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木门通七零 第175节
叶宁心里这么想着,立刻就行动了起来,于是顾骁这手里的西瓜刚吃了一口,就得到了被对象用湿帕子擦脸的亲近对待。
顾骁面皮薄,这要是两人独处他心里或许只会高兴和享受,但这不是马玉书还在堂屋门口坐着吗,这会儿的人总是羞于在长辈面前做出什么亲近的行为的,所以叶宁这帕子刚贴上,他就低咳了一声后抬手把帕子接了过去,然后胡乱地在脸上抹了两把。
马玉书都这个年纪了,什么世面没见过啊,按照她的性格,这个时候其实是想打趣几句的,但又怕顾骁听了会想立刻就找条地缝钻进去,最后她还是嘴下留情了,只十分识趣地道:“唉,我这跟着小江在山上跑了一下午,这身上也是疲乏得紧,你们两聊着,我回屋躺一会儿。”
等马玉书回屋后,顾骁才红着脸小声问叶宁:“婶子刚才是不是看到了?”
叶宁不以为然地摆了摆手道:“看到了就看到了呗,我们两都这么大的人了,又在谈恋爱,我给你抹个脸怎么了。”
听着顾骁对马玉书的称呼,叶宁想了想还是提前打补丁道:“虽然以后你还是就叫他们叔叔和婶子,但是我要改口叫爸妈了。”
叶卫明想为自己正名的事情,回现代后马玉书已经跟叶宁说过了。
之前叶宁对两人以叔婶相称,本来就是情急之下不得不做的遮掩。
别说马玉书和叶卫明心里不得劲了,就是叶宁自己,在喊叔叔婶子的时候,那心里也是很不是滋味的。
现在既然有恰当的办法能让他们关系重新变成父女、母女,叶宁自然是愿意的。
按照叶宁的意思,这种事情既然要在大家面前过明面,索性就先给顾骁打打预防针。
所以在顾骁一脸错愕地问起原因的时候,叶宁脸不红心不跳地信口胡诌道:“这不是我在国内投资了这么多生意,又和你在一起了吗?确定关系之后,我就给国外的家人去了信,说我以后要长居国内了……”
“虽然我之前没有怎么和你说起过家里的情况,但是这么长时间的相处下来,我想你心里应该多多少少也猜到一点了。”
“我家里兄弟姐妹多,父母的生意也做得很大,我是不得他们看重,才早早地让他们送了回来,现在我不回去了,对他们来说也不痛不痒,正好我叔叔婶婶他们膝下没有儿女,他们一琢磨,就决定把我过继给我叔叔婶婶,算是替二房延续香火。”
顾骁没想到事情竟然是这样,听完叶宁的讲述后,他心里也抑制不住地生起了无尽的心疼,他愤愤不平道:“你父母怎么这样啊,你都已经成人了,他们还要把你过继出去。”
虽然顾骁没见过叶宁的父母的,但是听完这事后,他对两人已经没了多少好感,只觉得两人如此随意的安排,是在作践她。
叶宁没想到到顾骁听完会这么生气,当即又宽慰道:“这有什么,我和叔叔婶子本来就亲近,说起来他们对我比亲生的还好,给他们当女儿我也愿意啊。”
在给不存在的人身上扣黑锅这件事情上,叶宁做起来那是一点都不亏心。
就这样,叶宁三两句就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娘不疼爹不爱的小可怜,顾骁心疼之余,立刻就开始盘算了起来:“过继这可是件大事,回头我得和叔叔婶子商量一下,好好地办一场,到时候把你认识的人都请过来当见证!”
