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木门通七零 第117节
崔维诚还好,虽然之前了解得没这么细致,但也知道个大概,但是顾骁就一不一样,他在一旁听得云里雾里的,这会儿忍不住问道:“可储蓄所凭什么把钱借给大家买房?要是这些人借了钱还不上怎么办?”
“所以需要抵押啊。” 叶宁转向顾骁,语气柔和了些:“买房的人得把房子抵押给储蓄所,要是贷款人还不上贷款,储蓄所就有权把房子收回来拍卖,这样储蓄所也不用担半点风险。”
见顾骁好像还是不怎么明白,叶宁只能换个说话:“那你这样想,就我们买的雅苑的那种房子,你首付几千千块钱就能搬进去,之后只用每个月还几十块钱的房贷,换上十年或者二十年这房子就是你的了,你愿不愿意?”
顾骁点头:“要是我有稳定的工作,那我肯定是愿意的。”
“这不就对了,市里可不缺工作稳定工人,大家拿不出全款,拿出一两成首付还是没有问题的,那些双职工,或者家里好几个工人的家庭,负担这点房贷,也是毫无压力的。”
崔维诚也听明白了,他人脉,在心里仔细盘算了一下这件事情的可行性,发现还真不是一点可能都没有。
他一脸激动地掐灭香烟,伸手拎过茶壶给叶宁倒了一杯茶:“小叶,你这可帮我大忙了,我回去就找人打听,要是这事能成——我再送你一套雅苑房子!”
送上门的房子,不要白不要,叶宁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热茶后,灿然一笑:“那我也不和崔哥你客气了,我就等着收你的房子。”
看在房子的份上,叶宁又多提了一嘴:“不过我觉得你可以先和山市储蓄所的所长谈,要是谈不下来的话,你还可以找农业银行嘛,这种稳赚不赔的事情,有竞争才有市场嘛。”
崔维诚一脸受教了地点了点头:“我跟储蓄所的王所长是朋友,下午我先找他谈!”
看着崔维喜笑颜开,一扫郁色的样子,叶宁语气淡然地提醒道:“要是房贷的事情能谈下来,回头崔哥你这边的宣传也得跟上,要把‘花明天的钱,住今天的房’的这个概念刻进大家的脑袋里。”
“首付和贷款、利息这些事情也得提前算清楚,这些东西在大家去售楼部咨询的时候就得和人说清楚,免得后面再来扯皮。”
“这是肯定的。”崔维诚越想心里越激动,这会儿连饭都没心思吃了,恨不得现在就去找王所长谈贷款的事情。
叶宁看出了他的心思,默默地加快了进食的速度,顾骁吃饭本就快,更是不用多说,三人只用了半个小时就解决了一场饭局,
最后在酒店门口分开的时候,崔维诚脸上的笑容就没下去过。
叶宁把玩着崔维诚给的名片,扭头过头问顾骁:“你说我要想在厂里安台电话,得花多少钱?”
这事顾骁还真能答得上来:“之前倒是听尤哥提过一嘴,他家里的电话好像装成两千多。”
叶宁点了点头:“还行,那回去后你去邮电所跑一趟,把厂长办公室的电话给装上,回头我也找人做点名片散出去,给厂里多拉点客户。”
顾骁在心里仔细记下后,又开口问道:“那我们现在去哪里?直接去批发市场租铺子吗?”
第163章 我要是下单,你们能帮……
叶宁点了点头:“直接去城南吧, 听说那边要新建好几家厂,之后的人流量应该会很好。”
山市城南批发市场最开始也是一片荒地,最后由政府出面把这边的土地卖掉了大半, 剩下的领导班子自己规划着弄了个规模挺大的批发市场,不过现在这个市场是要口碑没口碑, 要人流量没有人流量,虽然商铺卖得没有雅苑的房子贵,但是真正掏钱买的还是极少数,大部分人都是先租上几个月, 然后再慢慢观望。
齐芳的服装店也在这里, 尤利民租得早, 挑到了市场门口的旺铺。
叶宁他们来的时间不早也不晚,还能混到市场中间的摊位。
这里市场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就没有顾骁他们在深市遇到的高高在上了,因为生意不好,对方一听他们是来租铺子的,那脸上的笑容就没下去过。
工作人员领着叶宁他们去市场空着的铺子里实地看 了铺子的户型:“我们市场铺子都是六十平大小的,平常要开个小店肯定是够用了,要是觉得不够用,这里的层高也够,你们还能自己吊顶隔个夹层放货物或者住人。”
叶宁边看边扭头问:“租金多少钱?”
