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上珠华 第581节

  秦夫人的眼睛已经湿润了。
  苏邀也同样难过,可她让这些女孩子们哭,只是等到她们都哭够了,才告诉她们:“好了,哭完了便做自己的事吧,现在不必你们做什么,你们只要保证自己不生病,好好的养好身体,以后会有路的,你们放心。”
  她已经说了几遍不要生病。
  实在是因为这样的天气,这些人又刚死里逃生,她怕她们坚持不住,这个时候一生病,可没有那么多大夫来看,就算是有,大部分也是都要靠自己熬过去的。
  可现在她们都是身体很弱的时候,很大的可能是熬不过去的。
  女孩子们哭完了,顿时觉得勇气倍增,纷纷扬声答应。
  苏邀这才看着她们笑了。
  会好的,她说会好,就一定能做到。
  解决完了这件事,苏邀才去问六戒:“那个孩子找到了吗?”
  六戒点了点头。
  第1318章 一百一十七是活菩萨
  那个孩子很快就被六戒带到了苏邀身边,瘦瘦小小的,若是不说已经五岁了,看上去才三四岁大,虽然人瘦瘦小小,但是一双眼睛却亮的出奇,他被救出来之后就一直跟着六戒手底下的一个护卫,此时也拉着那个护卫的手不肯松手。
  苏邀俯身去看他,伸手想摸一摸他的头。
  他就像是一只受惊的小鹿,猛地又缩到那个护卫身后去。
  那个护卫急忙拉他出来:“这是太孙妃娘娘,是你的恩人呢!”
  苏邀笑着摆摆手,歪着头跟那孩子对视一眼问他:“你叫什么名字?”
  孩子动了动嘴巴,不知道想到什么,有些想要哭,最终又忍住了,眼神清亮的回复苏邀:“我叫子龙,赵子龙的子龙!”
  苏邀笑了:“呀,原来你是与常山赵子龙同名的小家伙呀,那你必定是很勇敢了?”
  小子龙睁大眼睛,不及思索重重的点了点头:“嗯!”
  苏邀已经不再逗他,只问他:“还记得你娘的名字吗?”
  其实许多孩子都是记不清父母的名讳的,尤其是乡下更没有这个说法,很多人长大了都未必知道自己父母的大名,苏邀怕这个孩子也不知道。
  小子龙却记得很清楚,不等苏邀问完就已经抢先喊了出来:“我知道!我娘叫刘春梅!”
  这里有两百多人,听民兵说还有一些是病了的,在后头的空屋子里躺着。
  苏邀环顾了一圈,见没有人有回应,让六戒扬声又问了一遍,还是没有人站出来认领小子龙。
  她皱了皱眉,带着小子龙去后头的空屋子里找人。
  这么小的孩子,除非她带在身边,否则的话,自然是待在母亲的身边最好。
  她倒是不介意把子龙带到祖宅去,可是这世上的母亲离开了孩子,哪里能够安心?尤其是子龙还是在那样的情况下跟刘春梅分开的,只怕刘春梅若是见不到儿子,连活下去的勇气都未必有了。
  小子龙跟在她身后,几番欲言又止,终于忍不住松开了护卫的手跑上去牵住苏邀的袖子。
  沈妈妈本来要阻止的,看他年纪小又跟母亲分开,怪可怜的,便也没有动作。
  苏邀便低下头去看他。
  正好对上小子龙含着眼泪的眼睛。
  小子龙嘴唇张张合合,过了一会儿,带着哽咽的哭腔问她:“你能带我找到我娘吗?我娘什么都没有了,她只有我了,若是找不到我,她会死的。”
  小孩子远比他的年纪要成熟的多,这一句话说出来,连沈妈妈的眼睛都有些湿,忍不住背过身去擦了擦眼角。
  锦屏也听的怪心酸的。
  苏邀伸手牵了他的手带着他往里走:“我们现在就是去找你娘啊!你父亲呢?还有你外祖父什么的,还有旁的亲人吗?”
