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上珠华 第522节

  邱大爷提起这茬儿,脸色也不是很好看:“还没有,听说昨天晚上连夜送出来几具尸体,有衙门巡逻的人撞见了,被压下去了。”
  魏三爷一时没有出声。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嘟囔着说:“真不愧是一脉相承,是那位的种。”
  他说的自然是废帝了。
  其实这话也没说错,本来就是如此,废帝昏庸无道,草菅人命,现在看来,萧源也是一脉相承的差不多。
  不过邱大爷还是猛地扯了魏三爷一把:“你说话小心些!这张嘴迟早害死你自己!”
  魏三爷被他扯得吓了一跳,过了会儿才有些不情愿的呼气:“我这说的也没错啊!他也不知道收敛些,到底还不是真的……”废帝当太子的时候,也不敢露出这副混不吝的样子啊!
  尤其是萧源现在本来便是这样的身世,就更该装装表面的样子了。
  萧恒那虽然被人说是玉面阎罗,但是人家杀的都不是什么好人,因此官场虽然有人腹诽他一两句,但是在民间,声誉却是十分好的。尤其是现在平定了云南,谁不说萧恒是个少年才俊?
  有了这样的对比,萧源这事儿传出去,岂不是让追随的人也寒心?
  这话说到了邱大爷的心坎儿里,邱大爷目光复杂的看了魏三爷一眼,缓缓垂下了眼帘。
  东南这一片的风波暂时还没能掀起什么波澜,萧恒他们在山东休息了几天,很快便一路到了京城。
  他素来就不是什么注重排场的人,所以虽然听说这一次会有官员来接,也没太放在心上,直到看到了孙永宁,才忍不住诧异了:“怎么竟然劳动您亲自来迎?”
  孙永宁脸上都是笑意,避开萧恒的搀扶,带着众官员朝着萧恒行了礼:“殿下平定云南,为社稷立下大功,我们臣子迎一迎,本就是本分!您请!”
  礼部早已经准备好了专门的花车,孙永宁二话不说便请萧恒上去,当着一众官员的面,萧恒竟然有些迟疑的往后看了一眼。
  崔先生自然知道他是在看什么,忍不住咳嗽了一声轻声提醒:“殿下,县主虽然帮了大忙,但是这种场合……低调便是最好的。您还是先上去吧,有什么事儿,进城以后再说。”
  从云南一路回来的人都心知肚明萧恒看的是谁,不过也都默契的没有出声。
  苏嵘在后面翻了个白眼,隔着窗子跟苏邀轻声说了几句话,便策马上前轻声跟萧恒说:“殿下,我派了一队人送幺幺回去,您放心吧。”
  可快点儿走吧,别在这大庭广众之下说出什么来,这回了京城可就跟在云南完全不同了,若是被人看见了指指点点,那些贵妇的嘴巴可不是好玩儿的!
  萧恒便没再说什么,上了花车。
  一路上早已经有闻讯而来的百姓们沿途夹道欢迎,进了城之后,百姓们便更多了,见到萧恒在花车上,姑娘们险些高兴疯了,砸下去的荷包帕子几乎是堆满了花车。
  这也难怪,毕竟萧恒自来就是个英俊的,如今虽然去云南了两年,但是谁知道一点儿也没有让他变得粗糙,反而是更加多了几分男人的气概,女孩子们哪里有不喜欢少年英雄的,今天这一天过后,整个京城的女人们谈论的都是风光归来的皇太孙殿下。
  皇太孙进宫去了,先去宫中拜见太后和元丰帝。
  苏邀便自己回了苏家。
  苏三老爷早就已经等着了,他这些年已经沉静了下来,如今倒是真的跟从前那个浮躁得恨不得把要爵位三个字挂在脸上的人完全不同,见了苏邀,他笑了笑,有些感叹也有些欣慰的点了点头:“好,回来了就好!走吧,老太太和你嫂子姐姐早就准备好了,只等着你回来呢。”
  又哦了一声,从身后拉出个少年来,笑着说:“快来见过你姐姐。”
  苏邀一眼便看见苏三老爷身边多了个到他腰间往上一点点的少年,这少年的容貌还跟苏三老爷有些相似,说起来也跟苏邀有些相似,她便反应过来,这是一直在外面的苏钲。
  果然,苏钲走上来轻声喊了一声姐姐。
  看上去面色有些泛白,的确是身体不好的样子。
  苏邀嗯了一声,或许因为苏钲也是从小就寄养在外头的缘故,她对苏钲有几分同病相怜,也见他格外亲切,轻轻朝着苏钲招了招手。
  苏钲有些惊奇,但是见苏邀招手,还是朝着苏邀走过去,又重新喊了一声三姐。
  一板一眼的,看上去非常的严肃。
  苏邀轻轻摸了摸他的头:“刚回来吗?对家里适应不适应?”
