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上珠华 第598节

  苏邀知道沈妈妈担心什么,想到萧恒回来之后的举动,耳根就有些发烫,幸好这个时候是晚上,又有头发遮掩,看不到她此时的表情。
  她急忙摇头解释:“没什么,殿下和哥哥是为了正事去找庞大人的,咱们收拾收拾先休息吧,他今天应当是不回来了。”
  这一次过去,应当会连夜提审那些犯人,另外还有之前征兵的事,庞大人那边肯定也是等着要过问的,男人们谈事儿谈一整晚是常有的事,苏邀已经习以为常了。
  听说是正事,沈妈妈就心中有数了,她家殿下本来也是办大事儿的人,她应了一声,见菜式基本上都没怎么动,想着底下的人伺候辛苦,今天刚回来便还要操持着整理了一番,都累的不行,便问了苏邀,做主将菜式都赏下去了。
  苏邀自然没有不同意的,想了想,还问沈妈妈:“小子龙那边安排好了么?”
  之前太累了,她都没有顾得上问他们母子的情况。
  沈妈妈提到子龙就是笑逐颜开的,一听苏邀问起,便忙让苏邀放心:“姑娘放心吧,好着呢。这孩子能吃苦,赶路再辛苦他都没吭一声,回来之后,便帮着他娘整理起了东西,我看啊,是个再好不过的孩子。”
  知道沈妈妈必定会把子龙安排的妥当,苏邀便也没有再多问,只是道:“妈妈不必顾忌规矩让他们去外头住,浙江这边到底不是京城,怕不安全。先让他们便在行宫里住着,等到咱们回了京城之后,如何安置,到时候再商量。”
  在浙江,行宫是她跟萧恒做主,子龙他们留在行宫也没什么,不需要顾忌太多。等到回了京城,那就到时候再考虑回了京城之后的事。
  她知道沈妈妈素来是什么事都是为自己考虑的,便提前想到了这一点,让沈妈妈不要为了规矩把他们母子给挪到外头去了。
  说不定那些打她主意不成的人便抓住这个机会,动他们母子的主意,好事成了坏事,反倒不好了。
  沈妈妈之前还没有想到这一点,被苏邀这么一提醒,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吓了一跳,忙点头应是:“是,是,是,老奴知道了,就让他们在咱们这儿住着,不叫她们出去。”
  苏邀这才放心,缓缓的点了点头:“妈妈自己心里有数就好。”
  锦屏跟岫玉两个人也知道沈妈妈挂念小子龙他们,就干脆把这边的事都接过来,让沈妈妈尽管先过去看子龙和刘春梅。
  这两个丫头可以说都是沈妈妈手把手教出来的,这些年大家相处着,感情也好极了,沈妈妈便也不跟她们客气,笑了笑:“等到回了京城,我专门摆几桌酒,大家好好聚一聚。”
  收干女儿这是大事,本来也是该要办酒席的。
  锦屏跟岫玉都笑了起来:“哎呀,那可真是多谢妈妈了。妈妈有这样的福分都是该当的,小子龙一看就知道以后有出息呢。”
  小子龙活泼可爱,而且听话懂事,大家都喜欢他,加上人人都看得出来苏邀也是喜欢他们母子的,自然都愿意给他们些方便。
  第1354章 夫妻夜话
  庞清平正在跟庞大夫人说着京城的事儿:“京城传来消息,说是闵王最近在漳州很是做了几桩不错的事儿-----别的不说,福建那边因为临海,海寇众多,还因此滋生了许多流寇,四处流窜,给当地百姓带来不少麻烦。人人都说,在福建,连渔民都不好做,人家都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可是要靠福建的海,却不是那么简单的,现在看来,也果然如此,闵地那个地方许多年都不曾给户部贡献税收了,可是……”夫妻俩自己说话,态度便随意许多,也没什么可避讳的。
  庞大夫人也不是普通的后宅妇人,在政事上头也是能跟丈夫说上几句的,此时便接过了话头:“难不成闵王很出色?可是这位六皇子,从前在京城也就是平平,没有见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啊。”
  若是出彩的话,也不会直到大婚以后才在朝中有了些存在感了。
  庞清平笑了一声:“是啊,在京城的时候平平无奇,但是到了漳州之后,却是如鱼得水,大展拳脚,别的不说,光是平流寇一事,便是足以拿出来说的着的功绩了,还不只是如此,他在当地号召百姓种茶,再将京城的制茶技术带去,又做了好几个窑来做茶器,当地百姓一时之间都以种茶为荣。”
  这话说的,原本庞大夫人还有些不以为然的,听见这番话也忍不住啧啧称奇了:“真是出乎人意料,若是按照老爷你这么说,那这位殿下的才干可真的能用惊才绝艳来形容了。”
  这也说的没错。
  当过官的人都知道,政令你制定的时候不难,但是如何让底下的人遵从,如何得到有效的实施,这可真的就太难了。
  多少千古名臣要实施变法失败?原因就在这里。
  闵王难得的就在于他的政令竟然能够让当地士绅连同百姓一起遵从,这一点真是听起来就叫人觉得匪夷所思,不得不赞叹。
  庞清平喝了口茶,缓缓的叹息了一声。
  庞大夫人听着这语气不大对劲,有些稀奇的问:“老爷,您这又是在叹什么气?就算是这位殿下惊才绝艳,也跟咱们没关系啊。”
  烛火跳动不停,庞清平的面色也掩映在这烛光中,一时有些捉摸不定。
  他过了片刻,才轻声开口:“夫人啊,你想的还是太过简单了,这怎么会跟咱们无关呢?一个藩王,他做事做的如此精干,完全不像是没有野心的人啊!而他若是真的有这才干,又有野心,那,可不是一件好事。若是真的有夺位之心,那么你说这位殿下,他的敌人是谁?”
