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木门通七零 第154节
尤利民一脸感动地连连点头:“谢谢你小叶,客套的话我也不多说了,等我忙完这一阵,你和叔叔婶子都来家里吃饭,我好好招待你们。”
从镇东离开后,叶宁收好新房的钥匙后直奔服装厂。
叶宁人还没有进到办公室,声音就已经传了进去:“小周,陈姐,厂里的成衣我全卖出去了,你们带着人去库房里清点好数量,再按类分好,傍晚客人就要来取货。”
“啥!全卖出去了?”周巧珍‘腾’地一下就站了起来,她和陈素芳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神里看到了几丝怀疑。
“嗯,是我们厂的老顾客,等会儿人来了我正好带你们去认认人,以后我要是不在厂里,他要拿货,你们也可以看情况便宜行事。”
周巧珍和陈素芳还是有些不敢相信,跟着叶宁往库房走时,脚步都带着点飘。
“叶厂长,这……这真的全卖出去了?”陈素芳忍不住又问了一遍,库房里可是足有两万多件成衣,这既没见叶宁给人打电话,也没见她往外面跑,真这么容易就卖完了?
到了库房后,叶宁朝给自己开门的库管笑了笑,然后才回头耐心解释道:“骗你们干啥,这位尤先生是我合作许久的老客户了,对我们厂里的衣裳质量很了解,上次的拿些货也是卖给他的,可以说眼下是我们厂里最重要的客户了,他在深市有一家服装店,生意很好,我们已经谈好了,以后他会长期在我们这里拿货,你们把人认清楚之后,心里也能有个数。”
看着仓库里堆成小山的成衣,叶宁指着地上堆在防水油布的衣裳道“先从裙子开始清点,尽量吧同一个款式和颜色打包在一起,衣服和裤子也分开放,干活的时候仔细一点,别把数量搞岔。”
这要是多塞了几件还好,只是损失几件衣裳,这要是漏了衣裳,叶宁也不好和尤利民交代。
周巧珍两人这才定了神,连忙招呼库管动起来。
叶宁的服装厂里人员精简,这些清点库存的大事情,她自然也不能抄着手在旁边看热闹。
好在陈素芳她们做事小心,每天生产出来的产品都会清点过数量后在用绳子扎成几捆,这会儿只用清点清楚衣裳的捆数就行了,倒是不用真去一件一件的清点。
为了方便等会让尤利民他们搬货,清点好的衣裳数量后,叶宁就让人把衣裳搬到了库房门口堆着。
因为顾骁还没招到新库管,所以这会儿就一个库管和叶宁他们忙活,这大热的天,四个人闷在密不通风的库房里面忙活了整整一下午,才把库存的两万三千件衣裳全都轻点清楚。
原本这零头是没有三千件的,这不是周巧珍听说这位尤先生愿意把厂里所有的库存都给包圆了,她又连忙去车间那里把大家今天做出来的衣裳全都给搬过来了。
叶宁见了也没多说什么,只是让她把多余的几十件零头拿了出来:“这眼见着没几天我们在市里的展销店就要开业了,我们总得给店里留几件样品吧。”
听叶宁提到了展销店,心细的陈素芳开口问道:“这展销店里是不是要安排我们厂里自己的人过去?”
这个问题叶宁还真没顾得上细想:“我想的是找专业的销售,不过可能不好找,厂里的工人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要从车间调人,多多少少还是有些不方便吧?”
不过服装销售和车间女工可以说是截然不同的两条路了,叶宁也不想剥夺大家选择的权利,想了想又改口道:“算了,等会儿你们还是去车间问一问吧,看有没有想转去做销售的,展销店一共需要四名销售,前期大家的待遇都一样,底薪三十元,然后厂里再给他们销售额的千分之一的提成。”
叶宁可不是那种舍不得给员工提成的老板,她也是在无良公司实习过的,很是不理解一些老板经理替公司心疼提成是什么心理,人家销售提拿得多,不也证明对方卖出去的产品多,给公司创造的利益多吗?
一直以来销售行业都是不靠底薪的,不过叶宁开出来的底薪也差不多到了很多厂子里正式工的水准了。
也就是周巧珍她们现在已经算是高收入人群了,不然她们还真要忍不住心动了。
毕竟她们厂里的衣裳不管是从设计还是从质量上都是没得挑的,那展销店是叶宁为了增加批发商特意开的,这以后接待的都是大客户,这要是遇到一个像尤先生这样的大客户,那顺便一来就是十几二十万的大单子。
——千分之一的提成,这得多少钱!!!
