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木门通七零 第78节
公家的银行,钱存到里面是再稳当不过的,用的时候再取出来就是了,也不用她给保管费。
天知道乐阳镇的储蓄所开了这么多年,哪怕是镇上那三家厂子的公家账户上,都鲜有这么多的钱。
一时间乐阳镇大部分的人都知道他们镇上来了个侨胞,那财大气粗的,往储蓄所存钱都是一整箱一整箱的。
王主任原本心里还挺没底的,怕叶宁只是说得好听表面光,这会儿说得天花乱坠,真到要她给钱的时候她又拿不出来,知道对方往储蓄所存了二十三万现金后,他这心总算是落到了实处。
这几天镇上有不少的领导都想通过尤利民认识叶宁,不过对方知道她的性子,全给推了。
其中就属革委会的一个主任态度最跋扈,这也很正常,在这个混乱的年代,这些人是既得利益者,已经习惯了出门在外被人畏惧奉承着,难得遇到一个不给他一点面子的,心里可憋着气呢,
原本尤利民还想劝叶宁态度不要这么强硬的,对方是乐阳镇是地头蛇,连刚上任的小镇长都得让着半头,她以后还要在这里开果园,建厂,这样的人物,还是顺从着好。
然而世事无常,在对方想出法子给叶宁穿小鞋之前,去市里开会的乐阳镇镇长娄爱民先回来了。
娄爱民这次开完会还带回了一个足以让整个乐阳镇都震上三震的消息。
尤利民一大早就来招待所找叶宁了,两人刚一见面,他立刻激动的嚷嚷道:“小叶,你太神了,你前脚刚说革委会的牛主任神气不了几天了,这市里就决定撤销各级革委会,恢复成立各级地方人民政府,这牛主任昨天被下面的人举报了撤职了。”
之前尤利民一直因为叶宁对牛主任的态度而担惊受怕,这两天连睡觉都在琢磨着自己该怎么从中斡旋,没想到事情的发展竟然如此让人意料不到,老牛直接让人一撸到底了,以后他别说给叶宁穿小鞋了,能不被以前那些的罪过的人按死就是好的了。
叶宁听齐芳说起过这位牛主任的事迹,他自己就是靠着举报、抄老师家起的势,现在又被手底下的人举报落难,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因果循环呢。
叶宁摇了摇头,扭头问一旁的尤利民道:“娄镇长既然回来了,那我们的土地证是不是也能下来了?”
尤利民点了点头:“是啊,等会儿小顾来了,我们就能一起去镇政府交钱领证了。”
昨天已经约好的事情,顾骁也没让叶宁他们多等,在家里吃完早饭就来镇上了。
三人碰头后,结伴去了镇政府。
原本叶宁觉得买地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然而等她亲身经历过后,才知道这事很简单。
签合同,交钱,镇长娄爱民带着镇政府的人清点钱款,确定数量无误后,他再在写好土地面积、位置的土地使用证明上盖上镇政府的公章。
这一切进行得都太快了,以至于叶宁看着自己手里的两个小本本的时候,还有些回不过神来。
叶宁是大买主,娄爱民给她弄好后再去给尤利民和顾骁办的证。
不过就一个小时的功夫,三人的地就都买好了。
镇政府公家的账户上也即将多出三十几万块钱。
大钱赚到手后,娄爱民也没忘记叶宁还要租地的事情:“听王主任说你还想租一片山地,地都已经量好了,你准备租多少?”
买地花了叶宁二十一万四千七百元,她手里一共就只有二十三万,这会儿只剩下不到两万块钱了。
之前量好的五千多亩地叶宁是不可能全部租下了了,她在地图上把木门到半山腰的地方划拉了一圈道:“就这一片山林,我租个两三千亩吧,不过希望领导们能允许我从山上修条路下来。”
“还是那个问题,我这山地是租来搞养殖的,回头可能会养跑山猪和跑山鸡,猪和鸡养成后得运下山,没路可不行!”
