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木门通七零 第177节
许久不见,马大姐还是这么豪爽,叶宁随口一问,她就把自己的近况说了个清楚。
在叶宁好奇是家里是出了什么事情的时候,马大姐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一脸云淡风轻地道:“没什么,就是我家里那个死男人不老实,在外面乱搞被我娘家人抓了个正着,我抽空离了个婚。”
“……”叶宁也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她都这样了,顾骁和陈素芳他们就更不用说了。
说起来乐阳镇也只是个小地方,虽然之前闹得很厉害的时候,也有人登报离婚,但那都是有头有脸的人才会这么做,在他们心里,离婚还是一件很羞于启齿的事情,完全没想到马大姐能一脸轻松地说出这么大的事情。
办公室里的气氛实在尴尬,叶宁只能干笑着转移话题:“我们厂的秋装刚上了不少新款,马姐你刚才看了没有?”
马大姐笑着点了点头:“你们厂的这两位领导已经带我看过了,样式都好看,我选了一部分,不过她们拿不准价格,我就没有下单,还有你们加厚款的那个羊毛呢的颜色,我也很喜欢,就是可惜你们这边还没有成品。”
叶宁有些奇怪,厂里这些衣裳的批发价,她是一早就定好标准的,周巧珍她们怎么会拿不准价格。
马大姐话音刚落,周巧珍就连忙解释道:“马老板说他们那边冬天冷,我们现在的大衣有些薄,销路可能不会太好,她衣裳裤子大衣都选了一些,总数还没五百件。”
马大姐先前也挺周巧珍说了厂里的批发价定价标准,她忍不住苦着脸道:“这可不能怪我,我又不是不想买,实在是我们那边冬天最长,这大衣这么薄,不抗冻啊,我倒是想多定一些你的这个加厚大衣,这不是没有货吗,我也很无奈的。”
叶宁也知道马大姐不是那种计较的人,毕竟对方上次买她旧衣裳的时候就挺豪爽的:“这确实,不过马老板你也看到了,我们这边现在还热着呢,我们这秋冬款也是刚开始做,款式什么的确实不多……”
叶宁低头沉思了一会儿后,给出了一个折中的法子:“不如这样,这次你的这些衣裳我就按照八折给你算,回头等我们厂里的棉衣和加厚款的大衣出来了,我再给你打电话,到时候你再过来,不管你定多少件,我都按七折给你算。”
马大姐之前卖旧衣裳可是结结实实地大赚了一笔,现在又摆脱了家里那个晦气的黄脸公,这会儿正事最好说话的时候,闻言也没非要缠着叶宁给她更低的折扣:“行啊,那就先这么着吧,回头等你的大衣和棉服做出来了,你可一定得给我留一部分下来。”
叶宁点了点头:“行啊,回头我每款都给你留一部分现货,你要是不方便过来,我也可以像现在这样把样衣给你寄过去,你直接在电话里订货就行,我们这边可以按照给你送货上门。”
马大姐闻言也是大喜过望:“这个好,不瞒你说,我现在还真是挺忙的,原本我还想着让往这边卖碳的熟人帮我把货捎回去的,你们这边能送货就太好了,这做生意嘛,货物的进货价还是捂得越严实越好。”
两人三五句话就敲定好了这一单,陈素芳极为有眼力见,在两人闲聊的空隙间,就已经去库房安排人点货了。
虽然这次马大姐要的衣裳数量不多,但是其中的大头都是大衣,另外还有一小部分的内搭和裤子,最后这四百多件衣裳算下来,也是小五万元的进账了。
现在的人出远门做生意,少有傻到直接带一大箱子现金的,马大姐带的也是存折,叶宁这边算好货款后,她还跟财务去了一趟储蓄所,她这边刚把钱取出来,那边的财务就把这笔货款存进了厂里的户头上。
做财务得心细,财务小邹等着储蓄所的工作人员登记的时候,还在心里琢磨着大老板好像买了一批毛料,回头她得去问问那批毛料买成多少,她这边才好登记入账。
等她们从储蓄所出来的时候,时间已经不早了,马大姐今天没法回去了,叶宁作为东道主,少不了要安排对方的住宿。
原本叶宁想着人家到底是客人,怎么着也该在招待所定个最好的房间,然而乐阳镇的招待所就那么个条件,经济改革后生意更是惨淡,那个环境还没有厂里的员工宿舍好呢。
马大姐也不是那种娇气的人,当即就表示自己在宿舍住一晚上就行了,叶宁本来觉得这样会有些怠慢客人,但是她毫不在意地摆手道:“没事,你们厂里的大厨手艺好,我在宿舍里住着,明天还能蹭一顿早饭再走呢。”
叶宁闻言忍不住笑道:“行,回头我回去和食堂的大师傅大招呼,马姐你想吃什么尽管说。”
这单生意的交易额虽然不大,但是对于叶宁来说,算是开了个好头,顾骁送她回山上的时候,她的心情一直都挺不错的。
不过叶宁这一高兴,就忘了两人从市里一路赶回来,连晚饭都没来得及吃。
这几天在市里的时候,马玉书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顾骁,受她的影响,顾骁也把叶宁厨艺不好记在心里了。
顾骁没有那种的大男子主义的思想,所以回到山上后,他当即就张罗着要给叶宁做晚饭。
“天都黑了,也别折腾了,橱柜里还有雷师傅做的牛肉酱,随便下碗面对付一口得了。”
“好。”顾骁点点头,又问:“不过厨房没有青菜我下去拿几个蛋上来?”
