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说完之后也没问价,直接给了一两银子,随后推了推付灵之的肩,把人带走了。
  卖完了东西,苗应赶紧收拾东西:“霍行,快收拾,咱们也去欣赏一下灯会。”
  第35章
  他们把东西寄存好,随后也去看起了灯,苗应以为的灯会就是整个街道上都是灯笼,抬头望望就行,在看到表演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真的狭隘。
  现在或许科技发达,但古人却更有巧思,他以为只是那些一动不动的花灯,却没想到那一盏盏灯一点点燃尽之后,却又猛地落下另一盏,怪不得他们刚刚在卖东西的时候,不时地就会听见尖叫声。
  苗应兴奋极了,看完一盏八仙过海的灯之后,又听见旁边的人说在那边还有更热闹的元宵汇的灯,他赶紧拉着霍行跟着人群一起跑过去,但还是有些晚了,人已经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了起来,苗应个子不高,很快就被人群淹没,只能看别人的后脑勺。
  苗应叹气:“看不见,要不咱买了花灯回家了吧。”天色也晚了,他们还赚了钱,走夜路到底危险,还是早点回去更好。
  他刚说完,人就被抱了起来,霍行直接把他举高,让他坐在了自己的肩膀上,苗应一惊,想挣扎但又不敢太用力:“你肩膀不是还有伤。”
  但人太多,苗应没有听见霍行的回答,他一只手搭在霍行的头上,另一只手虚虚按着他的肩。
  等到看完灯,人群渐渐散开,霍行才把他放下来,刚刚接触到地面的时候,苗应的腿还软了一下,拽着霍行的胳膊才站稳。
  “买个灯就回去啦。”苗应说,“回家好数钱。”
  “你有什么想要的吗?”霍行问他。
  “没有啊,我没什么想要的。”苗应摇了摇头,“年后要花钱的事情还有挺多,等咱们赚大钱了之后我再买我想要的东西。
  卖花灯的这会儿也差不多要收摊了,苗应选了好几个摊子,最后选了一个猴儿抱桃的灯,符合霍小宝这个皮猴儿的岁数。
  苗应又讲了好一会儿的价,终于以一个非常实惠的价格买下了这盏灯,买好之后,他提着灯,霍行去拿他们的背篓,准备回家了。
  因为今天是元宵,县城里没有宵禁,要是平时的话,他们只能在县城里将就一夜,客栈是肯定不想住的,住一夜客栈要花他好几个搅搅糖的钱,还不如走回家呢。
  十五的月亮也很圆,照在路上像是给周遭的一切都蒙上了一层柔纱,苗应走在路上,想着在现代的时候,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过这样的月光了。
  现代的月光好像都是灰蒙蒙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心境有了变化。
  这个时间早已经过了他们平时睡觉的点儿,苗应从来这个世界开始睡眠就特别规律,虽然吃得不好,但作息规律,倒也是一件好事。
  他打了个呵欠。
  霍行一直走在他的身侧,跟他步幅一致,他一打呵欠,霍行就注意到了,眼下已经是子时末了,平日里这会儿苗应已经睡熟翻身第五次了。
  他拉住苗应的手,停下了脚步,随后被背上的背篓背到了前胸:“上来。”
  苗应也不跟他客气,趴到他背上,又打了个呵欠,嘟囔道:“回家还要数钱呢。”
  “睡醒了数也是一样。”霍行的声音很轻,原本就有些低沉的声音这会儿变得像是情人间的低语。
  霍行走路很稳,不大的晃动幅度更加催眠,他似乎还没听清霍行说什么眼睛就快要合上了,霍行在发现之后,只是走得更稳了一点。
  回到家里,祖母他们都已经睡下了,霍行把苗应放上床,又收拾好他们带回来的东西,灶房里的水还温热,他沾湿了苗应的帕子,给他擦了擦脸,温热湿润的触感让他转醒,见是霍行,他又重新闭上眼睛。
  闭上眼睛的那一瞬间,苗应在想,张飞会给关羽擦脸吗?
  第二天一早,苗应醒过来的时候霍行已经出门了,今天已经十六了,衙门也已经开笔了,他要早点把户籍的事情定下来,以免再有什么变故。
  他睁开眼睛就看见昨晚的荷包在他的枕头边上,他喜滋滋地打开那个沉甸甸的荷包,里面全是些铜板。
  细细地数了数,再换算一下,昨天竟然也卖了快二两银子,加上付家少爷给的一两,昨天卖了三两银子,又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他终于体会到了前世打工的快乐。
  只是这样的收入也不是随时都能有的,这次也只是占了个元宵节的名头,平日里糖也没卖这么贵的,他想了想,以后糖也不会再经常做,可以做一些给货郎,也不用他们再出去卖了,也算是能有点进项。
  他数完钱之后,穿好衣裳出门,李红英跟霍行一起出门了,小宝也出去玩了,院子里只有祖母一个人,祖母见他起床,给他端了一碗水。
  苗应接了过来,尝了一口,竟然是甜的,他看向祖母,祖母笑着说:“我看还剩着一层糖,兑了个糖水,小宝喝了一碗。”
  “谢谢祖母。”苗应笑得开心,“他们什么时候出门的啊?”
