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木门通七零 第32节
叶宁的眼神里闪过一丝期待,那些衣裳堆在谷仓里变不成钱,要是尤利民愿意接手,就是全赊给他,她也是愿意的。
听出叶宁想干什么,顾骁连忙摆手劝道:“尤利民应该不会再要了。一来货物价值太高,风险大;二来衣裳多了,存放和运输都成问题。”
对于自己的交易细节,尤利民并没有瞒着顾骁。
顾骁知道,对方认识镇上运输队的人。如今镇上几个厂子运输货物用的是小货车,那货车车身不大,一趟拉的货物数量有限。
尤利民虽说有能耐在车子装货不太满的时候,夹带一些货物去市里,可车厢空间本就狭窄,一次运个十袋、二十袋衣裳,就已经达到极限了。
运输队的工作可是人人羡慕的肥差,就算尤利民愿意冒险,像何爱军这些人,也绝不可能为了那点蝇头小利,去冒这么大的风险。
况且,镇上不比山上,十几袋衣裳堆在一起,就跟一座小山似的,显眼得紧,堆在城隍庙也不安全。
这一袋衣裳价值一千多块钱,尤利民的家底本来就薄,必不可能冒这么大风险。
听顾骁解释完其中关键,叶宁终于彻底打消了念头,她一脸无奈地说:“行,那剩下的衣裳就留着秋天再卖吧。”
说完,她像是突然想起什么,扭头问道:“对了,我这次选的衣裳款式挺多的,你给自己和家里人也挑几身,算我送你们的。”
顺着叶宁的视线,顾骁下意识地扯了扯自己身上那件打着无数补丁、破旧不堪的衣裳,一脸窘迫地说:“不了,我们在村里情况特殊,不适合穿这些衣裳。”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苦涩,眼神里满是无奈。叶宁带来的这些衣裳,款式新颖,面料上乘,与自己和妹妹顾灵身上的衣服相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自己身上的这件,就像是早该扔进垃圾堆的破烂。
其实如今顾骁手头并不缺钱,可村里到处都是眼睛,顾家人根本不可能,也没有理由在人前露富享受。
怕顾骁误会自己的意思,叶宁连忙摆了摆手,解释道:“我没别的意思,是我手里剩的衣裳实在太多,放在那里也派不上用场,就想着问问你需不需要,你要是需要的话,就我们这个交情,我那些衣裳你可以随便拿去穿。”她的眼神真挚,语气急切,生怕顾骁多想。
怕顾骁多想,叶宁又轻声安慰了一句:“没事,这些偏见总会过去的,以后大家或许就不在乎成分不成分,只看重钱了。”
要知道在现代,谁家要是祖父、祖母那一辈是地主或者资本家,那可是足以在人前炫耀的资本,要是家里能再有几件祖上传下来的传家宝,直接就能实现财富自由了。
之前叶宁的大学舍友家里便是如此,因为拆老房子,从房梁上掉下来了一个布包,里面有两根金条和几十枚银元。
哪怕那时候黄金的价格还没有飞涨,叶宁舍友的父母也靠着卖金条和银元赚了好几百万,这位舍友也摇身一变,一夜间就成了富二代。
然而,生活在这个世界的顾骁,并未把叶宁的话当真。
毕竟这样的时局已经持续三十四年了,哪是说改就能改的。他们这些黑五类,仿佛生来身上就带着难以磨灭的印记,他父亲是这样,他是这样,以后他的孩子恐怕也难以摆脱。
其实和那些被送到边疆开荒,下放到牛棚、林场的同类相比,顾骁一家的处境已经算是幸运的了。
这一切也多亏了周新文的关照,因为对方在公社有话语权,这些年周顺弟才没怎么遭受批斗的苦头。
至于村里人的白眼和轻视,这玩意不痛不痒的,习惯了也影响不了什么,顾家除了年纪最小的顾灵现在还会为同龄人的孤立而伤心之外,顾骁和周顺弟都已经不太当回事了。
这个话题太过沉重,叶宁作为后世人,即便告诉顾骁这种情况只是暂时的,可顾骁作为身处其中的局内人,又怎会轻易相信。怕顾骁难受,叶宁只能生硬地转移话题,说道:“说真的,我们也做了这么多次交易了,接下来我还真不知道该弄些什么东西好了。”
听叶宁说起交易的事儿,顾骁也勉强打起一些精神,低声和她商量起来:“现在还不清楚衣裳到底好不好卖,真要说市面上什么东西最不愁卖,还是各种肉和粮食,其次就是蜡烛、肥皂、洗衣粉这些日用品,应该也挺好卖的。”
