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上珠华 第271节
苏嵘的性子,除非是十分紧急的事儿,否则断然不会摆在脸上,以这个标准去评判事情到底紧急不紧急,实在没什么用。
宋澈思量半响,也没再多说,只是带着宋翔宇去将东西供了祖宗。
等到第二天一大早,他便起了个大早,去了锦绣楼吃早点。
坐了没一会儿,苏嵘便来了。
宋澈让了他一道坐:“我就知道,你若是没有要紧事,再不会亲自上门来的,怎么了?有什么事儿为难了不成?”
“是有一件事。”苏嵘并不打算藏着掖着,三言两语的将李小爵爷找人的事儿说了,见宋澈正皱起眉头来表情严肃,便停住不再说了。
宋澈眉头大皱,手指在桌面上重重点了点:“明昌公主府也跟成国公交情匪浅啊!”
如果不是交情不浅,这种关乎平叛正的大秘密,人家怎么肯跟你分享。
不过现在也不是讨论这些的时候,宋澈到底是经历的事情多了,他拍了拍手,忽然喊了一声好:“正好,这件事来的正好!那位……李嫂子,她其实是姓木的吧?”
“是。”苏嵘都已经问清楚了的,此时正听见宋澈问,便将李嫂子的身份说了:“说是行三的,木府的人都称呼她三小姐,人人都知道。”
那就更好了。
前任土司和现任土司的妹妹,这个身份,哪怕是拿到朝廷上来,也是足够看一看的。
“趁着这个机会,一箭双雕吧。”宋澈不假思索,很快便下定了决心:“帮木三小姐这个大忙,同时也请木三小姐帮咱们一个忙,彼此互惠互利,对她也没有坏处。”
苏嵘并没有多激动,仍旧表情淡淡:“难就难在这里,皇长孙养在宋家被找回,虽然你们最后把事情编造的很好,可到底到如今还是没有彻底被人相信,圣上迟迟不肯为皇长孙正名,只怕也有忌讳这一点的缘故。若是现在,让唐驸马再用这一招,只怕是不管用了。”
痕迹也太明显了。
谁都不是傻子,一直用同一招,太容易招致祸患了。
“所以不要用同一招。”宋澈眼睛也不眨一下,顿了顿便道:“唐家的确死有养子没错,但是你忘了吗?唐家的养子,可绝不止一个啊!”
苏嵘怔了怔,随即便领悟过来宋澈的意思,还来不及说什么,外面忽然响起敲门声,宋澈让人进来,宋管事都顾不得行礼便先禀报:“侯爷,伯爷,出事了,伯爷的随从来通禀,说是正苏姑娘的马车出了点事……”‘“什么?!”苏嵘一下子站了起来,面色不善的大步往外走。
宋澈也跟着站了起来,他对苏邀这个小丫头的印象极好,听见苏邀出事,他一下子想到刚才苏嵘说的话,立即便问:“会不会是因为这件事?”
苏嵘此时自己也一头雾水,神经紧绷,等到见到了庆坤,才问:“”到底怎么回事?!”
朝中因为大比之上在众使团面前丢了脸面的事情闹的不可开交,连孙阁老这样的大学士也因为这事儿有了不是,这么肃杀的情形之下,苏家原本准备的宴会自然是又泡了汤。
苏邀这些天都一直在家中,很少出去、就是今天,苏嵘出门之前,也只知道苏邀要去贺家。
可贺太太那儿,苏邀原本就是三天两头都要去的,就这么一段路,走了无数遍了,竟然还能出事?
苏嵘的心情不好,庆坤也知道他最紧张这个妹妹,忍不住跟着变得胆战心惊的:“伯爷,只知道县主的马车被一头疯了的牛撞了,几乎撞的散架……”宋澈的眉目间多了几分阴沉,见苏嵘拔腿就走,便扬声喊住他:“让翔宇跟着你一道去,看看有没有什么能帮得上忙的。”
他顿了顿,见苏嵘满脸戾气,就道:“他总能帮得上些忙的。”
反正苏宋两家在谁眼里都已经是绑在一块儿的了,也无所谓避嫌不避嫌的。
宋翔宇自己也十分关心苏邀,别人是怎么想的他不知道,但是在他看来,苏邀是这些年来萧恒最喜欢的。
这就已经足够叫他爱屋及乌了。
事发突然,苏嵘顾不得拒绝,点了点头便率先上马飞奔而去,赶到出事的地点东寺大街时,就见五城兵马司和大兴县衙的官差都已经赶到,此时正在路上,他一眼看到了已经四分五裂的马车,瞳孔都忍不住放大了一瞬,好悬才压制住了怒气,勒住了缰绳飞身下了马,急急的扒开他们走到前面,就见地上躺着一个人,不由便惊了一跳。
好在庆坤先拉住了他:“伯爷,不是咱们家的人!是个小孩子!”
苏嵘这才稳住了心神,一眼看过去果然见地上躺着的是个小孩子,他先松了口气,随即又忍不住大怒。
小孩子也是因为遭受了池鱼之殃,才会如此,那苏邀呢?
