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上珠华 第517节
黑花苗寨那边如今已经围着一圈又一圈的人。
倒不是朝廷的人和他们自己的人,来这里的,都是其他苗寨的人。
之前这些苗寨都是跟着离姜寨的,但是现在离姜寨已经完了,他们的那些之前令人害怕和压制其余苗寨的老妖怪也死了,剩余的这些苗寨当然得给自己找个出路。
现在黑花苗寨俨然是已经靠上了朝廷,大家都想来黑花苗寨探探情况。
看着底下那么多的人,阿伦有些诧异,跟黑花婆婆商量起来:“该怎么打发他们?”
黑婆婆之前去了一趟离姜寨之后就元气大伤,一直都在卧床修养,也是最近这几天才能重新走动,听了阿伦这么说,她站在山顶的吊脚楼看着底下那些人,淡淡的说:“打发他们做什么?让他们都进来,从前他们都是跟着离姜寨,害人的事儿没少做,以后,就不能如此了。也该让他们知道知道新的规矩。”
阿伦有些犹疑的看了一眼黑婆婆:“您的意思是?”
黑婆婆面色依旧镇定:“我就是这个意思,这些苗寨以后全都归我们管束了,他们也该知道这个消息了。”
这也是之前苏邀让白雪和她改变主意的条件。
正如苏邀所说,当一个有名无实的皇妃有什么用?隔得天高皇帝远,便是想要照顾苗寨,以后怎么能照顾的到?但是若是换一个方式就不同了,只要把离姜寨拿下,那么朝廷答应,以后承认黑花苗寨的身份,单独给黑花苗寨一座城,当然,他们仍旧是得上供,也是大周的领地,大周也会派官员来治理。但是不同的是,苗寨的地位相当于大周的藩王,对于这座城池也拥有类似封地的权力。
这是一个很复杂的条件,里面也有许多细致的条条框框。
但是的确是说服了黑婆婆。
毕竟,这是一个古往今来都不曾有过的先例,听起来实在是太有诱惑力了。
阿伦果然欣喜的双眼都发亮,他之前已经隐约知道苗寨跟朝廷谈的条件,但是没有想到竟然是这样的条件。
以后黑花苗寨只要不跟离姜寨一般自寻死路,那么子孙的前程就都有了,不仅如此,自家的传承也都保住了。
他看着底下黑压压的人,嘴角抑制不住的上翘,笑着道:“是,既然如此,那我就先去跟他们说一声!”
黑婆婆咳嗽了一声,半响才止住了咳嗽:“去吧。”
她看着阿伦下山,面色始终未变,直到身上多了一件披风,才转头道:“你回来啦?”
白雪轻声应了一声,问她:“婆婆,您好点了吗?”
黑婆婆语气淡淡的,十分平静:“你放心,我一定活的久一些,等到看着你能独当一面了,才舍得死。”
白雪一下子便攥紧了她的手,有些难过:“婆婆!”
黑婆婆看着她,忍不住笑了:“这是怎么了?人活着,哪里有不生病不死的?便是那个老头子,仗着一府的人,害了那么多人的性命,不过也才活了一百九十岁吗?我如今已经靠着自己活了八十一了,算是长寿了,有什么好看不开的?再说,我且还得再活十年呢!”
第1183章 一百八十二警示
有风吹过来,黑婆婆瘦弱的身子隐在宽大的披风里,看上去简直是羸弱异常。
白雪抿了抿唇,攥着黑婆婆的手紧了紧,但是却最终只是叹息了一声。
倒是黑婆婆轻轻笑了,怜惜的摸了摸白雪的头发,语气轻松的说:“这已经算是十分不错啦,我帮了皇太孙的忙,除掉了那个老东西,也算是给我自己积德积福了,想必老天爷就算是看在这一点上,也不会叫我太过难受的。你是个好孩子,咱们苗疆到现在,已经是青黄不接了,为了那个老怪物的一己私欲,断送了多少的蛊苗?你祖母,你母亲,都是这么没了的,更别提其他苗寨了。孩子,有些话我之前便跟你说过,为什么要你嫁给皇太孙?无非是想保住我们一脉的传承,现在嫁给他是不成了,但是也不是没有好处。他们给了我们一个机会,抓住了,我们苗寨以后自然是鼎盛的。”
她喘息了一会儿,闭了闭眼睛:“孩子,去吧,去办你要办的事。你以后,就是我们苗寨的圣女了。”
白雪还是在原地陪着她站了一会儿,一直等到底下来了伺候的人,她才放开了手到半山腰的吊脚楼去了。
在那里,她先去看了看崔先生。
崔先生如今已经恢复的七七八八了,看上去精神也好了许多,见她过来还笑了笑:“都忘记恭喜您了,您如今可是苗人真正的圣女了。”
因为崔先生的障毒都是黑花苗寨帮着解的,在这过程中,崔先生跟白雪的关系也不错,他便忍不住多说了两句:“姑娘,我有几句话想要跟你说,你姑且听听吧。听的进去就听,若是听不进去,就全当我是在放屁,你听过了就算,如何?”
