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上珠华 第585节

  这个女人也不是做不出这种事,毕竟之前她已经是真的杀了秦大当家身边好几个护卫了。
  被踩了一脚险些断气,他气喘吁吁的捂着自己的心口,艰难的撇过了头:“你要是敢杀我,到时候你自己也完了!”
  他是不敢招认出自家王妃的,一旦招认了,他照样逃不过一死,何况也不只是一死,只怕他还死无全尸。
  可是他也不想现在就死,所以只能尽量含糊过去。
  这让他显得格外的滑稽和可笑,苏邀也觉得可笑:“现如今是你们来求我的时候,我杀了你,应该是在帮你的主子啊,若不是杀了你,怎么能堵住你的嘴巴,避免供出更多的人?我既然是在帮他们,他们应该感谢我才是。”
  这是什么歪理?!
  赵二没见过这种路数的人,被苏邀气的简直差点儿要呕出一口老血。
  可是不管怎么说,悬在头顶上的刀是真真切切的。
  他咬着牙忍着心里的惊惧,心里已经想了无数个办法,但是到最后还是头一偏歪过了头去:“那你就试试看!你再也别想见到殿下了。”
  说到这个,苏邀才终于收敛了脸上的笑意,一抬脚踹了他一脚。
  赵二痛的惊呼起来。
  苏邀却已经俯身揪住了他的衣襟,一字一顿的问:“你是什么意思?!”
  除了让秦大当家在吴家堡里应外合之外,难道他们还在其他地方有布置?
  这慌乱来的有些突然,但是苏邀很快就又强行压住了。
  她想到了苏嵘现在陪着萧恒,何况还有祁天佑他们在,这么多人保护萧恒一个人,萧恒更是绝顶聪明,自来只有他算计别人的,真没见过他中别人的圈套。
  这么一想,她心里微微镇定了些。
  但是这一脚却把赵二给踹晕了。
  苏邀踢了他几下没反应,才敢相信这人竟然晕过去了,一时又好气又好笑。
  可真是没见过这样的人,胆小如鼠。
  六戒也有些无语,上来问苏邀:“太孙妃,是不是把他弄醒?”
  苏邀摇了摇头,环顾了一圈,见院子里躺了一地的人,便挑眉吩咐:“先不必了,一时半会儿未必能问出结果。”
  分明这么怕死,但是却还是咬着牙死活都不肯承认背后的人,那么这个幕后指使一定非同寻常。
  他是不会说出来的,现在问问不出个什么结果。
  她揉了揉眉心,到这一刻才突然觉得累了,转身吩咐吴老爷子他们:“老爷子,麻烦把这些尸首该收敛的都收敛了罢,还有,也叫人去城中巡逻,看看有没有漏网之鱼惊扰百姓的。”
  第1326章 一百二十五贼心不死
  别说是苏邀觉得累了,吴老爷子之前是情绪上头所以一时察觉不到怕了,等到现在事情都了了,看着这一地的尸体,这才后知后觉的觉得浑身都发毛。
  但是苏邀一吩咐,他马上又惊醒过来,想到自己竟然能够把多年的耻辱给洗刷干净,想到能够给当年被倭寇和海盗所残杀的族人报仇,他便觉得有用不完的劲儿,精神百倍的答应了。
  吴家三爷也够机灵,急忙也接过话头:“太孙妃殿下您尽管放心,我马上就带着人亲自去街上瞧瞧,还有您之前安置的那些女孩子们,我也一定会去照管好的。”
  这个吴家三爷虽然人很聪明,但是却并不是那种偷奸耍滑的人,苏邀冷眼旁观,知道这吴家下一代的族长只怕也就是这个三爷了,便态度和煦的嗯了一声。
  吴老爷子缓过精神来,看看天色,忙让苏邀先去休息:“忙了一晚上,您还是快去歇息吧,今天晚上是没事了,咱们有什么事,明天再说。”
  苏邀旁边的沈妈妈听见这个也看着她,有些担心,毕竟苏邀这已经熬了许久了。
  院子里的吴家族人和亲卫已经开始清理尸体,看着事情已经完全解决了。
  苏邀却面色有些凝重的摇了摇头:“不,事情还没完。”
  什么?