镇上出租山林还是头一次,娄爱民本来想着叶宁要一下子租下这么大一片地的话,附近的村民上山捡柴火和野菜会不方便,回头可能会生出不满的情绪。
现在对方又改了主意,决定从半山腰开始圈地,倒是不耽误老百姓捡柴火,挖野菜捡蘑菇了,至于从山上修路,只要不让镇上贴钱,娄爱民是一千个、一万个愿意。
娄爱民直接拍板了:“行,路随便你修,山林不值钱,你租得多,我给你按照最便宜的价格算,一亩地一年租金两块钱。”
一亩地两块一年可以说是很便宜了,不过叶宁买地的时候花得太猛了,这会儿囊中有些羞涩,只能试着和娄爱民商量道:“我回国带的钱不多,回头买果苗和机器还得花钱,这地我先租两千亩,然后先给你三年的租金行吗。”
之前叶宁本来打算一下子租十年的,这会儿钱不凑手,只能先缩短年限了。
娄爱民一早就看过叶宁的资产来源证明了,知道她说的都是真话,闻言也没太在意:“当然可以了,那这租地合同我就先给你写三年,你放心,这租用年限回头你什么时候手里宽裕了再来改都行,这一片山林,只要我还在乐阳镇一天,就绝对无条件优先租给你。”
有了娄爱民这句话,叶宁就放心了,毕竟她是真准备在山上养猪养鸡的,回头这两千亩地都得用铁丝网围起来,如此一来光是前期投入就不是个小数目了,她也不想这地自己自租了三年就被别人摘了果子。
又给出一万两千块钱后,叶宁手里就只剩下三四千块钱能用了。
好在土地总算是顺顺当当地租下来了。
之后叶宁土地证和租地合同一到手,叶宁就要忙起来了。
建厂和找人翻地都需要钱,叶宁不想动手里的金条,就只能把主意打到崔维诚身上了。
算算时间,她之前买的那两台蕾丝纺织机差不多也到货了,她也是时候回去看一看了。
为了崔维诚这单生意,叶宁可没少费心,考虑到七十年代制造蕾丝面料的材料可能会短缺,除了两台机器外,她还花钱买了一千卷白色的锦纶线。
在现代锦纶就是制造蕾丝布料的主要材料,叶宁想着回头机器到了,自己作为卖家,少不了要把机器运行起来示范给崔维诚看的,到时候没有原材料可不行。
蕾丝纺织机个头不小,好在部件可以拆卸,不然叶宁还真没办法通过木门把东西运过去。
机器的构造总是复杂的,叶宁也是把厂家送的说明书和介绍机器各个功能的视频翻来覆去地看了好几遍后,才敢上手拆解机器。
一台机器的零件就够装满一个大坑了,怕弄丢零件回头组装不好,一些小的零部件叶宁都小心地用布包装了。
来回折腾了两天后,叶宁才算是把所有的零件都给运到坑里放好。
之后就需要尤利民帮忙了,虽然叶宁对尤利民的为人还是挺看好的,但是这次的机器对方是一点好处都没有,在去镇上找尤利民帮忙运货的时候,她心里还是挺没底的。
其实尤利民挺叶宁说对方把机器的零件运到山上,想让他们帮忙运下来的时候,心里也挺莫名奇妙的。
这个机器又不比其他货物,这搬来搬去多折腾啊?叶宁既然有门路,直接让人把机器放到一个好搬运队的地方不就行了。
叶宁先让人把机器弄到山上,然后还要从山上弄下来,这不是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吗?
对于尤利民的这个疑问,叶宁没法回答,只能说她上面的货主不想暴露行迹,这机器也是对方从平市运过来的,走的就是山路,往常她和对方就是在山里交接货的,这交货的地方又没办法改,只能她自己辛苦一点运货了。
对此尤利民倒是没有怀疑,毕竟前些年抓倒买倒卖实在太厉害了,在山里交货确实安全,现在国家对于经济改革已经是摆到明面上来了,远的不说,就是乐阳镇的电影院外面,就已经有老人挑着箩筐或者背着背篓卖炒花生,炒蚕豆了。
随着革委会的倒台,这一向威风的打办好像也龟缩了起来,镇上很多人都已经光明正大的摆上小摊了,就谷三他娘杨翠莲,最近都开始公开接活了。
见大家做生意都没出问题,尤利民胆子也跟着变大了,让谷三去郑老七他们家里叫人运货的时候,他还不忘提醒叶宁:“现在上面好像是不抓倒买倒卖了,以后你再和对方订货,可以直接在山下交易了,到时候我安排车一车就给拉回来了,不用费什么力气。”
叶宁一下子就听出了尤利民的言外之意,忍不住挑了挑眉:“怎么,听这意思,尤哥你是想买车了?”
