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木门通七零 第184节

  有了确切的答案之后,周大海也很高兴:“这些我都会看着办的,顺利的话,再有两个多月,咱们养殖场就能有不少的小猪崽了。”
  周大海做事如此周到,叶宁也就放心了,这一通耽搁,太阳都快落山了,叶宁想着他们现在也不缺装货的这点时间,本来想让顾骁明天再来的,但是他却坚持:“离天黑还有一个多小时,足够我把东西装到车上,再顺路送你去镇上了。”
  其实叶宁 在不在镇上住都没有关系,不过想让她给两个小姑娘买的玩具和鞋子,早点去镇上也没什么不好。
  事实证明没有女孩子能够拒绝漂亮的鞋子和玩具,当天晚上顾灵和江钰收到礼物后,都忍不住激动地挤到她身旁欢呼了起来:“谢谢你叶姐姐!你真的太好了!”
  江钰的情绪虽然没有顾灵这么外放,但也红着脸给叶宁道了谢。
  叶宁笑着揉了揉两人的脑袋:“不客气,你们喜欢就好。”
  时间都这么晚,叶宁也不想顾骁再回村里了:“今天晚上就在这里睡吧?小灵和江钰跟我睡,你睡小灵的床。”
  顾骁很想说自己回村里睡也花不了多少时间,但是话出口之前,他又想到叶宁对他开夜车这件事是严厉禁止的,只能摸了摸鼻尖道:“不用麻烦了,这沙发就挺大的。”
  叶宁笑道:“这沙发太软了,你要在上面睡一晚上,明天早上起来保管腰都不是你自己的了。”
  顾灵可太想和香香的叶姐姐一起睡觉了,怕哥哥睡沙发自己就没了和叶姐姐姐姐同床共枕的机会,也是忙不迭点头道:“就是就是,沙发睡着不舒服,哥你还是睡我的床吧。”
  顾骁看着一脸兴奋的妹妹,微不可闻地叹了一口气,总算是没再多说什么了。
  说起来还有些不好意思,叶宁 和顾骁两个大人空着肚子过来,顾灵和江钰都很能干,他们洗漱收拾的时候,两人已经下好了面条。
  还是牛肉酱面,先找雷师父做的牛肉酱数量不少,叶宁想着两个小孩子平常自己在镇上住着吃饭也不方便,就给拿了几瓶过来。
  对于好吃的东西,顾灵和江钰两人都很节省,如今厨房的冰箱里还剩了不少。
  这会儿两个碗里的肉酱都铺得满满当当的。
  叶宁估摸着这两碗面里得放了有一瓶子的肉酱,当即起身打开冰箱门看了一眼:“怎么还剩这么多?你们这段时间没吃吗?”
  见她表情不对,顾灵连忙点头:“吃了,吃了,中午我们都在学校食堂吃,早上自己做面条的时候都放了很多呢。”
  在叶宁的注视下,顾灵顾左右而言其他道:“只不过我们在家里吃面的时候少,所以这肉酱剩得才多,而且这冰箱太好了,东西放到里面,多久都不会坏,我们就没顾得上吃。”
  冰箱是叶宁从现代买过来的,之前他们住在山上,没通电就只能委屈自己,现在好不容易搬到镇上,那自然是基本的电器都要买上,什么冰箱、热水器、洗衣机、电饭锅,那可都是配齐了的。
  第230章 大老板决定提拔你为店长!……
  镇上的生活方便, 最后的几天叶宁也没再来回折腾,而是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到了厂子里的生产情况上。
  新的毛衣编制机到了以后,厂里生产出来的服装种类更多了, 自己生产出来的衣裳款式好,厂里面大多数都是年轻爱漂亮的小姑娘, 很快就有人问到了叶宁面前:“叶厂长,我们自己能买长一点的衣服穿吗?”
  这其实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按理来说给厂里人一些内购名额没有也没什么,难就难在后续的管理。
  这名额应该给多少,自己人总不能按照批发价给吧?
  但要是有人动了歪心思, 一下把厂里的货物拿出去倒卖, 岂不是破坏了市场?
