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上珠华 第93节

  第207章 灭迹
  秦氏雷厉风行,看在秦太太的眼里只觉得心惊,她不安的捏了捏自己腰间的流苏,小心的喊了一声王妃,对女儿使了个眼色。
  秦氏微微蹙眉,却还是扬手让伺候的人全都下去了。
  秦太太这才有些急迫的看着她,不明所以的问:“程定安不是已经死了吗?怎么他竟然又……”秦氏就牵了牵嘴角,冷冷的把之前庄王有关于程定安的那番话说了出来:“殿下的确是在乎名誉的人,可是他更注重取舍,若不是程定安有大用,他怎么可能会费心思要溜程定安的命?我查过了,程定安说是畏罪自尽,但是尸首却已经不能分辨面目,里头本来就疑点重重,加上殿下最近还动作频频让人去了西北军中,我就猜到了,程定安应当是没死。”
  郭崇兴的那个儿子就在西北。
  说起来他也是知道当年围场案的真相的。
  秦太太听的一头雾水,愁眉苦脸的看着女儿咋舌:“可殿下救了他有什么用处呢?杀了他,岂不是一了百了?到时候再杀了郭崇兴那个儿子,也就是了啊。”
  “没了他,怎么对付苏嵘苏邀他们?这个人颇多怪异之处,前些时候给殿下出的几个计策,虽然也有不成的,可大多数却立竿见影,就譬如黑熊这事儿,若不是苏家蹊跷的躲了过去,那么殿下可不只是如今的风光,更还除了苏家这个隐患。”
  程定安的目的很明确,他就是要当庄王的走狗,其次就是要灭了苏家。
  庄王不是个烂好人,他会留下程定安的性命,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他就是为了防止到时候拉拢苏家贺家不成,最后再拿出程定安这张牌来,放出这只疯狗去咬人。
  真到了那个时候,也是苏家把程家逼得太狠了,程定安才会找苏家的麻烦,庄王照样可以撇清自己,身上仍旧干干净净的。
  秦太太目瞪口呆,心里又忍不住紧张和愧疚。
  怪不得女儿之前为了秦郴丢差事的事情急的像是热锅上的蚂蚁,天家无父子,生在这帝王之家当中,当真是步步惊心,连枕边人也要处处提防,不能相信。
  她抿了抿唇,忍不住连连叹气:“王妃别太心重了,只要您好好的把这个孩子生下来,什么富贵荣华都有了。”
  庄王再如何,难不成还能不重视子嗣吗?
  要知道,自从有了这个孩子之后,宫中的赏赐可从未断过,元丰帝也亲自过问过庄王妃的身体。
  秦氏不置可否,却也不愿意跟她说的太多,只是对着那丫头点了点头。
  到这时,秦氏才蹙眉提醒秦太太:“娘,你在家中多劝着些父亲,银子花用都是小事,若不够,来告诉我就是,千万不要胡乱许人什么愿望,接了来路不明的银子,否则出了什么事,才是真的要害死我!”
  女儿这么难,但是娘家却半点忙都帮不上,秦太太满心羞惭,听见她这么说,就更是坐立难安:“这,娘娘你放心,我一定会看着他,绝不会让他闹出什么事来让你为难。”
  “那便好了。”秦氏小小的打了个哈欠,露出倦容来。
  秦太太就急忙起身告辞,又让秦氏:“你好好休息,千万不要多思多想,我隔几天再来瞧你。”
  秦氏点点头,拉了铃让人送秦太太出去,而后才重新睁开眼睛,精神抖擞的让之前那丫头进来:“飞花,你才刚说,苏邀也派人去找了程定安?”
  飞花恭敬的低声应是。
  秦氏哼了一声,冷冷的又道:“把这个消息传过去,告诉他们,不管用什么办法,我要让程定安死。”
  飞花几不可见的皱了皱眉,十分不赞同的样子,抿了抿唇就把声音压得更低了:“王妃,忍一时风平浪静。”
  秦氏冷笑了一声,动作飞快的将桌上的草莓碟子扫落在了地上,怒气冲冲的冷哼:“忍忍忍,我倒是能一直忍,但是那个逃脱了的狼崽子却是个十足的隐患!若是被他透露出了口风去,哪怕是一点点,我活不成,他们也别想好过!”