  吴家三爷猛地抬起头看着她,有些错愕:“太孙妃,这,他们不是人都在这里了吗?难不成还有别的布置?”
  自然会有别的布置,没有人会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些海盗倭寇或许只是为了求财或是泄愤,所以当了别人的刀,但是幕后的人呢?他们操纵这一切总要图个什么东西吧?
  废了这么大的功夫,又要勾结海盗倭寇,又要用几百个女孩子的性命也要引她入瓮,那她才是那些人的目标。
  既然她才是目标,那么事情就还没完。
  就如同她每次定计都一定会做两手准备,她相信那些人也是一样的。
  而现在这样的情形,既然外力不成,那当然该是内奸上场了。
  吴老爷子也惊疑不定,然后又忽然想起来,之前苏邀好像的确是还让一批人出城去了,不由得便问:“太孙妃,您是不是说……您之前派出去请救兵的那批人……”老爷子果然还是经历颇多,对事情的判断也比寻常人要准确的多,一见苏邀微微抬了抬下巴,他便忍不住悚然而惊:“可是,太孙妃,咱们的人手,可全都在这里了啊!若是,若是他们真的以救兵的名义奔赴城门口,就算是我们的人想拦,也拦不住啊!”
  他吓得头上的冷汗都下来了。
  毕竟是年纪大了,他晃了晃,眼看着就要站不稳了。
  好在吴家三爷是个眼疾手快的,一把将他给搀住了。
  苏邀见他有些支撑不住,淡淡的冲他点了点头:“老爷子先别着急,这件事我自有主张,您先回去休息吧,还有这祖宅上下,该清点的清点,该收拾的收拾,其余的事,等到我回来之后再来商量也不迟。”
  若是别人这么说,吴老爷子是不会相信的,但是苏邀这么说,老爷子就觉得她肯定是真的有法子能解决这事儿。
  闹了这么一晚上,吴老爷子也的确是支撑不住了,有些疲倦的冲着苏邀点点头,轻声道:“那就劳烦太孙妃了。”
  眼看着吴老爷子被吴家三爷搀扶着去休息了,沈妈妈才问苏邀:“太孙妃,那咱们现在是……”沈妈妈打了个喷嚏。
  她这些天跟着苏邀东奔西跑的,都没怎么好好休息,眼前又被海风一吹,就有些撑不住了。
  “您别跟着我,您和秦夫人留下来,将咱们的东西理一理。”苏邀见沈妈妈马上就要反对,便摇了摇头:“城门口风大,再说我带着人手呢,您跟着去了也只是跟着吹风,您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再说,还有锦屏她们跟着我,我没事的。”
  沈妈妈知道苏邀是不想自己跟着奔波受累,也知道再说也改变不了苏邀的决定,只能无奈的叮嘱:“那您小心点儿。”
  苏邀笑着拍了拍她的手背。
  外面的风更大了,一出门,苏邀便被吹的打了个冷颤,锦屏急忙替她拢了拢披风。
  六戒沉默的跟在马车边上,也不知道走了多久,他静静的在外面喊了一声:“太孙妃,到了。”
  苏邀从马车里出来,身上罩着的油布被风吹得呼呼作响,她往天边看了一眼,也看到城墙上头站着的诸多民兵,冲着六戒缓缓的点了点头。
  他们这一行带了所有的亲兵一道过来,该来的都来的差不多了,径直上了城楼之后,便见到那些眼里带着兴奋和疑虑的民兵。
  他们都有些好奇的看着这些从城里来的大人物,很是奇怪,不知道他们怎么来了这里。
  吴家堡西边正对着海边,那边才是主要的防守的地方,一般那些倭寇也都是从那边打过来的。
  至于南城门这边,那是周边百姓们进城的地方,一般都是风平浪静的,哪怕是倭寇海盗也不可能绕到这边来打进去,所以防守并不严密。
  更谈不上要用上这么多一看就装备精良的精兵了。
  六戒见他们全都满脸的好奇,召集了他们说了些话。