叶宁没想到顾骁如此看重这件事情,真很想说自己只是虚假地在这边做了两年生意,她认识的人他也认识,不过她到底不忍拂了他好意,只能含糊道:“……知道了,等忙完这段时间再说吧。”
送走顾骁后,叶宁回到房间把这事一说,她这边只觉得麻烦,马玉书那边已经高兴地拍了拍大.腿了:“这说明人家小顾看重你啊,你爸心心念念的事情也办成了,请客就请客呗,咱家也不差那点钱。”
“到时候把小顾和小尤一家人请过来,还有替你干活这些人,我们聚在一起去饭店好好吃一顿,也没什么好麻烦的,到时候小顾要问起你的其他朋友,你就说他们离得太远不方便过来。”
“我算是看出来了,小顾就是个实心眼,你说什么他信什么,你就是把他卖了,他可能都还要担心你赚得太少了。”
说着说着,马玉书又忍不住感叹道:“前两年我和你爸一直担心你的终身大事,生怕你找个不好的对象,当时也是不知道咱们还有这份奇遇,如今这小顾我是看着真是哪哪都好,你好好处听到了吗,这要放在咱们那边,可再难找到小顾这么好的小年轻了。”
自己看重的对象被母亲这么认可,叶宁心里也挺高兴的,看着笑得眼尾的皱纹都炸开了的母亲,她在心里暗下决心:管它后面会怎么样呢,她要先享受现在。
叶宁一旦开始决定坦然享受,顾骁就成为了第一个发现她反常的人了。
之前两人相处都是淡淡的,这天早上从叶宁坐上车开始,她是又给顾骁喂水果,又是把水递到他嘴边让他喝的,两人之间隔着的那层东西好像一下子就消失了。
自从顾骁和叶宁确定关系开始,他就一直在提醒自己,一定不能做出那些会冒犯对方,让对方不舒服的事情,但是现在叶宁开始主动了起来,倒是让他不知道该怎么对待好了。
叶宁可不管顾骁要怎么对待,她学着别人谈恋爱的方式,开始主动和他贴贴了起来。
天知道在叶宁第一次当着马玉书和叶卫明的面挽上顾骁手臂的时候,他那颗心真是好玄才没有从喉咙口里蹦出来。
叶卫明现在对顾骁已经大致满意了,马玉书就更不用说了,丈母娘看女婿,那是越看越满意。
他们在现代看多了腻歪的小年轻,就两人这种牵牵手,挽挽手臂的行为,根本就不值得他们大惊小怪,最后因此纠结烦恼的竟然就只有顾骁自己。
叶宁可没给顾骁太多时间纠结,把马玉书送到雅苑后就催促着他赶紧去纺织厂。
叶宁要借纺织厂的燃料池染毛料的事情是一早就跟郭子齐说过的,都是现成的东西,她又说了愿意给染料的钱,看在大老板的面子上,这事他就没办法拒绝。
服装厂规模很大,叶宁和顾骁把毛料运到后,后面的事情就不用他们亲自动手了,染色工人确定这些毛料每一种要染的数量后,当即就忙活了起来。
毛料要染出最好的颜色要经过好几遍工序,郭子齐让他们五天之后再来取货。
中间这几天,叶宁和顾骁先是在批发市场给小吴他们租了一间宽敞的宿舍。
考虑到她们是四个年轻漂亮的小姑娘,叶宁可没为了省钱就选那种乌糟糟的人家。
她选的这家人是儿子去当兵了,房间空出来一年半载都没有人住,随着来市里做生意、讨生活的人多了,这市里的房价涨了一波,房东夫妻两就想把家里的空房租出去换点钱补贴家里。
现在的人都极其爱惜自己的屋子,但凡不是特别缺钱的人家,往外租房子的时候,都会挑一挑租客,叶宁他们这是四个本本分分工作的小姑娘,那自然是没什么好挑拣的。
最后叶宁以一个月十块钱的价格,租下了夫妻两给儿子准备的大婚房。
租好房子后,顾骁又去旧货市场给添了些桌椅板凳和柜子。
至于房间里面的床,一时半会儿地也难买到合适的,索性回头直接就从厂里拉两张高低床过来算了。
回头小吴她们把床帘以拉上,虽然住的是集体宿舍,但这条件也没有太差。
叶宁和顾骁忙着租房的时候,叶卫明和那三个工人也没闲着,昨天把衣架、全身镜之内的搬过去后,叶宁的研色服装工厂店总算是进入了开业筹备的阶段了!