叶宁想都不想就摆手道:“算了,就这样吧,这个点大海哥他们都睡下了,你就别去把他们吵醒了。”
太阳能便携灯在厨房的房梁上挂着,顾骁坐在灶膛前生火,叶宁虽然帮不上什么忙,但是主打的就是一个陪伴,也搬了一个小凳子过来挨着他坐着不说,还非要把人的手扯过来捏着把玩。
顾骁哪里经历过这个啊,然而现在山上的小院就他们两个,叶宁更是直接放飞了自我,太过火的事情她干不出来,但是拦着男朋友的后脖颈亲亲贴贴一下的事情,她做起来是半点心里压力都没有。
顾骁也没想到两人之间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会是叶宁主动,他在对方凑过来的时候就已经完全僵硬住了。
叶宁的嘴唇贴上去的时候就发现到了某人的紧绷,不过他身体再紧绷,这嘴子都是柔软的,并不影响她发挥。
顾骁终究是男人,虽然被叶宁的大胆举动给震住了好一会儿,心里不住地想着是不是因为宁宁在国外长大,也被连带着被影响,不过佳人在侧,他也没出神太久,很快就回过神来夺回了主动权。
小情侣之间一旦试探着跨过了那一步,那就怎么都亲亲贴贴都觉得不够,最后那锅里的水都滚了好几开了,两人才红着脸分开了。
叶宁虽然偶尔大胆,但大体上还是比较矜持的,两人黏黏糊糊着吃完晚饭后,她就送着顾骁出了院门,一个临别亲亲后,顾骁才依依不舍地一步三回头地开着车下了山。
第二天一早顾骁接上叶宁后,两人两早饭都没来得及吃,就去镇上送马大姐了。
虽然这次马大姐采购的货物不多,但是她实地看过叶宁厂里的机器和生产规模后,也打定了主意,要长期从叶宁这里进货,如此她这服装厂总算是有了除了尤利民两口子以外的长期顾客了。
市里有马玉书和叶卫明看着,叶宁和顾骁也不用再过去盯着了。
“离江钰她们开学也没多久了,转学的事情倒是办好了,就是镇上的房子还没装修,我爸说你悟性很高,装修的事情教一遍就会,建材什么的也已经买好了,要不你先把镇上的房子给装出来?”
“我吗?”顾骁有些不确定:“可是我只跟着叶叔叔学了几天,还没出师呢,要是我装坏了可怎么办?”