  “挺早就出去了。”祖母说,“一时半会儿回不来,今天家里就咱们了。”
  “今天我来做饭。”苗应洗了个脸,在院子里伸了个懒腰。
  祖母当然依他,随后又想起什么,从屋子里拿出一条发带,虽然是深色的,但上面却绣了很多亮色的纹理:“你一直没个像样的发饰。”
  苗应对首饰什么的没什么需求,他现在的头发都不知道是从哪里找到的布条扎起来的,要不是他们古代人对头发看得太重,他早就把头发剪成短发了。
  祖母招呼他过去,让他坐在院子里,手上拿了个篦子,轻轻地梳顺了苗应的头发。
  祖母的手很瘦,骨节突出,手上像是只有一层皮,上面还有些老人斑,但她的手却很温暖,落在苗应的头顶上,是亲情的温度。
  “瞧这头发乱得。”祖母轻轻地把他毛毛躁躁的头发都梳顺,还特意避开了他头上的伤口处,“平时头发也不好好梳吧。”
  “忙嘛,我也不太会。”苗应揉了揉脸,他一个大男人,哪里会扎头发啊,从前他还想过,自己以后要是生了个姑娘,扎头发还得去现学呢,没想到现在要先给自己扎头发。
  祖母用发带给他扎好头发,还有心思给他编了好几个小辫。
  苗应看着垂下来的小辫子,笑着说:“编几天,等散下来我就成爆炸头了。”
  祖母不知道爆炸头是什么意思,但能明白他的意思,于是说:“没事的,到时候洗洗就行了。”
  等祖母给他梳完头,时间也不早了,他们现在都吃两顿饭,这会儿是吃第一顿的时间。
  苗应也打算今晚做点好吃的,要是霍行他们事情办成了,今晚就得庆祝一下呢。
  “祖母,我去屠户那里看看还有没有肉卖。”
  苗应在路上遇到霍小宝,霍小宝迫不及待地把花灯拿出去跟好朋友分享,这会儿差不多到时间了,他跟好朋友告别之后就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出门的苗应。
  “小宝,走,买肉去。”他朝霍小宝招手,霍小宝就屁颠颠地跑了过来,“哥哥。”
  榕树村不比南口坝村大,苗应还没在村子里买过肉,恰好经过叶风家,见叶风也要出门。
  “叶大哥。”
  “苗苗啊,这是上哪去啊?”叶风觉得叫名字太生分,所以选了个亲近的称呼。
  “我想去买点肉。”苗应回答。
  “那可得走得远一点。”叶风说,“咱们村没有屠户,要买肉只能去邻村。”
  “那咱们村有货郎吗?”
  叶风摇头:“也没有呢,不过每逢五会有别的货郎来村里,卖的东西也是很全的,你要找货郎的话,邻村也有。”
  “那你先忙着,我去买个肉去。”
  “别着急啊,我跟你一块儿去,我家那小子也馋了。”他们家虽然条件比村里大多数的条件好些,但也依旧节俭,昨天秦强没回家,他们一家也就只吃了汤圆,煮了荷包蛋,没吃肉。
  顾及霍小宝,他们走得不算快,苗应对霍小宝很耐心,一边的叶风就笑:“看你这样子倒不像没生养的,对孩子这么好的耐心。”
  苗应只是眨了眨眼睛,从前在福利院的时候,他们大孩子是要帮院长妈妈带那些小朋友的,所以带孩子对苗应来说不算难事。
  苗应看着他,叶风跟他差不多的身高,但比他稍微要有肉一点,但看起来比他更男性一点,他有些好奇,叶风是怎么生孩子的啊。
  “你们还没打算要孩子呢?”叶风又问,反正走路无聊,这个时候就该话些家常。
  苗应赶紧摇头,他完全没有办法想象自己怀孕生孩子的样子。
  “也是,你看起来年纪还小,不着急要孩子也可以。”叶风不是那种盯着人家哥儿肚子不放的村口说闲话的夫郎,“不想要的话可得注意些啊。”
  苗应的眼睛很是清澈:“注意什么?”
  “哎呀,就是注意那几天啊。”叶风顾念着霍小宝在,没说得那么直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