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木门通七零 第166节
夏春花可不是那种拎不清的人,婆家那边她是一点都不想沾边,所以宁愿把孩子送到邻居家去,也不想让她婆婆帮忙了。
邻居不是亲人,也不是长辈,人家帮忙带了孩子,她给一个月饼就能还清人情,这要让婆婆沾了手,人家给你带了孩子,这年节得孝敬吧,她有了固定的工作,要想不被人戳脊梁骨,这孝敬还不能少。
夏春花对婆家人一肚子的不满,自然不愿意当这个冤大头,毕竟她的钱都是要留给两个女儿的。
夏春花对茶园很上心,在叶宁送杀虫剂来之前,她就已经去茶园看过一遍了。
原本夏春花还寄希望于叶卫明的法子能有用,结果等她看到昨天摘了嫩叶的茶树,最上面的几片茶叶又爬满了茶蚜,并且还把旁边几颗茶树也给染上了之后,她这心顿时就凉了半截。
彼时夏春花不知道叶宁已经弄到了杀虫药,只能治标不治本地按照昨天的法子把沾了蚜虫的茶叶全都摘了下来,末了再回平房兑草木灰水。
叶宁开着车下来的时候,夏春花正拎着水桶要往茶园走。
叶宁没想到夏春花这么早就到茶园了,诧异之余,连忙摇下车窗道:“春花姐,我给你送杀虫剂来了。”
夏春花闻言大喜过望,当即就放下了手里兑好的草木灰水:“太好了,叶小姐你不知道,我刚才去看过了,昨天的那几棵茶树又长出了许多蚜虫,连带着附近的好些个茶树也染上了!”
叶宁柔声安抚道:“没事,这茶蚜是茶叶常见的害虫,我回家后在杂物间找到了茶苗老板之前送给我的杀虫剂,你先去打两桶水来,我们把药给兑上。”
有了明确的指令后,夏春花也恢复了冷静,当即就拎着水桶去旁边的小溪挑了一担水过来。
叶宁估摸着一桶水倒一瓶杀虫剂应该就差不多。
等药粉充分融化后,她动手把两个喷壶都装满药水:“我们一人一边,先把有虫害的茶树都给喷一遍药水。”
“这两箱杀虫剂我就放工具房,今天喷完了之后,三天之后你再按照我的这个用量兑上水喷一边,三遍喷完后,这蚜虫应该就彻底杀灭了。”
昨天在网上查完资料后,叶宁也知道茶园里一旦出现了虫害,要是不能从根上彻底解决,那以后只能是后患无穷,“现在不知道这些蚜虫是茶树上之前自带的虫卵,还是天热变热后自己从地下孵化了,总之这段时间麻烦春花姐你多留心,一旦发现别的茶树也有这样的情况,就赶紧按照今天的办法给控制住,绝对不能让在茶园里活到秋天,等秋天它们产完卵,明年这玩意儿就会更多,会直接影响到明年春天咱们茶园的产茶量。”
听完叶宁的交代后,夏春花也更清楚地知道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了,当即就拍着胸.脯保证道:“叶小姐你放心,我会特别留意的,绝对不会让这波虫害蔓延开来!”
叶宁和夏春花配合着,把两大桶药水全部喷洒在受灾的那片茶树上面后,喷到一半的时候,夏春花忽然喊道:“叶小姐,你看!虫子好像掉下来了!”