  小子龙眼里的光一点点暗淡下去,但是还是很认真的答苏邀的话:“没有了,我爹不要我们了,我爹是当兵的,他在海上都看到我们了,也不让我们上船……”小孩子到底是小孩子,哪怕是已经经历了许多事,但是有些委屈还是无法磨灭。
  他忍不住哭了:“我听那些婶婶们说了,我爹有小老婆了,他就是不要我们了!娘带着我逃回家,但是外祖父和舅舅都不要她回去,说我娘丢了家里的人……”沈妈妈的眼泪便下来了。
  苏邀反倒是沉默许久。
  他听小子龙说逃回来的路上刘春梅是怎么坚持着把仅剩的一点淡水给他喝,是怎么熬的嘴唇都开裂了,却还是跟他说不渴,是怎么从娘家被赶出来,又是怎么在破庙栖身却还是被族里的人抓住要烧死。
  人间的苦好像都被他们给碰上了。
  沈妈妈低声嘟囔:“真是厄运专挑苦命人,麻绳都从细处断。”
  带着小子龙一个房间一个房间的找过去,终于到第三间屋子的时候,房门一开,小子龙便大声喊了一声娘,松开了苏邀飞奔着跑进屋子里,跪在一个女人的席子边上。
  苏邀带着沈妈妈她们走进去。
  刘春梅没有心思去看别人,她看到小子龙的时候还以为自己是在做梦,等到真的摸到儿子的脸,终于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开始嚎啕大哭。
  苏邀立在一边,一直等到她哭够了,才招手把小子龙叫起来。
  小子龙很听她的话,小孩子都很聪明,能够敏锐的察觉到好意和恶意,他乖巧站在苏邀面前。
  苏邀就嘱咐他:“照顾好你娘亲哦,你是小男子汉了。”
  小子龙眼睛亮亮的点头。
  刘春梅已经猜到苏邀的身份了----从草堂挪过来的时候,她就已经听说是太孙妃的恩典,才能把她们挪到这里来,她之前还惦记着孩子不肯过来,护卫跟她说,会为她找到孩子,她这才跟过来了。
  可是其实她自己心里也没有把那些话当成真的。
  人海茫茫,要找一个几岁的孩子多难?
  尤其是最近大风大雨的,她从小就在海边长大,哪里不知道这么大的风要死不少人?
  一个无父无母照管的孩子,哪里能在外面活的下来?
  就这样才又急又怕的病倒了。
  现如今孩子真的找到了,她听着苏邀嘱咐子龙的那些话,趴在草席上砰砰砰的给苏邀磕头。
  这头磕得万分实诚,一下子便把额头给磕破了油皮。
  沈妈妈哎哟了一声,急忙上前拿了帕子给她捂住:“你可真是,自己都是当娘的人了,怎么不想想孩子?原本你就病了,若是再磕头磕坏了,你怎么照顾孩子?以后有你感谢的日子,何必急于这一时呢?”
  刘春梅这才止住了,还是对着苏邀千恩万谢。
  苏邀笑着摇头,深深看了她们一眼,又让刘春梅:“不管出什么事,都记得首先保护自己,保护好孩子,我过些天再来看你们。”
  等到把所有的事都处置完了,沈妈妈这才问苏邀:“姑娘,那咱们回去?”
  眼看着天色已经不早了,苏邀抬头看了看天,脸上的笑意陡然冷了下来:“是,该回去了,好戏也该开场了。”
  第1319章 一百一十八蝼蚁而已
  苏邀的一举一动都被人看在眼里。
  听说苏邀大费周章的为了找一个孩子,还让护卫四处搜寻,甚至不惜得罪了族里的人出城去找了,赵二就不屑的嗤了一声,连脸上的笑意都明晃晃的写着不屑。
  “这个女人惯会装模作样扮好人的。”赵二挑眉嘲讽:“就算是这样又有什么用?不过是个女人,再能干又有什么用?她最大的作用就是在家里生孩子,还真当自己是个人物了!”
  不过赵二又转头高兴起来:“不过还得是她这么不知好歹才好,若非如此,我还得大费周章的想着法子往上爬呢,哪里来的这登天梯?说起来,都得感谢这位太孙妃爱折腾,沽名钓誉啊!”
