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以赵文虞相求谢家举荐之事来看,他来燕州也是为了谋求一份政治前途。
如此他查得羌族一事,便不会不往上报。
由此,便可在朝中重新提议关于羌族的归顺一事了。
谢云韶理了理衣发,终于起身回了内院。
夜深风大,一阵秋风乍起,吹得堂中一阵灯影摇晃。
王爷,我可以进来吗?
李皓棠正在房内翻看公文,却听见有人站在门口出声询问。
抬头一看,来人是一名约莫二十岁的女子,模样姣好,身姿曼妙,颇有一番风情。
李皓棠对她有点那么一点印象,依稀记得是谢云韶从誉县带回来的丫鬟。
你有什么事?李皓棠合上了手里的军报,顺手压在镇纸下面。
佳兰看了看门边的侍卫和一旁掌灯添油的丫鬟,有些不好开口。
王妃把我安排在外院,照顾赵长史的起居。佳兰对李皓棠道。
府内诸事你可以去找王妃身边的阿满。李皓棠摆了一下手,示意她离开。
佳兰是有事要禀告王爷,这个事情阿满姑娘解决不了的。
李皓棠想了想,对掌灯的丫鬟道:你先出去吧。
佳兰见过王爷。佳兰得到允许入内,连忙行礼报上名字。
你到底有什么事情。李皓棠耐着性子又问了一遍。
佳兰进了门,走到李皓棠身边后,才小声地对他说道:王爷,你要小心赵长史。
闻言,李皓棠心里有些诧异,不禁抬眼重新打量了她一番。
模样确实就是一般的汉人姑娘,但不知道为什么,李皓棠觉得佳兰身上有一道异族的影子。
而且,一个小小的侍女,突然过来提及赵文虞,这实在是有些反常。
小心他什么?李皓棠将手里的毛笔搁在笔架上,身子向后靠在了椅背上,神情甚是松懈。
今天赵长史一从衙署回来,便写了东西。我问他那是什么,他说那是像朝廷参报咱们燕王府的奏折。
哦,这没事的。李皓棠挑挑眉,不以为意道,王府长史按规矩是要定期向朝廷写例报的。算起来赵长史来燕州也快一个月了吧,他给朝廷写例报也是正常的。
佳兰没想到他回这样说,一时有些接不上话:那他要是编造陷害我们该如何是好?
编造陷害?你识字?李皓棠有些意外,能识字的女子一般都有不错的家教出身,怎么会沦落到求燕王府收留。
是原先在誉县时,县令老爷教过我几天。佳兰道。
李皓棠长指弹了一下案上的水盂,一圈圈波纹立时荡漾开来。
你看到他写的是什么了?
回王爷,赵长史以为我不懂这些,便未曾避讳我。我一边研墨一边看到了。佳兰探首,又往前凑了凑,他说王爷在燕云拉拢外族,意图叛国谋反。
叛国谋反四个字一出,李皓棠的表情立时变了。
佳兰看在眼里,不禁缩了缩肩膀,吞了一口口水,小心翼翼地说道:王爷,这是赵长史写在信里的,不是我说的
赵文虞说什么了,也说来让我听听。谢云韶不知何时站在了门口,门外的万弘光一脸的尴尬。
见过王妃。佳兰倒是反应快,立即转身向谢云韶见了个礼。
你为何在这里?谢云韶瞥了她一眼。
佳兰低了头,道:我有些事情要同王爷禀报。
谢云韶闻言便望了一眼李皓棠。
李皓棠莫名被谢云韶看得有些心虚,他轻咳一声,对佳兰说:你先下去吧。
佳兰走后,李皓棠一五一十地将刚才的事情讲了一遍。
云韶,这个佳兰你查过没有?李皓棠扣了扣书案,问谢云韶。
谢云韶过来帮他在砚里添了些水,道:当时带她回燕州之前,我便让人查过了。
她的话,我觉得并不可信。李皓棠道。
佳兰这个人,心不在燕王府,但我们仍可一用。谢云韶道。
第四十二章
第二天一早, 阿满就过来告诉谢云韶,昨天赵文虞回去后便撕毁了那封密信,并没有送出去。
没送出去就对了。谢云韶倒是并不意外。
怎么了?
