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木门通七零 第16节

  尤利民忍不住一挑眉:“这玩意儿这么贵,你买来干嘛?”
  要知道,不是尤利民看不起自家兄弟,这手表就算他一分钱不赚,也要九十五块钱,秦老四家里的情况虽然还过得去,但也没到用得起手表的地步。
  秦老四苦着脸道:“还不是我大哥,他最近在相看对象,对方聘礼要得高,直说了,聘礼除了一百八十八块钱外,还得要一辆自行车或者一块手表。”
  “这段时间我哥和我爸妈正为这事发愁呢,毕竟这自行车和手表都是要票的,他们手里攒了些钱,却一直买不到东西。”
  一听是兄弟家里人的终身大事,尤利民也没法拒绝:“既然如此,那这手表我就卖一块给你,算你一百块。你也看到了,一块手表我就赚五块钱,够厚道了吧。”
  秦老四也不是那不识好歹的人,知道这不要手表票的手表尤利民拿到市里后,随随便便就能卖个一百二三,当即就蹦了起来。
  “够了够了,不过老大我不要男士手表,女士就行,九十块钱对吧?我现在就回去拿钱!”
  话音落地后,都不等尤利民开口,秦老四就直接窜了出去。
  看着秦老四急赤火燎的样子,尤利民一脸无奈地摇了摇头。
  起身关上门后,尤利民扭头对齐芳道:“媳妇儿,这手表是真不错,你也挑一块戴。”
  齐芳笑了笑:“这东西这么贵,我又不上班,戴它干嘛,倒是你,平常在外面走动,应该留一块手表自己戴才是。”
  齐芳是个会过日子的人,知道这手表多卖出一块,自家就能多赚几十块钱,所以哪怕她心里喜欢得不行,嘴上也是说不要的。
  尤利民自然注意到了媳妇儿的视线,当即就伸手拿了一块女士腕表给她戴上了:“挣钱就是花的,我们一人一块,剩下的再拿去卖!”
  看着手腕上闪闪发光的手表,齐芳拒绝的话瞬间就舍不得说出口了,最后她一狠心:“行!一块手表正经能用十来年,我们这也算提前享受了。”
  “你就放心戴吧,我之前就算过账了,等那些布都做成衣服后,刨开各种成本,我们至少能挣这个数。”
  “这么多?” 看着丈夫伸在自己面前的手指,齐芳不由得倒抽了一口凉气。
  尤利民勾了勾嘴角:“这还是我们工钱给得高,要是工钱少给点,保不齐能赚小两千呢。”
  齐芳心满意足道:“这已经不老少了,说真的,这事之前我想都不敢想,以前你在外面折腾,一年到头都挣不到多少钱,现在好了,这一次挣的钱,都抵之前好几年挣的了。”
  尤利民抬手把齐芳搂进了怀里:“所以啊,媳妇儿,咱们都挣到这么多钱了,哪还能舍不得这两块手表,你放心戴,明天咱们一起去市里,除了卖手表和衣服外,顺路再买点好酒和吃食去看看我丈母娘和老丈人。”
  尤利民夫妻两凑在一起小声说着家常时,现代的叶宁正小心地和马玉书扶着叶卫明往搬家的货车上 上。
  马玉书抬手替丈夫擦去额头上因为疼痛而沁出的汗水后,小声道:“等会儿你们先回去,家里好几年没住人了,你女儿又是个马大哈,我得在镇上买些调料和肉菜。”
  坐在马玉书旁边的叶宁瘪了瘪嘴,不服气地出声辩驳道:“米面油调料我都买齐了的,最多再买点水果和肉就是了嘛,你和爸回去,我的车还停在车站,缺什么你发在我的手机上,我顺路就买回去了。”
  叶宁有些气闷地想,老妈明明前两天还说她是家里的顶梁柱,这才过了几天啊,又说她是马大哈,爱果然是会消失的!