叶宁定睛一看,果然!之前爬满虫子的叶子上,喷上药水后没多久,就有不少蚜虫已经掉在地上不动了。
“真的管用!” 夏春花高兴道。
叶宁也笑了:“太好了,总算治住了。”
看着掉在地上的蚜虫,叶宁还不忘提醒道:“春花姐,回头这些蚜虫的尸体,你也连着浮土给挪出茶园,不怕别的,就怕这里面有没彻底死掉的,留着又是个隐患。”
夏春花看着地上没一会儿就积了薄薄一层的蚜虫尸体,想到自己可能会因为它们丢了一份好工作,就忍不住恶狠狠地说道:“我等会儿就把这些害人的虫子全部清出去烧成灰。”
确定杀虫剂效果拔群后,叶宁才放心地开着车回了山上。
虽然打理茶树花了一点时间,但是这并不影响叶宁今天要去市里的安排,等马玉书把屋旁的菜地都撒上种子后,他们就关上院门和房门,开着车下了山。
说来也是巧,在岔路口的时候,叶宁正好撞上准备开着车去市里的顾骁。
昨天两人分开的时候叶宁没说今天要去市里,所以顾骁就想当然的认为她今天要在山上盯着茶树,没想到这会儿两人在山下碰到了。
马玉书看着停在路边的大货车,当即提醒道:“靠边停吧,我来开,好几个小时的车程呢,你去小顾车上和他聊聊天解闷。”
叶宁很想说没有必要,但是又有些心动,犹豫了好一会儿 ,她还是拎着挎包下了车。
顾骁没想到叶宁会和自己坐一个车,喜出望外之余,还不忘暗搓搓地整理衣角。
顾骁不傻,一早就发现了,但凡是自己穿衬衣,尤其是浅色衬衣的时候,叶宁的视线就会在自己身上多停留一会儿。
女为悦己者容,男人也一样,自从顾骁发现叶宁的偏好后,他就特意注意起了自己的穿着打扮,现在他的衣服清一色的都是浅色衬衣。
叶宁注意到顾骁的小动作后,倒也没有直接戳穿,只低头笑了笑。
两人坐在同一辆车上后,顾骁最关心的还是茶园的情况:“现在去市里,茶园那边没问题吗?”
叶宁认真点头:“我在杂物房找到了应对这种蚜虫的杀虫剂,已经给春花姐送过去了,刚才我们已经喷过一次药水了,都是对症的药水,茶树上的蚜虫全都被药倒了,应该是没有问题了。”
“而且走之前我也给夏春花姐留了尤哥家的电话,回头要有别的情况,她会去公社给我打电话的。”
顾骁点了点头:“那就好,这趟我们应该要在市里待好几天?”
叶宁轻声回道:“嗯,至少要把铺子弄出来,厂里已经生产出了一部分秋装,回头秋装和夏装分开展示。”
秋装的布料偏厚,缝纫的时候速度没有夏装那么快,之前要是大家做熟悉了,一个班次的工人一天生产一千多件夏装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自从厂里开始做大衣之后,这速度就变成了一天五六百件。
主要是大衣要做口袋和领子做起来很麻烦,叶宁对自己厂里这一批的秋装定位是高档大衣,那口袋缝和领子的要求定得很高,必须得平整、对称、均匀,在高要求下,许多缝纫工刚上手做出来的成衣都得返工。
哪怕是后面大家做熟了,返工率也不低。
之前叶宁她们定下的四个销售员,在教完接手的人后,就被周巧珍她们给调到后面做质检、剪线头,缝扣子了。
这些简单的工种一开始是没有固定的人选的,因为夏装很少有扣子,整烫工人处理衣裳的时候,顺手就把线头给剪了。
虽然厂里有专门牛仔裤钉扣子的机器,但是那种机器没法缝大衣的扣子,多了手缝扣子这一道工序后,周巧珍和陈素芳商量了一下之后,又增招了两名工人。
现在‘研色’服装厂厂人员基本是完备了,虽然还没有专业的设计师和打板师,但是有了叶宁送来的教材后,厂里的两个裁缝都有在认真学习,有一名年轻的女裁缝,按照教材上教的,已经做出了一款鱼尾裙的样衣了。
样衣周巧珍她们已经看过了,两人都觉得款式很新潮,穿上身也特别的显身材,用的厚棉布也不是什么正规的布料,打从心里觉得这款半身裙是可以正式量产的。
不过叶宁才是服装厂的话事人,虽然她之前就给周巧珍她们放权了,但是事关新款生产,她们谁都没有冒进,只把样裙收了起来,准备等回头等叶宁看过之后再决定要不要正式投产。