  飞花抬眼看了她一眼,见她情绪激动的难以抑制,就犹豫了一瞬才道:“那里有许多人盯着……若实在是想送消息过去,不如还是通过二老爷那边的人脉……”秦氏眉眼间都是冷淡,听见这话挑了挑眉,最终还是冷着脸答应下来:“尽快,我不想让苏邀找到他,也同样不希望他落在殿下手里。”
  飞花见她眉目间全都是郁色,知道她是很烦躁了,只是还是忍不住轻声劝她:“王妃,二老爷曾经说过,丽妃娘娘是受了三皇子的好处,所以才帮着做下了那些事……可现在时移世易,局势不同,身份也不同了,殿下和丽妃娘娘都很忌讳再去找那位帮忙,您……您无异于是在与虎谋皮啊。”
  三皇子当年有段时间把先太子都挤兑得差点没地方站,风光的时候,对四皇子多有关照。
  后来先太子出事,元丰帝大怒,处置了二皇子三皇子,但是也只是圈禁了他们,把他们贬为庶人,丽妃娘娘就跟三皇子谈条件,四皇子之所以能娶秦家的女儿,能积攒产业,收买官员,这些都有三皇子支助。
  三皇子求的自然是以后的翻身-----在元丰帝这里是不可能了,元丰帝对二皇子三皇子都失望至极,绝不可能原谅他们。
  只是后来四皇子逐渐蚕食了三皇子的势力,便不再需要三皇子了,他开始逐渐清除这些痕迹和关系网。
  若是被庄王殿下发现她还去求三皇子出手帮忙,只怕会招来一场风波。
  秦氏却不以为意,抚了抚自己的肚子满脸漠然:“富贵险中求,姓程的是三姓家奴,从前程守望是三皇子的狗腿,后来还不是转过头来帮了殿下?二叔跟三皇子他们那边还有福建的关系,别人不知道,程家却是心中有数的,这一点想必三皇子他们自己也清楚。没了二叔,只要有我在,他们该得的好处还是可以照旧,可是若是被程定安走漏了消息给殿下,那大家可就一起完了,你去说吧。”
  第208章 文章
  她态度坚决,飞花只好答应了,还没出门,帘子便被掀起来,庄王大步进了门绕过了博古架,十分随意的将披风解了下来,见屋子里只有她们两人在,便挑了挑眉:“不是说岳母今天到府里来了吗?怎的不留下来用饭?”
  秦氏对着飞花微微颔首,在床上躺着没动,露出些倦意:“留了母亲用饭,只是母亲说家中还有事,所以不肯留下来,急着回去了。”
  庄王点点头,将披风交给了跟进来伺候的丫头,自然的坐在了床沿上摸了摸秦氏的肚子:“怎么样,今天觉得好些了吗?有没有再闹你?”
  秦氏温柔的笑笑,将头顺势靠在庄王肩膀上:“今天好些了,吃了些东西,只是还是困倦的厉害,只想着睡。”
  “母妃说这也是正常。”庄王跟她说了丽妃的叮嘱:“说是开头都是容易疲倦觉得劳累的,想睡就睡,不必顾忌,吃得下便一定要尽量多吃些,又问你是喜欢吃酸的多一些还是辣的多一些,还赏了许多点心出来,让你尝尝看是否有能够入口的。”
  身边的人如此温柔,说到孩子的时候眼里都在发光,可秦氏脸上笑盈盈,心里却一直凉到了底-----嘴里说的如此好听,全都是柔情蜜语,可实际上,他却无时无刻不在算计,就在说着这些情话的同时,还在筹谋着如何能够把苏邀弄进府里来做侧妃。
  想到这里,秦氏的身体微微有些僵硬,等到庄王说完了,才捂着嘴笑起来:“那我可是托了孩子的福,既母妃让我歇着,我可就光明正大的躲懶了。对了殿下,我今儿听我母亲说,她急着回去是约了淳安郡主一道去庞家探病,说是庞三夫人病了……”她扬起脸问庄王:“这件事,您听见了风声没有”说起这件事,庄王就讥讽的笑了一声:“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没吃着,反而惹得一身骚罢了。”他摸了摸妻子柔顺的头发:“你不必多管,安心养胎吧。”
  秦氏就不再多问,笑着答应了,转而说起了另一件事:“门房上送了许多帖子进来,我打眼一瞧,大部分都是些要来求见的,我都拒了。只是这其中也有几样要紧的----田夫人的寿辰、长宁公主的花会,明昌公主孙女儿添妆……”庄王不甚在意:“你自己拿主意就是了,若是觉得劳累,就把这些事交给长史去做,否则,养着他们这群人是做什么吃的?”
