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看他犹犹豫豫,宋瑜困惑:“怎么了。”
林潜兮:“……那是明天的课程。”
宋瑜笑了。
林老师太优秀,宋瑜也想尽快追上他,完全不满足现在的教学进度。
宋瑜:“今天还教什么?”
林潜兮:“第一天主要是理论课,看看学员害不害怕水,明天会有一些水域的技术练习。”
宋瑜意犹未尽:“那今天就结束了吗?”
林潜兮想了想,学员的兴趣也很重要,他决定带宋瑜试试下潜:“我可以带你到深水区体验一下,不会很深,不要紧张。”
宋瑜:“你在啊,我不紧张。先说一下面镜排水?”
林潜兮:“其实很简单,你应该看过教材?正常情况是嘴巴吸气嘴巴吐气,但面镜进水时,用手摁住面镜上方,就是这里……”
他做了一个示范,“然后嘴巴吸取,用鼻子吐气,水就会排出去了。来,你先试一下。”
宋瑜再次入水,这一次林潜兮指导他将面镜上方扯开一点,将水灌入一些。
此处在浅水区,即便发生问题也可以直接站起来,宋瑜完全不紧张,但是面镜进水十分影响视线,加上水灌的有些多,他不太好睁眼,一切都是在闭眼的情况下操作的。
他按住了面镜框的上方,吸气,尝试用鼻子慢慢吐气。
一次成功。
回到水面后林潜兮问他:“感觉怎么样?”
宋瑜道:“用嘴呼吸有点违反生理,需要适应一下。但是……”
他停顿一下:“我感觉我做的不错?”
林潜兮看着他笑,夸夸:“你做得相当好啊!”
浅水区体验结束,林潜兮将宋瑜带到深水区。
隔壁组正在抄答案的学员们露出震惊脸,诶,不是,我的标准答案怎么走了?
深水区的感觉就不一样了,学员不多,只有一组潜导在指导学员练习中性浮力。
林潜兮将宋瑜带到引导绳附近:“我们先尝试潜水后平行游动,不会太深,注意控制姿态。如果OK,下一步再尝试潜到水底,这个时候就要做耳压平衡。”
耳压平衡式潜水中最重要的东西,如果做不好,可能会导致耳膜穿孔。
“耳压平衡最简单的方法是捏住鼻子慢慢往鼻子里鼓气,你可以先试一下。千万不要等感觉耳朵痛了再做,一定要提前。每次做完我都会询问你是否OK,你要准确反馈我你的情况。”
宋瑜捏着鼻子试了一下,觉得自己应该没问题,自信比出OK。
林潜兮开始指导宋瑜下潜。
会游泳的人和不会游泳的人在下潜的时候是完全不同的感觉,会游泳的人总觉得自己潜不下去,老想着漂在水面。
宋瑜会游泳,但他悟性极高,尝试了两次就潜了下去,姿势不算太好,入水后身体偏右侧略微倾斜。
林潜兮冲他比划一下,让他调整姿势。
气瓶有一定的重量,初学者很容易被气瓶带的往一边倾倒,宋瑜很快注意到这个问题,尝试向左侧用力,一下子将姿势扳正了过来。
姿态调整好后,宋瑜开始平行游动。
水光中,他看见林潜兮靠在自己身边。
这种感觉很奇妙,你知道他就在那里、在引导你,你完全控制不住目光,只想永远追逐他。
他们围绕引导绳游动,宋瑜游得真的很好,他能完全掌握身体平衡,对浮力的控制也很有悟性,虽然不太适应咬嘴,但他记得如何做排水。
几分钟后,林潜兮指了指引导绳,按之前说的,比出了向下的手势。
第54章
泳池并不深,水质清澈、能见度很好,引导绳近在咫尺。
宋瑜一点都不紧张,他抓着引导绳,按住排气按钮,慢慢下潜。此时他看见林潜兮冲他比划了耳压平衡,便学着刚才对方说的那样,捏着鼻子开始尝试做耳压。
水压的作用下,当人体开始鼓气时,耳膜能清晰地感觉到“嘭”的一声,宋瑜直觉应该是做通了,信心满满地冲林潜兮比出OK。
林潜兮拇指向下,继续下潜。
下潜三米后,来到了池底。
这个练习用的池子很浅,视线和光线都不会让学员感觉到害怕,整个池子被刷成了浅蓝色,边缘安装了一圈呼吸灯。
这个位置已经能感觉到水压从四面八方“挤”过来的压力,人体在这种情况下本能的有些发紧,还好不算太深,在可承受范围内。
适应了片刻后,宋瑜抬头看去,林潜兮悬停在不远处,正专注的看着自己。
此前宋瑜只在那绮傲的训练营里,通过水摄镜头见过潜水时林潜兮的状态,但那次他是自由潜,是灵动的、是浪漫的,在水里游动时有种翩若惊鸿的轻快感。