总之服装厂那边大致是走上正轨了,现在只差把铺子装修出来,叶宁的服装厂就能实现自产自销了。
顾骁也知道铺子的重要性,所以到市里后他直接去了铺子里。
叶卫明之前已经在市里待过好几天了,一看这大货车走的方向,也忍不住满意地点了点头:“这小子倒是有眼色。”
铺子里要用的涂料和滚筒这些是上次就已经运过来了。
粉刷墙面这件事情说起来并不难,不过现在专业的粉刷匠还是太少了,好在叶卫明在装修行业是全能的,由他开口指导,哪怕是门外汉,做上半天,也能做得有模有样了。
不过叶卫明腿不好,没办法爬高上低,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叶宁和顾骁另外有事情要忙,也没办法留在这里当苦力,所以他只能继续去人力市场找工人。
秉着粉刷匠和水泥工的工作性质都差不多,马玉书开着车送叶卫明去了一趟人力市场后,拉了三个工人回来。
这会儿能在人力市场找活干的,不是从乡下来城里务工的,就是下岗后另谋出路的工人。
现在人力市场的工人出来揽活,都会自己带块木板或者纸板,在上面写明自己想要的薪资,和自己擅长的工种。
如今人力市场劳工的工资,大多在一块二和两块之间。
自从市里新增了不少泥瓦厂后,翻新旧屋的人也多了,是以泥工瓦工是很吃香的,现在时间确实不早了,叶卫明逛遍了整个人力市场,才凑齐了三个泥瓦工。
做这一行的工人,上工穿的衣裳都不会太干净,所以在叶卫明选定了三名工人,让他们上车的时候,三人你看我,我看你,谁都不敢第一个往车上坐。
原因无他,主要是现在的小汽车太稀罕了,放眼整个山市,能开得起小汽车的,除了那些大领导之外,剩下的绝对不超过三位数,一顶一的都是大老板。
谁都知道这小轿车贵,随便一辆就要两三万块钱,对于在外面讨生活的农民工来说,平常哪怕是见到停在路边的小汽车,他们都会特意避着一点走,更别说让他们穿着灰扑扑的衣裳往上面坐了。
这要是把车给坐脏了,主家让他们赔可怎么办?
叶卫明看出他们的担忧后,心里也很是唏嘘,想当年他跟着村里人去外面当学徒的时候,也是这样的,没有见过世面,做什么都畏首畏尾的,生怕被人刁难。
叶卫明深知这种时候自己该怎么说,当即就摆手道:“没事,这椅子是皮的,坐不脏,倒是我那边的活急得很,你们要再这么磨磨蹭蹭的,才是真的耽误了我的事情。”
虽然叶卫明给的工钱只能算是中规中矩,但是三人谁都不愿意丢了这份定下来的活,闻言当即就狠了狠心爬到后座上坐下了。
等到了铺子里后,叶卫明指挥着三人把铺子里叠好的彩帘布铺开:“用透明胶把彩帘布粘在地上,不然涂料和漆滴到瓷砖上后,很难清除。”
这活马玉书以前是帮叶卫明做过的,他不方便,她就站出来指点大家。
现在市面上也有透明胶,不过价格略贵,叶卫明找来的三名工人看着就这么一会儿就用掉了大半卷的透明胶,心里都替他心疼。
不过叶卫明也再三叮嘱了,这四周和接缝处必须得粘牢,所以三人只能一边心疼,一边‘刷啦啦’地往地上猛贴透明胶。
准备工作完成后,叶卫明也不能闲着,得往腻子粉里加水,调试到合适的粘稠程度后,再让工人们用灰刀往墙上薄薄地抹上一层。
这两间铺子叶宁是打算长期租用的,所以叶卫明装修的时候是半点都没马虎,除了要涂腻子外,后面还会涂一层颜色漆,一层罩面漆。
用叶卫明的话来说,等这三道工序做完,这铺子里的墙面,那是随便刮随便蹭,就是被熊孩子用水彩笔给画脏了,也能用湿帕子擦掉。
叶卫明干劲儿这么足,叶宁也不好说让他随便装一装就行了,只能随他去折腾了。
叶卫明这边教会三名工人后,进展一下就快了起来,三人只用了半天时间,就把第一层的腻子粉给刮好了。
傍晚叶卫明给三人发工钱的时候,虽然只做了半天活,但他还是给大家发了一整天的工资,末了还不忘和他们商量道:“我看你们干活都挺麻利的,要不明天继续来帮我干活?”
