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楼上的算盘打的噼啪响
——好香好香,这次的菜都加了好多调料,香爆了
——下次做菜我也多加调料
——建议不要,我全放了一点也不好吃
姜白轻咳一声,掩饰自己的失态,“刚搬家,事情比较忙,暂时先下播了,下次见。”
无视直播间的波涛汹涌,赶紧点击结束。
这三份菜就是他们今天的正餐了,再蒸上一锅米饭,完美。
.
两人安静用餐时,星网却因为这一场直播,彻底炸了。
研究了数百年的问题,居然被这么一个小小的直播解决了,不得不说这是一件极其讽刺的事。
每年投入的资金何止上亿,至今未出成果,早已颇受诟病。不过时间久了大家也都习惯了,看到“研究中”的新闻也就是随口一句“就知道会这样”。
姜白的直播打破了一直以来维持的平静。
如果这是真的,绝对是星际有史以来足以称之为历史性的时刻。
有那手头正好有星兽肉和天然蔬果的用户,当即动手实践起来,想要确认直播间的检测没有作假。
不是他们不相信姜白,而是这个事实太过于匪夷所思,令众人不得不怀疑。
如果真有那么简单,研究院又怎么会这么久未曾出结果?还是说,哪个步骤出现问题?
.
早上开播时,星网热度完全没有停歇,甚至愈演愈烈,已然是全宇宙热议的地步,一开播就有大量弹幕在直播间询问星兽肉的相关内容。
姜白只说这就是他突发奇想的尝试,没有任何依据,单纯好奇星兽肉能不能吃。
之后再有相关的内容,没有再作重复的回答,专注讲解起早餐制作流程。
——我不信,主播肯定有依据
——方便说一下详细研究成果吗,报酬丰厚
弹幕一堆求结果的,自然有单纯观看直播的观众不满。
——主播说了他就是随便做做,星网这么多直播做星兽肉的,逮着主播问做什么
——就是,不想看直播的麻烦出去好吗,研究这么久不出成果,好意思找人要结果
——单纯想看美食直播,无关人员能不能保持安静
姜白见状,很不客气地开了禁言功能,完成全部直播后,才重新解除。
屏幕瞬间弹出一堆礼物通知。
——星兽肉超好吃,以后不会涨价吧
——主播不用管那些人,专心直播,我们支持你
——从主播开播追到现在,支持主播
——单纯对美食感兴趣,以前买不起现实食物,只能上星网,主播绝对是宝藏了
姜白感谢了大家的支持,同时屏蔽掉无关的话题,弹幕重新恢复平静。
他道,“后天会更改部分直播模式,增加直播时长,见证荒废星改造自然星。”
——主播大手笔
——如果是别人我不信,但是主播的话,不是没有可能
——全天直播,还会直播美食吗
姜白,“会继续直播食物制作流程,介绍华夏八大菜系精髓,全天直播只是填充空余时间。”
简单解释过后天直播的主要内容,他道,“开播时间不变,各位再见了。”
虽说是全天候直播,但也仅限于白天,晚上仍是两人的私人时间。
花了一天时间做准备,第三天准时开播。
直播画面仍处于厨房内,这一天的直播从晨起的早餐开始。
用餐时,他不喜欢直播镜头直接对着自己,挪到了其他位置。担心观众们无聊,姜白在直播间播放起各类烹饪手法、食材的详细功效以及所谓八大菜系的分类。
单这一份资料,就够使用挺长时间了。
因为是第一天开播,不管有没有兴趣,追姜白直播间的老观众只要没事,都留了下来。
直播镜头追随他的视线,走出房屋,目之所及,是一片所有废弃星几乎没有差别的荒败场景。
姜白投影出一份全息设计图,讲解道,“这是根据母星设计的自然星改造图,山川、河流、平原……上面该有的动植物,如何动工,都标注了出来。”
星球面积很大,尽管有机器人辅助,仍是一项庞大的工程。
他没有好高骛远,选定了一块平原地区,率先进行改造。
不管是山川还是河流,都需要石块等物挖掘填充,只有平原不用做大的改动。
他把直播镜头移向天空,“这是完整的大气层,屏蔽了宇宙辐射,可以直接露天改造,不用担心污染变异问题。”
——废弃星还能有完整的大气层?