思及此,他厉声叱问跟过来的探头探脑的吴千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光天化日之下,京城繁华大街上,怎么会有疯牛冲撞马车之事?!”
吴千户心里咯噔了一声,忍不住骂了声娘。
最近真是天天有事,前几天是孙文才跟许渊博打架,闹的神仙打架小鬼遭殃,这回好么,又碰上永定伯府的马车被疯牛撞,他这个负责治安巡查的副千户当真也是太惨了。
他擦了一把头上的汗,义正言辞的保证:“这头牛尾巴上绑了鞭炮,显然是有人故意做的,已经派人去查了,您放心,一定会给贵府一个交代的。”
苏嵘根本没心思听下去,不耐烦的追问:“我四妹呢?”
“哦,县主正在前面医馆……”吴千户急忙回话,就见苏嵘已经飞快的跑了,他的后半截话这才说完:“县主没谁让……”
第610章 示威
真是多事之秋。
吴千户心中恼怒,认命的蹲下来想翻动看看这个小孩儿怎么样了。
那样的疯牛撞过来,虽然没被撞上只是被马车给带倒了,只怕也是五脏六腑都得被震碎了,他虽然见惯了生死,但是一个小孩子遭受这种飞来横祸,还是大年下的,他心里还是有些不落忍。
可手还没来得及去动,他的手就猛地被人拍了一下,吓得他当即缩回了手。
“别乱动!”一个精神矍铄的中年人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麻利的蹲了下去:“这种重伤,或许本来能活,被你这么一翻动,只怕也活不了了!”
吴千户被教训了一番,原本还有些不服气,可等到回头看见了他身后跟着的去而复返的苏嵘跟带着帷帽的苏邀,又立即反应过来----刚才苏四姑娘原来是去请大夫过来了啊?
他见苏邀被搀扶着走了,还以为这位县主是害怕看见这种惨烈的场景,没想到却是跑去找大夫了。
这么一瞧,这位县主还跟寻常那些贵人们又不怎么一样,是个有人情味儿的。
苏邀却顾不得他在想什么,见申大夫皱着眉头看过孩子,便急忙问:“申大夫,怎么样了?!这孩子要紧不要紧?”
“伤的这么重,怎么能不要紧?”申大夫眉头紧皱,脸色很不好看:“幸亏那疯牛不是直接踩上来,否则这条小命就交代了。可饶是如此,那也得看看阎王爷肯不肯放人了,先治着吧。”
他说着,叹一声气,翻看了孩子的眼睛,小心的指挥着苏嵘把孩子抱起来,送到了沈家的医馆去,一通忙碌之后,还没来得及休息一会儿,孩子的父母终于姗姗来迟。
他们都是在附近摆摊儿卖些吃食的,哪里能跟寻常人那样看住孩子,都是由着孩子满街的撒欢儿的。
因为是在京城,自来没出过什么大事。
谁知道就忽然就撞上这么大的事,两夫妻哭的连摊子都没顾,找上来又被拦在外头,看见那么多官差的阵势先已经吓了一跳,等到经历了重重审问被放进来,已经哭都不敢再哭了,等到阿看见了儿子,这才敢哭出声来。
申大夫掀了门帘跟苏嵘苏邀一道出来,正好见这对衣着寒酸的年轻男女对着孩子哭,就问:“你们是孩子的爹娘?”
两个人哭着应是,见申大夫是个大夫模样,急忙跪着又是磕头又是要掏银子。
苏邀抿了抿唇,上前一步扶住那个已经站不稳的女人,轻声安抚:“二位放心,他是因为提醒我的下人当心疯牛,才会被牵连的。我一定会请大夫尽全力救治他。”
两个人都是老实人,见苏邀身边的苏嵘穿着官服,先就已经畏惧了几分,苏邀说什么,他们都只知道答应的。
苏邀心里就更不是滋味,等到跟苏嵘安抚完了那对夫妻,让他们就在医馆住下,出了门,她才语气森冷的开了口:“能知道我的行踪,还要想出这样的法子来截我,不惜让我受伤,这人一定是盯着我很久了。”
苏嵘已经知道苏邀身上也受了伤,心情本来便已经极差,听见她这么说,便沉沉点了点头:“到底是谁,其实也不难猜,总归是那几个罢了。不是许家,便是明昌公主府。”
他想到这里,便又想起了木三小姐:“会不会是冲着她来的?”
“我想也或许是有这个缘故。”苏邀并不迟疑的冷笑了一声:“先是云章县主亲自过来找我,而后李小爵爷又不惜借着提亲的借口来……木三小姐对他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偏偏提亲的事儿被我们拒绝了,云章县主从我这儿也没得到想要的答案,或许,这是给我的一个警告。”
歇息了一会儿,吴千户小跑着进来,先跟他们赔不是,才道:“已经查清楚了,那牛是附近一户酒家的,说是被他们家的小孩儿牵出来,调皮绑上了鞭炮……”看来是连后路都已经设计好了。
苏嵘心中憋了一股气,当即便讥诮的笑了笑:“真是荒谬1那头牛尾巴上的绳结还在,那绳结是军中特有的打结的法子,说是一个小孩儿绑的?这是要糊弄谁?!当我们都是傻子不成?!”
