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生小太子后疯批暴君找麻了 第72节

  此时的阮锦已经喘的变了调,却还不认输般的眯起眼,故意挑衅似的抬脚蹭了蹭他的小腿:“怎么?我的阿蛮这便累了吗?”
  阿蛮低哼一声,直接扣住他的腰,翻身将他压在了兽皮上。
  阮锦的发丝散开,铺在柔软的皮毛上,衬得肤色愈发白皙。
  阿蛮的吻从颈侧蔓延而下,在锁骨处流连,牙齿轻轻刮过肌肤,惹得阮锦浑身一颤。
  这个吻真的绵密而又缠绵,“阿蛮……”阮锦的声音已经带上了几分轻喘,手指穿进他的发间,像是鼓励,又像是无意识的索取。
  阿蛮也得到了阮锦的命令一般,将这个吻越发的贯彻了下去。
  屋外秋风渐凉,屋内却是一片温热,兽皮上的两人紧紧相拥,唇齿间残留的枣香渐渐被彼此的体温融化,化作更甜腻的气息。
  直到在山洞里胡闹到了日暮西山,阮锦和阿蛮才衣衫疏懒的从二楼下来。
  一下来管家就把两大担子的枣子挑到了他的面前,乐呵呵的说道:“小公子,您看,咱们院子里的两株枣树便打了那么多枣。枣子结果可是好事情,像花生啊枣子桂圆莲子这种东西,都是结得越多越吉利。”
  阮锦知道这个寓意,说是家里枣子花生之类的结的多,都意味着早生贵子。
  其实这些都是迷信的说法,不过谁不喜欢寓意好的事情呢?
  阮锦心情也跟着更好了,说道:“好的管家大叔,您帮我把这些枣子都洗干净了,今天晚上我就要把它们做成好吃的!”
  管家应了一声,转身便指挥着几个小厮将枣子抬去清洗。
  “阿锦要做什么?”阿蛮的嗓音里还透着几分沙哑,说完清了清嗓子,似是觉得不太舒服。
  阮锦答:“做蜜枣给你吃。我听着你嗓子不太舒服的样子,待会儿吃两颗蜜枣,说不定就舒服些了。”
  很快枣子便被洗好了,阮锦又指挥着众人把枣子的表面割成一道一道的缠丝纹,这是为了方便蜜糖沁入枣中。
  做到一半,阮锦的眼中便露出了几分迷茫,心想我不是来度假的吗,怎么又当上牛马了?
  算了,不重要,既然遇上了好吃的枣子,那必须得做点好吃的。
  接下来他又吩咐佣人熬制糖浆,白糖加水熬成蜂蜜状,再把割好的枣子倒进糖浆里小火慢煮二十分钟。
  一边煮一边翻搅,以防止粘锅,直到煮到枣皮变成了半透明状即可撤火。
  结束后阮锦又撒了一把干桂花,挤了一些橙皮汁,使香蜜枣的滋味更加浓郁。
  这时,蜜枣就可以捞出来晾一晾了,晾到第二天就可以达到最佳的口感。
  不过阮锦有些迫不及待,晾凉了以后就分给大家品尝。
  至此,庄子上上上下下都吃到了神仙一样的美味,都表示这位新主人不愧是食神菩萨,不光有一颗菩萨心肠,挽救了他们即将被卖掉的命运,做出来的美食也是一等一的好吃。
  阿蛮自然是吃到了第一颗,美味的蜜枣不知道比原本的鲜枣香甜多少倍,吃一颗就能补满能量,让人忍不住再吃一颗。
  阮锦看向阿蛮,问道:“好吃吗?阿蛮?”