第221章 “叶阿姨,我小姑叫你……
店铺开业可是一件大事情, 为此叶宁早早地就找人把商铺的招牌给做好了。
现在的人做生意,讲究的就是一个扎眼,没有多少人会讲究美学。
叶宁可不行, 所以商铺的招牌是她特意从现代定做的,两个铺子的门脸都刷成了灰色, 上面研色服装工厂店是白色的花体字,里面也安装了灯带。
虽然山市的夜市没有深市那么热闹,但晚上把门口的灯一打开,那绝对是整个批发市场最亮眼的存在。
更别提叶卫民还在玻璃橱窗上面安装了个射灯, 晚上灯光一照, 保管路过的人都会注意到橱窗里的一长排模特儿。
开业之前叶宁去店里看过, 对后面装修出来的效果很是满意。
其实叶卫民也没有什么特别高大上的审美,完全是按照之前给马玉书装修服装店的经验来的。
不过时代不一样,在现代看着中规中矩的装修,在现在属于是降维打击的存在。
齐芳只来店里参观了一次就爱上了,一个劲儿地让叶卫民得空了把她的店也给精装一下:“就按照小叶这样给我装,价格什么都好说,叶叔你随便开!”
别看齐芳现在没在店里守着了,但是自从她在叶宁那里开始拿货后,这店里的回头客是越来越多了。
虽然这边的生意没有深市那边好, 但是每天也有三五十的收入, 都能抵得上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了。
铺子赚钱,齐芳也没在装修上省钱,满心想着铺子里的装潢上档次之后,才更能留得住那些官太太、贵妇。
“行啊,我回头设计一下再给你报价。”本来就想在这边开展事业第二春的叶卫民一口就答应了下来。
新店开业之前,叶宁特意找人算了个黄道吉日。
开业的前两天, 顾骁就回乐阳镇把仓库里的货和小吴,以及她们要用高低床和行李带了过来。
知道马上就要开业了,小吴她们只去宿舍把行李放好后就去铺子里帮着整理衣物。
虽然厂子里有大功率的电熨斗,但是库存的衣裳放上几天后,难免会有折痕,必须得用挂烫机重新熨烫一遍。
天知道叶宁为了买一台外观和功能都很老式的挂烫机翻遍了多少个二手网站。
小吴她们四个姑娘第一次来店里的时候,远远就看见灰色门脸上的 “研色服装工厂店” 几个字
—— 白色花体字在周围一众简陋的红底黄字的招牌中,简直属于是鹤立鸡群的存在。
“我的乖乖,这门脸弄得也太好看了吧,这话是真花还是假花啊?” 鹅蛋脸的小张看着店里各处用花瓶装着的大花,忍不住惊叹,她伸手想去摸面前的淡蓝色花瓣,又怕给摸脏了,手在半空就停住了。
“当然是假的,这种花叫做大花飞燕,用来装点铺子最合适不过了,回头你们打扫店里卫生的时候,记得要时不时地给它们擦一擦灰。”其实铺子的装修和陈列叶宁并没怎么过问,硬装是叶卫明,软装是马玉书负责的,店里不但有假花,还有装饰画、小摆件。
小吴更细心,指着橱窗里的射灯:“这灯的样式好新奇,和我们家常用得好像要亮很多,这灯一打,路人的目光就会被灯光吸引过来,然后就能看到模特身上的样衣。”
自己的小巧思得到了认可,马玉书心里也很高兴,都不用叶宁出声招呼,她就先在里面招呼道:“你们都进来看看吧,正好我顺便教你们这些假人模特的手脚是怎么安装的,回头隔个一两天,你们就要自己给模特搭配样衣了。”
服装店里的店员是需要有基本的审美的,最好就是能有把普通的单品搭配得出彩的能力,不过这都是需要时间一点点学习的。
对此叶宁暂时不做硬性要求,是以厂里生产出来夏装和秋装加起来近百款,都是她和马玉书先提前做了搭配得,回头小吴她们大可以按照眼下的搭配来陈列,等后期她们都上手了,就能自己动手搭配了。
其实今天也是铺子装修好后叶宁第一次有时间认真打量。
虽然中间花了不少时间折腾,但是店里的装修也没让人失望。
浅灰色的墙面,明亮的瓷砖,黑色的货架样式也不单一,有的是落地的,有的是用粗麻绳从天花板上的吊顶上垂下悬空着的,有的是直接悬空固定在墙上的,高度也是错落有致,视觉上看着绝对不呆板。
最里面的收银台上,还摆着马玉书精挑细选的招财猫和粘了硬币的计算器。
本来叶宁还不知道好好地为什么要在计算器上粘个一角钱的银币,但是马玉书说现代做生意的为了招财,都会这样弄,她也就没有反对了。
店里除了没有生机的假花之外,也养了几盆绿萝和铜钱草。
虽然现在叶宁的服装店还没有生产皮包和鞋子,但是马玉书觉得一个完善的服装店不能少了这些点缀,硬是从现代买了不少过来摆上了。
马玉书完全是把这家直营店当自己以前的精品店用了,想到这些鞋子和包要是放开卖了,现代家里的那点存款压根就花不了多久,所以叶宁还不忘叮嘱小吴她们道:“这些鞋子和包只是给顾客参考搭配效果的,你们可别给卖了。”
小吴她们都是年轻漂亮的小姑娘,自然也是喜欢那些漂亮的衣裳和皮包的,叶宁这话一出,她们当即就忍不住问道:“那万一顾客说什么都要买呢?”