这些商品都是顾骁平常会有需求的东西,这些基本的消耗品,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不愁销路的。
顾骁说的这些东西的单价实在太低,要是放在之前,叶宁根本不会考虑。
不过,有了这两次交易得到的六根金条,不但能够彻底偿清叶宁家里的债务,应该还能剩下不少存款。
如此一来,叶宁总算是不用再一门心思地拼命敛财了。
叶宁思索了一会儿,缓缓点头道:“行,我回头留意一下。不过这些东西都不太值钱,利润也低,这样一来,不仅我挣的钱会减少,你的分红也会受影响。”她的眼神里带着一丝歉意,看向顾骁。
顾骁满不在乎地拍了拍自己的两个裤兜,十分看得开地说道:“已经很多了,要不是遇到了你,我这辈子都挣不到这么多钱。”
顾骁说的可是真心话,在遇到叶宁之前,顾家连一张大团结都拿不出来,一家人省吃俭用,常常连肚子都填不饱。
家里存的那几块钱,还是顾骁的父母去世后,公社给的抚恤金。
当时两条人命才换来一百块钱,在那时也不是一笔小数目,可这些年顾家人看病、买粮食,早就花得所剩无几了。
现在顾骁想着自己竟如此轻易就挣到了三千多块钱,心里难免有些唏嘘。
不过因为顾家在村里的特殊情况,不能大吃大喝,也不能穿金戴银,即便有钱,也体会不到多少暴富带来的快乐。
顾骁都这么说了,叶宁还能说什么,只能点头道:“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那我下次就想办法弄点粮食和日用品过来,肉需要吗,我也有货源。”
这段时间叶宁没少听叶卫明和马玉书念叨,他们小时候只有过年才能吃上肉,叶卫明更是希望她能够多往这边送这些能够真的改善大家生活质量的商品。
顾骁想都没想就点头道:“肉自然是需要的,镇上那些人为了买块肉,天不亮就去排队了,下个月天气已经热起来了,这肉放不住,你可别弄多了。”
叶宁挠了挠头:“那我就只弄一头猪的肉过来行不,你觉得尤利民能够在一天之类卖掉这么多肉吗。”
虽然和叶宁认识的时间也不短了,但是至今顾骁还是有些不能理解对方对少和一点点的定义。
那可是一整头猪!一整头!她怎么看着还很遗憾,一副打从心里觉得少的样子!
第34章 ——不是三轮车不好,……
“应、应该行吧?”顾骁回答时, 声音带着明显的犹疑。
他心里着实没底,毕竟平日里,大家买肉都是一斤八两地买。
如今以一头猪为交易单位, 这对他来说实在过于陌生,完全超出了以往的认知范畴。
叶宁微微蹙起眉头, 既然实在难以判断,也懒得再费神思考,便道:“那就先定一头猪。对了,牛肉、羊肉、鸡肉这些, 要不也弄点儿?”
“呃……”顾骁一时语塞, 实在不知如何回应, 只能语气干涩地说道,“要是你能弄到,也、也可以弄点儿来?”
顾骁活了二十年,猪肉都难得吃上几回,更别提牛肉和羊肉了。
前些年,大队里有头牛病死,周新文当即吩咐村里人把牛拉到公社卖掉。
其实相较于牛肉,现在人们普遍更青睐猪肉。牛肉虽肉质紧实、口感佳,可没什么油水;猪肉虽说口感稍逊一筹, 却油水足, 吃一顿猪肉,能让人十天半月都不觉得烧心。
如今顾骁手头宽裕了,倘若叶宁真能弄来牛肉和羊肉,甭管尤利民那边卖不卖得出去,他都打定主意要先买些回家,让家人尝尝鲜。
叶宁听后, 大手一挥,果断道:“行,我心里有数了。你接着运货,我回去联系货源。”
顾骁眼中闪过一丝钦佩,乖乖点头应道:“好,你先去忙。”
叶宁提出帮忙装货,被顾骁婉拒后,她也没再多耽搁,站起身,拍了拍双手,毫不犹豫地转身离去。
当然,叶宁并非真的下山,和往常一样,她朝着顾骁稍后运货要走的反方向,快步走了几分钟,而后径直蹲到灌木丛后面。
——为避免被山里的蚊虫叮咬,叶宁还不忘和那些灌木丛的枝叶保持距离。
顾骁这边手脚麻利地装好衣裳后,便马不停蹄地朝着红星大队赶去。
等他一离开,叶宁瞬间闪身回到现代。
叶宁从谷仓出来时,叶卫明正坐在轮椅上专注地看电视,见女儿从谷仓出来后,径直钻进房间,也不知在里头捣鼓些什么,随后出来便从茶几上拿起三轮车的钥匙,叶卫明忍不住多问了一句:“要出去?”
