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星儿自打和阿布有了婚约后,便已在心里将阿布当成了自己的男人,这一个多月也通了两次信。
  想起他时心底会生出一种奇妙又陌生的感觉,她不知道那是不是喜欢,但她的确担心,便如实道,“担心的。”
  那是打仗啊,她怎么不担心,可她什么都不懂,担心也无用,能做的便是乖乖呆在阿姐身边,替阿布照顾好阿姐。
  “阿姐,小妹,你们都别担心,妹夫身手那么好,不会有事的。”
  骑马跟在马车边上的五皇子突然出声道,自此星儿叫卫清晏阿姐后,他也跟着阿姐长阿姐短的。
  大皇子则从车窗外递进来一个荷叶包着的烧鸡,“阿妹,小妹,我烤的,你们吃,吃东西就不会多想了。”
  他比卫清晏大两岁,见弟弟妹妹们唤卫清晏阿姐,他便也顺其自然的唤上了阿妹。
  兄弟俩都是发自内心的将卫清晏归为了自己的妹妹或姐姐。
  这一路来,他们偶尔前行探路时,得了什么好东西,但凡有星儿的,就没漏过卫清晏的。
  得知大魏有了战事,卫清晏要加快赶路,两人默默地用一晚上功夫,将卫清晏的马车拆了重装。
  他们自小研制水船,于木工构造上颇为擅长,经他们之手改造过的马车减震比先前更胜几分。
  人非草木,卫清晏怎能不动容,两个憨憨却是同步骤地抬手挠挠后脑勺,“母后让我们对你好,这样你也会对我们好。”
  卫清晏哭笑不得。
  但也明白濮后的意思,她承认有事瞒着她,但他们并无与她交恶之心。
  且一路接触下来,卫清晏也算了解了濮国的几位皇子公主,都是良善的老实人。
  接受他们的好,卫清晏便将星儿身上的疑团还有那张皮子的事,暂时压在了心底,亦诚心同三人相交。
  不过借着聊天的功夫,同他们说了曹忆昭可能会联系蓬莱针对她,还是挑事引起天下混乱,她知道,星儿他们与濮后通信时会如实告知濮后的。
  如今濮国和她是合作关系,加之天下有事,濮国亦无法独善其身,濮后哪怕是为了濮国也会看紧海上,不让可疑人前往蓬莱。
  “阿姐,给你。”
  星儿递给卫清晏一只鸡腿。
  卫清晏接过,安抚她道,“邪不胜正,阿布他们不会有事。”
  又同两位皇子道,“不过,如今我们已到了大魏境内,我们的行踪被有心人察觉,不排除有人设伏对付我。
  大哥五弟你们切莫再脱离队伍前行,以免中了敌人埋伏。”
  两人也知轻重,忙应了是,之后的几日里,始终骑马伴在卫清晏和星儿的马车旁。
  但这日他们错过驿站,在路上扎营修整时,还是遇上了麻烦。
  且,卫清晏还见到了许久未见的熟人。
  第471章 挑 事
  但凡有战事,就会有害怕被战争波及,而选择逃离的百姓。
  卫清晏这晚驻扎在此休息,便是遇上了百来号背着包裹四处逃窜的百姓,得知队伍里的是皇太女,其中一个瘸了腿的汉子,突然朝卫清晏的马车方向丢了一个石头。
  嘴里恶毒骂道,“妖女祸国,若非你这妖怪冒充护国将军回到京城,迷惑皇帝得了这皇太女的名头。
  我们也不会因为战争流离失所,四处逃窜,你这样的妖女就该一把火烧死。”
  有护国军和众多护卫,石头自然砸不到卫清晏的马车。
  可因着他这话,不少人跟着低声抱怨起来。
  逃命路上多艰难,甚至不少人因此丢命,众人心中不平,被人一煽动,便将错怪在了卫清晏身上。
  那瘸腿男子见此,继续骂道,“我们百姓多可怜,辛辛苦苦种地糊口,赶上年成不好,劳作一年连口饱饭都吃不上,可好歹还有片瓦遮身。
  就因为你这个妖女,惹得大魏祸起,害得我们有家不敢呆,害得将士们又得打仗拼命。
  你倒好,便是连赶路都是华丽马车出行,仆从环绕,躲在后方事不关己。”
  “放肆。”
  阿春喝道,“逆臣谋逆,乃是因他们狼子野心,而北陵和乌丹这些年始终对我大魏虎视眈眈,如今兵起,与太女何干?
