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木门通七零 第121节

  叶宁晚上在手机上买了一些零散的东西,然后第二天一早就过去了。
  叶卫明和马玉书一早也出了门,两人今天要去市里买建材和家具。
  小江没有告诉马玉书自己是哪个大队的,叶宁也没法直接过去,只能先开着车下了山,进村里找人打听。
  牛草湾三大队虽然不富裕, 但是眼下不是农忙的季节,在村口的大树下,每天都有一些干活不利索的老人带着家里的孙辈在这里和人摆龙门。
  这些人在现代,被人戏称为村口情报部门,叶宁要打听江贱女的事情,找她们最合适。
  村里人听叶宁问完后,那是立刻就七嘴八舌地地议论了起来。
  “怎么不知道,这八大队以前叫小江村,我娘家就是小江村的,你说的那个小丫头我前几天回娘家的时候还在村里见过,瘦得跟个柴火棍似的,每次见着人都怯生生的,她爸是个窝囊废,家里也穷,头一个老婆生孩子的时候没了,好不容易才找到了现在这个,虽然带着两个孩子,但是人家不嫌他穷,进门一年就给他生了个儿子,他还有什么好挑拣的了,这个后娘可不是个善茬,村里人都说她尖酸刻薄得很。”
  “其实她也不止对继女这样,听说就她自己的那个两个闺女,也没比继女好到哪里去,上次我回去的时候,她正拿着棍子追着自己的小女儿满村跑,就因为她自家闺女吃了几根弟弟吃剩的挂面,硬是把小姑娘打得满背青紫。”
  其他人听这位阿婆说完后,都忍不住感叹道:“哎哟,怎么有这么恶毒的人,自己亲生的也能下得去手?”
  阿婆撇了撇嘴,摊手道:“怎么下不去手,又不是顶门立户的儿子,两口子可能还觉得打死了正好省粮食呢。”
  叶宁问道:“阿婆,我想把她带到山上去干活,您觉得可行吗?” 叶宁问道。
  对方闻言忍不住皱起了眉头:“只要她家里同意,那可是救了孩子一命,不过她那个后妈怕是不好说话,眼里只有钱,大家都知道你有钱,你要找上门开了这个口,那两口子只怕是要狠狠地敲你一笔。”
  虽然叶宁觉得钱不是问题,但也不愿意把自己辛辛苦苦地钱拿出来便宜了这种人品低劣的人:“那我找个人帮我出面说和?”
  叶宁这话一出,给她提供江家情况的阿婆当即自荐:“这个好,小叶你要不嫌弃,就让我老婆子帮你跑一趟。”
  “那一家人穷得连条像样的裤子都没有,小叶你要找他家的闺女来帮忙,也不用给太多的工钱,一个月有个两三块就够了。”
  叶宁漫不经心地摆了摆手:“那位小姑娘救了我家长辈一命,其实只要能让孩子脱离那个环境,再多的钱我都是愿意出的,总之麻烦阿婆你帮我跑一趟了,我先给你五十块钱,到时候对方要是不愿意放人,这工钱你再看着加就是了。”
  自从叶宁经常待在这边后,挎包里就经常放着一沓现金,这会儿她直接从包里扯了五张大团结出来递给了对方。
  阿婆看着眼前的大额钞票,忙不迭摆手道:“哎呦,哪用的着这么多,就那么一个瘦的像小鸡仔一样的丫头,招回来后也帮你干不了多少的活,你还得白搭她三顿饭,但凡是有脑子的人,都知道是他江家占了大便宜。”
  叶宁笑着把钞票往阿婆手里一塞:“我知道,总之您先收着,要实在花不完,你再退给我就是了。”
  “诶,行!”阿婆也不背着人,当着大家的面把五张大团结妥帖地装在了裤腰里面缝着的贴身袋子里面:“张婆子,你等会儿回去的时候跟我媳妇子说一声我回娘家了。”
  交代完阿婆抬脚就往村外走了。
  叶宁也没想到眼前这位头发花白的阿婆竟然还是个风风火火的性子,连忙出声招呼道:“等等,我开车送您一段。”
  阿婆的娘家小江村在乐阳镇的另一个方向,走路过去要走一个多小时,虽然叶宁不好出面,但是她可以开车把阿婆送到小江村附近。
  阿婆忙说这点路不算什么,这几十年里她都已经走惯了,闭着眼睛都能走回娘家。
  但是叶宁坚持,对方实在拗不过她,加上也是打从心里想试一试这小汽车坐着是个什么滋味,最后也就半推半就地坐上了副驾驶位。
  中途经过闲聊,叶宁才知道阿婆的小女儿和大儿媳都在通过了服装厂的考核,在服装厂上班。
  阿婆一脸感激朝叶宁道谢:“说起来还得感谢叶老板你,我们村有十六个人都通过了考核,听说村里就我家巧珍干得最好?”
