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强惨恶犬驯养指南 第4节

  “好闺女,舟车劳顿,快随我进来。”
  姜辞望着眼前这位英气犹存的女将,眼底浮出一丝从未有过的安定之意。
  姬夫人亲自引着姜辞入了内宅,并未将她安置于偏僻院落,而是绕过回廊,径直在主院东侧停步。
  “这里。”她指了指眼前朱漆院门,“与你未来夫君的院子只隔一墙,相距不过数步。你若有事,叫一声便听得见。”
  姜辞怔了怔,略有意外。
  姬夫人似是看出了她心思,笑着回头望了她一眼,又收了笑容,视线落在她颈侧纱布之上,神情略有几分复杂与无奈。
  “子溯的性子,我是知道的。”她轻轻叹了口气,“你不必怕。男人在外面杀伐果断,那是因局势所逼。可家里若有一个懂事柔和的女子,他迟早会软下来。”
  她语气平和,却极有分寸。
  “更何况,有我在。”她语意微顿,带着长辈的笃定与维护,“断不会叫他胡来。”
  姜辞低头应了一声,声音不高,却极为恭敬。
  “多谢夫人。”
  姬夫人拍拍她的手,又吩咐几名得力的女侍与老妈子:“从今往后,这院子就是姜姑娘的主所,一应起居饮食都由你们听用安排。若有一丝怠慢,为你们是问。”
  一众人齐声应下。
  交代妥当后,姬夫人让姜辞好生歇息,才带人转身离开。
  院门掩上,尘嚣隔绝。
  姜辞缓缓踏入屋中,目光环顾四周,陈设精致却不流俗,窗几净雅,帷幔用的是细纹蜀锦,榻边香炉燃的是温沉不艳的檀香。
  书案上搁着未写的素笺,角边压着一枚碧玉镇纸;墙上却无一幅男子之像,全然一副女子闺房的静谧气象。
  显然,这处院落是临时布置出来的,却又布置得极为用心细致。
  这一刻,姜辞终于觉得,哪怕只是片刻,心,稍微安定了一丝。
  晚娘与银霜已将行李箱笼打开,铺衣、摆物、置器。
  屋外春风细细,吹动帘幔轻摆,姜辞轻轻抚过榻边衣架,指腹触到木纹温润,不知怎的,眼底一瞬竟涌出微不可察的酸意。
  今后的路就要她一个人走了。
  一切收拾妥当,屋中点了温香,灯火柔和。
  姜辞披了件外衣,倚在院门边,望着天边月色。夜色如水,静得能听见风吹竹影的轻响。
  正出神间,隔墙忽然传来一声低怒:
  “母亲!你做什么——?”
  姜辞眉头轻蹙,脚步一转,悄然绕出侧门,顺着回廊拐至东侧小径,恰好看见隔壁庭院里,一道熟悉的高大身影正在逃窜,而另一道威风不减的女将身影,正挥着一根竹子,追在他身后。
  姬夫人发髻稳整,衣袍带风,手中竹杖生风,一边追一边骂:
  “姬子溯!你当我是眼盲的?那姜家姑娘脖子上的伤是凭空长出来的吗?你还口口声声说没为难她?”
  姬阳一边躲一边喊:“我真没有为难她!她自己拔的剑!我只是……我只是吓她一下!”
  “吓她一下你说得倒轻巧!”姬夫人一竹子落在他腿上,咬牙怒道:“还说什么美人误国,要杀了她是吧?你是不是疯了!”
  “我那是军中戒令!哎哎哎,娘!你轻点!”姬阳脚步乱了几下,刚一转身,目光便撞上了站在院门外的那道素衣身影。
  姜辞立在月下,一身清衣,神情平静,未言未动。
  姬阳动作顿住,眸色微冷,未等开口,姬夫人手中竹杖顺势抽在他大腿上,发出“啪”地一声脆响。
  姬阳却连眉头都未皱一下,只定定望着姜辞,眼底浮上不悦的情绪。
  姜辞眼神一动,旋即轻轻别过头去。
  姬夫人也随即注意到院门外来人,神色一滞,随即冷哼一声,随手将竹杖往一旁一掷,抬手对姬阳道:“今儿我就给你留点脸面。给姜姑娘道个歉。”
  说罢便转身欲走。
  姜辞见状,连忙上前半步,盈盈一礼,语声温缓:“夫人言重了。都督并未为难我。”
  “此事……是我主动所为。”
  她抬眸望向姬夫人,语气分明却柔和:“毕竟凉州与东阳曾属敌对之列,他对我心生戒备,亦在情理之中。我……未尝不是也对他抱有敌意。这些都是旧事,夫人莫要责怪。”
  姬夫人闻言,脚步微顿,回头看了她一眼,眼中浮现出些许欣慰,轻声道:
  “你是个懂事的孩子。”
  言罢,拂袖而去。
  院中只剩下姬阳与姜辞,气氛一时间沉寂。
  夜风拂过,落叶打旋。姬阳站在月光下,眼神沉沉望着院门处未进的女子,冷笑一声:
  “蛊惑人心,一手好段数。”
  “竟能让她转而向着你说话。”
  姜辞站定在门外,始终未越过院门一步。
  她并不争辩,只静静看着那棵月下老树,风吹枝影斜落在地。
  姬阳薄唇一抿,语气更冷:“如果你在等我向你道歉,趁早死了这条心,我暂时留你这条命已经仁至义尽。”
  第3章
  姜辞并未回话,只盈盈一礼,语气淡然:
  “谢都督不杀之恩,允我苟活。”
  她说得规矩周全,半分不失礼,然而那字字句句,却毫无讨好之意。
  话语出口,反倒像是在借礼貌封人情,叫人无从追责,也无从接话。
  姬阳听着这句“苟活”,眉目未动,心却仿佛被什么细细刮过,生出一丝难言的不快。
  她不是软弱求全,而是根本不屑求情。
  他刚要开口,姜辞却已转身,步伐轻快,带着银霜安静离去,只留他一人站在园中,风落青瓦,夜色沉沉。
  —
  翌日清晨。
  姜辞早早起身,熬了一碗百合莲子清汤,亲自盛好放进托盘,带着银霜往姬夫人院中请安。
  东阳侯府尚未完全醒透,内宅花木微润,露气清寒。她正欲拐入垂花门,忽听得一声惊呼,一道小小的身影从回廊边猛地冲出。
  “当心!”