但现在的林潜兮却不一样,全身的设备令他看上去酷炫感十足,更令宋瑜感到惊讶的是,林潜兮能稳稳地“悬停”在水中。
宋瑜不太懂,但感觉自己似乎做不到。
他一手抓着绳子,试图像林潜兮那样保持平衡。他有不错的腰力,有赖于日常锻炼,他的耐力和核心力量都不错,但这些在水中好像总欠缺一点。
反观林潜兮,他无需通过游动就能保持浮力,姿态很稳,也很漂亮,像是空间站中的无重力状态的宇航员。
而从林潜兮的角度去看宋瑜,也震惊的不得了。
这还是个新手呢,虽然姿势仍需大量的练习,但他居然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浮力,这就有点天赋异禀了。
通常来说在水中重力<浮力时,人就会漂起来,也就是正浮力的状态;反之,若重力>浮力,则会沉入水底,便是负浮力状态。人在潜水时,虽然BCD作为科技“鱼鳔”可以提供额外的浮力控制,但人体本身的一呼一吸也会对浮力造成影响,因而在水中保持中性浮力,即浮力=重力,是需要练习的。
通俗点讲,吸气时,肺部扩张,浮力上升;吐气时,肺部缩小,浮力降低,若要保持在水中“不上不下”的状态,就要感受浮力的变化,通过小口呼吸让浮力延迟作用。
而宋瑜几乎无师自通。这就是优等生吗?泳池的标准答案?行走的答题公式?
林潜兮原本只是带他体验一下水下的感觉,他却用实力走在了学习的前沿。
待两人顺着引导绳浮出水面后,小开已经无聊到在边上玩手机了,什么高清黑历史,好气哦,宋瑜一点机会都没给他。
边上另一组的潜导正在调侃他的学员,那组学员刚才在练习Trim,不得要领,还练得腰酸背痛,潜导恨铁不成钢:“你的中性浮力还不如一只塑料袋。”
学员抱头:“别骂了别骂了,心态崩了,我好累啊、腰要断了。”
“你姿势就不对!当然会腰酸!”潜导一昧指责,“真不如塑料袋!”
学员:“塑料袋的中性可好了!我怎么敢和塑料袋比!”
教练无语,指着宋瑜:“看看人家看看你!”
学员不服,开始反击:“人家的教练是林导!是林导!是林导!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教练也是人才,继续输出:“装备买买几万快!下水不如塑料袋!”
声音太大,宛若气氛组,宋瑜和林潜兮听个正着。
林潜兮怪不好意思的,宋瑜没事儿人一样,他从小到大就是碾压同龄人的存在,活在所有同学父母的口中,让“别人家的孩子”这个单词具象化,妥妥大魔王一枚。
但听别人夸得再多,也不及心上人一个眼神,林潜兮赞赏和鼓励的视线隔着面镜都能准确地被宋瑜接收到,宋瑜很满意,希望不善言辞的林潜兮能多夸两句。
林潜兮问:“感觉怎么样?”
宋瑜没意识到自己刚才做了什么,甚至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好:“水压需要适应一下,呼吸的感觉还不错,但我好像不能像你那样悬浮?。”
林潜兮:“才第一次下水欸。Trim多多练习就行,中性浮力却是一种天赋哦。”
宋瑜:“我天赋很好?”
林潜兮:“从没见过这么高的天赋!”
夸得太刻意,宋瑜有点想笑,但林潜兮夸人的时候脸都红了,如果自己笑的话,林导大概想要找条地缝钻下去。
于是宋瑜憋着笑,瞅瞅林老师,林老师眼神亮晶晶的,可能是刚出水的关系,整个人波光粼粼、闪闪发光!
学员太优秀,林老师志得意满,刚准备再夸夸,回头就看见程卓背着手逛到这边。
旺季的H岛人山人海,但程卓的潜店主打一个精品教学,不盲目揽客,给每个学员一个良好的体验。
林潜兮一眼瞅到程卓,卖力挥手:“卓哥今天没下海?”
程卓摆摆手:“害,今天下什么海?全是人,你以为下去是看鱼群风暴?错了,你下去是给鱼群看‘潜水员风暴’的。”
地狱笑话。
林潜兮笑了起来,他一边卸装备一边指指宋瑜:“看出来没?我这边很顺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