明眼人稍微一盘算就知道还是当销售更有前途,陈素芳怕等会儿报名的人多,还不忘问叶宁招人的条件。
叶宁对这个也不了解,想了想只道:“要做销售就得口才、长相、身材都好,你们按着这三个标准找就行了。”
倒不是叶宁外貌协会,而是她们这既然是卖服装的,后面肯定少不了要学着后世那些服装档口那样让店员们穿着自家厂里的衣裳打版,那自然是长得越漂亮,身材越的好,气质越佳的人穿上越好看了。
陈素芳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行,我等会儿就去通知大家。”
就在叶宁和陈素芳说话的时候,她又瞥见角落里堆的那几捆——正是她从镇纺织厂买来给大家做工装的厚棉布。
叶宁这次买版型纸样的时候顺便买了两款男女士的工装版样,虽然纸样还没拿到手,但这并不影响她提前打听情况:“你们说我们把这些布裁好发下去,让大家休息的时候抽空给自己把工作服做出来,大家能愿意吗。”
作为一个现代人,叶宁在想出这个办法来的时候,就已经忍不住在心里狠狠地唾弃了自己一番了。
就为了不耽搁厂里的生产,就让厂里人用自己午休的时候做工作服,这不就是妥妥地无良资本家做派吗?
然而陈素芳和周巧珍却一脸奇怪地看了叶宁一眼,不解道:“厂里免费给大家发布料做工作服不说,还让大家用厂里的机器和线材,她们高兴还来不及呢,哪有不愿意的道理。”
要知道叶宁买这些厚棉布可是花了大价钱的,这么厚实的布,一般人还舍不得买呢,现在厂里白发给她们,这天上掉馅饼的事情,还能有人不愿意?
更别提按照叶宁的想法,她发布料还不是按照大家的的身量来的,而是往宽裕了发,一人十米布,别说厂里没有胖子了,就是有,这么多布料做两套衣裳也是轻轻松松的事情了。
要是再在裁剪的时候节省一点,这省下来的布料都够给家里人再做一身了。
别看厂里生产出来的衣裳那是几千上万件往外卖,但其实现在普通老百姓还是很缺衣裳穿的。
确定大家不会有意见后,叶宁就摆手道:“那等我订购的工作服纸样到了,你们回头让裁床那边把这些布料裁好了给大家发下去,记住,每个人都要发,包括保卫科和食堂的员工。”
至于厂里的其他工种不会做衣裳,这一点就不用叶宁操心了——他们自己不会做,还不会拿着布料请人帮着做吗。
几人正说着工作服的细节安排呢,周爱党小跑着过来了:“叶厂长,外面有位姓尤访客找你。”
“是我们的客户,他们是开着货车来的吧?你赶紧去把人和车都放进来,”叶宁边说着,边连忙往外走。
周爱党离开后,尤利民和郑老七很快就开着货车过来了。
叶宁迎上去后先报数量:“清点好了,一万三千件连衣裙,四千件上衣,四千件裤子,两千件半身裙。”
值得一提的是那两千件半身裙中,有一半是牛仔半身裙是用叶宁从崔维诚那里买来的牛仔布料做的,长度到膝盖下放的一步裙,原本这种款式应该配条亮闪闪的皮带才好看,但是现在厂里没有同步生产配件的条件,她只能从一大堆的辅料纽扣里面找了一批钻石扣子,亮闪闪的钻石扣在裙子的拉链门襟上面缝上一三颗,也能起到差不多的点缀效果。
这牛仔半身裙加上配套的白色飘带衬衣,那真是谁穿谁好看,就连叶宁这种穿惯了现代各种富有设计感的人都忍不住自留了一套,就更别说这衣裳拿到深市去得有多好卖了。
唯一让叶宁觉得有些不完美的就是这配套的衬衫用的是的确良布料,要是能换成真丝布料做衬衫,那这套衣裳的质感还能再往上提一提。
叶宁领着尤利民去打包好的衣裳堆里看过那款半身牛仔裙后,才苦着脸抱怨:“也就是看在尤哥你这一下子买了不少衣裳的份上,我才舍得按照这个价格给你,不然我拿到外面卖个四五十块钱一条都是没问题的。”
尤利民一看那裙子的样式就知道这次又是自己占了便宜,他笑道:“要不说小叶你厚道呢,这样的好货都愿意十五块一件给我,老哥我真是没什么好说的了,咱们算账!算账!