  敌人是谁?庞大夫人在心里问了一句自己,紧跟着便觉得心都漏跳了一拍。
  但是事实上,不必再过多猜想,她的脑海里其实已经有答案了-----敌人是谁?当然是现在的太孙殿下,萧恒了。
  庞大夫人想到这个可能,竟然一时之间口干舌燥,无法再多说什么。
  她心里也清楚的很,庞清平为什么说这件事也跟庞家有关。
  原因也很简单,萧恒是来浙江征兵来训练海军打仗的,他来浙江官场以后,跟浙江官场算是打成了一片,现在浙江官场都跟萧恒很是亲近。
  而一旦若是闵王真的得势,可以想见到时候他会是如何对待浙江一系的官员了。
  尤其是庞清平这种,跟萧恒相处的不错,俨然是萧恒左膀右臂的,便更是不可能会得到闵王的什么好感了。
  庞大夫人的嘴唇一时有些干燥,忍不住干巴巴的张了张嘴,有些迟疑的问:“这,这不能吧?便是闵王能干,但是太孙殿下,那是真真正正有战功的!收复云南的功劳,这拿到哪朝哪代去,都是不世之功了。他们便是有哪个想法,也胜不过太孙才是。”
  到了这个时候,就可以看出庞大夫人的政治倾向了。
  她显然是押宝了太孙的。
  这也是之前他们夫妻之间的默契,否则苏邀来了浙江以后,她怎么会这么殷勤备至呢?
  现在听见自己费尽心思才交好了的太孙夫妻可能被针对,她当然显得同仇敌忾。
  庞清平见自己夫人这样,反倒是忍不住笑了,摇了摇头揉了揉自己的眉心:“夫人啊,我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是,闵王的能干,只是他想让朝臣看到的。可他必定在朝臣看不到的地方也还在努力,你想一想,这会是什么样的努力呢?”
  会是什么样的努力?
  庞大夫人对上庞清平的眼睛,两人目光交汇,她瞬间便明白了庞清平的意思,忍不住浑身都颤了颤:“我知道了!”
  朝臣看不到的地方,自然是陷害,攻讦。
  这在政治场上本来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庞大夫人有些焦急的看着自己丈夫:“那,那你总得想想法子,咱们好不容易才……”好不容易才跟萧恒和苏邀打好关系,宫里的贵妃娘娘跟十一公主也是跟苏邀关系极好的,只有萧恒上位,才符合庞家的利益。
  符合平国公府的利益。
  他们当然不能让萧恒出事。
  庞清平急忙扬手:“你也先别急躁么,我只不过是看了最近的邸报,跟幕僚们商议过后,才得出这样的结论。可我又不是料事如神,我说的未必就是对的。再说了,哪怕是我说的就是对的,闵王厉害,可咱们换个角度想一想,难不成我们殿下就不厉害了?咱们殿下可也不是什么软柿子,再说了,义乌的兵才征完,殿下打仗有一手,之前在云南便能把仗打的那么漂亮,对付倭寇,未必就不成。只要殿下能够把这水兵练出来,我告诉你吧,别说是闵王能够清除流寇了,就算是他能把前朝欲孽尽数给平了,太孙殿下占着这功劳和正统的大势,也能稳稳当当的登上皇位!”