  姜辞尚未来得及避让,那孩子已撞上她侧腰,手中的汤盅“哐啷”一声倾斜,热汤泼溅而出,洒在她的手腕处,一阵灼痛袭来,腕上迅速泛起一抹通红。
  银霜后脚赶来,见状脸色骤变,连忙奔上前:“姑娘,小心——”她忙着掏帕子欲擦拭姜辞的手,语气急促。
  姜辞却先拦住了她,反倒将帕子接过来,蹲下身去,先替那被汤溅湿衣裳的小孩子轻轻擦拭。
  小孩睁大眼望着她,衣裳被湿了一片,所幸没碰到皮肤,没什么大事。他眼珠黑亮,气质清贵,面容未开,却眉眼分明,与姬阳颇有三分神似。
  姜辞动作温和,边替他擦着,边低声问道:
  “你叫什么名字?”
  那孩子眨了眨眼,带着一点稚气又不怯人:“我叫姬云梵。你也是来看祖母的吗?”
  姜辞一怔,眼底微动,原来是姬阳大哥姬栩之子。她回过神来,轻轻点头:“是的,我是来拜见夫人的。”
  姬云梵眼神亮亮的,忽然压低声音凑近了些:“那你就是二伯要娶的新妇吗?”
  姜辞唇边含笑未答,他又认真看了她一眼,小大人
  似的点点头道:“你真好看。”
  姜辞轻轻一笑,让银霜打开随身的食盒,从里头取出一个用蜜渍桂花做的小糕点,递给他。
  “这是我早上做的,你尝尝,喜欢我下次再做给你。”
  姬云梵双手接过糕点,眼睛都弯了,正欲开口说话,身后不远处,一个婆子快步走来,连忙向姜辞福身:
  “见过姜姑娘,小少主顽皮,叨扰了姑娘,请恕罪。”
  姜辞起身,笑着摆摆手:“无妨。”
  那婆子温声劝道:“小少主,该回去了读书了。”
  姬云梵依依不舍地看了姜辞一眼,又低头望了望手中的桂花糕,才乖乖点头:“那我可以明天再来找你吗?”
  姜辞温声道:“我就在那座院里,你想来,随时都可以。”姜辞说着,指了指不远处的院落。
  小少主笑得眉眼弯弯,被婆子牵着走远,步子轻快。
  银霜在一旁低声道:“他生得倒像极了……倒是好亲近。”
  姜辞点点头,与小少主和婆子告别,这才转回到自己院中。
  直到脚步一转入门槛,她才露出一丝压抑许久的吃痛神色。
  手腕上那一片灼红愈发明显,汤汁泼洒处已浮起薄红,被袖口一蹭,疼得她眉心微蹙。
  银霜看在眼里,心疼不已:“姑娘,要不先敷药再去夫人那边?”
  姜辞轻轻摇头,语气温和:“汤撒了,还好我早晨多熬了一些。你先回厨房去,把那剩的一份再温一温,我在这里等你。”
  银霜应声退下。
  姜辞稍稍理了理衣襟,拢好袖口,遮住那道红痕,等到银霜再次过来,二人便朝正院而去。
  姬夫人院中正有客在。
  她端坐在主座,面前坐着一位鹤发童颜、衣袍斜挂道铃的老道士,正手持拂尘,与她低声言语。
  见姜辞进来,姬夫人目光一亮,连忙招手道:“快过来坐,正说到你呢。”
  姜辞行礼:“见过夫人。”
  姬夫人亲自起身将她拉到身边坐下,笑道:“这位是平江观李道长,是我多年的旧识,极擅推命定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