白雪将药材分配好,闻言郑重的吐出两个字:“您说。”
崔先生点了点头,也没有客气:“我知道你们的本事大,这一次永昌府的事儿也实在是超出了我们的预料。你们苗人的许多本事……我知道这是你们的传承,也是你们保护自己的手段。但是白姑娘,这或许是好事儿,但也可能是坏事,你明白吗?”
白雪静静地点了点头,面色十分平静:“我都明白。”
那些蛊术和巫术,本来也就是秘术。
听见她怎么说,崔先生的面色稍微好看了些,他叹了口气:“你明白就好。你们苗人的数量少,重视血统和传承,我也知道正是因为如此,也是因为这里地形的问题,你们须得这些手段来保护自己。但是,你也看到了离姜寨的下场,我今天之所以想要跟你多说这几句,也正是因为咱们这段时间的相处。什么事都有个度,过了头便不好了。从前离姜寨至少还十分隐秘,他们的寨子也是经过了你们,我们才能找得到。但是你们,经过了朝廷的允许,你们算是有了正大光明的途径,但是同样我希望你们明白,你们也是有约束的,一旦过了头,是祸不是福啊!”
白雪将手里的药材都准备好了,伸手交给了旁边的崔四爷:“接下来再每天煎服,坚持半个月左右,便能彻底好了。”
崔四爷自从见过斗蛊的场面,便十分怕这些苗人,小心谨慎的接过来之后,又小心谨慎的应了声是。
而这个时候,白雪才正色朝着崔先生道:“您放心,答应苏邀的条件那一刻起,这些我就都已经想明白了。原本我们跟离姜寨也有本质的不同,我们不是供养那种东西的,我们寨子的人,也是因为不赞同如此,才会跟离姜寨生出内讧。说到底,我们会投靠朝廷,本来就已经说明了我们的态度。我们以后也会坚持这一点。”
她顿了顿,十分诚恳的补充:“至少在我还在的时候,一定会坚持这一点。”
真是个聪明的女孩子,崔先生欣慰的点了点头。
白雪已经将最后的事情也交代完了,笑着冲崔先生行了个礼:“多谢先生教诲,但愿有缘再见。”
朝廷的圣旨已经下来,只等钦差来了之后,萧恒跟钦差交接完便回京,而到时候崔先生肯定也是要跟着回京的,在这之前,崔先生便是有时间,也基本难以再跟苗寨的人认真道别了。
崔先生同样也很郑重冲着白雪颔首:“天高路远,不过只要姑娘走正道,我们再见的时候,想必也不会很远。”
作为被册封的受朝廷承认的圣女,白雪肯定是要去京城的。
见面的机会还会有。
两边道了别,崔先生才下了山,这一路上他看到了许多过来投奔黑花苗寨的小寨子的人,见他们基本都是拖家带口的,一时有些唏嘘。
其实这些在夹缝里生存的苗人真不容易,真要说作威作福的,那是离姜寨的人,这些小寨子的苗人当真没有享受到什么好处,倒是给离姜寨做了靶子。
崔四爷也顺着父亲的目光看到了这些人,看了一会儿,他轻声说:“父亲,没了一个离姜寨,黑花苗寨显然便是这些苗人的领头人了,只是不知道,他们能不能记住你的这番劝告。”
崔先生倒是不担心这些了,该说的他都已经说了,离姜寨的覆灭白雪和黑花苗寨的人也都是看在眼里的,他们若是不想落得跟离姜寨一样的下场,自然是会引以为鉴的。
何况之前萧恒亲自跟黑花苗寨一同去灭离姜寨,为的也就是看着离姜寨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一起灭亡。
黑花苗寨应当没有离姜寨的那些秘术,所能做的事情就有限的多了。
何况永昌府的形势如今也是不同的,如今的永昌府已经彻底的成了朝廷的,朝廷也会跟其他的州府一样派下官员,这里也会组建一个卫所,留下士兵驻扎,有了这些前提在,黑花苗寨最好是谨言慎行,否则的话,等着他们的不会是什么好事。
他相信黑婆婆和阿伦他们的眼光没有那么短浅,也相信白雪的本事。
第1184章 一百八十三仁心
崔先生回到城中的时候,天色已经是傍晚了,进城很顺利,他一路上看着到处摆着小摊子的老人们,幽幽的吐出一口气,放下了帘子。
萧恒真是永远能比他想象的更加优秀,打下永昌府没多久,他便已经将永昌府的治安给收拾的井井有条,甚至还从大理府和附近的州府挖来了不少人,这些人也都是之前在那些地方没有什么田地的佃户,萧恒把人弄来,承诺给他们分田地,头三年不必交税,并且官府发种子,原本那些人便是在当地找不到事做过不下去的,一听说这个条件,当即便有许多人报名,紧跟着来了一批之后,便有了第二批第三批。
如今城中都已经有许多人开始建房子了,毕竟来了新地方,总也得有地方住的。
到处都是欣欣向荣的景象,跟崔先生刚来永昌府的时候见到的,仿佛都不是同一个地方。
崔先生大感安慰,等到到了永昌府之前的知府衙门,原本要去见萧恒的,底下人就笑着跟他说:“殿下先去处理孩子们的事儿了,只怕得晚上才回来。”
提起这些孩子们,崔先生也是知道的。
之前离姜寨那个老头子就是用这些孩子们来维持他自己的寿命,也是因为如此,永昌府这些人为了完成任务,四处去拐骗小孩子过来,这么多年之中,也不知道死了多少孩子。
而现在苏嵘他们救下来了许多孩子,加上还有许多没来得及送给那个老头子的,还有一些太小的被他们分散来养在那些苗人家里的,总共竟然有一两千个这样的孩子。
这其中,有很小一部分记得自己的亲人在哪里,更多的都是不知道自己的亲人下落的。
那么怎么处置这些孩子,就成了一个难题。
女孩子倒是更简单些,苏邀在大理府和昆明办的织场,也可依样画葫芦在永昌府办起来,永昌府被苗人发号施令这么多年,已经没什么汉人有钱了,但是商户总是不会嫌弃这里的。
纪家和杨家白家都已经提前派人过来了,听说要建织场,他们头一个答应了。
女孩子们有了去处,剩下的男孩子们就有些令人为难了。
崔先生听说这个,沉默了一瞬便道:“我也想去看看,殿下如今是在哪儿?”