  叶宁没想到事情这么巧,自己随便在村里找个阿婆帮忙,对方就是熟人:“原来您是周组长的母亲,是的,她做事细心,厂里四个组,她的小组是产能最高的。”
  服装厂开工也有一段时间,虽然叶宁本人不常待在厂子里,但是顾骁是经常在那边的,车间的情况他也会和她说。
  这不是服装厂除了叶宁和顾骁之外,连个正经的领导都没有吗。
  原本叶宁是想让顾骁当厂长的,但是她还有养殖场和茶园,果园,今年可能还不忙,但是明年茶园和果园都有产出了,到时候很多事情都需要顾骁帮忙。
  而管理一家工厂本来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叶宁问过顾骁本人的意见后,确定他不想只负责单一的项目,就在心里琢磨着要找个合适的人帮着自己管理厂子。
  服装厂规模不大,厂长需要负责的事情也比不上那些大厂,乐阳镇太小了,外地人拖家带口的,又很难在这边安心干,最后叶宁思来想去,还是得从基层提人上来。
  根据两人的观察,眼下就只有这一组的周巧珍和三组的陈素芳合适。
  周巧珍年轻,和车间大部分的工人都能打成一片,和组内的组员的关系也很和睦,就这么短短半个月,她已经彻底收服了组里那些原本不服她管的组员。
  陈素芳则是做事稳重,虽然成绩不是最好的,但是在其他几个小组都有返工的情况下,她带领的三组至今是一次问题都没有出过,加上她丧夫带着女儿独自生活,好不容易得了这么个工作机会,平常工作也是最拼命的。
  总之这两个厂长备选人各有各的长处,但又还没达到叶宁的心理标准,只能再给多给点时间让她们慢慢成长。
  当然了,这种事情叶宁也不会直接和江阿婆说,毕竟人事任免这么重要的事情,要提前嚷嚷出去,容易出乱子,所以她只是夸了周巧珍几句。
  不过光是这样阿婆就已经很高兴了,毕竟这代表着自家闺女得领导看重。
  江阿婆叶宁说完后,也不由得在心里暗自发了狠——女儿都这么争气了,她也不能掉链子,今天一定要替叶老板把江贱女的事情漂漂亮亮地办下来。
  在离小江村还有一里多路的地方,江阿婆让她停了车:“送到这里就行,再往前被人看到了就不好了。”
  叶宁见前面已经能够隐隐约约看到小江村的房子了,也没多说什么:“那我在这里等你们。”
  这不年不节的,江阿婆空着两只手回娘家,进了村后,小江村的人见到她之后,少不了要多问她几句,她心里惦记着正事,就板着脸三言两语搪塞了过去。
  江阿婆经过娘家时也没停下脚步,而是直接去了村尾江贱女的家里。
  江贱女家里从祖父辈开始就是一家子懒蛋,日子一直都过得紧巴巴的,村里其他人家里再穷,农闲没事干的时候还知道自己河边挖了泥巴回来夯些土砖建土胚房,他家两三辈的人经营下来,家里还只是茅草屋,实打实地是小江村破落户,加上江大牛夫妻两对家里的女儿不好,村里人都不爱和这家人打交道。
  江阿婆到的时候,江贱女正坐在屋檐下面洗衣裳,平常这个时候她后妈都已经把她赶到山上捡蘑菇去了,眼下这个季节,只要肯上山,捡些蘑菇送到公社的供销社去,怎么着都能换个几毛钱。
  今天是江贱女的后娘带着自己的三个孩子回娘家了,她爸需要她给自己做饭,才没让她上山。
  虽然江家院子外面的竹篱笆都已经腐坏了一大半,但是出于规矩,江阿婆进院子之前,还是清了清嗓子咳嗽了两声。
  听到动静,江贱女抬起头,看到江阿婆后,她眼里闪过了一丝迷茫,江阿婆的视线刚和她对上,她就立刻低下头。
  江大牛原本躺在床上休息,听到声音从从屋里出来后,也是眯着眼睛分辨了好一会儿,才出声道:“这不是江三姐吗?啥风把您吹来了?”
