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上珠华 第267节

  她说罢,也很坦然的坐在了苏嵘苏邀对面,镇定自若的笑了:“伯爷和四姑娘,是为了那块玉佩来的吧?”
  她表现的如此镇定,苏嵘跟苏邀两兄妹倒是一时都没有开口。
  还是苏嵘忍不住端详着她的脸色,缓慢开口:“我已经把那玉佩交给唐驸马了。”
  李嫂子的脸上终于有了一点儿笑意,哦了一声:“那就更要多谢伯爷成全了,民妇无以为报,若有心愿得成的一天,必定结草衔环以报。”
  她态度不卑不亢,十分的从容闲适,大有一种面对的是千军万马的视死如归之感。
  苏邀顿生荒谬感,她认真的望着李嫂子,沉默了许久之后,才轻声问:“李嫂子,你不是普通人吧?若我说我可以帮你,不知道你信不信?”
  李嫂子轻笑了一声。
  她看着苏邀叹了一声气:“县主娘娘,您是个好人,您来慈善堂的次数不多,可里头的孩子却都盼望着您来,孩子们的反应是不会骗人的,连他们都那么喜欢你,你当然不会是什么坏人。可您知道我的身份么?”
  “大约能猜到。”不等李嫂子再说下去,苏邀淡淡笑了笑,见李嫂子满心震惊的睁大了眼,心里更加有了几分肯定,便干脆挑明了话题:“李小爵爷急着去云南监军,据说若是这一战他能够功成身退,把事情办得漂亮,这小爵爷就会变成货真价实的爵爷,伯爵之位便到手了。这种情形之下,能让李家上下都这样着急的事儿,无非是云南那边的事儿了,而若是还要跟唐家有些牵扯,让永宁长公主府也被扯进来,若是我没猜错的话,只有云南叛乱的事儿了。”
  她想起上一世李嫂子说要等服侍了她寿终正寝再走的话,声音放的更轻:“李家这么着急的找你,你手里握着的玉佩又这么要紧,还要转交给唐驸马,想必是什么身份的证明。要证明什么呢?如今云南那边的情形,我也请教过了广平侯……”苏嵘要去云南镇压叛乱,她怎么可能不做准备?早已经请宋翔宇和宋澈跟她详细说过了云南那边的情形了。
  她也知道,现在云南那边打成了一锅粥。
  云南那边土著众多,苗人也多,苗人之中还又分为生苗和熟苗,关系十分难以厘清。而云南土司也又有正统和旁支之争。
  就如同上一任土司就是木府嫡出,却在壮年病死,只留下了一个女儿,据说还病死了,最后是他庶出的弟弟登了位。
  如今云南那边自己又乱起来,却是因为这一任土司被指出是得位不正,有上一任土司的支持者出来反抗,两边越闹越大,互相谁都不服谁,朝廷的兵马介入其中,却被老土司那边的人给认为朝廷不公,所以老土司那边的人奋起反抗,竟然利用地形优势斩杀朝廷兵马三千余人。
  事情这才闹大了,被捅到了京城。
  这么乱的形势,是危机也是机会。
  如果她是明昌公主,为了要帮自己的孙子扬名立万,那么就一定会从事情的根由入手,再说军中的事儿,如此才能双管齐下。
  这么一猜,那么李嫂子为什么被李家这么追踪,原因不是很显而易见了吗?