  他今天的心情似乎格外的好,秦氏心念急转,已经有几分猜测。
  庞家原本是打算出一个嫡子来娶苏邀的,这样一来,加固同盟,也对庞贵妃和五皇子十分有利,可是出了在汪家的事,庞家的主意是决计不成了,不仅不能成亲家,还成了冤家。
  这件事对于庞家和庞贵妃来说自然是噩耗,可是对庄王来说,却是双喜临门的大好事,庞家自己没得了好不说,庶子行事荒唐的名声是当着整个清流圈子的面传出去了,苏家也跟庞家肯定有了心结。
  怪不得他如此高兴,秦氏咳嗽一声,见他转过头来,便笑着应是,又抽出一张帖子来,郑重道:“还有这个。”
  见庄王果然重视的将帖子接过去,便幽幽的道:“殿下,宋家情况特殊,广平侯乃是圣上的舅舅,当年为了保护圣上和先昭烈太后,广平侯府这一支几乎死绝,只剩下了昭烈太后最小的弟弟,也就是如今这位广平侯……”庄王神情晦暗不明。
  他对广平侯府当然也很重视,毕竟是元丰帝的外家,若是能得到他们的支持,那自然是如虎添翼。
  可宋家却油盐不进,对哪个皇子都是淡淡的。
  庄王作为四皇子的时候,丽妃还想过帮他选宋家的女孩子当王妃的,只是宋家竟然一口回绝,庄王又不能奈何他们,只能罢了。
  后来庄王也想跟宋家打好关系,可宋恒实在是太过骄横了。
  当初他打听了广平侯世子喜欢一副古画,特意花了重金买下来送他,宋恒却说他的画是假的,竟然还一把火给烧了,几乎没把他气疯。
  可偏偏元丰帝却十分的喜欢这个外四路的表侄子,对宋恒十分的宽纵,如今宋恒还手握锦衣卫,当了元丰帝的耳朵眼睛。
  他所有的愉悦都消失的无影无踪,将帖子盖在了茶盅底下,轻飘飘的说:“准备重礼吧,只是到底能不能用得上,谁能说的准呢?”
  秦氏的手就猛地一顿,不解的看向庄王。
  庄王目光冷冷的,透着一股子说不出的复杂和奇怪的站起了身,进而竟然直接出门去了。
  帘子晃了几下就重新安静下来,秦氏想到三皇子那边送过来的纸条,心中有些了然。
  先太子和先太子妃去世的十分惨烈,但是有传言说,当年先太子妃死之前小腹却是平坦的-----众所周知,那个时候先太子妃已经即将临盆了,若是先太子妃当真是生完了之后把孩子藏了起来。
  那么这个孩子……也已经十八岁了。
  这个年纪,比五皇子也差不多。
  元丰帝除夕夜连提几次先太子的事,口吻十分温和,怀念,而且他召太子回来之前已经下过诏书复太子之位,所以先太子妃如果真的生下了那个孩子,而且那个孩子还是个男孩儿。
  那么,那个孩子就是礼法正统意义上的皇长孙。
  三皇子传信来说,最近庄王动作频频,几次动用各种手段套他的话想问宋家的事。
  秦氏觉得这件事隐约应该是落在宋家头上。
  庄王如今一心要撇开三皇子,也坐视秦郴倒霉,无非是因为当年陷害太子的事脱不了三皇子和秦郴的运作,他如今不想再沾这件事的边罢了。
  但是先太子若真有遗孤在这世上,那么跑的最快去杀人的也会是庄王。
  虽然是夫妻,但是秦氏从来不信庄王,也不会把前途都托在庄王身上,所以她才听从秦郴的意见,跟三皇子来往密切,她需要借助三皇子来扩充自己的势力。
  现在看来,这一切果然都很有必要。
  她若是抓住了庄王这么重要的把柄,那么不管是庄王要纳多少个侧妃,也动摇不了她的地位了。
  第209章 十一
  秦太太原本是一心想着快些到家,好对着如今还过的十分悠闲自在的丈夫耳提面命一番的,如今没了二叔秦郴,一家人就更得靠着女儿才能好好的过日子,家里又没个出息的,她叹了口气,回过神来才发觉马车已经半响没有动静了,不由得就有些烦闷的隔着帘子问外头到底是怎么回事。
  秦家的管事刘忠擦了一把头上的汗告诉她:“太太,咱们的马车被堵住了,这前头听说是锦衣卫在办差呢。”
  锦衣卫!秦太太的汗毛都一下子竖了起来。
  自从家里被锦衣卫围过了之后,秦太太就对锦衣卫谈之色变,更是十分厌恶,觉得只要挨上了锦衣卫三个字就没有好事。
  因此,听见是锦衣卫在前头办差,她下意识就哼了一声,催促刘忠:“换个地方走,绕路走,快些!”