  江阿婆对江大牛这个人没有什么好印象,也懒得和对方客套,直接开门见山道:“我想让你家江贱女去帮我干活,管吃管住,一个月还给三块钱。”
  原本江阿婆是想说两块钱的,但是话出口之前,她又想到出发之前叶宁的话,才忍着心疼多给加了一块。
  虽然现在是经济改革了,但是真的挣到钱的还是极少数,村里一般的人家,要是只靠种地,一个月想攒够三块钱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江大牛一听有钱拿,立刻就笑了起来,不过他也不是没脑子的,转念一想又犹豫了:“这…… 她还小,能干啥活?”
  第169章 “怎么?江家不愿意放……
  江阿婆佯装不耐烦地开口道:“你没听村里人说过吗, 我家媳妇和闺女都去镇上的服装厂工作了,我老婆子上了年纪也干不动了,就是想花点钱找人帮着干点杂活, 就从洗衣做饭打扫一下屋里,我也是听我兄弟说你家姑娘多, 日子不好过,才想着先来问问你,你要是不愿意的话就算了,我再去问问别人。”
  说完江阿婆也不给江大牛细想的时间, 就作势要走。
  江大牛见状当即就着急了, 连忙出声挽留:“三姐, 三姐,您别走啊,我也没说不愿意啊。”
  江阿婆冷着脸道:“说实话,我这也就是看孩子可怜,她这样的孩子,能干的活本就有限,我这包吃包住还给工钱,真不知道你还有啥不放心的。”
  “放心,放心!”江大牛见江阿婆动了气, 赶忙赔笑道:“我家这丫头能让你看得上, 是她的造化,我家贱女干活可是一把好手,你别看她年纪小,但是以前农忙的时候她下地割稻子,比那些半大小子拿的工分都高,你三块钱请回去肯定不会吃亏。”
  江阿婆听了没忍住嗤笑出声, 家里有大人,还让一个六七岁的小姑娘下地割稻,也只有江大牛这种脸皮厚的才会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了。
  江阿婆十分不耐烦地一挥手:“行了,我也没事情和你废话,你要觉得没问题,我们就去大队长那里做个公证,白纸黑字写上,免得你后面拿了钱还来找我闹。”
  江大牛笑着搓了搓手:“公正肯定没问题,就是这说好的工钱?”
  江阿婆没忍住翻了个白眼,没好气道:“你放心,说好的工钱我一分钱都不会差你的,等公正完了,我就先给你一年的工钱。”
  江大牛本来想着自己能够先拿到一个月的工钱就算好的了,没想到江菊花这个老太婆这么大方,一开口就是一年的工钱。
  江大牛忍不住在心里飞快地算起来帐,一个月三块,一年就是三十六,有了这么多钱,他家耀祖也能隔三差五地吃上一回肉了。
  江阿婆和江大牛谈话的时候也没背着人,江贱女也听明白了,她爸收了人家的钱,要把她送去别人家里干活了。
  要是换做别人,可能还会伤心,忐忑不安,但是轮到江贱女的时候,她只木着一张脸,去别人家上工自然不容易,不过就她现在这样,这日子再差又能差到哪去呢?