李皓棠从外面一进来就看见谢云韶同阿满低头私语, 随口便问了一句。
王妃,吩咐我办了些事情。阿满说。
赵文虞果然没把信送出去。谢云韶直接道。
两人同时开口,说的倒也是同一件事情。
谢云韶立即扫了一眼身边的丫鬟, 阿满低下了头。
借着前后帮着谢云韶整理衣襟的动作, 阿满试图遮掩刚才欺瞒主上之事。
李皓棠睨了一眼阿满, 对谢云韶道:你说的果然没错。
不过我们还是要多加注意一些, 赵文虞并不是那样容易被人利用的人。谢云韶道。
眼下,赵文虞虽然对羌人的事情起了怀疑,但放给他的线索还是要小心处理。
赵文虞向来自负才能, 若是被他察觉遭人利用, 只怕会更加麻烦。
都按你的安排来吧。李皓棠说着,看了阿满一眼。
阿满懂眼色地出去,正准备关门,却看见万弘光过来了。
王爷, 蔚州大营的人来了。万弘光站在门外,对里面禀道。
屋里, 谢云韶正准备跟李皓棠讲接下来的安排, 还没开始说几句便听见万弘光来传。
我先去看看。李皓棠对谢云韶道, 你等会儿也过来吧。
我稍后便来。谢云韶拿起了梳子, 阿满也极有眼色地过来赶紧帮她梳发。
李皓棠出去后, 阿满看了看门外没人, 转头关好了门进来。
小姐, 阿满难得地换回了旧称, 我们是不是不要什么都告诉王爷。
怎么了?谢云韶从镜子里看着阿满, 为什么这样说。
阿满眼睛往一旁瞟了瞟,有些不敢讲。
王爷不可信吗?谢云韶直接转过头,逼视着阿满。
之前的赵二公子,我们也觉得他多好啊。现在才知道他是这种人。小姐,我们多些小心总是没错的。阿满咬咬牙,还是把心里话说了出来。
小心不是这样小心的。谢云韶挑了一支发钗,递给阿满示意给她戴上。
不能拿一个人的错处,来提防另一个不相干人。
阿满垂着头,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秋日的凉风吹得杨树哗啦啦地响,金黄的叶子和白净的枝干相得益彰,婷婷立在道路两旁,迎候着来往的行客。
落叶翛翛里,有一黑甲玄袍的小兵,高擎军旗,一路策马踏尘而来。
报,翟校尉已经带人去往徐水,命属下前来告知王爷。小兵一路直奔燕王府,见到李皓棠才开口道。
军队人马大概什么时候能到徐水?李皓棠问道。
属下离队时,军队离徐水尚有一日的路程,明日上午应当能到的。小兵略想了想,回道。
李皓棠在心里算了算路径,点头道:我知道了,你一路辛苦!
家国之责,本是应当。小兵取过背在身后的包裹,恭敬呈上,这是翟校尉让属下带来的东西,说是王爷要的。
嗯,有劳了。李皓棠亲手接过,拿在手里后居然还微微掂量了一下重量。
李皓棠叫来门外的常侍,对小兵道:你先随他下去休息吧,晚些时候再和我一同过去。
王爷也要去?小兵一脸的诧异,翟将军说他一人也能压住场面的。
徐水那里的事不是能不能压阵的问题,我需得亲自去看一看李皓棠道。
小兵一脸的欲言又止。
翟烽望素来擅长一些奇门巧术,在一些兵士心里厉害得紧,这个小兵也是其中之一,他们都盼着能看翟校尉在战场上一展奇术。
放心,若是真的作战,会让翟校尉出手的。李皓棠笑笑。
闻言,小兵高兴地应了,随门外的常侍休息去了。
谢云韶过来的时候,前厅就只有李皓棠在那里喝茶。
王爷,军队已经到了吗?谢云韶一脸疑惑地问他,怎么我没听见军队入城的声音。
他们没来燕州城,我让翟校尉直接带军队去徐水了。李皓棠不紧不慢地拿过桌上的茶壶,给谢云韶倒了一杯茶。
旁边的阿满看着他的动作,不禁有些紧张,添茶倒水本应是她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