  李嫂子怔了怔,虽然接触的不多,但是她已经知道苏邀聪明。
  尤其是沈老爷夫妻这次险些被折腾破产的事儿,她也是知道的很清楚的,若不是苏邀手段高强,寻常人被一个侍郎这么整,早已经就被吃的连骨头都不剩了,可沈老爷夫妻却硬是挣出了一条活路来。
  可见这个女孩子的不同之处。
  但苏邀如此敏锐,还是让她意外。
  意外过后,李嫂子很快恢复过来,她点了点头,也很坦诚的承认了:“您猜对了,我的确是身份特殊,我是老土司的亲妹妹,原本也不姓李,是因为跟着原成国公徐永鸿一道上京,为了避人耳目,才改姓了李的-----成国公夫人姓李,他们对外宣称我是成国公夫人的表亲。”
  竟然还有徐永鸿的事儿!苏嵘张了张嘴,不由得感叹世事无常。
  可这么一想,所有的事就都能说得过去了。
  徐永鸿想必早就已经知道了李嫂子的身份,而当初徐永鸿能够暂时平定云南,稳住两边的关系,也应当是有李嫂子这层关系。
  所以他带李嫂子进京来……都不必李嫂子再多说,苏嵘苏邀已经将这其中的关系都梳理清楚了。
  苏邀便直截了当的问:“您来京城,本身就是为了找唐驸马的吧?”
  “是。”李嫂子也很坦荡:“也不能说完全是,我是来找我侄子的,他们说我哥哥只剩下一个女儿,原本就是谬误,我哥哥当初还有一个遗腹子,只是被我嫂嫂他们在危急关头送出去避难了,我去的时候太迟了,已经来不及问清楚我嫂嫂人到底被送去了哪儿,只好慢慢探查,这一查就是十余年……后来还是成国公帮忙,我才查到了当年的一些蛛丝马迹,跟着他来了京城。”
  “那你如今是已经查到了吧?”苏嵘开了口,想到当时唐驸马的那番话,已经完全明白了过来:“人就在唐驸马那里。”
  李嫂子嗯了一声:“是,可这时候,明昌公主府也找上了我,想要得到我侄子。我怎么可能让他们得到我侄子?”
  先不说朝廷之前已经承认了现任土司的身份,这一次会怎么选择谁为正统来扶持还说不准。
  光说要把侄子交给明昌公主府,李嫂子就不能放心。
  所以她一直都对明昌公主府避而远之,谁知道明昌公主府却不依不饶,一直追着她不放,她原本想着去唐家确认身份的,也最终没有实现,若不是信得过苏嵘的行事,被李小爵爷逼得没了法子,她也不会冒险把玉佩交出来让苏嵘带到了唐驸马那儿,试探唐驸马的反应。
  “你信不过李家?”苏邀挑眉,看着李嫂子的时候心情有些复杂:“为什么?”
  第601章 撒娇
  按照李嫂子的说法,成国公带她回来之后,显然是把她托付给了明昌公主府的。
  如果没有猜错的话,如今李嫂子所掌握的信息,多半也是从明昌公主府得到的,但是林到头,李嫂子却信不过明昌公主府的人,反而还要四处躲藏,十分怕被李家的人找到,这有些不符合常理,中间肯定是发生过什么的。
  李嫂子哈了一声,双手扶住了手中的碗,来了京城一阵子,她已经很能适应京城人的风俗和习惯了,端着碗小口小口的喝了两口粥,她才不紧不慢的开了口:“我只知道,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他们费心费力的帮我找线索,刚有一点儿苗头,就逼着我拿出玉佩来。玉牌是我唯一跟侄子相认的信物,若是给了他们,那我算什么?自然是随她们怎么编排了。李小爵爷要去云南建功立业,怎么会需要我这样碍事的人存在?”
  如果没了她,那么凭借那块玉佩,当然李家才成了兢兢业业去找那个孩子的人。
  而他们还可以把她死了的责任推在成国公头上,这边找到人,那边稳住云南那帮木府底下的老人,到时候再利用他们,借着这个孩子的存在拉拢他们,让他们为朝廷拼命。
  所有的功劳都是明昌公主府那位李小爵爷的。
  到了那个时候,他们想扶持她侄子上位,那便可以留他一条性命当个傀儡,受制于李家,而不想留,那就又可以杀了他转而支持现在那个土司,毕竟到时候两虎相争必有一伤的。
  她才不会上当。
  见她看事情看的这样明白,苏嵘眼里有些赞许。
  不过转念一想也就明白过来-----经历过政变的人,哪里是寻常的女人可比?
  不过也怪不得李家的人这么费尽心思的找她了,那可是一块再好不过的肥肉,能够吃到嘴里的话,谁会放弃呢?
