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年代文里的小婶婶 第182节

  “申裕,来找老宋?”顾岚枝在院子里抽柴火,一会儿烧水洗漱,看到申裕进门,笑着问。
  “是啊,嫂子。”申裕点点头。
  “那你进屋吧,他在屋里呢。”
  “好的,那我先进屋了,嫂子。”
  “嗯,快进去吧。”顾岚枝摆摆手。
  申裕推门进了客厅,没看到宋益樟,喊了一句:“老宋?”
  “来了?”宋益樟甩甩手上的水,从厨房走出来。
  宋益樟看是申裕找他,问:“怎么这个时间过来了。”
  “我来还钱的,这几天都快忙忘了。”申裕坐下说。
  “忘了也不打紧,不着急。”
  “那怎么能行,你赶紧算算,一共多少钱,还有粮票吧,我都带了,一起给你。”申裕说。
  宋益樟想了想,也就住院手续交的钱,和一顿饭钱,说了一个总数。
  申裕数了钱和票,递给宋益樟,宋益樟接过来。
  正好顾岚枝抱了几根木头进来,送到厨房。
  宋益樟反手就把钱递给了顾岚枝。
  顾岚枝接过来,看看手的钱和票,问:“这是干什么?”
  “嫂子,是老宋之前给我们垫的钱,我来还钱了。”申裕说。
  “哦,那我就收下了。”顾岚枝把钱装进口袋里。
  申裕点点头,站起来说:“那老宋,嫂子,我就先回家了。”
  “再坐会吧,着什么急?”顾岚枝说。
  “不坐了,嫂子,我回家帮小艺看孩子。”申裕笑着说。
  “怎么样,朝朝闹不闹?”顾岚枝和宋益樟跟着申裕往外走,送他出门。
  “不怎么闹,就是要睡了有点哭闹。”申裕说。
  “小孩子都是这样的,慢慢就好了。”
  三个人走到门口,顾岚枝笑着说。
  “好了,嫂子,你们赶紧回去吧,我也家去了。”
  顾岚枝点点头,看着申裕走了,和宋益樟插门回屋。
  时间很快就到了腊月,按照顾岚枝之前的计划书适应,今年已经开始实行按月发工资了,工资也涨到了二十四元一个月。
  现在到了年底了,也该合算工分了,她们的工分不像村里上工记的工分那么值钱。
  毕竟村里所有的口粮收入都是靠工分分配的,而她们还领工资,所以工分就是合算年底福利用的。
  今年人多了不少,所以核对时间也长了一点,最后分的东西有枸杞、玉米、土豆这些东西,都是部队自已生产的。
  不过就算这样,大家也很满意了,尤其是玉米,可是实打实的粮食,能吃饱肚子的。
  “老贺,今天把我们叫过来,是有什么事情吗?”郑教授推开贺首长办公室的门,和涂弘毅走了进来。
  “来,这边坐,确实是有事。”贺首长从办公桌后面站起身来,走到旁边说。
  郑教授和涂弘毅也走过去坐下。
  “喝不喝水?”贺首长问。
  “来杯热水吧,这个天,一路走过来感觉都被风冻透了。”郑教授也不和贺首长客气。
  贺首长拿了炉子上的水壶,给他们俩一人倒了一杯水。
  然后转身回到办公桌前面,拿了一份文件,走过来。
  “看看,上级的批示下来了,你们都的计划申请通过了。”贺首长拿着文件,伸手拍了拍,说。
  “真的?这可真是太好了。”郑教授说。
  “是啊,确实是好消息。”贺首长点点头。
  “那是从明年开始吗?”涂弘毅问。
  “没错,从明年开始,而且不光是部队,附近的村子,田地,都纳入部队建设兵团的管辖范围,统一服从部队管理。”
  “嘶~这么大动静,不用提前试一下就……”郑教授的话只说了一半,不过他的意思贺首长和涂弘毅也都明白。
  “这也说明了上级对我们信任,所以我们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贺首长郑重的说。
  郑教授也是一脸严肃的点点头。
  “明年开展生产工作,你们有没有困难,如果有什么需要的帮助的,或者有什么困难,都可以反映,我们好抓紧时间解决问题。”
  郑教授看看涂弘毅,说:“小涂,你有什么想说的。”
  “我觉得附近村子的田地纳入统一管理,虽然土地规模扩大了,但是土地比较分散,前期不利于管理。”涂弘毅说。
  郑教授也点点头:“我们可能还要趁着明年上工之前,走访统计一下各个村子的土地数量,和已经种植冬小麦的数量。