  他将杯里的酒一口气喝完,猛地随手掷在一边,又问:“怎么,都查清楚了没有?这回可别再给我掉链子,谁若是出什么差错,可别怪二爷我认不得人!”
  他娘的,为了布置这个大局,好宰了这条大鱼,他都已经当了孙子差不多三月了,三个月呢!眼看着到了收网的时候,说什么也不能让别人摘了桃子。
  底下的人都纷纷答应。
  没过一会儿,三老太爷急匆匆的推门而入,一面擦着头上的汗一面告诉赵二:“二爷,现在太孙妃已经从庄子上回去了,我亲眼看着她进了祖宅的。”
  好么,这鸟终于进笼了。
  赵二志得意满,身边的人见他高兴,马上倒了杯酒又送到他手边,他伸手接了,豪气干云的举杯冲着屋内众人道:“干了这杯酒,咱们都尽力办好自己的差事,办的好了,大家同享富贵啊!”
  天已经逐渐黑了下来。
  原本白天还不甚明显的风等到晚间就又刮了起来,这次这风更厉害,刮得苏邀院子里那棵树都被连根拔起,吴家堡族里送过来的丫头原本是拿了许多油布过来准备给他们的,险些被这树给压到了,吓得在院子里连连惊叫。
  沈妈妈立即便打了伞出去站在廊下,远远地招呼了这些丫头们上了长廊,等到听说是过来送油布的,还忍不住哟了一声:“这身上全都是湿透的,这可怎么行?回去还不得生一场病?快,快来把衣裳给换了!”
  她说的情真意切,丫头们不好拒绝,加上原本确实身上都湿透了,冷风一吹就忍不住此起彼伏的打起喷嚏来,都撑不住了,听了沈妈妈的话,一个个的跟着进去换衣裳。
  换好了衣裳,这才撑着伞重新出去。
  因着怕被淋湿,沈妈妈还特意拿了好些蓑衣出来,给她们从头到脚罩的严严实实的,头上还带着斗笠,这会儿可就不必担心被淋湿了。
  守在院外的几个护卫还往那群丫头身上扫了一眼,见人数都对得上,也便没有在意。
  天色愈发的晚了,狂风呼啸,大雨倾盆,眼看着万家灯火一盏盏的熄灭,已经是万籁俱静的时候。
  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忽然响起剧烈的犬吠声。
  一开始是隐隐约约的,等到后来,便是有无数只狗被引得狂吠了起来,连祖宅这边都被惊动了。
  灯火重新又一盏一盏的亮了起来,不断有人惊问:“是什么事?怎么这么大动静?!”
  下人们进进出出的点灯的点灯,出去问消息的问消息,一时之间整座宅子都动了起来。
  吴老爷子也被惊动了,他原本就年纪大了,入睡困难,好容易才眯着眼睛,半梦半醒之间被惊醒,人有些发懵,还是吴家三爷今天在家里议事没有出去,干脆在老爷子隔壁住下,听见动静急忙赶到老爷子房里来,急忙喊了一声爹,担心的问他:“您老人家没被吓着吧?”
  吴老爷子还来不及说话,房门砰的一声又开了。
  吴家的管事一脸惨白的站在门槛处,仿佛是刚从水里爬起来的水鬼,哆嗦着看着他们:“老太爷,三爷,出事了,海匪打进城里来了!”
  什么?!
  吴老爷子面色大变,吴家三爷也是失声问:“怎么可能?!”
  往年海匪和倭寇也年年都会趁着涨潮摸过来,可吴家堡是筑了高墙的,他们根本没有那么容易摸进来,往往都是在周遭村镇里洗劫罢了。
  何况今年海匪都才来过不久。
  怎么这么快又来了?
  吴老爷子披着衣裳颤巍巍的出去,被管事死死的拉住了:“老太爷,不能去,千万不能去!外面乱着呢,海匪倭寇进城了,都往咱们这边来了!咱们还是快收拾收拾,快跑吧!”
  家里老小可都在祖宅里头。
  当年族长的事儿已经闹的让人想起都觉得头皮发麻了,那群畜生闯进来,那可真是见人就杀,女人的下场比死了都还要不堪,眼下这种情形若是不逃,一家子的性命都要搭进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