“本来租金是一百二一个月, 但是我们上面的领导说了, 要是商户能一次租满一年的时间,租金还能再少四十块,两年少八十,三年少三百二。”
叶宁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现在市场里常租得商户不多,这三年三百二的优惠, 就是用来钓鱼的饵。
叶宁继续追问:“如果我一下租两间铺子,还都租三年的话,这价格还能不能再优惠一点。”
“两间都租三年吗?那我可以和领导申请,免掉你这三年的管理费。”
批发市场做起来后,市里的领导也是专门安排了人负责卫生的,虽然发下去的工资不多,但是市政也要挣点钱的,商户除了租金之外,每个月还得另外缴纳垃圾清理费和市场管理费。
虽然管理费也不多,一个月就三五块钱,这会儿能在批发市场做生意的,也不会在意这么几块钱,但是积少成多,细算下来,两间铺子三年的管理费也不是大几百块钱了。
叶宁抬手敲了敲墙壁,现在还不流行豆腐渣工程,这商铺的墙敲着并没有空响声,她满意地点了点头:“行,就按照你说的来,我们是现在就签合同还是?”
“现在就去吧,早办你也能早开业,等会儿签完合同后,我让同事带你们去办营业执照。”
叶宁没想到现在做生意也要营业执照,好在她但凡是出们,就会把重要的证件挎包里,才不至于事到临头了再抓瞎。
顾骁身上带了钱,再加上上午取的,一下子给齐租金完全没有问题。
合同一签,钱一交,两套钥匙就这么叶宁手里。
之后叶宁被工作人员带着去办了营业执照,和现□□的各种复杂流程不一样,她只用登记一下信息就行了,只是登记处的工作人员见她是华侨,担心她不了解市里的各项规定,又拉着她来了一顿科普。
好在科普虽然花费了一些时间,但这铺子总算是租好了。
从批发市场出来的时候,顾骁十分贴心的问道:“接下来是不是要找人把铺子倒腾一下啊?”
“先不急,眼下我们厂里还没多少货,这铺子要用三年,我有亲戚是做这个的,回头我让他先来看看。”装修可是叶卫明的老本行,以前是老叶过不来,叶宁只能请人做,这会让老叶都过来了,装修铺子的事情就交给他了,省得他在山上待得无聊。
闻言顾骁面露疑惑,他记得叶宁是独自一人回的国内,之前倒是没有听说过她在国内还有亲戚。
叶卫明和马玉书以后要在叶宁身边活动,对外总要有个说得过去的身份,所以他们一早就商量好了说辞:“远亲,以前没跟着我们出国留在国内了,前段时间才联系上。”
顾骁扯了扯嘴角:“那挺好的,隔了这多年还能联系上。”
今年很多以前跑出去的华侨回国了,周顺弟在村里人听人说起过后,回家后总是忍不住念叨。
在她心里,顾骁的爷爷离开是情势所逼,两人之间的感情是真的,以前是政策不允许没有办法,现在国家允许华侨归国了,她心里总是盼着哪一天顾少爷能再回来见她一面,亦或者托人给她捎个口信。
顾骁因为这个爷爷,前二十年的人生充满了心酸与坎坷,他对顾家人可没有什么感情和期待,心里盼着对方一家就待在国外别回来了,他可不想再平添一些烦恼。
这会儿听到叶宁和家里的亲戚联系上了,他心里也不由得犯起了嘀咕。
叶宁见他没有动作,伸出手在他眼前晃了晃:“走吧,买点菜回家了。”
雅苑有天然气,只不过之前叶宁他们没有买锅碗瓢盆开不了火,这会儿都买齐了,倒是可以在家里自己做饭吃了。
其实在外面吃也挺方便的,只不过现在时间还早,叶宁和顾骁两个人单独待在一起,不知道怎么的,双方都有些放不开手脚,索性买点菜自己回去做,这人手边有事做了,也就没空胡思乱想了。
市里的生活比乐阳镇又要方便许多,之前尤利民他们十分稀奇的活虾,现在在市里的农贸市场里就能轻易买到了。
不过价格也不便宜就是了,六块五一斤,一斤虾都够买五六斤猪肉了,舍得买的人并不多。
叶宁他们买了两斤虾,又买了些肉、菜和调味料。
但凡是条件允许,叶宁每天都要摄入一些水果,正好市场里有香蕉卖,她也顺带着买了一把,回头分一些给齐芳,就当感谢对方昨天借床单给他们用了。
现在市里还没有夜市的概念,虽然有的片区已经有路灯了,但是天黑后大家还是更加习惯待在家里。
晚上顾骁掌勺,叶宁在一旁辅助,两人花了一个小时做了三菜一汤。
这一顿饭做完后,叶宁心里就只有一个念头——她下次来市里的时候,一定要从现代带电饭煲和热水壶过来。
这用铝锅煮干饭实在是太费劲了,哪怕她全程盯着,最后也还是糊了底。
因为早上顾骁特意回去说过,所以吃完晚饭后叶宁直接带着半把香蕉和两套全新的床上四件套去了隔壁。
齐芳打开门把两人迎了进去,看着两人手里的东西,她皱了皱眉,一脸嗔怪:“来就来了,怎么还带东西。”
叶宁耐着性子解释道:“被子是还你的,香蕉是我看着新鲜,想着孕妇吃最合适不过,就顺便多买了一点。”
眼下香蕉可是稀罕物,尤雅还好说,平常没亏过嘴,香蕉也是吃过几次,但是齐芳的两个侄子,可没有这个机会。
他们现在小姨家里住着,饭菜倒是可以敞开了吃,但是尤利民他们买的水果和零食,他们被父母特意叮嘱过,平常基本是不会自己拿来吃的。
不过齐芳也心疼娘家人,接过香蕉后转手就递给了一旁的蒋桂香:“妈,你把这香蕉分给孩子们尝一尝,我带小叶他们去打电话。”
现在电话可是一个家庭的重要资产,尤家的电话机在客厅独享一张小圆桌,桌子上面不但铺了颜色素雅的碎花棉布,电话听筒的把手上面蒋桂香还特意用耐脏的毛线钩了保护套。
尤利民常年在外面做生意,这几个月里各式各样的名片也收了不少,齐芳回家后特意归了类,这会儿一下递了六七张名片给叶宁。
“都是卖车的,好几个牌子,你自己斟酌一下,看要先打哪个电话?”