现在尤利民出门做生意忘记什么都不会忘记带计算器,不是自己算不明白账,实在是不用动脑子的感觉太爽了。
然而等两笔账算完后,尤利民一下子就爽不起来了,他也忍不住苦笑了起来:“六十万零五百元,是这个数没错吧?”
只能说笑容不会消失,只会转移,听到这个数字后,叶宁脸上的笑容都跟着灿烂了几分:“没错,五百就算了,你给我六十万就行了。”
“那、那谢了?”尤利民抬手抹了把汗后,从兜里掏出了一张存折递给了叶宁:“这里面有三十五万,是我手里所有的现钱了,你先收着,剩下的二十五万我后面再补给你。”
叶宁笑眯眯地对着尤利民挥了挥手里的存折道:“那尤哥你可要尽快把这些货卖出去呢,因为我们厂里已经要生产秋冬款了,为了后面的这批衣裳,我可是做了不少准备的,保证款式和质量更好!”
尤利民:好好好,这次的货款都还没有结清呢,就已经惦记上下一次了是吧?
第204章 “一开口就是二十万,……
身上背着那么多一批货款, 秋冬款的货款也像一座大山般压在尤利民的肩上,让他心里升起了无限的紧迫感。
从服装厂出来后,尤利民立刻就把郑老七他们叫到了镇东。
厂里的房子还回去后, 尤利民在乐阳镇就没有住处了,不过他也没委屈自己, 回来的第一天,就去旧货市场倒腾了一些床和座椅板凳放到了一栋的屋子里面,那套房子是他自留的。
现在郑老七他们的房子虽然已经过户了,但是还没有来得及添置家具, 对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 这房子就是他们以后的家了, 这屋里的家具不能太敷衍,都得找木匠新打。
不过屋里虽然没有完善的家具,但是尤利民在雅苑见过好楼房的标准后,也是另外找了水电工安装的,虽然电灯不能用,但是做饭用的自来水还是进了屋的,老齐他们昨天登记,今天家里的媳妇爹妈就已经收拾好东西搬过来了。
有些没过来的,在家歇息修整一天后, 今天也基本都来镇东帮忙了。
尤利民这边一声令下, 癞子他们就到齐了。
尤利民看着屋内或站或坐的兄弟们,也没说那些客套话,直接开门见山道:“我从叶老板那里又订了一批货,这次货的数量不少,至少得安排四个人过去,我媳妇儿的情况你们是知道的, 我这次肯定是去不了了,上次老邹他们两没去,这次把你们算上没问题吧?”
老邹两人上次只在镇上守了守摊子,尤利民他们回来后就白得了一套房子和两千块钱,这心里本来就挺过意不去的,这会儿留轮到他们出去了,那自然是半点不乐意都没有,连连点头了:“没问题,兄弟们上次在深市待了这么久,也该轮换着留下来陪陪家里人了。”
尤利民闻言满意地点了点头,这深市的铺子开起来后,谷三得长期留在那边了,他倒也不是只指着他一人,这不是其他人口才没有谷三好吗,真要让他们挑大梁,还得再历练历练。
最好的安排就是再提拔出一个人来,和谷三换着来,一人在深市呆半年最好。
至于送货,以后大家肯定是少不了要往返深市了,前面几趟是担心路上不安全,现在大家跑顺畅了,就可以商量一下排班了,两辆货车一趟去四个人,剩下的人就等下一趟。
不过眼下其他人都可以轮换着休息,但有一个人是尤利民认为必须得跟着去深市的:“老七,这么多的货,你不去盯着我实在不放心,这趟你辛苦一点,也一起去,至于剩下的四个人,你们商量一下,看谁去合适。”
郑老七作为尤利民的左右手之一,也知道这是老大看重自己,说句不能为外人道的话,其实这一趟从深市回来,老大还偷偷给了他一些钱,对此尤利民也很坦然,他手底下的这一群人,最得力的就是郑老七和谷三,他们做的事情多,多给一些奖金也很合理吧?
