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去吧。谢云韶揉了揉谢灵歆的头发,不早了,快点去睡。
谢灵歆难得乖巧地应了,对李皓棠见了个礼便也出去了。
赶了一路回来,现在是什么情况?李皓棠解下腰间的佩剑,丢在了桌上,发出咚的一声响。
宣赏的御使都安排居于客院,这几日倒也没有多生事端。谢云韶提壶给他倒了杯茶。
李皓棠并不觉得渴,但还是端过喝了一口:那他们这几日做了何事?
也没什么,谢云韶摇摇头,在一边的椅子上坐下道,不过是在燕州城四处看了看,该去看的地方、不该去看的地方都看了。
李皓棠抬头看着谢云韶,谢云韶眨眨眼睛,道:我让赵文虞陪他们去的。
一听此言,李皓棠便明白了大半:你是想借赵文虞之手来解决羌族那边的事情?
王爷,羌族的事情不能再拖了。谢云韶肃敛了神色认真道。
虽然那边尚在犹豫,但他们绝不可只等消息而毫无行动。
既然你已经有了对策,那便按你的办法来吧。李皓棠道。
其实,他不是没有想过谢云韶这个办法,只是他不太确定赵文虞能在里面扮演何等角色。
李皓棠又跟谢云韶确定了一下后面事情的安排,及至两人商讨完毕,已经是天光欲明。
二人各自回房洗漱更衣,略作歇息便又该应付宣赏一事了。
那会儿主院的喧闹声不小,恐怕早有外院的人来问了,要不了多久,住在客院的那两位应该都知道李皓棠回来了。
果然,没过多久,御使身边的小内监便来了。
此时东方天初白,西边的月亮还未完全隐没下去,李皓棠也不过刚刚洗漱完毕。
李皓棠待仆从给自己系好腰带压坠,这才慢条斯理地应声让那个小内监进来。
奴家给殿下请安了。小内监也是在宫里行走多年的,于李皓棠也算是张熟脸。
李皓棠今日穿的是一身暗纹平织绸的暗蓝色襕衫,小内监见了便开口道:今日听宣封赏,王爷要不还是再换件喜庆些的衣裳?
不了。李皓棠冷着脸道。
小内监好脾气地笑笑,不再多言此事,只恭敬道:其他诸事皆已经备好,还请王爷移步前院,只待吉时便可宣赏了。
什么吉时?宣赏还要算时辰的吗?另一边的主屋内,阿念一边给谢云韶梳头一边问道。
阿满倒是比她清楚多了:有些特定的旨意是会定了时辰来宣的。咱们谢府每年春节都会接到的啊,你怎么连这个都不知道,出去别说是咱们谢府的人!
哼!阿念比划着手里的梳子,作势就要砸她。
阿满连忙往谢云韶身边凑,一边还假装是好奇想问事情:不过,这军功宣赏的旨意也会挑吉时吗?
也许吧。谢云韶摇摇头,她也不太清楚。
与她们一样,谢云韶也没接触过这样的圣旨,但事到如今也只能是依着他们的安排走了。
阿满捧着镜子,左右看看,确定谢云韶的妆发已经梳好。
怎么今天就你们几个人?谢云韶看了看身边的侍女丫鬟,发现少了两人。
是我安排她们去主厅帮忙了。阿满答道。
前厅?
阿满解释道:那御使说,这宣赏是件喜庆的事情,要让燕州大小官吏也一同前来听宣。
故而叫了不少人来王府,此时主厅里已是坐满了人,阿满经不住外院管事的要求,便从内院安排了些人过去。
谢云韶觉得有些不对了。
谢家也不是未见过圣旨,但是从未听说过,封赏的圣旨要家眷以外的人同来听宣的。
此事为何没有告知我?谢云韶立即问道。
是赵长史安排的,他说他告知过你的
谢云韶的脸色不大好看了,阿念的声音也渐渐弱了下去。
可现在还是要先按已定的流程去走,只能等会儿再去找赵文虞了。
燕王府前院正厅前,香案已经设好。
李皓棠带着谢云韶跪于下方首位,其余的燕州众官员跟列在他们之后。
负责宣赏的大内监在案后站定,一番洗手焚香后,打开了圣旨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念及骨肉远离,朕夜夜难安此役燕王劳苦功高,当居首功特赐字曰:素臣,以昭朕殷殷期盼
大内监声音尖细,吐字却是清晰流利,在场众人皆清楚明白地听到了圣意。
谢云韶双手紧紧抓着袖口,手指不由自主地扣着边上的绣花纹饰,竭力不让自己的情绪外泄。
千猜万想,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这封特意命人来的宣赏旨意会是这样的内容!