叶宁想到自己给这些包和鞋子定下的高额售价,不是很确定的出声道:“……应该不会吧,反正库存就这么多,顾客要是非要买,你们就看情况卖吧。”
最后叶宁退了一步,她这定价三五百块钱一个的皮包和鞋子,要真有人愿意买,那怎么说都得是位大富婆吧,这样的客人好像是不能直接拒绝,所以只能是尽量少卖。
小吴她们心里有些奇怪,主要是不理解老板怎么放着钱不赚,不过叶宁一说这些鞋和包都是她从国外运回来的,价格贵不说,想再补货也不容易,她们瞬间就懂了:“那这些就是我们店里的镇店之宝,用来招揽顾客的,卖一样少一样对吧?”
叶宁忙不迭点头道:“没错,就是这个意思,你们心里有数就行。”
除了这些装饰品之外,店内最显眼的还是靠着墙摆着的两张全身镜,原本马玉书还想按照现代服装店那样,特意定制两块能够从视觉上拉长人身形的镜子,但是被叶宁个阻止了,最后还是用的普通镜子。
然后就是两个试衣间,为了方便,马玉书用的是布帘子,不同的是上面修了研色的字样,算是给叶宁的服装品牌打够了广告。
齐芳最喜欢的还是店里的两个长条沙发凳,棕色的皮质沙发凳,上面铺了白色的长毛垫子,客人们在店里逛累了,还能坐下来歇息一会儿,这也是她给自己的服装店点了名要增加的摆设。
现在商铺开业也没人送花篮,都是送鞭炮,尤利民和齐芳一大早就给送了整整四挂大鞭炮过来,崔维诚虽然人没来,但是也让人送了八挂鞭炮过来。
加上叶宁担心开业当天门庭冷落自己买的两挂,十几鞭炮在店门口接上铺开后真是好大一片。
叶宁这个老板用手里的长香点燃鞭炮后,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足足响了大半个小时。
为了讨个好彩头,叶宁还提前去商店买了一大筐糖果,等鞭炮燃尽后,她先给市场管理处的人送了几大把过去,说自己新店开业,门口的鞭炮纸有点多,希望他们能通融一下。
山市的批发市场没有深市的人流量那么好,工作人员对市场里的商户态度也挺好的,加上拿人手短,他们一人得了一大把糖,也就没再多说什么了。
等叶宁离开后,一个刚上班的小姑娘才忍不住小声惊叹道:“大白兔奶糖,这么贵的糖果就这么随便送人吃,这个老板也太大方了吧!”
有了解叶宁情况的工作人员一边把糖往兜里揣,一边解释道:“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这位和市场里的其他人可不一样,据说是华侨,自己还开着服装厂,就a7和a8两间铺子,就是她租的。”
小姑娘这下总算是明白了:“哦,那两间铺子啊,难怪!”
其实对于叶宁的这两间店,不止市场的工作人员好奇,就连市场里的其他老板心里也是直犯嘀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