  第19章 “诶,你说顾灵那丫头不……
  叶宁心里碎碎念个不停,下车后还是直接去了菜市场。马玉书点名要的猪肉、排骨、猪脚都得买。从村里到镇上骑车要半个小时,现在一家人回了村里,买东西不如以前方便。蔬菜可以自己种,可这鱼肉就得全靠买了。住在村里,想要每天都吃到新鲜肉不太现实,不过家里有个大冰箱,一次买够一个星期要吃的肉食倒也可行。
  手里有了钱后,叶宁买起东西来也不手软。自己喜欢吃的排骨必须得多囤些,牛肉也不能少,马玉书做的土豆炖牛肉能把人香得不行。当然,水果也不能少。如今正是草莓上市的时节,又红又大的草莓来上两斤。路边水果店有活动,三十八一斤的榴莲也得来上一个,这东西叶宁一家三口都爱吃。
  还有零食,村口的小卖部主要卖烟酒和调料,零食也就是一些辣条和小甜水。叶宁爱吃薯片、牛肉干…… 在零食店里扫荡一番后,出来时手里就拎了满满两大袋子。
  清点过车斗里的物资,确定没有遗漏后,叶宁又开着车去了加工棉被的街边小店。在网购发达的大环境下,做手工棉被的店铺生意一般。上次叶宁来买棉被时还和老板闲聊过,对方是祖传的手艺,有了机械压棉床后,做一床被子快多了。
  眼下这个时节,正是棉絮店的生意旺季。上次叶宁来时,店里存放棉被的架子有一半都是空的,今天来的时候,架子上倒是满满当当地堆满了。棉絮店的老板满脸喜气,指着架子上做好的棉被对叶宁说:“有家人在乡下建了别墅,四兄弟呢,一人一层,光是棉被就定了十几床。”
  老板这话一出,叶宁还没来得及出声,店里其他的客人就接过了话茬:“前两年那个事一出,手里有钱,老家有地的人都一窝蜂回家建房子了,这以后要是再有这样的事情,守着家里地,至少不会吃不上饭。” 长溪镇这种小地方,压根找不出几个有钱人,这一家人风光回乡,无疑成了镇上最近最大的谈资。
  “这家人可有钱了,听说那大别墅光是装修就花了三四百万。”
  “听说爷爷辈是矿上的工人,早早就进城了,后来改革开放了,靠做运输起的家……”
  见两人越聊越兴奋,叶宁虽然也想继续听有钱人的八卦,但她还有正事要干呢。叶宁清了清嗓子:“老板,你这里有现成的棉被吗,我要买三床。”
  顾骁只要一床被子,不过叶宁能从兄妹俩平常的衣着打扮中看出一家人的情况,顾家奶奶的棉被不能用了,兄妹俩的被子估计也好不到哪儿去。来都来了,索性一下子全备齐。
  老板有些为难:“哟,现成的没有,不过正好有个客人定了三床被子,一个多星期了都还没来拿,一米八的,你要是急用的话先拿走,我等会儿给他重做。”
  有现成的棉被省了等待的时间,叶宁自然愿意:“行,我都要了,还有你这被套我也买六套。”
  棉絮店也卖床单和被套,不过是的大那种样式老土花棉被,这样的款式叶宁只在爷爷奶奶在世的时候见他们用过。不过样式老有样式老的好处,这花花绿绿的被单一看就是上个世纪的流行款式,这会儿拿去给顾家人用再合适不过了。
  叶宁这话一出,棉絮店的老板就更高兴了,他店里的床单是他媳妇儿自己做的,因为棉布的样式不好看,一年也卖不出两套,今天一下子卖了六套,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替叶宁把棉被捆好后,老板又拿起杆子给叶宁取挂在墙上的床单和被套:“这些被套虽然款式土,但是质量可不差,正宗的老粗布,结实耐用,我给你算便宜一点,九十块钱一套。”
  这个价格一出,叶宁不由得愣了愣。马玉书注重生活品质,家里用的床品都是买的好的,叶宁现在用的就是真丝床品,和动辄几千块一套的真丝四件套相比,眼前的这些床单绝对称得上物美价廉。
  看着老板挂在墙上的这些床单被罩,听着他吐槽这玩意儿一年也卖不出两床,偏偏家里的败家媳妇儿前几年图便宜,一下子买了一大批布做了一百多套,也不知道要卖到猴年马月去了。
  想到顾骁那边布料的短缺,叶宁心中有了主意:“老板,你要是再便宜一点,这些床单和被罩我都给你包圆了。”
  棉絮店老板闻言一愣,当即摆手道:“不是,我就是随口抱怨两句,卖不掉就放着,你一个小姑娘,买这么多这玩意儿也没用呀。” 老板把叶宁当成了心好的小姑娘。
  叶宁一脸认真道:“有用,我有个朋友是开网店的,这种老粗布的被单有销路,你便宜一点,我拿给她试一试,要是能卖出去,也能顺便赚点零花钱不是。”
  听叶宁这么一说,老板高兴地一拍脑袋:“还是你们这些年轻人脑袋灵活,是了,网上卖什么的都有,这被单肯定有人买,有些上了年纪的人就喜欢用这种老粗布做的床单,亲肤又透气。”
  确定叶宁不是在胡闹后,老板也就放心了:“网店什么的我弄不来,既然你要做,那些床单被罩我就便宜卖给你了,连你手里的这六床,我都给你算八十块钱一套。”
  这个价格确实不算贵,毕竟这可是两米宽的床单,一米八的被套,有的还是两米的被套,算一算用的布料就不少,更别说还需要人工把这些布料加工成四件套。叶宁也没讨价还价,直接就让老板去点数了,最后店里的一百二十三床四件套,都被她给包圆了。
  一下子就清完了店里所有让人头疼的存货,棉絮店的老板很是高兴,结账的时候还不忘给叶宁抹了个零,三床被子加一百多床四件套,只收了她一万块钱。
  有了床单这个计划外的收获,回村里的时候叶宁只能把车斗上的罩子系得紧紧的,彻底隔绝村里人的视线,免得大家发现她一下子买了这么多床单,不好解释。
  然而叶宁还是把事情想得简单了。回村的路上没人发现,回到家后才发现她家院子里坐着不少人。叶宁略微一思索也就明白了,这是见她爸妈回来了,村里相熟的人都来看望了。再一看堂屋里堆着的牛奶和营养品,好家伙,大家上门都没空手呢,照这个架势,今天村口小卖部的营业额怕是要破历史新高了。
  院子里这么多人,叶宁倒是不好把三轮车里的东西拿下来了。停好车后,叶宁一一问候过一圈,立刻把马玉书拉到了厨房:“什么情况?”