  阿蛮的眼睛突然弯了起来,在阮锦的耳边说了一句什么,阮锦的脸倏然就红了。
  他捂着脸笑了半天,心想这个死阿蛮,不光会说情话,还会调戏人了。
  那家伙刚刚在他耳边说:“和刚刚的阿锦一样好吃。”
  但是阮锦很开心,和阿蛮在一起的每一天,都让他觉得好开心。
  只是他今天胃口不佳,许是刚刚在二楼吹了风,让阿蛮的身体感觉有些不舒服。
  阿蛮看出了他胃口不好,晚上也没有再折腾,而是陪着他早早的睡了。
  自从和阮锦在一起,阿蛮的睡眠质量一直出奇的好,一开始偶尔还会早起,晚上还会睡不着,这段时间以来真是倒头就睡,而且睡的非常舒服。
  他觉得阿锦是他的幸运星,忍不住又抱紧了怀中之人,轻轻呼吸着他身上的气味,还叭唧在他脸上亲了一口。
  而此时的渊都,一队人马浩浩荡荡的从京城出发,朝着桃花县的方向奔袭而来。
  以长兴侯为首的众人一身黑衣,戴着斗笠,似是与夜色融为了一体。
  在接到小儿子的飞鸽传书后,长兴侯便亲自出了渊都,并带上了他私人豢养的千余名府兵。
  一个小小侯爵,养千余名私兵自是不合规的,但不知道为什么,渊王却一直纵容着他,甚至偶尔还会夸奖他一句,说他的私兵养得好。
  至此,渊朝王公贵族全都开始热衷养私兵,其中也以长兴侯为最,这次出门的是千余名精锐,除此之外,还藏在郊外千余名。
  虽然只有区区三千余名府兵,可若是想起事,也是能起到不少作用的。
  第二日一早,阮锦便去尝了达到最佳状态的蜜枣,一尝这个味道就知道对了,当即吩咐管家,把这蜜枣和方子交到奇货巷四儿手上,让他大肆收枣,顺便庄子里的仆从们也从四里八村的收,有多少收多少,全都交到四儿那里做蜜枣。
  四儿一见到蜜枣就知道,赚钱的机会又来了,赶紧吩咐手下的工人们去收购枣子,再去工场那边运糖过来。
  工场那边运糖也是需要收钱的,自家用糖只需收成本,毕竟不同的场区,也有不同的会计来记账,以免记混了。
  不少枣农都听说阮锦这里收枣子,本来他们就愁,今年的枣子收成虽好,成色却不太行,都担心卖不出去。
  若是晒成干枣,就如今这个天气,怕都要浆烂了。
  于是桃花县所有的枣农都把枣子送到阮锦这里,没几天便收了足足上万斤的枣子,也在几天内把这上万斤的枣子熬成了蜜枣。
  结果在奇货巷一摆上,不到一天便被各地的商客抢了个精光。
  四儿没办法,看着手里头上万斤的订单,只能派人去其他区县收枣。
  阮锦得到好消息后,只觉得这是预料之中的事,现在饮食资源没那么丰富多彩,人们都是追求物质享受的,尤其是那些达官贵人。
  当然了,阮锦对食物的售价向来不会太高,就算是普通平民也吃得起。
  阮锦看着四儿的来信,心情又是一阵愉悦,除此之外四儿还给他带来了一个八卦,说是梁同告诉李进自己把钱全投到了阮锦的豆腐里,订了十万斤豆腐运往渊都,结果豆腐在半路全都臭了。
  李进让梁同去找阮锦赔钱,但梁同不肯去,只说这些只是暂时的,说是臭豆腐也能卖出去,只是需要一定的时间。
  只是眼下他所有的钱都被抵押了进去,让梁同先借给他五千两周转。
  结果梁李进装死,半个月没露面,等到梁同再找到他时,他已经在别的哥儿怀里快活了。
  梁同倒是也没纠缠,直接把梁同和他父母扫地出门,反正也没办婚礼,自己生下的更是个哥儿,他们也懒得抢。
  如此,两人便彻底分开了。
  第89章
  阮锦看完信冷哼了一声,心想李进这个人,真是处处都藏着私心。
  不论是对阮钗,还是对梁同,他都是有目的的。
  他娶阮钗,是觉得阮钗蠢,放在家里就可以让他出去为所欲为。
  找梁同,多数是图他的家财,其次才是图他哥儿的身份,还有他的姿色。
  说起来还得感谢阮钗,否则当初要嫁给李进的就是原主了。
  如今这也算是好结局,梁同有了孩子作为后继,往后也不必着急成婚,想找多少情人也是他自己的事。
  阿蛮在一旁雕着一个漂亮的小木马,阮锦上前问道:“咦?阿蛮这是在雕什么?用来骑的吗?是不是小了点?”
  阿蛮竟然还不好意思了,他转过身去继续雕,说道:“不告诉你。”
  阮锦:???
  阮锦又绕了过去,佯装不悦道:“阿蛮还对我有秘密了?为什么不告诉我呀?”
  阿蛮赶紧哄道:“没有没有,不是秘密……好吧!我说我说,就是……阿锦不是说要生宝宝吗?我就是给我们未来的宝宝雕了一个小木马。还有一个小摇篮,已经雕好了,放在小仓库里。”
  阮锦一脸惊讶,一边笑一边道:“阿蛮,你现在就准备这些东西,是不是为时过早了?”