  苏钲抿了抿唇,他从回到家里来,并没有受到什么不公平的对待,相反,家里人对他都不错。但是,没有人跟苏邀一样,问他一句适应不适应。
  他在外面多年,生活习惯还有饮食起居,一切都跟家里有着太多的区别和不同,他虽然都能克服,但是此时苏邀问他这么一句,他忽然就觉得有些不知道从哪儿来的委屈涌上心头。
  以至于他头一次有些哽咽的嗯了一声。
  第1195章 一百九十四亲人
  苏邀的脚步顿了顿。
  有些事情,你若是没有体会过,永远不会知道个中滋味。但是这种长期在外面长大的生活,她是真正体会过的,所以如今看着苏钲因为一句话就能红了眼眶,她也格外的能够感同身受,没有被爱过的孩子,别人的一句好话,都能让他觉得受宠若惊。
  她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摸了摸苏钲的头。
  不过这已经足够了,苏钲抬起头朝着苏邀努力的笑了笑。
  家里人不是对他不好,只是因为太过小心翼翼,越发的凸显出距离来,老太太和苏杏仪其实已经也十分努力的跟他打好关系,但是一出口,说出来的话就难免带上了几分生疏。
  苏钲原本以为这是没有办法的事,但是苏邀又让他知道,在这个家里,不是没有人明白他,至少苏邀就能。
  他因为这个姐姐的回来而真心实意的开心起来。
  他的转变,苏三老爷自然也看在眼里,见他这么欢呼雀跃,一时有些诧异,不明白为什么自来内向的儿子忽然变得这样高兴。不过不知道归不知道,苏三老爷对于苏邀的回来,也是真真切切的开心的。
  这从他送了苏邀进苏老太太的院子,还留下便能看得出来了。
  毕竟虽然他们母子关系缓和了许多,但是也就维持在可以和平的坐在一起说说话的地步,要更进一步,那是没有的。
  苏老太太此时可顾不得他,有些踉跄的站起身来,朝着苏邀招了招手:“快来,我看看!”
  她是真的想念一去几乎两年的孙子孙女了,当然,若是比较起来,她更想的肯定是自小就捧在手心里长大的苏嵘,但是苏邀对她来说,也是在乎的。
  苏邀自然知道这一点,所以她乖巧的笑了笑,上前恭恭敬敬的跪在苏老太太面前:“孙女儿回来了,给老太太请安,愿祖母安康端健!”
  苏老太太的眼泪一下子便下来,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自己好像是看到了几年前刚从山东进京的苏邀,那时候的苏邀,如同是一根翠竹,不卑不亢的跟在贺太太身边,来给她问安。
  场景重合在一起,让她禁不住有些恍惚。
  但是她还是很快的反应了过来,又是笑又是想哭的搀扶住了苏邀,认认真真的从头到脚把她打量了一遍,见她是真的没事,并且出落的还更加的亭亭玉立了,心里既是欣慰又是感慨,紧紧地攥住苏邀的手晃了晃:“好!好啊!你能好好的回来,真好!老婆子便是死了,也有脸去见咱们苏家的列祖列宗了!”
  苏老太太很少说这样的话,但是也可见她心中是何等样的高兴,才能如此失态。
  苏邀跟苏老太太的感情远远比不上外祖母贺太太,但是此时也不禁为她的话动容,安慰道:“不仅我好好的,哥哥也好好的,受了伤但是现在也都好全了,现在跟着殿下进宫去觐见圣上了,想必傍晚就能出宫的。”
  提起苏嵘,苏老太太是真的忍不住笑的开怀,一直说了几声好,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嵘哥儿受伤了?严重吗?”
  这些事是瞒不过去的,苏嵘脸上的疤痕还在,根本骗不了人,苏邀思索了片刻,便尽量简单的将当初离姜寨的事情说了一遍。
  但是,虽然她已经非常的小心措辞了,听见了这些话的苏老太太还是止不住变了脸色,她都是如此,苏杏仪和汪悦榕就更不必说了,两个人都是一副担心后怕的模样。
  汪悦榕更是面色都是惨白的。
  她知道苏嵘去打仗肯定是有艰险的,但是当这种艰险真正的展现在她们面前的时候,她们这些至亲真的很难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难过害怕。
  好在苏邀很快便将话题转移到了别处,说起了之后的一些事儿,比如说那些孩子们。
  果然,大家的注意力都被转移了。
  尤其是苏杏仪,做了母亲的人,对于孩子的事情,总是更加有同理心的,听说有孩子被人当成续命的药物,要放人家孩子的血,所以苗寨拐骗了不少的孩子,忍不住咬牙:“真是阴损歹毒至极!用这样的法子,他竟然还妄想无尽的长生?真当天道不存了吗?!”