他让崔四爷将行李拿进去,自己带了几个护卫便直奔城西。
离姜寨残暴不知道如何管辖,永昌府一直都是贫瘠的,从到处都是的土屋便可见一斑,至于城西则更是荒凉了,一路走过来,见多识广的崔先生都得摇头叹息上一阵民生多艰。
等到了城西的永安寺,他站在山门前看了一阵,才迈步走到上头去。
这些孩子们暂时便被安置在这永安寺里了。
崔先生顺着山门一路往山上走,见到许多孩子聚在一起,或是打闹或是玩耍,看上去虽然身子瘦弱些,但是精神倒是都不错。他摸了摸自己的胡子稍稍觉得安慰,才到了正殿,便看见正殿的广场上萧恒正不知道在那里跟住持说什么。
他加快了步子,此时萧恒跟前的三九已经认出了他,喊了一声崔先生。
崔先生点了点头,走到跟前看见一个才七八岁左右的孩子,手里正捧着一张烙饼,而此时,萧恒正在说这个孩子的事:“其余的孩子们倒是都放心,他们再不济,至少饿了渴了是会说的,但是这个孩子……我便不留在这里了。”
住持也看了一眼那个孩子叹息了一声:“阿弥陀佛,殿下仁慈。”
崔先生一开始还有些奇怪,等到看到孩子憨憨的笑容的时候,又立即便明白过来-----这是一个智力有缺失的孩子。
孩子吃的有些着急,萧恒摸了摸他的头轻声跟他说:“你吃慢些,等会儿还有呢。”
他就真的乖乖的小口小口的吃了,很听话。
萧恒对着住持点了点头:“一切就多劳烦师傅了,等到我们忙完了,便将他们接走。这期间,他们的用度,朝廷都会折算成银子送过来。”
住持师傅又悲悯的双手合十念了声佛:“阿弥陀佛。”
萧恒这才有了机会转头看着崔先生:“先生回来了,怎么不多休息休息?”
崔先生自然的笑了:“坐不住,听说您过来了,便也想跟过来看看情况,这些孩子们……”萧恒将这些孩子们的情况跟崔先生说了一遍:“除了小部分记得父母的,其他的基本上都不记得的了,就算是要找,人海茫茫,也不知道从哪儿找起。我们商量了一阵,决定先把孩子们暂时放在这里寄养一阵,过阵子,等到这里的善堂修好了,便将孩子们挪到善堂去。”
崔先生也可怜这些孩子们,想想这些孩子们失散的亲人,更觉得可怜,目光落到萧恒身边这个孩子身上,他轻声问:“这个孩子……”崔先生一眼就能看出不对,萧恒也直截了当的道:“是,他是被拐过来之后才知道有问题的,想必是那些苗人不要他这种,便将他丢弃了,他一个人,这么小的孩子,也不知道是怎么活下来的。”
萧恒碰到他的时候,他正因为饥饿晕倒在路边,像是一个可怜的小狗,趴在地上,蜷缩成一团。
他摸了摸这个孩子,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觉得跟这个孩子有缘。
崔先生听的也忍不住动容,叹了口气:“善堂的能力终究也是有限的,这不是一两个孩子,是将近两千个孩子,善堂只怕也是没有办法。您心中有没有其他的打算?”
萧恒之前便已经考虑过许多了,现在再听见崔先生这么问,他便咳嗽了一声:“正想跟先生商量的,我在想,十五岁以上的,挑选合适的充入军中。”
让他们当兵,好歹是有军饷的。
崔先生沉吟了片刻:“这倒是成的,毕竟原本便需要在永昌驻军,他们若是能找到亲人还好,找不到,从军总归是一条活路。”
不仅是活路,也是出路。
萧恒呼出口气。
他就快要回京了,得尽快把这些孩子们的事安排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