  要只允许大家买了自己或者家里人穿?后面又需要人来督查核算。
  要是不加以监管, 厂里的有些人甚至能够直接跳过购买的流程,直接把衣服拿回家。
  要每天在大家上工前安排人收查,又很是麻烦。
  最后叶宁跟周巧珍她商量了一下后,还是决定人性化一点。
  安排厂里的人自己购买:“价格就定成六折,每一件衣服的内里都要做特殊的记号,以做区分。”
  周巧珍也很喜欢厂里的衣服,质量好不说,价格也没比百货大楼里的那些衣服贵到哪里去,而且自己亲眼看着做出来的东西, 质量总归是更可信的。
  周巧珍也就是因为身份不一样, 所以不好在叶宁 面前说这些事情,其实她心里可想买厂里刚生产出来的毛衣了。
  那纯正的红色,精致的小花图样,看着就喜庆!
  如今厂里的各个工人已经习惯了这新机器的功能,过了最新奇的阶段了,如今五台横机织衣片, 两台圆盘纺织机拼接缝合,两个班次的操作工一天至少能够生产两千件毛衣出来。
  这个数量可是远远超出了厂里冬装的产量,周巧珍也打心里觉得开放一点内购名额影响不到厂里的订单,当即就拍着胸口保证道:“搜查也是很有必要的,正好我平日里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车间,可以兼顾这项工作。”
  叶宁想着自己都留了几件厂里生产毛衣,索性也不纠结了,直接摆了摆手道:“行吧,这件事情我就交给你了,别的都好说,只有一点,我不希望厂里因为这件事情出乱子。”
  周巧珍忙不迭点头道:“好的,我会多注意!”
  厂里开放购买条件后,大家一听自己购买能打六折,但凡是手里稍微宽裕一点的,都把自己喜欢的新衣裳买回了家。
  周巧珍作为副厂长,工资高,手里有小有积蓄,更是大包小包的买了好几件,不但有自己的,还给家里的老母亲买了两件毛衣。
  往前倒两年,在村里毛衣可是个顶顶稀罕的东西,别说新织的毛衣了,就是二手的旧毛衣,村里也没有几个人有。
  经济改革开放一年,虽然城镇的变化很大,但是对村里人而言,他们的生活上也没多大的改变。
  唯一有的改变就是,现在自己种着自家的地,地里的出息交了公粮后,剩下的粮食能让他们从每天五分饱,变成七八分饱了。
  至于穿着打扮上,大部分人还是没有余钱改善的。
  周巧珍家里虽然不是特别的困难的条件,但是因为前几年上面的几个哥哥相继结婚,后面又是一个一个的生孩子,家里的孩子多,在她工作之前,一家人也就勉强只能吃个囫囵饱。
  她工作之后家里条件倒是好了一些,但是也没说隔三差五就能添置新衣服,江阿婆看到女儿手里的衣裳时,又是高兴,又觉得心疼。
  “我都这个岁数了,穿什么不是穿,能用得着穿这么好的衣服?倒是你年轻漂亮的小姑娘,有这个钱给自己多买几套衣服,打扮的漂亮一点,找个好对象,那才是最紧要的事情。”
  周巧珍一脸烦躁的抓了抓头发:“哎呀,我一周就休息这么一天,给你买了衣服你穿就好了,非得念叨那些有的没的,对象对象,我好不容易升了上去,现在正是忙工作的时候,哪有心思想这些?”
  周巧珍的母亲江阿婆五十几岁的人了,思想和三观早都定了型,并没被女儿的话给说服,而是继续苦口婆心道:“工作是重要,但是你的终身大事也重要,眼见着你都快二十了,你看咱们村里的小姑娘,就属你年纪最大还单着。”
  “不是我吓唬你,这好男人都是有数的,你要再不找,等到后面人找的都是别人挑剩的。”
  “你就看顾骁,之前大家都说他是打光棍的命,但是他就和叶小姐处上了,说句不好听的话,以后这一家人在村里都能横着走了,由此可见找一个好对象有多重要?”