叶宁直接大手一挥道:“这有什么,反正是我们自己住,随便装装得了,你尽管放开手脚去干,不行我们就返工,材料什么的管够。”
顾骁到底不想让叶宁失望,虽然心里没底,但最后还是决定先试试。
只靠顾骁一个人肯定是不行的,好在乐阳镇有他之前修水渠的时候相熟的泥瓦工,他请了两个过来,先让他们跟着自己铺瓷砖。
要装修的房子就在顾骁的工地旁边,他一边忙着装修,时不时地还能去旁边看看自己那十几栋房子的进度。
顾骁给工钱也很痛快,因为他平常要帮叶宁做事,也是一早就和包工头说好了,工地上要短缺了什么建材,对方可以先去赊账。
也是他之前帮着叶宁建厂房和修路,为了买建材把附近几个乡镇的砖瓦水泥厂都给跑遍了,那些负责人都认识他,工头但凡是报他的名字,那些厂子就没有不赊账的。
也因为一切都很顺利,所以经过小半年的施工,顾骁在镇东的最后一栋房子已经修了一大半了,按照现在的这个进度,再有一两个月,这房子也就差不多可以完工了。
这几天尤利民也在镇上卖房子,这房贷的事情一敲定,不止是镇上的人心动,就是乡下一些稍微有点家底的,那心里也跟猫抓一样。
作为镇上第一批能够贷款购买的商品房,尤利民这房子对大家的诱.惑力可太大了,镇上很多住房不够的人,就是借钱,也要把首付给凑齐了,这几天过来买房的,大多都是几个厂子的工人。
虽然现在除了叶宁的服装厂之外,剩下的三个厂子多多少少都受了一点影响,但是工人到底是有固定工资拿的,就算情况再差,只要没有彻底下岗,那日子就比乡下那些在地里刨食的人要好。
原本叶宁还担心自己厂里的工人要是受不了这个诱.惑,都跑尤利民哪里去买房子了,回头顾骁的房子就该不好卖了。
结果因为厂里免费提供住宿,尤利民的客人里还真没有多少是服装厂的。
顾骁嘴上谦虚,这做起事情来还是很稳健的,镇上这边的装修稳步的进行着,叶宁不急着去市里,就每天傍晚去厂里给马玉书打一次电话,询问店里的情况。
“你就好好忙你那边的事情,店里的事情有我盯着,你不用担心,现在店里的生意已经稳定下来了,虽然没有开始那三天生意好吧,但是散客不打折,最后赚的钱也差不太多。”
“昨天店里来了一个小批发商,说是在隔壁市开服装店的,姐姐嫁到了这边,来参加小外甥周岁的,看了我们店里的货很喜欢,我按照九折的价格卖了几十件大衣和十几件夏装给她,她说先拿回去卖着试试看,要是顾客买账的话,她下次会多进点货。”
“你这店开了还没一个星期,营业额就已经有五万多块钱了,这个我都给你存好了……”
马玉书絮絮叨叨地说了很多,总之就是店里生意不错,虽然暂时没有遇到大批发商,但是零买的散客也不少,现在每天都能有个大几千块钱的销售额。
另外雅苑的装修也渐入佳境,眼见着就要完工了,他们这边的动静不少,小区里有不少人都留意着这边的情况,有好几个人都找到叶卫明打听过情况了。
马玉书笑着打趣道:“也就是现在还没装完,还不怎么看得出效果,不然你爸的装修生意还会更好。”
叶卫明要在这边开始事业第二春的事情叶宁已经听说过了,对此她也没有多说什么,只不放心的叮嘱:“爸他本来就有事业心,之前整天在家里带着,也没见他开心,现在他想做点事情打发时间我是很支持的,不过您也要劝他,这生意再好做也不能一下子接下太多的单子,毕竟好些个材料都要从那边买呢,我们手里的钱可禁不住他这么花。”
这些事情马玉书心里也门清着的,不过丈夫好不容易重新打起了干劲儿,她也不好给对方泼冷水,只能和女儿抱怨一下了:“谁说不是呢,不过你爸也是个犟的,他说他想要租个厂房自己生产腻子粉卖呢,要我说他也是爱折腾。”
叶宁对此十分的支持:“可以啊,腻子粉不就是石灰、石膏、滑石粉吗,成本也不高,我服装厂那边空地还多着呢,之前修围墙都没围完,回头我划块地给他建厂房就是了,说不定他还能弄出一个‘竖邦’呢。”
叶宁这块地二十几亩,服装厂的厂房食堂和宿舍楼的占地面积连十亩地都没有用到,围墙外面还有一大片空地呢,因为她一直没有用,都被食堂的婶子们开出来种菜了。
叶卫明要开腻子粉加工厂,地皮都不用买了,只用找人搭几个工棚就行了,这可比他在市里狂接装修活花的钱要少多了。
马玉书没好气道:“你爸想一出是一出,你还顺着他,还竖邦呢,我看他是不折腾点事情就不舒服。”
现在的电话费也不便宜,马玉书也不好守着别人家里的电话和叶宁闲聊太多,母女两又闲聊了几句她就要挂电话了。
挂掉电话之前叶宁又想到了一件事情:“店里挣的钱也不用都存着,该花就花,别的不说,就现在我们总用尤家的电话也不叫个事儿,明天你去邮电局问一下,给店里装台电话,回头缺货就可以直接打电话让厂里送了不说,我们联系起来也方便。”
马玉书一口应下:“行,我明天就去问,只装店里吗?雅苑装不装?”