  马玉书也有些无奈:“村里人都这样,我们回来的时候他们就过来了,好多东西都是他们帮着搬的。” 说完,马玉书朝坐在靠椅上的叶卫明抬了抬下巴:“你爸今天挺开心的。”
  叶宁本来觉得麻烦,这会儿听马玉书这么一说,心里的烦躁瞬间消散:“我买了一些东西准备拿到那边去卖,这会儿人多,先不拿下来了。”
  “没事,看我的。” 马玉书抬手按了按女儿的胳膊后转身离开厨房:“姑婆、伯娘还有幺爸,你们坐,我去煮饭,中午就在这里随便吃点哈。”
  听马玉书这么说,院子里的人赶紧起身:“哎呀,你们才回来,要是要收拾的地方多,不麻烦了,别做我们的,我们马上就走了。”
  “就是,家里也做好了,我们先回去了,卫明啊,没事你就来村口,你堂爷没事就爱在那里下棋,我记得你也喜欢,多出来走一走,别在家里闷着,对你身体没好处。”
  “还有玉书,晚上我们会在村口那个小广场跳广场舞,你没事也来玩。”
  一群人互相客气着,饶是马玉书再三挽留,院子里的人还是走了个干净。
  送走最后一位客人后,叶宁转身朝马玉书竖了竖大拇指:“啧啧,姜还是老的辣哈。”
  马玉书没好气地白了叶宁一眼:“少贫嘴,我本来就是真心的,刚才来的都送了礼,今天是来不及,等以后有时间了,少不了要请大家吃一顿。”
  叶宁沉吟了一会儿后开口道:“我们回老家也算乔迁新居,等收拾完这些东西后,找个一条龙办场坝坝宴,把这些人都请过来不就行了。”
  马玉书低头思索了片刻:“倒也是个办法,回头我问一问,看哪个厨师手艺好点。”
  闲话家常完毕后,叶宁就开始往粮仓卸床单,她从棉絮店老板那里要了几个装棉花的编织袋,这会儿正好一袋子一袋子地把这些东西搬过去放到大坑里。
  然而叶宁拎着一袋子东西刚到门口,就听到一个挺耳熟的声音说道:“诶,你说顾灵那丫头不会有事吧?”
  另一个看着好像是之前抢顾灵猪草的小姑娘小声道:“谁知道呢,这么冷的天掉到堰塘里泡了那么久,呛了水又发着烧,估计是不成了。”
  第20章 在看到女儿凭空消失的那……
  两个小姑娘的话让叶宁听得一头雾水, 但她能确定,她们口中的顾灵就是顾骁的妹妹。随着叶宁与顾骁交易次数的增多,双方都卸下了一些防备, 上次顾灵就告诉了叶宁自己和哥哥的名字。听闻顾灵出了事,叶宁心中焦急万分。
  叶宁不知道顾家的地址, 想要上门看望都没办法。不行!必须问清楚到底是什么情况!叶宁低头扫视了一遍,确定自己的衣服、裤子、鞋子样式都不算太出格后,转身把手里拎着的袋子扔回门里,随后快步追了上去。
  “哎, 小孩, 你们刚才说顾灵掉堰塘里了?”
  看着突然冒出来的人, 周媛和周清齐刷刷退后两步,仰着脸一脸防备地盯着叶宁。
  叶宁连忙解释:“我认识顾灵,之前在山上见过她几次,她帮过我的忙。你们要是不信,我还知道她家里只有奶奶和哥哥。”
  周媛她们常年在山上找野菜、捡蘑菇,本就不认生,只是叶宁突然冒出来叫住她们,才吓了一跳。这会儿听完叶宁的解释,两个小姑娘都放松了下来:“就是她, 应该是早上出门打猪草的时候不小心脚滑摔到堰塘里了。”
  叶宁一听, 立马着急地问道:“那她现在人怎么样?你们刚才说不行了是什么意思?”