只不过怕其他人有意见,这奖金都是尤利民私底下给的,并且还会再三叮嘱他们别往外说。
虽然郑老七还没和媳妇儿待上两天就又要离家有些不舍,但也知道这是老大器重自己的表现,当即想也不想就点头道:“没问题,那就老齐跟我一起去吧。”
一群人里面就属老齐年纪最大,这家里足有四个孩子,以前靠着妻子在木材厂当临时工养家,自己找不到工作只能跟着尤利民瞎混,不知道被人在背地里骂了多少次,现在他跟着尤利民连大房子都混上了,这腰板也是一下子就挺了起来,他媳妇儿是个能干的,他并不怎么挂心家里面,所以对郑老七的安排也没什么不满。
敲定好这次去深市的人选后,郑老七又问道:“不过老大,你这次进了这么多货,老三那边能卖得完吗,我们到了深市后需不需要再去外面零卖掉一些。”
尤利民摆了摆手:“不用,小叶厂里今年已经不生产夏装了,深市入秋晚,现下还不知道这两万多件衣裳够不够店里卖到十一月份呢。”
深市的气候不同于别处,尤利民这心里本来怕后面衣服不够卖店里断货,这会儿是宁愿手里的衣裳在黄阿公家里多堆一段时间,也不会再拿到批发市场去卖了。
尤利民交代道:“你们这一趟把货送到后不用在深市多待,买上两车干货就能回来,明天一早你们就跟我回山市,雅苑那边还有一批竹荪,你们顺便给带过去,就放在铺子里卖。”
叶宁他们送货去深市的时候,周顺弟和齐恒得了齐芳的准话,都还在乡下继续收购干竹荪,不过野生竹荪不似种植的那么能长,采完一茬后,当年后面的菌丝再长出来的产量就没有第一茬多了。
这十来天里,齐恒和周顺弟两个收购点加在一起,也就只收了一百多斤干竹荪上来。
周顺弟这边收上来的竹荪,顾骁今天一大早就给尤利民送过来了。
这份工作赚得虽然不少,但是现在卖竹荪的人很少了,顾骁已经和尤利民说过了,这是他们今年收上来的最后一批竹荪。
对此尤利民也不觉得失望,因为这竹荪生意本来就是意外之喜,他已经因此赚到了两三万块钱了,总不能还不满足吧?
郑老七想得就更多一些了:“那老大,这竹荪的定价?”
虽然这竹荪的价格不太可能一直瞒着,但是出于那一点私心,尤利民还是不想让太多的人知道:“回头我会给老三打电话交代的。”
郑老七他们也没多想,明天就要出发了,其他人还无所谓,他和老齐是要赶紧回家里知会一声的。
尤利民给的工资高,两家的长辈手里拿着儿子的孝敬,对于他们刚回来就又要离家的事情倒是接受良好。
不过郑老七的父亲忍不住多叮嘱了一句:“你这刚回来就又要走,到了市里可得和秀秀好好说一声。”
想到妻子,郑老七也是连连点头:“我知道,我等会儿就先运一车货去市里,今天晚上能陪秀秀多待一晚。”
想到儿媳妇,郑老七的母亲就忍不住旧事重提:“你们这结婚也有段日子了,这秀秀的肚子怎么还一点动静都没有,不行我还是去找神婆子要两张符吧?”
郑老七板着脸道:“你别搞这些,我和秀秀身体都好着呢,我们这结婚也没多久,而且我又经常往外面跑,没有孩子也是正常的,你别去她面前说这些事情让她不高兴。”
郑老七他们这些人又要去深市了,各家都少不了嘀咕,不过这一点完全影响不到叶宁,她揣着尤利民给的存折,美滋滋地离开了服装去了果园。
说起来这果园叶宁也有一段时间没来了,果园这边自从水渠修好后,杨长生他们的的工作就轻松了很多了。
果园里的果树都还没到挂果期,他们的工作内容也就是浇水、施肥,除草这些了。
夏天是地里杂草疯狂生产的时期,以前果园这块地的肥沃程度只能算中等,果树种下后除过两次杂草后就不怎么长了。
但是现在也不知道是不是之前撒下去的那些肥料,在促进果树生长的时候也促进了地里这些杂草的生长,现在杨长生他们空上三五天不拔一次杂草的话,这园子里的杂草就很快长成片了。
这要是自己家的果树和田地,他们还能偷一下懒,等杂草长多了再一起除,但这不是拿了工资替人打工吗,所以杨长生他们两人也很是敬业,每天没事的时候就会在果园里四处查看,但凡是视线之内的杂草,都给拔了个干净。
也因为两人做事勤快,所以今天上午顾骁过来查看情况的时候并没待多久,只去看了一下各种果树的生长情况就回村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