  周巧珍一脸不服气的小声嘀咕:“这找对象又不是上街买菜挑肉,都是别人挑剩的,我知道你的意思,要是男的当中有叶小姐那样的条件,那我也能上啊,这不是你们介绍的那些男的都歪瓜裂枣吗,长得难看,工资比我低那么多就不说了,开口就是让我给他们家的是亲戚朋友安排工作,我只是个副厂长,哪有那么大的权力?”
  江阿婆没好气道:“哪里都歪瓜裂枣了?之前你姑婆给你介绍的那个小李不是挺端正的,又在公社上班,多好的条件,要我说你就是被叶小姐捧得太高了,忘记了自己有几斤几两了,这眼光也是挑的很。”
  周巧珍也是被念叨着动了气:“就他?一个月二三十块钱的工资,要求我婚后上交工资,给他至少生三个孩子,照顾他爸妈,尊敬他哥哥嫂子,我这个是倒贴钱去他家当保姆呢?”
  女儿声音一大,江阿婆声音就不自觉的软了下来,但她还是小声嗫嚅道:“人家小李说的也没错,你们结了婚就是一家人,照顾公婆,尊敬妯娌本来就是应当分的,况且女人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吗。”
  每次在这个话题上,周巧珍都说服不了固执的母亲,只能板着脸把手里的毛衣往桌子上一扔:“你们是这样过来的,我却不想继续过这样的生活,反正对象的事情我自己心里有数,你和我爸他们就别操心了,你要每次我回家都提这个事,那我以后周日就不回来了。”
  这是周巧珍第一次说这样的话,江阿婆不敢自信的瞪大了眼睛:“你这臭丫头!我就随便说了几句,就这么大的火气。”
  周巧珍也没想到自己高高兴兴的买了新衣服回来,最后的结果竟然是和一向袒护自己的母亲吵了一架。
  家里的侄子侄女们一向亲近这个出手大方,每次回来都会买许多糖果和点心的姑姑,这会儿见势不对,有那心眼子多的,当即就凑到江阿婆面前撒娇装憨,倒是缓和一下两人之间紧张的气氛。
  叶宁不知道周巧珍家里的情况,只知道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很高,不管是毛衣还是大衣,日产量都破了新高。
  叶宁和陈姐分别把毛衣样衣给汪先生他们寄出去之后,就静待佳音了。
  顾骁倒是抽空往市里的工厂店送了一批毛衣,让店里又上新了一批新款。
  现在的人穿毛衣也就那么几个样式,入冬之后天气变冷,店里的生意也好了不少,这些款式复杂好看的毛衣一上新,就掀起了大家的一波购买潮。
  最开始只是同在批发市场的那些店主买了,但是她们平常穿着让顾客看到了难免会顺口问一嘴,听说就是在市场里面买的,这些顾客大多都会进店看一看,这一进去看着店里样式丰富的样式,就基本没有能空着手出来的。
  买了衣服回家后,再跟亲戚朋友和左邻右舍一宣传,叶宁这家服装批发店的名气就出来了。
  有那种社牛,为了能够拿到更低的折扣,还会动员一下亲戚朋友和同事,十几二十个人组团一起购买,也能拿到比零售价便宜的批发折扣。
  虽然叶宁没有狠抓小吴她们的业绩,但是那毕竟那么大一家店在市里人流量最多的批发市场摆着,这段时间除了萧姐之外,她们还是又给厂里拉来了两三个批发购买的客人。
  不过这两三个客人就没有萧姐那样的大手笔了,一次采购个五六百件衣裳,订单金额不算太高,但是蚊子腿再少都是肉,但凡是客户叶宁都不嫌弃,就盼着她们把衣裳拿回去之后能直接卖爆,然后再回过头来增加采购量。
  市里的小吴她们和镇上的工人们一样,都是第二个月的十号领工资,一个多月过去了,也到了她们的发薪日。
  小吴给厂里拉来了萧姐这个大客户,就算是有了一份不错的业绩,顾骁不是那种会抢功劳的人。后面萧姐补的货他也给算在了小吴的头上。
  小吴也知道自己这个月的工资不会太低,但是等她看到手里信封里装着的钞票时,还是不敢置信的揉了揉眼睛。
  叶宁没有亲自来市里,而是让马玉书帮着给几人发了工资。
  这小吴这个高兴傻了的样子,马玉书也不介意让她更高兴一点:“这就傻了,那我还有一件事情想告诉你,因为你这一个多月表现良好,所以你们大老板决定提拔你为店长,以后你的基本工资涨二十,开单不拿提成,但是店里所有人的销售额你都能提千分之一。”
  怕小吴不理解叶宁的用意,马玉书还多解释了一句:“你们老板就是想着你能力强,让你带着店里其他人把销售额再提一提,总之店里的生意越好,你的工资就越多。”
  第231章 现在操作工们每天都要……
  小吴捏着信封的手指都在发抖:“马婶子, 我……我真能当店长?”