那日李皓棠的冠礼,谢云韶因媚骨香的缘故,并不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只知匆匆成礼后,李皓棠便被叫至殿中回话。
事后,两人一路来到了燕云,诸事繁杂,谢云韶也未曾有过念头去问李皓棠此事。
以至直到今日谢云韶才知道,那日冠礼上,李皓棠是没有加字的。
当时人人都只为废太子一事惊叹,没有过多地注意李皓棠冠礼如何。
况且李皓棠已远走燕云,未曾加字一事既然已过去,不提便也罢了。
可皇帝在此时却突然重提了此事,还特意赐了素臣二字,不可谓不用心!
素臣,其中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
此生,李皓棠这个曾经入主东宫二十年的皇长子,只能是臣。
此人,不可再有为君之念。
此事说来是君恩,是父爱;实则是敲打,是警告。
燕云有李皓棠安排的亲信和陈家旧部,就算他们之前不知道,经历过北狄一战后,也应该都发现了。
这次宣赏,赵文虞特地叫了燕州众多官员前来,目的就是要让他们知道,皇帝已经彻底放弃李皓棠了,继续追随下去也不会有佐助之功。
皇帝宁可继续扶植才质庸庸的五皇子,也不肯多重视李皓棠一分。
谢云韶侧过头去看李皓棠,他目不转睛地看着宣赏的大内监。
这样的目光看得人心里有些发憷,大内监尽管很努力地平息着心中的惧意,但开口仍旧是磕磕绊绊的:王爷,该、该谢赏了。
儿臣,谢父皇恩赏。李皓棠依礼说完,不待大内监回礼,直接站了起来,右手一伸,从大内监手中拿过金裱的圣旨,转身回了王府。
李皓棠一手扯着圣旨,一手推门,一路大步流星,走得飞快。
谢云韶一路小跑着也没有追上他。
眼看李皓棠迈步进了书房,谢云韶不由得出声喊了他一句:
王爷!
李皓棠似没听到一般,依旧抬脚往里走。
谢云韶略犹豫了一下,立即跟着他进了书房。
你出去。
李皓棠声音平和,没有太多的波澜,与他平日说话似乎并无太大区别。
第三十五章 问所怙
谢云韶一进书房, 便看到圣旨已经被李皓棠掷在了书桌上。
桌上的砚台、毛笔、墨锭无一幸免,都被砸得七翻八落,墨汁清水淌在一起, 弄得圣旨上都一塌糊涂。
唯一没有被怒气牵连的,只有桌角那只插着紫茉莉的青瓷花瓶。
李皓棠听见谢云韶跟了进来,也没有转身看她, 只对她道:没事的, 你不用担心, 不会牵连到你和谢家。
他的双手紧攥, 拢在袖子里,用力地握紧成拳,整个人也因愤怒而崩得紧紧的。
有一双温柔的手覆了上来, 把青筋暴出的拳头轻轻地抱在手里。
我有点担心你。谢云韶轻声道。
李皓棠回头, 正对上一双含着忧色的清眸。
我能有什么。李皓棠冷嗤一声,但到底还是松开了拳头。
女子柔软的手落在了他的掌心,小小的,暖暖的。
李皓棠抓着谢云韶的手稍稍一用力, 就把谢云韶拉到了怀里。
谢云韶感觉到李皓棠把自身的重量压了些许在了她身上,小退了半步才站稳。
谢云韶忍不住轻轻推了推他:王爷?
李皓棠埋首在她颈侧, 声音听起来有些闷:别动。
不知过了多久, 谢云韶感觉到李皓棠慢慢冷静下来了。
正想开口, 却听李皓棠道:云韶, 你知道我第一次知道你是在什么时候吗?
谢云韶摇头, 簪花上垂下的坠子也跟着晃动, 轻撞在了李皓棠的耳侧。
说起来, 那时李皓棠十二岁, 是可以开始旁听朝政的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