——一些资源星是这样的,资源枯竭后废弃的星球,部分拥有完整的大气层
——这些地方不做居住星吗
——想想开发这些星球需要多少星币?吸引的人流可能回不了十分之一的本,哪个星球主愿意做这种亏本生意?
——资源星环境很差的,也就是大气层完整,辐射还是有的,我去过一颗资源星,一年四季刮沙尘暴
——大气层完整不代表适合居住
废弃星表层都是砂砾,土壤几乎全部沙化,姜白做的第一步就是填充土壤。
商店售卖的营养土过于昂贵,他用的是普通的腐殖土。
是的,就是这么巧,来之前他们正好收集了各类土壤,都是直接从地上挖的,甚至不需要购买。
不过商城记录物品没有交易流程就不会列入商品内,当时勉强算的1分钱一吨。
这也是姜白不吝于改造荒废星的原因,实在是土壤成本低廉。
不然如果用种植专用的营养土,他们这次准备的资金账户用完都不一定能改造完成百分之一。
有空间装置做掩护,凭空出现在地面的腐殖土没有引起直播间观众的注意,只纷纷感叹主播大手笔。
为此,手头宽裕的观众争相贡献自己的礼物,为主播改造荒星大业添砖加瓦。
铺设的土层需要一定厚度,加起来是一笔不菲的金额。
他早有准备,表示往后的全息餐会增收1个星币的价格,用作废弃星改造。
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全星际的植树造林呢?
——一直想说主播卖的全息餐太便宜了,现在看到其他主播的价格完全没有尝试的想法
——1星币算什么,就是翻倍都赚翻了
——贫穷底层公民只能支持1星币了,希望主播保持初衷吧
事实上,不是每一个观看直播的观众都会购买全息餐。
底层公民星币有限,很多时候只会挑选最感兴趣的食物购买,做不到顿顿食用。姜白每次选择观看人数作为上架数量,也只是担心有人慢一步没买到失望。
除去每个用户限量的一份,剩下的数量其实都被直播间内同一用户使用的不同账号购买了。
姜白没有禁止,这也算是隐藏福利吧,愿意花钱花心思的多买上两份不为过。
他从未想过以此作为长久的商品,尽管明知这会是一笔难以想象的进账。
每天提供不同的菜色,观众们需要期待值,不是吗?
有庞大基数在前,只提高1个星币同样是一个不菲的数字。尤其姜白按照三餐供应,扣除星网分成后,每天至少有上千亿的收入。
假设土壤填充层为10米,一天的星币足够填充完整个星球的土壤面积。
但土壤需要的星币只是小头,最多的是购买动植物需要占据的星币数额。
不过如果每天都能多出上千亿星币的收入用于废弃星改造,完全足够支持整个工程的需求量。
姜白都有点心动了。
全息餐只一天的销售量,足以购买一艘上等的星舰。
他的店铺收入日流水说出去是一个足以令人瞠目结舌的数字,然而星际位面各领域顶级的高科技产物就没有下于千亿的。这么一看,又有些不够用了。
系统积分进账自进入这个位面至今为0,这是绑定系统以来从未有过的。
第82章
留出一片种植地,其余先撒上各类牧草种子。现在的种植作业基本都靠机械完成,设置好参数,浇水施肥完全自动化。
姜白买了几个小型气候仪,可以在一定空间内调节温度湿度以及雨水情况,模拟降水。比建造大棚更为便捷,就是价格贵了点。
播种的牧草种子不用管,往后是重新翻种还是放牧,那都需要一段时间。目前星球最需要的,是植被覆盖度。
没有作物的扎根固土,这些填充进去的土壤早晚有一天会在各类作用下减少或者再次沙化。
他给自己留出的地有十亩,分出田垄,规划分区。
第一小块土地约莫20平方,撒上青菜种子,覆盖一层薄土,浇透水,一般一周左右能发芽。
姜白特意挑选的生长快速的蔬果,能尽快看到效果。毕竟是直播,周期过长容易降低期待值。
紧挨着的几片地都是差不多的面积,种的也都是相似的娃娃菜、韭菜、菠菜、包菜、萝卜、芹菜、秋葵、青椒和黄豆土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