  阿蛮摇了摇头道:“不早不早,不早了,生出来就可以用。我多雕一些,这样他就可以早点用上。我还要雕他长大以后的木箭,木刀,木枪,只要是他喜欢的,我什么都可以给他雕。”
  阮锦无奈的叹了口气:“夫君啊,你别忘了,我们的第一个孩儿,十有八九会是哥儿的。”
  哪怕是后面,也有七八成的机率是哥儿,他们哥儿很难生出儿子或者女儿。
  阿蛮道:“那又如何?哥儿也是一样的,他喜欢骑马射箭,便去骑马射箭。他喜欢读书写字,便去读书写字。我们是他的双亲,只要他喜欢,我们就支持他。”
  阮锦忍不住在阿蛮的唇上亲了一口,心想阿蛮这样,以后十有八九是个溺爱孩子的主儿。
  这臭小子,算是有福气了。
  如阮锦所料,蜜枣之风又在桃花县风靡了一场,甚至成为了渊都达官贵人们最喜欢的蜜饯。
  四儿收着一张又一张的订单,熬了一锅又一锅的糖,干脆包了一块山地种甘蔗,南方的气候本来就可以种两季,赶在新一季的甘蔗熬完前,新一季的一定得跟上。
  阮锦和阿蛮则彻彻底底的在庄子里玩乐了几天,阿蛮雕婴儿用品,阮锦则有事儿没事儿的就去小厨房鼓捣点好吃的出来,小日子过的可谓是和和美美。
  今日恰逢庙会,管家一脸开心的跑到阮锦的面前献宝似的说道:“小公子,今日清风寺庙会,小公子不妨去观音殿里拜拜?”
  阮锦其实对庙会的兴趣不大,他没什么信仰,如果硬是说信什么的话,他信的是种花大家庭。
  见阮锦不感兴趣,管家又道:“听说清风寺里的观音殿送子最灵验,我家儿子儿媳也是婚后多年无子,去年拜了一拜,年初便给我生了一个小孙子。哎哟,别提多机灵了。小公子若是想求子,那带着孤爷去拜一拜,说不定明年小少爷就可以出生了。”
  听到这里,阮锦终于来了点兴趣,他坐起身,说道:“真的吗?好吧!反正闲着也是闲着,那我就带着阿蛮去山里转转!”
  阿蛮一听说要去寺庙烧香,便找出了他亲手为阮锦做的那把伞。
  他把伞拿出来,仔仔细细的教阮锦这伞的功能,按哪个机关会出来什么东西。
  最重要的是掌心里的那枚机关,需要用力按下去,会从伞骨的四面八方射出暴雨梨花针,那是在关键时刻保命用的。
  而普通的机关,则是伞柄最顶尖上发出的,对准某一个目标,就能击中对方。
  阮锦觉得阿蛮今天有些啰嗦,不耐烦道:“哎呀,阿蛮,回来再教我嘛!我们只是出去逛逛,很快就回来了。去清风寺烧个香,再给住持捐些香油钱。如果送子观音真的能给我们送个宝宝来,明年我们再去还愿!为佛祖重塑金身!”
  阿蛮却有些任性一般的非要教完,难得的执拗了一回道:“马上就好了,还剩下三个功能。这个功能可以让伞布散开,变成一个小帐篷,若是阿锦想休息了,直接坐在伞下休息便可以。还有这里……”
  阮锦只得耐心的听阿蛮把伞的功能讲完,又仔细的在他面前演示了一下,阿蛮才终于点了点头,拉着他一起上山去了。
  虽然阮锦觉得今天的阿蛮有些过于较真了,不过他也没多想。
  能和阿蛮一起出来逛逛,也算是提升夫夫感情的一个途径。
  庙会的清风山难得的热闹,一大早便有不少小贩开始在外面吆喝,阮锦竟然还在道路两旁看到了卖豆腐和炸臭豆腐的。
  阮锦曾对四儿说过,只要是来奇货巷拿货的小商小贩,都和大商户一样的价格,让他们也能从中得几分利。
  零售的价格统一,不论是在外面买,还是在奇货巷买,都是一样的价格。
  也是因为奇货巷的良心定价,才让小贩们更加喜欢阮锦。
  他这个食神菩萨的名声,算是彻彻底底的闯出来了。
  走在路上,都有小贩在交谈:“老李头今天挣了多少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