  何况苏邀再明白不过明昌公主府对于永宁长公主的微妙心态了,若此事对她只是有利,她或许还可做可不做,可若是此事不仅对她有利,还能够拿捏甚至陷害恶心永宁长公主,那么她就非做不可了。
  怪不得。
  她忽然轻笑了一声。
  说着这么严肃的事儿,她却忽然笑了,苏嵘转过头去看她:“怎么?笑什么呢?”
  “想必明昌公主府盯上我也许久了,这门亲事,说不得也不完全是冲着我来的。如今想来,只怕是因为之前就发现我跟慈善堂有些关系,又跟李嫂子打过交道,所以才盯上了我。”苏邀想明白了,忍不住挑了挑眉:“公主府可真是,无利不起早啊。”
  无利不起早的明昌公主府此时也并不平静,云章县主穿过层层院落进了明昌公主所在的正院,就见门口的朱砂梅因为天气稍微回暖而越发的鲜艳;见了她来,明昌公主身边的蔡尚宫急忙迎了上来:“县主可算是来了,殿下才刚还一直问起您呢,说是都快要进宫了,还没见着您的影子。”
  明昌公主膝下子孙众多,但是最喜爱的孙子是李小爵爷,最疼爱的孙女儿就得属云章县主了,她自小在家中都是被优待惯了的,此时也理所当然的笑了笑,听蔡尚宫说了几句话便进门,转过了耀目的博古架,先朝着上首坐着的祖母请安。
  明昌公主穿戴华丽的坐在炕上,正在由着底下的人帮她染指甲,见了孙女儿请安,慵懒的挑了挑眉:“怎么这几天都不见你的影子?明天就是小年夜,得进宫去吃宴的,你跑来跑去,连进宫的衣裳首饰也还未挑,成何体统?”
  虽然这么说,但是云章县主知道她并未生气,微微笑着喊了一声祖母,腻在她跟前晃了晃她的胳膊:“孙女儿是去办正事了……”她轻声把自己去找过苏邀的事情说了。
  明昌公主听见苏邀的名字就下意识的厌恶皱眉。
  而后她就低声斥责:“胡闹!这事儿不该你管,自然由大人操心,你好好的姑娘,跟她搅合到一起做什么?平白跌了身份!”
  虽然苏邀名分上已经是县主,但是在明昌公主看来,哪里能跟自己孙女儿比?自己孙女儿是货真价实的金枝玉叶,而苏邀算什么?充其量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说到底是靠着她那个会哭死人的外祖母贺太太捡来了一个县主做罢了。
  云章县主才不怕自己祖母呢,她笑嘻嘻的坐在明昌公主身边,将头靠在祖母肩上:“你们都把这位苏四姑娘说的那样特殊,我去见识见识罢了。”
  “见识完了?”明昌公主宠溺的瞪了她一眼:“感觉如何?”
  云章县主便自己也笑起来:“倒也不如何,除了漂亮些,也没见是有什么三头六臂,可见当初大家都把她吹嘘的太厉害了些。”
  “你呀!”明昌公主见下人已经将手指上包着的白布撤去,指甲已经染成了鲜红色,便拿着双手认真端详了一番,吹了吹自己仍旧保养的纤长白嫩的手指,啧了一声道:“可见你还是说的小孩子话,看人不能只看表面。你看她没什么三头六臂,可这个小丫头做的那些事儿,却不是寻常人做得出来的,总而言之,你不要去招惹这个煞星。其余的事,自有你哥哥们处置的。”
  云章县主微笑着应了一声是。
  明昌公主便敦促着她去挑选好合适的衣裳首饰,又道:“若是没有合适的,尽管让蔡尚宫开了本宫的库房去选,打扮的好看些。”
  务必要压过咸宁才好。
  她自己永远压永宁长公主一头,她的孙女儿当然也得压过永宁长公主的外孙女。
  云章县主撒娇了一番才出来,才出了门,就见李小爵爷正立在廊下背着手看那棵朱砂梅,便清了清嗓子,喊了一声:“三哥?”