  江大牛急着收钱,立刻就跟着江阿婆去了大队办公室。
  大队长听两人说完来意后,很是不解地看了江阿婆一眼。
  江阿婆的娘家兄弟多,这大队长正是她的大堂兄,看在亲戚的份上,江队长把她拉到一旁小声问道:“这江大牛是个窝囊的,他家那个婆娘也是个蛮横的,好好地你去沾这家人干什么,真要想找人去家里帮忙,直接在牛草湾找不是更好。”
  江队长可不傻,三块钱一个月请江贱女那么一个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小姑娘回家帮忙,这哪是请人?这不是明摆着做好事吗。
  江阿婆摆了摆手道:“大哥你别管,我有我自己的原因,你帮我把证明写好就行,要是可以的话,回头江大牛家里要是反悔不干了,还得麻烦你帮我压一压。”
  江队长想不明白堂妹究竟有什么不能说的原因才会这么说,只啪嗒啪嗒地抽着旱烟:“你要真铁了心思,我就给你写证明了,不过现在可是新时代,这孩子去了你家,你可不能苛待人家,虽然现在已经不兴以前那一套了,但是真要闹出事,大家都得有麻烦。”
  江阿婆瞟了一眼门口眼巴巴盯着自己看的江大牛,特意凑到自家堂哥身边,压着声音道:“大哥你这话说的,我又不是那恶毒的地主婆,还能折磨一个小姑娘,你放心,真的是有人请我这么做的,那位也是做好事,孩子过去不但吃不了苦,还能有学上,肯定比她留在家里的日子好过。”
  江队长闻言也放了心,江贱女可怜,他们这些人也是看在眼里的,队干部和妇联的人都去找过江大牛和他媳妇,不过他媳妇是个蛮不讲理的,他们一说,她就撒泼打滚,让谁觉得孩子可怜,就把孩子接回去。
  之前隔壁大队有一对不能生的小夫妻真想把孩子接回去了,他们又说自己把孩子养到这么大也不容易,非让对方给两百块钱才让把孩子接走。
  这可是整整两百块钱,现在村里好多人家里都还没有这么多存款呢,哪能为了一个非亲非故的小丫头花这个钱呢。
  后面大家就不管了,只把江大牛他们的话当疯话,听过就算了。
  但是这会儿江队长听自家堂妹说完后,心里又忍不住琢磨了起来:“之前江大牛他婆娘放话说她家三个闺女,谁能给她两百块钱,她就把孩子给谁,你既然是帮人做事的,索性也别每个月给工资了,直接给她两百块钱,直接买断,还能少花一点钱。”
  两百块钱也就江贱女现在五六年的工资,既然对方已经愿意给这个钱了,还不如直接一次性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
  江阿婆倒是不知道江大牛这两口子还在村里说过这话,想到叶宁之前说只要能够帮到孩子,花多少钱都愿意,她心里也有了计较。
  虽然不是自己的钱,但是江阿婆觉得叶宁人好,也是打从心里不愿意让对方多花钱。
  江阿婆转过身问道:“江大牛,你和你婆娘之前说只要能给你两百块钱,你就愿意把孩子送给他,这话可还作数?”
  江大牛闻言眼珠一转,眼里满是贪婪:“那是去年的价格了,现在这丫头又在家里多吃了一年的粮食,你要卖她的话,得给我三、不,四百,四百块钱!”
  江大牛想得明白,自家这个赔钱货今年已经八岁了,江阿婆给的工钱也不高,死丫头要干上十年才能赚到这三百六十块。
  而江阿婆家里也不太可能一直都需要人帮着打理家务,说不定干上两年就不要家里的这个死丫头了。
  虽然养着死丫头也费不了多少粮食,但是她长得不漂亮,八岁了看着还跟五六岁的孩子一样,就是养大了,估计也要不上多少彩礼。
  江大牛也知道自己和婆娘对江贱女不好,等以后对方结婚离家了,肯定是不愿意再帮扶娘家的。
  左右都指望不上她,还不如现在把她卖给江阿婆,先把钱拿到手里的才算是真牢靠。
  江大牛贪心,漫天要价,但是江阿婆也不是好欺负的,闻言眼睛一瞪,冷笑着说道:“我看你是想钱想疯了,就你家的那个瘦丫头,哪里值四百块钱?就两百,爱要不要,不要的话这证明我们也别写了,我看你这个人实在不讲理,我怕你以后耍横,我还是趁早重新找其他人吧。”
  江大牛也没想到江阿婆翻脸这么快,他心里也有些后悔,觉得自己不该把价喊这么高,毕竟现在镇上的城里人嫁姑娘,那要的彩礼也鲜少有上了两百块的。
  江大牛心中懊悔,连忙赔笑道:“要,要要,只不过这两百块实在是太少了,我养到这么大的闺女,你多少得再加点。
  江阿婆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加点也不是不可以,我给你二百五,不过我们得立个字据,以后孩子我带走了之后,你们就不能随便去打扰了。”
  江大牛好像不知道江阿婆开价两百五是存心磕碜自己一样,满眼贪婪地连连点头:“行,只要给钱,你说啥都行,大不了以后我就当没这个人。”
  江阿婆冷哼一声:“你最好是能说到做到,你在这里等着,我回娘家去借钱。”
  江阿婆这话一出,江大牛和江队长谁都没有怀疑,毕竟这可是两百多块钱,想来谁都不可能揣着这么多钱在身上到处晃悠。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