有活干三人自然是愿意的,不过他们有些奇怪:“可是东家你不是说这腻子刮好了之后,要晾上几天才能进行下一步吗?”
叶卫明摆了摆手解释道:“不是这边,是我准备翻修家里的房子,也是粉刷的活,还是今天的工钱,你们要是愿意的话,明天一早就来雅苑找我。”
如今山市的人,不说人尽皆知,至少也是百分之八.九十的人都知道雅苑是如今市里最好的住宅了。
三人虽然奇怪雅苑的房子有什么好翻修的,但是东家既然这么说了,他们也连忙一口应承了下来。
毕竟叶卫明开的工资不错,中午还没正式开始干活呢,他就买了饭来让他们一起吃,中午的伙食还有荤有素有汤,这样的好活计可不是天天都能遇到的。
关上铺子回雅苑的时候,叶卫明还忍不住对马玉书絮叨道:“这边的装修行业真是一片空白,我都不敢想,如果我们要是在这边开个涂料厂,能赚多少钱,还有装修公司,指定也能赚到钱。”
ten
不管在什么时候,当一个人发现在一个地方,自己所做事业还是一片蓝海的时候,那肯定都是会忍不住心情激荡的。
对此马玉书也十分的认同:“谁说不是呢,你看我们那边,别说是八九十年代起步的涂料乳胶漆厂家了,就是那些千禧年后才开始发力的厂家,不也都赚得盆满钵满了,那些全国连锁的装修公司就更不用说了……”
叶卫明忍不住问道:“年轻时我就总想做出一番大事业,不过没钱没人脉,能吃肉的活接不到,只能跟在大老板们后面喝口汤,你说我这成大事的机会,是不是在这边啊?”
马玉书闻言立刻就坐直了身体:“怎么着,我们闲聊归闲聊,你还真想在这边搞事情?”
叶卫明小声辩驳道:“怎能是搞事情呢,我们这不是还年轻吗,不到五十岁的年纪,总不能就这样直接躺平了,这边机会这么多,我们随便做点什么都能赚钱。”
“不说别的,就说以后咱闺女和小顾要是真能成了,我们以后还能真在外孙、外孙女面前用叔外公,叔外婆自称?”
叶宁和顾骁的关系现在看着是渐入佳境了,但叶卫明就这一个女儿,两人真要有了开花结果的那一天,他可不能接受自己在名义上只能只和孩子当亲戚!
马玉书闻言猛吸了一口冷气:“感情你还想恢复咱闺女的亲爹的身份?这是风险可不小,别的不说,就是对外咱们已经是叔婶的身份了,这要改口变成爹妈,别人会怎么想?”
第214章 二合一
叶卫明小声哼哼道:“我们对外可以说我那位定居国外的‘大哥’, 心疼我这个弟弟膝下无子,也不想等我们百年后,家里没个后辈替我们祭奠祖先, 所以就把家里不受宠的女儿过继给了我们。”
叶卫明越说越觉得自己的主意不错,腰板也就挺得越来越直了:“这样既能解释小宁和国外的父母没什么联络, 我们又能名正言顺的让她叫回爸妈,多合适啊。”
“嘶!”马玉书没想到丈夫竟然还能想出这么好的办法来。
不过心动归心动,马玉书心里盘算的同时,还不忘提醒:“你先别急, 这事回头我们还得再和闺女仔细商量商量, 看看她是怎么个意思, 在这之前,你可别去外面胡咧咧。”
叶宁不知道父母已经琢磨起了要给自己正名的事情,她和顾骁从批发市场出来后直接就回了雅苑。
这次货车的车厢里装的除了中秋礼盒之外,还有雅苑那边的装修材料,不过在卸材料之前,他们还得先把屋子里的家具全都搬到顾骁那边去。
齐芳这边也快到临盆的日子了,尤利民不放心她继续在店里守着,所以如今服装店那边的事情都已经全部都交给郑老七的媳妇负责了,齐芳自己就在家里安心养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