  李小爵爷嗯了一声,转过头来对着妹妹挑了挑眉:“听说你最近总往外头跑,好像还去找了苏四姑娘?你对这个苏四姑娘,好似很是好奇的样子。”
  第602章 开弓
  “有吗?”云章县主眨了眨眼睛,十分无辜的样子:“这怎么说?我去找她,也不过是想要帮你跟祖母分忧罢了,若是能找到那个女人,你以后去云南得省多少事啊?到那时,你功成名就,说不得还能帮三房也挣出一个爵位呢。”
  云章县主自己是大房的嫡女,对于二房三房的争斗自然乐的作壁上观。
  李小爵爷的脸色未变,只是意味深长的盯着她哦了一声:“这样啊?我还以为你是因为人家也成了县主,所以心有不甘呢。”
  云章县主还没来得及说话。
  李小爵爷就又轻声说:“不对,或者说,更早一些。前年在宫宴上,黑熊发狂那一次,苏四姑娘是怎么受伤的?”
  云章县主面色巨变,一双黑漆漆的眼睛紧紧盯着李小爵爷,一时没有开腔。
  李小爵爷就扑哧笑了出来,啧了一声叹道:“别这样看着我,妹妹为什么不喜欢苏邀,我没兴趣也不想知道。不过,你厌恶她归厌恶她,要算计她也只管去。不过最好不要坏了我的事,你说,行不行?”
  他同样在笑,眼里却半点儿笑意也没有。
  云章县主心中有些惊惧。
  她知道的,眼前这个人绝不是个好对付的。
  二叔无子而终,挑中他兼祧两房,他的处境其实很是尴尬,三叔三婶心不甘情不愿,对这个儿子总是十分的黏糊,二婶却又偏偏是个争强好胜的,李小爵爷年幼的时候被夹在中间,着实受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夹板气。
  可到现在,他已经把两方的关系处置的妥妥当当,连明昌公主都对他十分满意。
  虽然很不喜欢这个强势且把大房比的十分无能的三哥,但是不得不承认,云章县主在他跟前还是会下意识的害怕的。
  她冷冷的哼了一声,转头便走。
  李小爵爷立在她身后,仍旧回头去看那棵朱砂梅,还十分有兴致的掰下了一株递给丫头:“插上,去送给祖母。”
  他自己也随后去了明昌公主房里,明昌公主抬眼看了他一眼:“怎么样,人找到了没有?”
  “还在找。”李小爵爷坐在她边上,拿了一个脐橙在手里,掂了掂才狠厉的露出个狞笑:“她能躲到哪儿去?再说,她手里捏着那么个东西,总要拿出来才有用吧?派人盯死了长公主府,总会有收获的。”
  明昌公主面色平常:“总而言之,你要心中有数。你不是一直觉得自己亲娘委屈了么?眼下就是个机会,只要你在云南建功立业,什么样的诰命不能为你娘挣来?”
  李小爵爷笑着答应了一声,又跟明昌公主说了云章县主去找过苏邀的事儿。
  “这事儿我已经知道了。”明昌公主不大在意的摆了摆手:“她就是小女孩儿心性,没见过的便想去看看,坏不了你的事儿。”
  李小爵爷皱了皱眉,却也不再多说,不置可否的告退出来,便见自己的长随在二门处探头探脑的候着。
  他招了招手让人过来,不等他发问,下人立即便道:“爵爷,许家才递了帖子来,说是不能赴您的约了,许大少爷出事了。”
  “哦?”李小爵爷这回当真有些意外了,许渊博堂堂次辅亲孙,能出什么事?这大年下的,还不能出来走动了?
  下人绘声绘色的把许大少爷跟孙文才的争执说了,末了便咳嗽了一声:“听说孙家现在去了许家要公道……”“还有这事儿?”李小爵爷听的也忍不住惊诧莫名,好端端的,孙文才跟许渊博是怎么回事,哪怕从前不和,也没听说过双方有撕破脸过,这回可倒好,直接还打起来了。
  还为了个女史?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