话音落地后,齐芳慢半拍地反应了过来:“我的意思是买轿车可不是一件小事情,你也可以把名片上的电话全打一遍,优中择优。”
叶宁点了点头,准备先从本土汽车厂家开始,毕竟国产的总归是要便宜一些的。
原本叶宁还担心这会儿不是工作时间,电话打过去可能会没人接。
然而眼下能有能力开汽车生产线的,都是国内规模数一数二的工厂,人家的销售科有专人值班,叶宁这边电话刚响两声,那边就接起了电话:“你好,海城汽车厂,你找哪位?”
叶宁清了清嗓子后,开门见山地说出了来意:“你好,我之前在广交会留了你们的电话,我想买辆轿车,打电话过来时想咨询一下情况。”
和现代大家开车出门要遍地找停车位的情况不同,现在国内能拥有私家车的家庭还不足百分之一。
汽车厂在广交会之前,除了公家采购的公车之外,好几个月都卖不出一辆汽车,广交会后,他们厂也是打出了一些名声,现在一个月倒是能卖出去几辆汽车了。
所以听完叶宁的话后,对方立刻就十分热切地介绍起了本厂的轿车情况:“现在我们主推的是厂里刚研发出来的,sc-11,sc汽车采用680型直列六缸汽油机,功率 90 马力……”
叶宁对汽车不算了解,出于礼貌全程像听天书一样听完了汽车的参数。
好在对方很快就背完了数据,说到了整体:“现在这款轿车的价格是两万四千六百八十元。”
价格不是问题,叶宁关心的只有一点:“我要是下单,你们能帮我把汽车运到山市来吗?”
“可以的,我们有专门的运输线,厂里也有现货,山市距离不算远,最快三天,最晚一个星期汽车就能送到您手里。”
第164章 这次从你这里拿的货,……
叶宁闻言心中一松, 两万多的价格比她预估的要低一些,厂家还能送货上门,能剩下她不少功夫。
不过叶宁也没上头, 毕竟这只是她问的第一个厂家,后面还有五六家排着队呢, 她可以都问一遍再做决定。
听说叶宁说要再考虑一下,对方虽然心中失望,但也没有表现出来,在她挂断电话之前, 还是客客气气地跟她道了别:“那我给你留一辆现车, 您考虑好了随时联系我。”
挂断电话后叶宁又打了电话问了其他厂家, 剩下的几家汽车厂里面只有一家是国产的解放牌,剩下的都是国外的牌子,他们刚进入国内市场,因为关税和造价等原因,就没有低于三万块的,最贵的一款更是高达五万元。
叶宁问了一圈后,还是觉得海城牌的汽车好,价格居中。
一通折腾后,叶宁又给第一家汽车厂打去了电话, 对方可能也没想到她这么快就打电话回来, 听见她要厂里的打款账户时,还有点没反应过来,怔愣了一下后才翻出本子把厂里的收款账户报给了她。
叶宁在本子上仔细地记好账号后,又和对方核对了一遍,确定账号无误后她才接着说道:“好了明天一早我就去储蓄所给你们打款,后面要发货了或者有其他问题, 你就还是打这个电话联系我。”
难得遇到一个这么痛快的客户,对方也适时提醒:“叶女士,你明天只用汇一半的款项,剩下的一半等你收到车核对无误后再汇就行了。”
挂掉电话,叶宁起身和齐芳道谢。
就她们的关系,叶宁也没说要给电话费这种话来惹人生气。
回到家里后,时间已经不早了,叶宁和顾骁道声晚安后就回了房间。
这个时间叶宁也睡不着,索性就在心里大概盘算了起来。
出发之前,她手里还有二十三万,卖衣服和家具挣了一些,但是在顾骁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