  太女护国多年,陛下贤明,立太女为储君,是因太女心系百姓,处处在为天下百姓谋福。
  你休得妖言惑众,将脏水泼在太女身上,再胡言乱语,便按辱骂皇族之罪处置。”
  那人似是被阿春的话吓住了,顿了一瞬,便突然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小的也是没有办法啊。
  一家五口,因为逃难,路上死的就剩小的一人,小的还因此瘸了一条腿。
  如今又要逃往哪里,明日又是什么光景,或是说小的还有没有明日都不知道,小的恨啊。
  他们都说只要太女不为储君,就不会打仗,小的一个村汉哪懂得那么多,小的只不过想求个平安。”
  他突然往卫清晏马车前挪动,被护卫及时拦住后,就跪地道,“太女殿下,您大人有大量,就当小的胡言乱语。
  可您发发慈悲,可怜可怜我们这些百姓吧,辞去储君之位,让大魏回归安宁吧。”
  “你如何得知,本宫不做这太女,叛军就会停战?”
  马车掀开,卫清晏弯身从马车里出来,站在车辕上,看着跪地的男子。
  “是叛军,还是北陵,亦或者乌丹给了你承诺?”
  “这……我听大家都是这样说的啊,他们是不甘心大魏落在您手上才起兵的啊。”
  汉子哭道,“刚刚您的奴才不是说,陛下是看中您心里有我们这些百姓,才立您为这储君的么?
  那您该为我们这些受苦受难的百姓考虑啊,我们见不到叛军,我们只见到了您啊,求求您了,太女殿下。”
  叛军既然借卫清晏名头起事,自然就少不得造谣,卫清晏一路行来,自也听过这些个流言。
  “你自哪里来?”
  卫清晏问男子。
  男子似没想到卫清晏会问这个,迟疑片刻,方道,“凉州。”
  凉州便是恩华侯的老家。
  卫清晏问道,“凉州虽起战事,但我大魏将士英勇,及时将李大牛等一众叛贼驱出了大魏境内。
  也就是说,眼下的凉州依旧在大魏的管辖范围内,由我大魏将士守护。
  且皇长子已带兵前往,本宫相信我大魏将士,你们也该相信大魏将士。”
  她看向一众百姓,“本宫知晓诸位担忧大魏不敌,是以才提前离开。
  但本宫向诸位承诺,我大魏将士战至最后一刻,哪怕最后只剩一兵一卒,亦不会置百姓不顾。
  是以,今日本宫便请不知该去往何方的,安心回到家中,该种地种地,该做工做工。
  愿意回去的,以家为单位,来寻我的护卫登记,他会给大家一个凭证,待你们回到家乡后,可凭此凭证去当地府衙领取五两白银。
  此银由本宫出,是本宫对诸位回乡的盘缠补贴。
  若有亲友投靠,有更好去处的,明日天明便带着家人启程,莫要在路上多加停留,听人煽动做了人家的棋子。
  谋逆之人想要的是大魏,是大魏的国土,绝不会因本宫不做这太女就甘心停战。”
  “回到家乡当真可领五两银子?”
  有个妇人怯声问道。
  逃出家乡后,她便后悔了,听了卫清晏的话,想到家乡虽在打仗,但的确还在大魏的管辖内,不曾失守。
  如今卫清晏又报销盘缠,而她的丈夫早在逃亡路上跟着别的女人跑了,她一人拖着一双儿女,迷茫不知归处。
  卫清晏郑重点头,“本宫绝不戏言。”
  随后,她从袖中拿出自己的私印,盖在了一张白条上。
  这白条是路上时,卫清晏便让星儿帮忙裁好的。
  虽在路上,但卫清晏始终留意着大魏的现状,得知有人煽动百姓逃亡,她便在想解决的办法。
  百姓见识有限,容易被人惑乱心志,若不及时阻止,流民一旦多起来,又是一桩祸事。
  故而在回城的路上,便与皇帝通信,将自己的想法告知了皇帝,拿银子平事虽不是最好的法子,但眼下也的确没有更好的办法。
  这些银钱也是她出的起的。
  是以,皇帝同意了卫清晏的计划,卫清晏便及时准备了这白条。
  之所以让他们回到家乡才能兑现银钱,也是防着有人领了钱,却依旧不回家,四处流窜乱纪。
  她将白条递给阿春,“写上五两的欠条,交由这位嫂子。”
  阿春速度很快,亲自将白条送到了妇人跟前,见妇人一手抱着一个孩子。
  顿了顿,从怀里摸出两块烧饼递给两个孩子,“太女十六岁出征,伤重无数回,却从不曾退缩,耗时两年终于打败乌丹。
  黄沙岭时,更是宁愿战死,也绝不让北陵有机会侵占我大魏一寸国土,欺我大魏一个百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