第102章 “乖乖,这机器可太神……
尤利民挠了挠头, 也没瞒着叶宁,笑道:“确实有这个想法,你是知道的, 我这经常去市里卖货,总让石崇找车说话都不硬气, 买了地后我手里还有点钱,我也让人打听了,全新的解放中卡,两万多就能买, 载重也不少, 满载能有五吨。”
“我手底下兄弟又多, 平常除了在你这里运货的那两天,其他时间大多都是都闲着,这要是能买上一、两辆货车,回头也能安排他们出去揽活。”
说实话,买了地之后,尤利民手里也没多少钱了,买车对他来说算是走的一步险棋。
这也是崔维诚在电话里告诉他的消息,按照时下的情况,需要用到货车的都是各个工厂, 一般情况下, 他们都有自己的运输队,虽然崔维诚说尤利民现在买车做运输生意,绝对能够赚到钱,但是他心里还是有些没底的,怕自己钱花出去了却回不了本。
不过看着最近镇上的情况,尤利民还是打定了主意要买车了。
现在政策松快了, 镇上的人也都不啥的,好多做小生意的人都活泛了起来,一个背篓,一担挑子,就能把自家的小生意做出来。
他前期投入这么多,没道理会输给这些小摊贩。
叶宁本来是没这个心思的,但是这会儿也忍不住心中一动。
“这确实是个好营生,尤哥你准备什么时候买,我也想买一辆回来运货用,回头我们一起下单,说不定厂家还能给我们打个折。”
这次为了运这批机器零部件,叶宁可是连吃奶的力气都使出来了,这要是能有辆货车,回头她直接多花点钱吧土路修到木门边,以后运什么东西都方便了。
尤利民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尖:“这我现在也还不知道呢,是托崔先生帮忙买的,你想买的话回头再和他说一下吧。”
叶宁闻言倒也不意外,毕竟货车在这个年代也是极为紧俏的货物,别说乐阳镇了,就是整个山市,恐怕都没有能够独立生产出货车的机械厂。
而崔维诚到底归国大半年了,这中间他一直在四处走动了解情况,中间可能各种厂家都认识过,能有买到货车的路子也不奇怪。
叶宁现在手头拮据,但是这也并不耽搁她买货车,等她把这两台蕾丝纺织机交给崔维诚后,这钱不就到手了。
到时候她不但能够买货车,连工厂和果园都能开始建设了。
两人都急着把机器交给崔维诚,也算是一拍即合,等谷三和郑老七等人到了后,叶宁就直接带着他们上了山。
这次的机器不是靠着叶宁和顾骁两个人就能运得走的,所以她直接带着尤利民等人到了放机器的大坑旁。
看着坑里的各种机器零件,尤利民有些懵:“小叶啊,你这把机器拆成这样,不会出问题吧?”
叶宁笑着点头:“你放心,对方把组装和操作这机器的零件的方法都教给我了,肯定没问题。”
叶宁还是得感谢自己,之前为了考研考编她买了一台家用打印机,过来之前能直接把厂家附赠的说明书遮掉一些会暴露的信息重新打印。
回头见到崔维诚后,她把机器打开给对方示范一遍,然后再把说明书往对方手里一塞,就能美美收钱了。
有些机器的部件很重,叶宁用大平板车弄过来时就费了不少力,这会儿需要谷三他们两个人一组,用扁担和麻绳往山下担。。
因为知道这机器的珍贵性,尤利民一边指挥众人搬运零件,一边还得不停地叮嘱大家要小心,生怕哪个零件磕坏了,回头影响叶宁交货。
谷三等人累出一身汗,来回跑了两天后,才总算把所有的机器零件全部都运到了城隍庙。
考虑到之后还要运到市里,叶宁也没急着组装机器,而是让尤利民先打电话通知了崔维诚,让对方安排两辆运输车过来拉机器。
崔维诚为了叶宁手里的机器,已经在山市待了半个月了,刚接到尤利民电话的时候,他激动得直接从沙发上窜了起来:“等着,我现在就去联系货车。”
崔维诚要用货车,也只能找石崇,两人前不久刚聊好了在市里买地搞房产的事情,这会儿属于是关心紧密的合作伙伴,他要用车,石崇马上就给安排好了。
崔维诚到乐阳镇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
按照叶宁的意思,这两台机器还是运到山市在组装使用最合适,免得现在组装好了回头运得时候还得再拆开。
然而崔维诚却等不及了,可能他也怕机器不对自己白费心思。
卖主有要求,叶宁只能满足,城隍庙这边没通店,尤利民还得联系电工从旁边有点的人家牵电线过来。
本来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但是崔维诚出手大方,一张张大团结给出,电工和借点给他们的那家人脸上都快笑开花了。
之后叶宁又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指着自己打印的说明书,手把手地教崔维诚组装机器。
崔维诚自己瞪着眼睛认真学的时候,还不忘叮嘱跟着他郭过来的技术工仔细看着叶宁的手上的动作。
机器组装好后,叶宁又把一圈圈锦纶线固定在了机器上的一排机器上。
织布开头总归是难的,叶宁也是很费了一些功夫,才把所有的锦纶线牵引过机器。
这台纺织机经过加减放线的位置和多寡,可以灵活制成十几种蕾丝布料样式,这些叶宁都清楚地给写在说明书上了。
在叶宁按下开关之前,在场的人心跳都不由得加快了起来。
当第一卷 锦纶线缓缓穿过纺织机后,洁□□美的蕾丝面料从纺织机出口中流淌而出时,在场的所有人都发出了惊叹声。
没一会儿,织布机就织出了三四尺长的蕾丝布料。
这个速度可以说是很快的。
叶宁买的是旧款的机器,机器上明显的标志她都提前让叶卫明用角磨机磨掉了。
半自动的机器,需要人工换接线,在现代因为费事,已经没有纺织厂会用了,但是放在这里,这样的旧机器倒是算得上先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