来。
“既然是由燕王府管辖,跟你家小姐又有何关系呢!”陈筹不敢与谢云韶对视,但对于她身边的丫鬟倒也没放在眼里。
阿满听着陈筹咬重“你家小姐”这几个字,不由得要跳起来骂人了。整个燕州府都知道谢云韶是燕王妃,她不过是从了在家习惯的旧称呼喊了声小姐,这人居然故意挑刺!
谢云韶也没拦着,任由阿满大着嗓门把陈筹骂了一顿。
虽然周围人都开始悄声议论起来,但陈筹却是依旧坚持,不肯给谢云韶看账本。
第十一章 青鸟信
阿满向来是个嘴皮子利索的,三言两语便把事情讲清楚了,周围人听了都不禁多看了陈筹两眼。
可陈筹依旧昂首挺胸,一副无畏无惧的模样。
谢云韶抬手止了阿满,对着一旁的人问道:“转运官何在?”
一地的粮草调度,皆由本州的转运官主理督办。青州押运粮草将至,燕州的转运官也在衙署做着接收的准备。
“下官许秉盛,见过王妃。”立刻,一个面皮黝黑的汉子从人群里站了出来,对着谢云韶躬身一拜。
“燕州历来的转运记录你应该有吧。”谢云韶问。
“这个自然是有的。”本来许秉盛还有些紧张,听谢云韶问这个,他倒是松了口气,按规定调运行车必须记载,他一直做的很认真。
“还请王妃稍等,下官这就取来。”许秉盛立刻去了衙署公房拿记录了。
谢云韶这么一问,陈筹有些沉不住气了,他面色微变,微微张了张口,却还是没说什么。
“另外,燕州官府雇佣帮工的记录,济民馆每日领取粥食的人数,协助修固城墙的流民名簿,这些统统都报上来给我。”
谢云韶将这些一一吩咐下去,掌事者一一应了,很快便取来交给了阿满。
陈筹的额上开始冒汗了。
看着他这副模样,谢云韶没有理会,叫了万弘光过来,大声吩咐道:“这账本我可以不看,但我查账期间,其余人也不可接触。万校尉,你安排人下去给我看好了,我没查清楚之前,任何靠近账房的人立刻羁押!”
万弘光领命而去。
陈筹的嘴唇动了动,犹豫开口道:“王妃……”
所谓账本,不过是记录钱财往来之数。但银钱出入,终归是要变作具体的花销。
眼下陈筹不肯交账本,谢云韶索性从账项来源和最终花费查起。来去的数额有了,两相抵减之后,也可倒推账面记载。
不过是多花谢功夫罢了,这样的查账法子,谢云韶以前也不是没有用过。
陈筹喃喃半天,终究还是没有说出个所以然来。
谢云韶看着他,冷声道:“希望到时候,陈大人的账本与我查出来的数字是一致的。”
说罢,谢云韶带着人转身而去。
谢云韶一直在衙署公房忙到天黑才回去。
回去的马车上,谢云韶有些累了,靠着软垫闭目休息。
“小姐,我今日又说错话了。”
谢云韶睁开眼睛,阿念一脸颓丧地跟她认错:“我总是在嘴巴上惹事。”
谢云韶知道阿满说的是按旧称喊她小姐一事。
“没事,以后改过来就行了。”谢云韶往后靠了靠,心里暗自叹了口气。
谢云韶自己尚且花了些时日,才在心里转换过来身份,别人口里的称呼一时没改过来也不算什么。
可阿满犹自在一旁纠结。
“不用太在意,你这样纠结,我怎好放心把王府的事情交给你主管。”谢云韶看着阿满说。
“小姐你说什么!”阿满好看的杏眼里满满都是惊喜。
“李嬷嬷年纪大了,我不可能带她出来。以后燕王府里的下人们,你要开始学着管起来了。”
阿满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
“我院子里的下人,就数你最机灵,上上下下都搭得上话,讲得开事情。”谢云韶轻轻笑了笑,“这边王府里的下人几乎都是新来的,你要想法子教好他们规矩,别出乱子。”
“小姐!啊不不不,王妃,我我……”阿满激动不已,抓着谢云韶的手语无伦次地喊起来。
阿满是谢府自家的家仆之女,从小便跟着父母在谢府做事。跟她父母不一样,阿满是一心想当能管事的大丫鬟的。可是谢云韶身边一直有李嬷嬷在,她再努力也上不去。
没想到跟着谢云韶被迫出京后,她反倒能升任燕王府内院的主事了。阿满高兴的都要在马车里跳起来了,远离爹娘的伤感都一扫而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