  真不想跟这些讨债鬼呆在一块儿,谁知道会遇上什么糟心事。
  刘忠也知道自家主子的心结在何处,唉了一声答应,便急忙让车夫掉头,打算从旁边的四平大街回家。只是才走出一段路,马车就又停下来了。
  秦太太顿时不耐烦:“怎么回事?”
  刘忠的声音隔着帘子透进来,有些颤抖:“太太,宋佥事……宋恒朝着这边过来了。”
  宋恒?!
  想到宋恒,秦太太紧张得整张脸都几乎皱在了一起,捏着茶杯险些都要把茶杯给捏碎,立刻就吩咐:“快避开,避到一边!”
  谁敢跟当差的锦衣卫抢道啊,尤其是这人还是宋恒。
  刘忠飞快的应是,让车夫赶着马车避让到一边,还没等马车停稳,就听见车里的秦太太又下命令:“去打听打听这是怎么回事。”
  怎么一下子惊动两拨锦衣卫?
  普通的治安案件或是普通的人命案,顺天府或是分属的县衙都可以管,再不济,也有大理寺出面,唯有锦衣卫出现,那必得是大案了。
  秦太太心神不宁的回了家,一下马车,就听说刘忠也回来了,便让人领着刘忠进来。
  刘忠恭恭敬敬的回禀:“太太,打听清楚了,听说……听说是宋家的十一公子跟人家打赌,把人家给打伤了,以至于被宋佥事关进了牢里。”
  秦太太听的有些头晕,下意识将手里的杯子都放在了桌上:“这可又是奇了怪了,宋十一跟人打架,也不是什么大事,宋恒把人关进了牢里,那为什么又气势汹汹的去正阳大街?”
  “太太……”刘忠咳嗽了一声,声音不自觉的放轻了:“宋家那位十一公子是在三元楼里跟人起了冲突,听说事情闹的很大,十一公子少年意气,盛气凌人,三元楼的掌柜见是十一公子,根本不敢如何相劝,十一公子最后激愤之下,不知怎的抄起了手边的一个瓷碗朝着人的后脑勺砸了过去,竟然把人家砸的脑袋开花了。”
  什么?
  宋十一如此彪悍?
  秦太太体会到了些什么:“所以……”刘忠点了点头:“所以有人就去请了宋佥事,宋佥事看见是弟弟闹事,就把宋十一公子抓走了,听说是搁在了镇抚司,谁知道……”秦太太下意识的坐直了身子,攥紧了拳头问:“谁知道怎么了?”
  “谁知道宋佥事今天回去,却发现宋十一公子在镇抚司昏迷了,而且到现在还未醒。”刘忠跟秦太太禀报着:“您不知道,宋佥事今天就是去三元楼抓人的,却正巧,宋家大公子也带着人过去了,跟宋恒千把怒张,险些打起来,口口声声说是宋恒有意害十一公子,若是十一公子出了事,绝不会跟宋恒善罢甘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