吴千户心里哀叹一声,真是怕什么就来什么。
偏这还又是一个不怕事儿的。
他忍不住低声道:“伯爷,大过年的,何必要……”何必要把事情闹大呢?
反正人也没有受伤,只不过是个孩子被踩伤了而已,还不如大事化小,就这么糊里糊涂的揭过去算了。
这么咄咄逼人,也没什么好处。
苏嵘却冷哼:“什么大过年的?!这若是那疯牛踩的是我妹子,我伯府怎么过这个年?!就算我妹子没受伤,那些被踩伤的百姓的命难不成就不是命?!吴千户可以去后头看看,看看那孩子的父母哭成了什么样?!这事儿没完!”
他丝毫不为所动,跟苏邀耳语了几句,便率先出了门,找到了大兴县衙派来的掌管刑名的方典吏:“方大人,你是老刑名官了,您可别跟我说,您看不出来所谓的小孩儿所为只是一个糊弄人的托词!”
方典吏十分的正义凛然,见苏嵘这么说,便立即跟着道:“是,下官正要说,下官已经查看过现场,那头疯牛不仅尾巴上挂了一连串的鞭炮,还吃了疯牛草,哪怕没有那鞭炮,也是要发疯的。根本不是一个孩子能做得出来的事儿,显然是有人故意为之!”
吴千户脸上挂着苦笑。
苏嵘看也不看他,只径直盯着方典吏:“既然如此,那方大人预备怎么做呢?”
“既然这疯牛是有主之物,自然先捉拿主人回去审问。”方典吏不假辞色:“到底是谁人指使他将罪责推脱在一个小孩子身上,查清楚是谁让他推出小小孩童来当替罪羊,那到底是谁要谋害县主,也就自然都查出来了。”
哟呵,真是没想到,大兴县衙还出了个这样的二愣子。
第611章 审讯
吴千户啧啧称奇,着实没想到这个方典吏竟然这样豁的出去,也不知道是真傻还是假傻,这摆明了是有人针对永定伯府来的,人家连酒家的人都收买了。
能在京城地界这么闹事的,怎么会是普通人?
可这个方典吏倒好,就不怕惹麻烦,这么横冲直撞的就把实话说出来了。
不过反正这烫手山芋被别人接过去了是大好事,又省了他的麻烦,他才不管那么多,忙不迭的撇清关系。
苏嵘若有深意的望着他笑了笑,听他说他要回去了,竟也不多说,只挥了挥手。
吴千户顿时松一口气,走出去了一段路,就见方典吏雄赳赳的带着一伙衙差直奔了刚才哪家酒楼去。
真是没经过事。
他摇了摇头,秉持着眼不见为净的原则溜之大吉。
他还得忙着往孙家去送一趟年礼呢,这回孙文才可遭了大罪,他别的忙没帮上,总得表示表示。
孙永宁正在门口看着侄子贴对联,他如今闲下来了,倒是比之前精神更好了几分,半点米受朝堂上的影响,见了吴千户过来,拍了拍手,伸手接过底下人递过来的帕子擦了手里的浆糊,这才挑眉问:“从哪儿来?”
“从东寺大街上来。”吴千户笑眯眯的,殷勤的替孙永宁捧了盆,察言观色,说了苏家马车遇袭的事儿,见孙永宁面露关注,立即便意识到这事儿值得一提,便绘声绘色的讲了经过,末了才道:“侄儿回来的时候,那边的官司还没掰扯清楚,那酒家的孩子哪里能绑出军中人才绑的出的绳结?分明就是有人推小孩儿出来顶缸的,苏家看样子不肯罢休呢。”
孙永宁心中闪过无数念头。
之前京营的事儿摆明了就是许家针对宋家,那这次苏家出事,会不会又跟许家有关系?
他倒是希望有些关系,许家真是太无法无天了。
另一头,苏嵘跟苏邀等到那孩子脱险才放心,跟那对夫妻说了让她们暂时在医馆安顿下来,又叮嘱了阮小九等人派人照顾,这才出了门。
“幸亏有申大夫在。”苏邀心有余悸,面上有些惊吓过度的苍白:“否则这个孩子的性命就保不住了,他不过才六岁……”因为常年跟着父母东奔西走的摆摊,他看上去比同龄的孩童更瘦弱几分,才从马车上下来的时候,苏邀还以为他活不成了。
那一瞬间的惊悸简直无法形容,苏邀想到这一点,忍不住闭了闭眼睛。
苏嵘鲜少见她有这样失落惊惶的时候,越是少见,就可见这件事对她该是多大的冲击,他沉默下来,等到新的马车来了,搀扶着苏邀上马车之际,他才似乎跟自己保证,也跟苏邀承诺似地轻轻开了口:“幺幺,你放心,这件事不会那么轻易就完。”
绝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