  元丰帝可不是什么举棋不定的主儿。
  光是看他能够接连让萧恒去云南平乱,又来浙江接管这最富庶地方的军事,就可见他的心意了。
  第1355章 不能出事
  庞清平这么洋洋洒洒的说了一大通,结果话又给绕回来了。
  之前说闵王现在势头强劲,只怕会威胁到萧恒的地位,甚至还会牵连到庞家,现在倒是好,又说就算是闵王真的有那个心思和野心,但是萧恒也是更值得押宝的。
  真是……庞大夫人忍不住白了丈夫一眼:“什么话都被你一个人说尽了,合着你这是逗我玩儿呢。”
  话是这么说,但是其实庞大夫人自己心里也清楚,庞清平既然会说出这些话,心里就一定还是担心的,只是用这样的话来安慰安慰自己罢了。
  她幽幽的叹了口气,正准备说些什么来安慰安慰庞清平,就听见外头守门的婆子敲门:“老爷,夫人,外面管事传话进来,说是太孙殿下和永定侯来了。”
  萧恒来了?!
  庞清平立即便站了起来。
  庞大夫人也顾不得使唤丫头,自己去取了庞清平的外衣,过来罩在了庞清平身上:“真是奇怪了,怎么殿下回来的这么快?我才说,太孙妃刚刚才死里逃生,咱们家该设宴请太孙妃过来的,没想到殿下这就回来了!”
  之前的确是没有接到消息。
  但是庞清平略一想也知道萧恒这必定是接到了消息,所以紧赶慢赶赶回来看苏邀的。
  他摇摇头:“不要再说了,殿下这个时候回来,必定事关这一次太孙妃的遭遇。他们这么急,我算算时间,应当是才回了行宫就过来了,你去吩咐厨房准备些酒菜。”
  这个庞大夫人是做惯了的,根本就不需要他格外吩咐,当即就点了点头,急忙去后头忙去了。
  庞清平穿了衣裳便急急忙忙的赶到前面,见萧恒跟苏嵘都已经在了,忙行礼:“殿下恕罪,微臣有失远迎!”
  “庞大人不必如此客气。”萧恒不以为意,上前亲自搀扶了他一把,便道:“找个说话的地方吧。”
  庞清平急忙应是,带着萧恒跟苏嵘去了书房。
  一进门请萧恒坐了上首,这才说:“微臣料着殿下也差不多能回来了,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
  萧恒就笑了笑,他赶回来自然是因为苏邀,但是这话不能放在明面上说,便只是说:“吴家堡出这样的事,竟然有咱们自己人勾结倭寇,引狼入室,残害百姓,甚至还牵连了当朝太孙妃,本宫无论如何不能坐视不理,刚好祁天佑那边的事宜也料理的差不多了,便赶回来先处理这边的事。”
  说起这件事,庞清平自己也说:“吴家堡历来就是被倭寇侵袭最多最厉害的地方,当地百姓苦不堪言。这一次那些倭寇竟还是周正山引进来的,此举真是丢尽了我们浙江官场的脸面!幸亏太孙妃早有准备,反过来还将他们都给收拾了,当地百姓并未遭受什么损失,否则我们当真是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了。”
  这也是他们的心里话。
  说实话,他们当初刚接到报信的时候,吓得真的连如何辞官的折子都想好了。
  幸亏最后没出什么事。
  这也让浙江官场上下都对太孙妃感恩戴德,以前他们还觉得苏邀这个太孙妃跟普通的后妃比起来显得太过特立独行,甚至有些标新立异。
  但是现在想想,标新立异就标新立异吧。
  有一位这样明白且厉害的太孙妃,是他们浙江官场的福气,总好过什么都不懂还傻兮兮的,那才真是要了命了。
  开场白说完了,庞清平又主动说出抓了的那些土匪:“正在审,其余的都是小喽啰,知道的都不多。最上头那几个领头的,都是硬茬儿。”
  萧恒眉目都没动一动:“用刑,若是你这里的人不够用,便去我那里调人。”
  萧恒可是做过锦衣卫的,他手底下的人可不是普通的能审案。
  对于这一点,庞清平自然知道,咳嗽了一声应了一声是:“殿下放心,微臣心里有数。”
  萧恒这才看了苏嵘一眼。
  苏嵘便将周正山等人的证词都拿了出来,给庞清看。
  若不是萧恒跟苏嵘这么快就赶回来,苏邀也会先把这些东西交给周正山,让他这边先审案的。
  只是萧恒跟苏嵘回来了,那自然便是先跟他们商议了。
  庞清平接在手里看完,顿时连脸色都变了。
  饶是他这样的封疆大吏,看到这样的供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和表情。
  真是说什么就来什么。
  之前他还跟庞大夫人说看出来闵王的野心勃勃呢,没想到转眼就给了他这么一个惊喜。
  指使周正山勾结海寇刺杀苏邀的,竟然是闵王妃!
  闵王妃可真能啊!
  这种事他都做的出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