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思及此,他幽怨地瞪了眼林兰亭。
  你总自诩聪明,怎么也没看出这老和尚骗我们。
  林兰亭此时没空与他计较,他满心想的都是那个书生的事。
  他朝老和尚拱手,“您既能隐在暗处不叫他们察觉,定也听清了书生对黑衣人的话,还请如实告知。”
  “确实听见了,老衲也可以告诉你。”
  老和尚脸上神情渐渐严肃,“但你们承诺的那些,包括与大魏的原铁生意,都不可反悔。
  否则,老衲便要走一趟你凤昭皇宫,找你们那凤昭皇后兑现承诺了。”
  他这威胁的话,让在场几人神色各异。
  卫清晏,“老和尚和胖和尚真的好像,一样护着这天下太平。”
  时煜,“老和尚身份不简单,寻常和尚没有家国天下这样的情怀。”
  萧之安,“这样爱国的老和尚,凤昭多一些,母后就不必那般辛苦了。”
  林兰亭,“当年之事,大魏皇家定然是参与了,否则,老和尚不会一直强调承诺之事。”
  他点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不答应也不行,以老和尚的武功,真要潜入凤昭皇宫只怕不是难事。
  老和尚满意地点点头,开口道,“你转告他,我可以不求前程,但我和我的家人有任何闪失,那个孩子有任何委屈。
  凤昭那边很快就会知道他所做之事,届时就看他能不能承受凤昭国的报复。
  反之,我不会多言一字。”
  他学的是书生口吻。
  “还有吗?”林兰亭追问。
  老和尚摇了摇头,“和尚去的时候,他们已经打起来了,听到的就这些。”
  “那还是难找。”萧之安有些气馁,“黑衣人是皇宫暗卫,要查一个手背有伤疤的暗卫,需得你们大魏皇帝配合。
  书生说不在意前程,那他如今究竟是个什么身份尚未可知,他还在不在京城,有没有隐姓埋名也未可知。”
  也就比他之前的线索,好了那么一丢丢吧。
  万一大魏皇帝包庇,非但不交出真相,反而将线索斩断,那他们该如何?
  他求救似的看向林兰亭。
  萧之安能想到的,林兰亭如何想不到,他看向时煜和卫清晏,“凤昭既与大魏达成协议,黑衣人的消息,还请两位尽快查出。
  书生的事,本将亦会去信告知皇后娘娘,请她彻查叛国之人。
  也请两位转告大魏陛下,我凤昭上下切盼太子早日归家。”
  此话,亦有威胁之意。
  带走太子的是大魏皇宫暗卫,若大魏皇帝敢隐瞒实情,他们便可违背合作诺言,找大魏要个说法。
  总之,大魏必须给他找出太子殿下的消息。
  凤昭国力强盛,远超大魏,这是他敢威胁大魏的底气。
  至于大魏会不会趁机谋害他们一行性命,他是不担心的,皇后已知他们落脚大魏京城,一旦他们出事,皇后便可发兵大魏。
  他相信,大魏皇帝只要不是猪脑子,就能想明白这个道理。
  卫清晏不喜被威胁。
  但,换个角度,她也理解林兰亭的想法。
  他们外族人想查皇宫暗卫,绝非易事。
  需要大魏相助的同时,他也担心大魏遮瞒,甚至对凤昭太子不利,以抹除痕迹。
  眼下没有任何确凿证据,卫清晏无法告知他,你要找的凤昭太子极有可能就是你面前的容王。
  只得换个思路,先证明沈常山就是姓林的那个书生。
  所以,趁着纸笔还在,她需要一个沈常山的画像。
  时煜知她心思,在她拿起墨条时,便坐到桌案前,提笔在宣纸上勾勒着。
  可等她将沈常山的画像拿到老和尚面前时,老和尚坚定地摇了摇头,“不是此人。”
  沈常山可以易容去见黑衣人,老和尚认不出画像也属正常。
  卫清晏没有气馁,又将画像拿给林兰亭看,“林将军看此人可熟悉?”
  第186章 私奔真相
  若沈常山是林家人,他离家时,林兰亭还未出生。
  但卫清晏想着,或许一家人总有点相似之处呢?
  可林兰亭端详画像良久,最终也是摇了摇头。
  卫清晏此时,就很羡慕戏里那些只靠相貌就能认亲的。
  可戏本子终究只是戏本子。
  她在皇帝跟前晃了十几年,皇帝也不知道她是他的女儿。
  萧之安见到时煜毫无反应,如今,林兰亭看到沈常山的画像,亦是没有结果。
  卫清晏想了想,直接问道,“林家几十年前是否有少年,带着一个妇人离家?”