  周媛摇了摇头:“不知道,村里人把她捞起来的时候,她已经抓着树枝在堰塘里泡了很久,上岸就晕了,被送去卫生所了。听我爷说发高烧了,估计要往镇上的医院送吧。”
  周媛这话一出, 一旁的周清立刻接话道:“去医院看病可费钱了,顾灵家饭都吃不饱,哪有钱,指不定人现在已经回来了。”
  虽然平常和顾灵不太对付,但这会儿听到同伴这么说,周媛还是忍不住皱眉道:“别胡说,我爷说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就算顾灵家里没钱,大队上也不会坐视不管的。”
  周清不服气地嘟囔道:“那花的不还是大家的钱吗。”
  叶宁心中焦急,一时间也顾不上那么多,向两个小姑娘道过谢后,又让她们给顾骁带话,让他来找她一趟。叶宁本想下山去看看顾灵,奈何她现在身边既没带钱,也没带药,去了也帮不上忙,只能赶紧回去,看看能不能买点用得上的药带过来。
  目送两个小姑娘走远后,叶宁一刻都没耽搁,立刻回到现代。见女儿急急忙忙拿了车钥匙就要出门,马玉书连忙出声招呼道:“马上就吃饭了,你要去哪?”
  叶宁头也不回地坐上驾驶座:“你们先吃,帮我买东西的人家里出了事,我要去镇上买点药。吃完你帮我去那边守着,见到一个二十岁出头、白白瘦瘦的男孩子,就说我去取药了,让他等我一会儿。”
  看着女儿风风火火的样子,马玉书虽然不明白,但也没有多问。给叶卫明弄好饭菜后,她匆匆吃了两口,就关了院门去仓房。
  为了方便,叶宁在仓房门口挂了两个太阳能灯,因为走得匆忙,她也没来得及关灯。这会儿马玉书一走进仓房,一眼就能把里面的情况看个清楚。马玉书并没有看到女儿说的那扇木门,想着之前卖出去的那些黄金,她还不信邪地把四面墙壁都仔细摸了一遍。
  马玉书靠在仓房入口处,不敢置信地眨了眨酸疼的眼睛。马玉书自然是相信女儿的,所以她确信仓房里有一扇木门,只不过她看不到。难道那门只有女儿一个人能看到?马玉书不信邪,所以叶卫明刚吃完饭,就被她推到仓房门口:“你能不能看到里面有一扇木门?”
  叶卫明连黄金的事情都不知道,更别说木门了,这会儿被妻子这么一问,他心里既好笑又无奈。
  “这是谷仓,装粮食的,怎么可能有门。” 叶卫明严重怀疑自家媳妇是在拿自己寻开心。
  马玉书一脸严肃道:“没跟你开玩笑,你仔细看看,这里面有没有一扇木门。”
  见马玉书这么严肃,叶卫明也收起脸上的嬉笑,定睛仔细环视了一圈后,才一脸无奈道:“真的没有,除了地上的几个袋子,我什么都没看到。”
  马玉书握紧轮椅的把手,喃喃道:“可是有的,明明是有的,怎么我们都看不到呢?”
  不知道妻子为什么突然一副大受打击的样子,叶卫明笑嘻嘻地开口道:“真没有,这房子是我看着建的,里面有没有门我还不清楚吗。”
  看着丈夫不以为意的样子,马玉书实在忍不了,当即压着声音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说了。
  等妻子说完一个近乎可以和聊斋媲美的奇幻故事后,叶卫明心中受到的震撼可想而知。叶卫明想让妻子别开玩笑了,但是同床共枕半辈子,他也知道马玉书脸上的神色意味着她此时并没有开玩笑的意思。
  叶卫明一脸恍惚:“所以你是说仓房里有一扇我们俩都看不到的木门,门那边是另一个世界,宁宁已经过去好几趟了,还靠着买卖东西赚了不少金子?”
  眼见马玉书张了张嘴要说话,叶卫明连忙抬手按了按太阳穴:“等等,你先别说话,让我缓缓,我脑袋疼。”
  看着丈夫这副样子,马玉书心里莫名地又生起一点得意。还大男人呢,这心理承受能力也不行啊,她当时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反应可没这么大。
  见丈夫缓过神后,马玉书才开口道:“现在的问题是那门我们俩都看不到,也没办法给女儿传话了,这会不会耽误她的事情?”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