  苏老太太也气愤的很:“这些苗人,不懂我们的礼仪,也不知道礼义廉耻,否则的话,这些年来,怎么可能会闹出这么多乌烟瘴气之事。真是便宜了他们!”
  她说的自然是指答应了黑花苗寨在永昌府修生养息的要求。
  但是她也同样知道,这是权衡之下最好的结果,毕竟大家都心知肚明,黑花苗寨若是也狠狠心的话,云南的事,至少还得拖上个一年半载。
  而这一年半载之中,又要多丧失多少无辜的生命呢?
  苏三老爷是个男人,男人的想法就又不同的多了,他也觉得离姜寨的做法匪夷所思,但是却非常赞同抬举黑花苗寨的做法,所以他还是忍不住道:“总不能真的杀尽所有苗人,既然离姜寨有那令人闻风丧胆的邪法,黑花苗寨想必也是有的。杀不尽,又要防着,那抬举他们倒是也没做错,如今虽然说是答应他们在永昌府享受供奉,可是同样的,现在永昌府的驻军还有朝廷委派的官员,都已经是制约他们的东西了,他们若是聪明的,休养生息,乖乖的,自然是能相安无事,朝廷也不在意这一点儿供奉,但是若是……那到时候朝廷对付起他们来,也比现在要容易多了。”
  要分化他们,需要长期的坚持。
  朝廷的官员自然会施展手段,给恩典,让他们族人出来读书,如此给他们灌输些忠君爱国的思想,如此一来,岂不是长久的法子?
  苏老太太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也没有再多说什么了,只是见苏邀满脸的倦色,急忙催促苏邀去梳洗然后先休息:“午饭便不必过来用了,我让你嫂嫂安排人送到你房里去,你屋子还是你走的时候一样,你看看有什么缺的,尽管跟你嫂嫂说。”
  第1196章 一百九十五觐见
  刚回到家,苏邀只觉得浑身都轻松了。
  尤其是回了自己的院子,见到云袖跟锦屏两个人哭哭啼啼的迎出来,便更是忍不住笑:“我这不是好好的回来了?你们怎么不高兴,反而还哭起来?”
  锦屏还好,自来性子就比较稳重的,听见她说这话,还勉强忍住了,急忙擦了擦眼泪:“是是是,姑娘回来了,我们原本就该高兴才对,姑娘等等,我去看看里面她们准备好了没有,您先沐浴,再睡会儿!”
  她急匆匆的走了,云袖还是哭的满脸是泪:“姑娘可吓死我了,我可怕您……”她一说这话,早已经缓过来的沈妈妈急忙呸呸呸了几口,啐道:“你这小蹄子怎么回事?尽说些不该说的,姑娘这已经回来了,否极泰来,以后的就都是好事了!该高兴才对!”
  好久没见沈妈妈了,苏邀是真的想她,忍不住伸手抱住她轻声喊了声妈妈。
  沈妈妈心里又酸又甜,一下子便绷不住了:“哎!妈妈在呢,您放心,家里都好着呢,家里人也都好着呢。您不知道,前些天,沈家老爷和太太也回来了,他们听说您去了云南,都担心的了不得,最近时常都派人过来问讯的。您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
  干爹干娘也回来了?
  苏邀十分欢喜:“好,那我先去梳洗,待会儿就过去看他们!”
  沈老爷沈太太回来了,想必出去游学的沈嘉言也回来了,就算没回来,也该有许多信寄回来的,她在云南,都不知道家里的消息,也不知道干爹干娘和弟弟怎么样了。
  沈妈妈顿时便笑了:“也不必这么着急,您先梳洗休息,就算是要拜会,也得一家一家的来,除了沈老爷沈家,还得去贺家不是?”
  苏邀想到贺太太,心里全都是酸涩,她走的太过匆忙,只来得及叮嘱外祖母一定要等到她回来。
  站在外祖母的角度想一想,她心里怎么好受的了?
  但是外祖母真的没有再做傻事,这是对她何等信任,才能忍得住心里的怒火和报仇的急切?
  她抿了抿唇,轻声道:“妈妈说的是,我听见干爹他们回来,一时太高兴了。”
  沈妈妈只是宠溺的笑了笑。
  正好此时已经弄好了的锦屏也出来,请苏邀去梳洗。
  院子里顿时忙碌了起来。
  而此时的宫里,元丰帝在御书房召集内阁议事,等到听见萧恒回来,整个人面上都松弛了几分,沉声道:“让他进来!”
  当看见萧恒终于走进来,在座的所有人不约而同都觉得眼前一亮!
  就是那种直视阳光的感觉。
  经过了这一次平乱,原本还隐藏着几分锋芒的萧恒彻底像是出鞘的利剑,浑身上下都透露着用尸骨和人命战功堆积起来的威压。
  好啊!
  这是元丰帝头一个想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