  小吴声音发颤,眼眶都红了,她虽然是通过考核才被调到市里来的, 她私心里也觉得自己是四个人里面业绩最好,口才最好的, 但是让她当店长,这种事情她之前可是没想过的。
  这一下子就从普通员工变成了管理层,她这心里就跟做梦一样。
  别人不知道,小吴她们几个小姑娘负责店里所有的业务, 平日里又住在一个房间, 私下里少不了要聊到各自的业绩, 市里的这家店虽然刚开业一个多月,但是平日里走的量可比批发市场其他服装店要多得多。
  这自然是因为她们店里的衣裳质量好,款式也新颖的原因。
  并且叶宁的这家服装厂是山市规模最大的服装厂,她们在成本上天然就比其他家庭作坊要低,据小吴她们私底下交流的信息来看,店里一个月的营业额少说也能有个二三十万。
  这还是因为之前的萧老板下次订货是直接打电话到厂里了,应该就不算她们的提成了,然而就算是这样,小吴以后的工资也不会低。
  钱是多好的东西, 在小吴觉得自己这个月的工资已经很高的时候, 马玉书一句话,直接就告诉了她,只要她后面继续干,这个月的工资只能算是她的起点,这如何能让人不激动。
  小吴觉得人真的是不能满足,之前她在厂里当车工的时候, 就已经觉得很好了,后来调来了市里,她想着自己一个月能拿到百八十块钱的工资,也足够多了,现在一升职,她心里的想法又变了,那真是恨不得店里一个月能有五六十万的业绩了。
  马玉书笑着拍她的肩膀:“这有啥不能的?你拉来的萧姐一单就顶店里一个月的业绩了,大老板说你脑子活、口才好,正是当领导的料子呢。”
  马玉书抬手拍了拍小吴的肩膀:“大老板如此看重你,你可得好好干。”
  小吴突然觉得自己浑身都有了劲儿:“您放心,我一定好好干!保证让店里的生意越来越好!”
  小吴确实是个人才,叶宁让她当店长也是因为四个销售里面她能力最突出,结果这人是真有手段,店里不是天天都有上门批发的客户,她就自己去联系客户。
  叶宁想过但没实施的那些市里的工厂她都去转悠过了。
  也算是努力就有回报,小吴在市里四处跑了几天,还真让她拉到了钢厂和兴发纺织厂的单子。
  拉到单子之后,小吴兴冲冲地回来给厂里打电话:“这两家厂子的规模都很大,他们厂办的工作人员看过我们的毛衣样衣后,都很满意,愿意带头牵线给厂子里的员工发福利,从我们这里以八折的价格把毛衣采购回去,让厂里的职工们低价购买呢,我统计了一下数量,有一千件了!”
  接到电话的陈素芳也有些意外小吴的能力,不过她的语气倒是没有多欣喜,只是有些无奈道:“有单子是好事,不过现在我们厂里的存货可能不太够,你那边的一千件毛衣客户什么时候要?”
  小吴一听这话当即就着急了起来:“自然是越快越好,现在天也冷了,正是穿毛衣的时候。”
  小吴有些想不通:“之前顾厂长送毛衣来的时候,不是说存货很充足吗?怎么现在一千件毛衣都拿不出来了?”
  陈素芳长叹了一口气,高兴之余,又有些无奈道:“还不是我们厂里的那些老顾客,之前样衣库存上来了之后,我们不是给他们寄了样衣吗?他们收到样衣后都很感兴趣,三个人一起下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