  然后才把他们又安排着跟苏邀身边那些精锐的羽林卫和锦衣卫换了衣裳,叫他们下城里去了。
  风吹得城楼上的气死风灯摇摇晃晃,原本这样的天,城楼上是不会有太多人的,大多数人都进去里面躲风了。
  所以若是普通的民兵这个时候在这里,大约也是不会发觉远处滚滚而来的人的。
  但是此时此刻,站在这里的已经成了锦衣卫和羽林卫,他们都是朝中精锐,加上锦衣卫手里还有千里眼,此时都已经发现了那队人马,并且禀报给了苏邀。
  六戒的面色有些凝重,低声跟苏邀分析:“太孙妃,这些人,只怕我们未必能够拖延多久,只怕…”苏邀面色不变:“不必拖延,放他们进来就是了。”
  第1327章 第一百二十六万事俱备
  风大浪大,周正山带着自己营中的亲信士兵狂奔赶路,终于在即将天明的时候到达了城门口。
  远远地望去,吴家堡高大坚固的城墙似乎坚不可摧,这是一座像是长城的堡垒,吴家堡的人靠着这面墙,挡住了无数次倭寇海盗的攻击。
  此时此刻,他也到了这里。
  胜负就在这一遭了。
  想到这里,周正山面色凝重的抬起了头,对着城门上的那些民兵大喊:“奉命来驰援太孙妃,楼上的请开城门!!”
  城门上的民兵们显然是已经习惯了有援兵来扣门,毕竟吴家堡建立以来就是为了抵抗海盗倭寇的,每次有倭寇海盗来劫掠,他们都得派人去报信,请官府来支援。
  这一次城里头那么大的动静,这边自然也都收到了消息。
  果然,城门上的人让周正山出示了腰牌之后,便让人开了城门放行。
  周正山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纵马领着自己的几百亲兵进了城。
  顺利的进了城,周正山心里松了口气,他之前便收到了赵二的信,所以提前拦截了苏邀派去求助的信使。
  有这时间差,足够他带着人来这里一趟。
  只要趁乱帮着那些海盗杀了苏邀,那么他就能借口自己是接到了消息所以来救驾的。
  几天几夜的路程到底是让他底下的人都有些疲倦,周正山目视着众人,缓缓的扫过了他们每个人的脸,才对着身边心腹副将吩咐:“速速带一百人去西城门,开门放人。”
  苏邀让人去求救的信上已经说明了情况,她是知道城里有人勾结了倭寇有内奸的。
  所以周正山估算了一下她所带的亲兵护卫的数目,加上还有吴家堡那些民兵,赵二只怕是不能顺利完成任务的。
  既如此,那便需要再次引入外力来搅混水,好让局势更乱一些了。
  只有彻底乱了,到时候才不好追究责任。
  亲信点了人走了,周正山才重新整理了队伍,带着他们打算先去找个地方休息。
  几百人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动静是必定很大的,周正山只希望哪怕秦大当家和赵二没能成功,至少也给城中造成了影响,好让他能有足够的时间再挑起乱子。
  只是才打算绕过进城之后的那座巨大的牌楼,他便看见前面探路的几匹马忽然跪了下去。
  马上的士兵自然也失去了重心往前飞扑摔在了地上。
  周正山顿时心中一惊,到底是在军中多年,他马上就反应过来是绊马索,立即便喝止了队伍中还要上前的人,急忙喊:“注意戒备!前方有埋伏!”
  他勒住了缰绳,心中惊跳的看着前面摔在地上都已经爬不起来的几个亲兵,一时之间心中有些茫然。
  怎么会有埋伏?
  这个时候,这里,怎么会有埋伏?
  难道说是城里的这些人做的?可是他们防什么?
  这边可是朝廷兵马过来的路,他们就算是要布置陷阱,按理来说也该是在西城门那边。
  怎么会是在这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