  然后拿出了一个计划,安排明年春天春玉米播种多少数量。
  除了这个,还要预留出来老乡们种植口粮的土地,计划好种植的种类,和数量,然后就可以每年进行合理的种植。”
  涂弘毅点点头,郑教授说的这一点也很重要。
  他们也不能光考虑玉米种子的培育问题,也要考虑老百姓的口粮问题,毕竟这么多人要干活,也要吃饱肚子才行。
  “我们部队这几天就要和金星公社对接管理工作了,这项工作你们很快就可以开展了,需要什么人力物力,直接和后勤夏部长沟通就可以了,我们部队全力配合。”
  “行,那我们回去商量商量怎么办,等你们通知。”郑教授说。
  “好。”贺首长点点头。
  郑教授和涂弘毅起身离开了,贺首长也抓紧时间跟进后续问题。
  部队要和省政府沟通交接工作,还要和金星公社对接,开碰头会,传达工作指示。
  第256章 金星公社
  金星公社办公室里,附近几个村的村支书都接到通知,来公社开会。
  “主任,今天把我们叫来什么事儿啊?”
  “这么冷的天,让我们来开会,是不是又有什么政策啊。”
  大家看到公社主任夹着笔记本,端着水杯走了进来,就有人七嘴八舌的开始发问。
  “好啦。”于主任走到桌子前面,把搪瓷水杯放下,拍了拍桌子说:“今天把大家叫来是传达上级的一个指示。
  从今年过完年开始,我们公社六个村子,十六个生产队,都要开始纳入部队的管理。
  就是张家河旁边的驻军部队。
  今年冬小麦已经都种上了,大家也没什么事了,已经开始猫冬了。
  很快部队就会派人到每个村子里走访,希望咱们的村支书们做好安排和接待,能积极配合部队的工作。
  从明年开始就要统一服从部队的管理了。”
  “怎么回事儿啊?”
  “怎么要归部队的管理了?”
  “部队要让我们干什么?教我们种地吗?”
  于主任一说完,大家又开始发表疑问。
  “这个是上级的指示,现在国家本来就是实行军管的,军宣高于工宣。
  大家不用管部队要做什么,我们就服从指挥,国家需要让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跟着国家走,国家难道还会让我们吃亏吗?”
  听了于主任的话,大家都点点头不说话了。
  事到如今,这是政府的政策,也不是他们反对就有用的。
  而且他们也没想着反对,说不定跟着部队干更好。
  顾岚枝还不知道他们夫妻俩的行为,引起了多么大的轰动。
  傍晚宋益樟和申裕一起下班,各自回家吃饭。
  申裕走进家门,张美华已经做好了晚饭。
  吃饭的时候,申裕说:“妈,小艺再有三四天也该出月子了,咱们要不要也给朝朝办个满月?”
  “你们想怎么办?如果是想办的热闹一点,那就摆酒,把小艺家的亲戚都请来。
  不过这样人比较多,在部队这边是不是不太方便,要不就抱着孩子去亲家那里办?”张美华看看两个人说。
  “要不就算了吧,孩子过满月而已,还是别太张扬了,咱们就叫我爸我妈过来,一起吃顿饭也就行了。”
  杨欣艺想了想说,说完看了看申裕,看他同不同意。
  “这样也可以,妈,你觉得呢?”申裕说。
  “我觉得也行,你们看看觉得怎么样比较合适?我听你们安排。”
  张美华自已来伺候月子,申裕他爸也没来,他们家的亲戚也都不在这边,她觉得办不办都两可,干脆看儿子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那就这样吧,叫上爸妈傍晚过来,再叫上老宋和嫂子,咱们一起吃顿饭也就完了,就再不请别人了。”申裕说。
  “那你的别的同事也不请了?会不会不太好?”杨欣艺问,她记得夕夕满月都请了。
  “不请了,要不请就都不请,也没事。”申裕说。
  “行,那就咱们就简单准备准备就行,还得去买点儿东西。”杨欣艺听申裕这么说,也就不多管了。
  “那等明后天,我请一天假去买吧。”申裕说。
  “我去买也可以。”张美华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