叶宁想了想道:“装一个吧,反正也花不了多少钱,回头我爸真要在这边把厂子弄起来了,我们待在这边的时间就更多了,雅苑那边也是要去常住的。”
马玉书点了点头:“那我明天就一起约上。”
马玉书办事向来利落,第二天一早就去了邮电局。
负责装机的师傅听说是雅苑和批发市场的铺子,脸上露出点惊讶:“这两处都要装吗?都要装的话可得花不少钱。”
马玉书淡淡地点头道:“对,两处都要装,你先给帮我把账算出来吧。”
算账的事情不归安装师傅管,他直接带着马玉书去找了局里的领导,领导听完后拿起桌子上的本子翻了翻道:“雅苑那边是有电话线的,从小区拉线过去比较容易,两千八就能安好,就是批发市场那边,你第一个按电话的,得从我们基站拉电线过去,一切都弄完需要三天时间不说,这价格也得按照我们市局最高的标准来算,差不多要三千三百五十八元。”
这个价格一出,饶是马玉书也忍不住咂舌,算下来安装这两台座机就要花六千多块钱了,这可真是不便宜,难怪现在没什么人能安得起座机呢。
“三天就三天,我现在就去交钱,麻烦你们先帮我把批发市场的电话安起来。”马玉书笑得客气,说完之后还不忘递两包烟过去:“您们多费心,我们做生意的,就盼着有台电话能方便点。”
第223章 二合一
邮电局的师傅们收了烟, 办事效率果然快了不少,当天下午,就带着两个徒弟去了批发市场。
这会儿拉线的过程比现代可要麻烦多了, 得从街对面的基站架线过来,还得避开一路上的电线杆。
老师傅带着徒弟爬上爬下地忙活了大半天, 总算是把电话线牵进了批发市场。
这边的动静也引起了市场里其他店主的注意。
之前第一个进店买衣裳的王姐店就开在叶宁的隔壁,上次去店里买过衣裳后,一直就对店里摆着的高跟鞋念念不忘。
她也提出过自己可以从马玉书这里进货,这要是放在之前, 马玉书还是很愿意做她这单生意的, 但这不是叶宁走的时候再三叮嘱了吗, 说是家里能在明面上花销的存款已经不多了,他们一家人都要尽量避免在现代大批量的采购商品。
碍于这个原因,马玉书只能一脸遗憾地错过了这单生意,只告诉王姐店里的鞋子和皮包都是非卖品。
王姐能在这个时候在批发市场开这么大一家鞋店,那眼光和魄力也是不一般的,她喜欢鞋子,虽然自己就是卖鞋子的,但是和马玉书店里那些精致华丽的高跟鞋比起来,她觉得自己店里卖的运动鞋、解放鞋简直烂大街的货色。
王姐是真的喜欢马玉书店里的那些鞋子, 对方不卖, 她就只能一天三趟地往隔壁跑,过过眼瘾了。
这会儿王姐观赏完心爱的小鞋子后,见马玉书带着两个穿着邮电局工装的人过来时,面上一喜:“马老板你这店里牵电话线了?”
马玉书笑着点了点头:“是,在市里做生意,店里没台电话, 还是不方便。”
马玉书这话一出,周边的商贩当即就炸开了锅:“这感情好啊,之前我就想着在店里安台座机,方便我补货,但是这初装费实在是太贵了,都抵我半年的收益了,实在没舍得,这会儿叶老板这边把线牵过来了,我们再安电话是不是就只用给个装机费了?”
“装机费好像只要两千多?诶,你们谁有空去邮电局问一问啊,要真能便宜,我店里也得安一个,现在打电话得起隔壁街口的便利店,太不方便了。”
现在能舍得花一大笔钱安电话的都是生意不错的铺子,批发市场里一些生意稍微差一点的老板,心里想到还是等其他人安好电话后,有需要的时候再去借用。
叶宁这铺子装修的时候,叶卫明可是花了不少的心思,那玻璃门都是他专门订做过的,两米的高度,堪堪卡着木门的最大限度。
这边的玻璃门可没有这样的品质,偏偏之前叶卫明这玻璃门买的是两整块,这会儿要拉电话线进店里,不想在玻璃门上钻个洞,就只有在门上面的门头上打洞了。
这活安装师傅可没办法干,还得叶卫明那边带着工具过来弄。
马玉书也没想到会因为这样的事情耽搁进度,连忙让最会来事儿的小吴去外面买了两瓶冰饮料过来:“师傅们歇会儿,不急,我家那个等会儿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