叶宁伸手拍了拍背着的小皮包,满脸得意地仰头说道:“这一趟我可赚大了,我要去镇上一趟。对了,之前那个老板不一定能收下这么多金条,要是卖不完,我可能还得去一趟市里,您跟妈说一声。”
最近金价又大幅上涨了一波,那些连锁金店的黄金价格已经突破九百元一克,就连金板料的回收价格,也快接近七百元一克了。
至于叶宁是怎么知晓这些行情的,那是因为之前卖黄金时,她添加了冯放的飞信,对方每天都会在朋友圈更新国际金价以及自己店里的黄金回收价。
今天早上,冯放店里的旧金回收价已经涨到了六百八十元一克!
叶宁盘算着先在镇上卖掉一部分金条,镇上那位老板给出的价格虽说不高,但好在买卖双方都有所顾忌,每次交易都是现金往来,能省去不少麻烦。
到了镇上否,叶宁从车座下把口罩帽子都戴上后才抬脚走进金店。
金店老板她进来,半点没犹豫,当即就起身拉下卷帘门。
叶宁也二话不说,直接从包里掏出两根金条,直接摆在了面前的玻璃柜台上。
老板瞧这架势,立刻笑着说道:“哟,这次可是大手笔啊!”
在接过两根金条进行过火检验时,早就在心里对叶宁的身份拍板过的老板还特意提醒道:“金价涨了不少,看在你今天货多的份上,我也给你多涨一点,六百四十元一克。”
叶宁瞧着老板那副好似给了天大好处的模样,心里暗自咬牙,腹诽道:“奸商!彻头彻尾的大奸商!”
老板可是个精明人,一看叶宁闷不吭声,心里便明白对方此刻心里肯定没念自己的好,不过他对此并不在意。来他店里交易的这些“特殊”顾客,哪个心里没骂过他?
——骂归骂,他们手里有了货,还不是只能来找他。
金条不同于首饰,石崇手里的金条更是品质上乘。两根金条检验过后,竟然毫无损耗。金店老板十分满意地点点头后,又抬起眼皮问叶宁:“两根金条一共六十四万,还是要现金?”
叶宁毫不犹豫地点头应道:“嗯。”
老板咂了咂嘴,面露难色:“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我手里没有这么多现金,你得等会我一会儿,我去找人倒换一下。”
叶宁也很理解,毕竟一般情况下,确实没有人会在店里或者家里放上这么多的现金:“没事,我不着急。”
见叶宁没有不高兴,老板心里也松了一口气:“行,你先在外面等我一会儿,时间不会太久,最多半个小时我就回来了。”
店里的橱柜中有不少的金银玉石,就两人的这点交情,老板肯定是不会放心让叶宁一个人在店里等着的。
叶宁也不放心对方走自己的金条,最后的结果就是叶宁手里攥着自己的两根金条,站在了金店门口。
对着紧闭的卷帘门发了好一会儿呆后,叶宁转身就进了街口的奶茶店。
叶宁点了杯奶茶,窝在靠窗的沙发上盘算起来。
原本叶宁打算把手里的金条全部卖掉,可没想到两根金条就卖了六十四万。有了这笔钱,已经足够支付伤者的赔偿款了。
伤者伤势严重,他的儿子和女儿又都不是好说话的人,前段时间还叫嚷着要来村里闹事,说他们要上班,没时间照顾父亲,要求顾家出请护工的钱。
眼尖事情实在拖不下去了,于是马玉书只能把对方约到市里的律所,正式商谈私下和解的事宜。
当时对方一见面就狮子大开口,索要一百万赔偿。
当然马玉书也不是好说话的,当即就双手一摊,直言道:“为了这事,我家已经倾家荡产,房子车子都卖了,这点你们找人查过,肯定是清楚的。”
“说实话,现在家里是真没钱了,就算要赔你们这八十万,我还得花时间去找亲戚朋友借,人家肯不肯借还两说。你们要是觉得八十万能了结此事,我就厚着脸皮去借;要是你们不依不饶、非要一百万,那我索性也不费这口舌去背一身债了,反正也还不清,你们就走法院强制执行程序,看最后能拿到多少赔偿吧。”
马玉书把话挑明了,对方懂法,也请了律师,心里清楚马玉书所言属实。
对方知道,要是顾家人铁了心耍赖,别说八十万,就是十万块都拿不到。
就算法院把叶卫明和马玉书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可他们住在村里,吃喝不愁,根本就受不到什么影响。
经过一番权衡后,对方最终是同意了马玉书提出的条件。
在双方律师的见证下,签订协议后,马玉书当即先支付了二十万现金,并说明剩下的六十万还需些时日去凑。
如今有了今天卖黄金所得的六十四万,支付所有赔偿款已然足够。
现在,叶宁纠结的是,剩下的黄金,是继续卖,还是就放手里存着。
叶宁心里装着事情,也没忘记和金店老板约好的时间,半个小时一到,她就又回到金店了。
金店的老板倒也说话算话,没过一会儿,就拖着一口黑色拉杆行李箱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