  林兰亭瞳孔微缩,“姑娘为何问这个?”
  “我知道。”萧之安接了话,“你刚离开时,常姑娘问过我。”
  说罢,他便将时煜说的故事告诉了林兰亭,狐惑道,“常姑娘刚刚说的是皇族,现下为何又问林家?”
  “我先前猜错了。”卫清晏答道,她看着林兰亭,“林将军可否如实告知?”
  这是林家的家丑。
  但卫清晏此时问,林兰亭知道或许与太子的线索有关,想了想答道,“我小叔确实做过此类事。”
  果然!
  卫清晏眼眸微亮。
  “那妇人是谁?”
  林兰亭微微停顿,拳头握了握,回道,“我祖父新娶的续弦。”
  继子和继母?
  怪不得要私奔。
  “那妇人如今在哪?”
  卫清晏想到了沈常山在女色方面的冷淡,会不会是暗处养着这妇人,亦或者被妇人伤透了心,不再愿意多与女子接触。
  “几个月后,被我祖父找回,按家法处置了。”
  林兰亭反问,“姑娘为何不问少年去向?莫非姑娘怀疑那书生便是我那离家的小叔?”
  妇人死了?
  “那我问你,少年在何处?”卫清晏脑中快速转动着。
  妇人被林家人抓了回去,按理和她一起的少年也会被抓回去,可若是那样的话,他们先前的所有猜测都会被推翻。
  真正的沈常山不会死后生怨,因为芙蓉县本就是他的家乡,真正的沈常山也不会是时煜的长辈,时煜或许不是凤昭太子,但绝不可能是沈家人。
  最重要的是,真正的沈常山怨气画面里,不会是林家少年和妇人私奔的场景。
  所以,她已经十成十的确定,这个生怨的深常山,就是林家的那个少年。
  可她要如何证明呢?
  人死前的怨气画面,不是所有人都相信,并愿意接受的。
  还有林家少年,既然活着,为什么不回林家,而是冒充沈常山进京?
  林兰亭眼睛一直盯着卫清晏,见她平静的脸上,一双乌黑的眸子,灵动的转着。
  心下也有了大胆猜测,便主动道,“继室嫁给祖父前,便有了心上人,她为了借小叔之力逃脱,假意接近小叔,佯装与醉酒的小叔有了肌肤之亲。
  小叔年少,还不曾真正接触过女子,以为自己真对年轻的继母做了什么。
  想要向祖父坦白却不敢,因为他知道,祖父或许会留下儿子的命,但定然会杀了那继室。
  一个月后,继室骗小叔,她有了他的孩子。
  那时,祖父已年迈,加之早年战场受过伤,御医诊断他再无孕育子嗣的能力,继室身孕一旦暴露,必死无疑。
  小叔只得策划了一场私奔,只是他不知,他只是继室和心上人利用的一颗棋子。
  刚逃出凤昭,两人便对小叔起了杀心,小叔命大,逃走后被一个商户所救。”
  “那商户姓沈,家中有个与你小叔年纪相仿的儿子?”卫清晏接了话。
  林兰亭此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忙应道,“是,沈商户将小叔带回了家,许是小叔与他儿子年纪相仿,所以,沈家人对小叔极好。
  但继室担心小叔回到林家,将实情告知祖父,便一直在找小叔的下落。”
  卫清晏却在心里摇了摇头。
  沈商户对林家少年好,不是因为他与儿子年纪相仿,而是因为林家少年长得像他老家的亲弟弟。
  老汉说过,他与兄长关系很好。
  离家在外的兄长见到一个落难的,与自己弟弟有几分相似的少年,很难无动于衷。
  这也就不奇怪,林家少年为何会知道自己长的与沈家老汉相似了,定是沈商户告知他的。
  “他们找到了你小叔,却不知他具体在哪里,所以,他们杀了整条街的人?最后一把火烧了沈家?”
  林兰亭叹气,“其实小叔离家没多久,祖父就知道了他的下落。
  但祖父气小叔读了那么多书,却轻易被一个女子骗的团团转,想让小叔吃些苦头,好长些记性。
  便没有及时去接他回来,可祖父没想到,那继室竟敢勾结山匪,烧杀抢掠。
  等祖父赶到时,沈家人都死了,只有一个满身着火的小叔还剩最后一口气,最终没能救回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