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顾景洲用筷子敲了敲他的脑袋:“行,满足你,但是别趴桌子上,上面油腻腻的,你不觉得脏吗?”
小家伙赶紧坐直身体,等老板把包子和粥端上来之后,顾景洲在儿子亮晶晶的眼神中,又要了一碗豆浆,多加糖。
顾小野像是在喝什么琼浆玉露一样,先动了动鼻子闻一闻,又低头细细的品尝着甜丝丝的豆浆。
顾景洲无奈的看着他,往他手里递个包子:“别光顾着喝豆浆,吃个包子。”
这顿早餐,小家伙吃的很满足,不仅仅是因为填饱了胃,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充足。
以前的他,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被当做乞丐驱赶,走到这种摊位旁,多呼吸一口都觉得奢侈。
如今却是客人,可以坐在桌椅旁提要求,不用担心被呵斥、被打骂。
顾小野牵着他爹的手,蹦蹦跳跳的走着:“爹,我们以后还会来外面吃饭吗?”
“看情况吧,如果咱们的小摊生意火爆,说不定都没时间回家吃饭,必须在外面吃了呢。”
顾小野是个爹控:“爹那么厉害,咱们的生意肯定特别好!”
顾景洲揉揉小家伙的脑袋:“那就借你吉言喽,走吧,到处逛一逛,看看在哪里支摊位比较合适。”
父子俩一边闲逛,一边了解周围摆摊的规矩,顺便买一串糖葫芦。
顾景洲不怎么馋,主要是给崽子吃,顾小野长这么大,很少吃零嘴儿。
糖葫芦拿到手里的时候,顾小野先举着给他吃:“爹,你吃!”
“我不爱吃酸的,你自己吃吧。”
顾小野让了很久,见他爹是真的不喜欢,就不再勉强,美滋滋的咬了一口:“哇......真好吃。”
周围不少小朋友向他投来羡慕的眼神。
顾小野之前跟着他爹一路奔波,整个人看起来又瘦又黑又土,即使穿上新衣服,也像个小土帽,但此时他手里拿着糖葫芦,十分吸引小朋友的目光。
这个年代,很多人家都是生好几个孩子,糖葫芦价钱不算贵,但也很少有人舍得一下子买那么多串。
大部分人都是只买一串,包裹好带回去,让家里的孩子分着吃,上面好几颗山楂呢,足够分给家里的小孩子了,尝尝味儿就行。
只有顾小野,单独享用一大串,看起来真阔绰啊。
顾景洲看着儿子腰板直挺,每舔一口糖葫芦,就要看一眼周围的小孩,无声的嘚瑟,无奈笑了笑,这有什么好炫耀的。
揪了揪小家伙冻红的耳朵:“走,去那边给你买个帽子。”
顾小野摇摇头拒绝:“爹,我不怕冷!做好的帽子多贵啊,买着不划算。”
“那也不能冻着啊,雍州城的冬天,可是很冷呢,放心,钱还会有的,小小年纪不用操心家用。”
在他爹的强硬态度下,小家伙挑了一个最便宜的帽子,样式很丑,但他不嫌弃,能抗风就行。
顾景洲正准备付钱,小家伙伸手制止,站在那里跟摊主讨价还价,成功获得赠品,一双卖不出去的、手背上烂个洞的手套。
俩人拿着东西走远之后,顾小野咬了一口糖葫芦,开始念叨他爹:
“娘以前说,大男人不会买东西,爹你果然是这样,还价都不会,还好我跟娘学了技巧,爹以后也学学,别让人坑了。”
顾景洲:“......”我又没缺过钱,买东西不看价格,只看喜不喜欢、好不好用,为什么要学讨价还价?
贴心的把帽子和手套都给儿子戴上,顾景洲还是夸奖了他一下:“嗯,不错,省钱小能手,值得表扬。”
到了中午,顾景洲还没选好合适的摊位,小崽崽已经逛的饥肠辘辘。
两人找了个小面摊,买两碗素面,加个蛋、滴上几滴香油,香喷喷的,顾小野吃的头都不抬,碗里的汤都喝的一干二净。
吃完饭一转头,顾景洲发现面摊旁边的位置挺不错啊。
位于街道拐角处,四通八达,周围也很繁华,这种地方自然会有不少小摊贩,肉眼看着已经没位置了,但他的卦摊不大,挤挤能摆下一张桌子。
在雍州城的街道上摆摊,是需要收摊位费的,每条街道都有相应的负责人,费用不高,主要是为了方便管理。
顾景洲询问了这一片的负责人在哪里,带着儿子去找负责人商量。
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摊位费可以按月交,也可以按天交,顾景洲交了一个月的,很快就签署好合约。
负责人拿着家伙事,过来量了量尺寸,让周围的人稍微挤挤,给他空出来一张桌子的地盘。
“十天内不出摊,我们自动收回地方啊。”
“行,明天就摆摊了。”
摊位的事情解决,顾景洲带着儿子回家,让管家帮忙找一套旧桌椅,还有一些木材、油布......
第201章 民国小神棍 7
趁着天还没黑,顾景洲在小摊上敲敲打打的收拾着。
桌子摆正,上面搭上防雨棚,简简单单的小卦摊就完成了。
顾小野看着有些破旧的卦摊,总觉得做生意有点悬:“爹,这真的会有人来算卦吗?”
“怕什么,等我的名声传出去,咱们这破破烂烂的小摊将会变得十分抢手!到时候,你爹爹我,将会是整个雍州城,最令人心服口服的得道高人!”
顾小野也被激起了一股莫名其妙的自信:“嗯,我给爹当小徒弟,咱们是最厉害的!”
顾景洲收拾好这里的垃圾之后,又去买了毛笔、墨水、黄纸......以及一些可能会用到的算卦小工具。
拎好手里的东西,另一只手牵着儿子回家。
晚饭由小家伙掌勺,他会的菜色不多,只能简简单单的做一锅粥。
因为他爹实在是没空做饭,正在院子里摆弄着一块两米高的木牌。用毛笔写上字,拿着刻刀刻出来:“神算子:青山道长”。
刻好了再上一遍颜色,以后就算颜色掉了,用毛笔涂一下,就能继续用。
当然最重要的是,刻出来的字会显得更加沉稳庄重,与职业很匹配。
这个木牌,是明天要立在摊位旁边的,必须精心打磨,表示他认真敬业。
在军营处理完事情,刚回到家里的邢煜珩,就听管家说了青山道长要摆摊的事情,好奇的过来问问情况。
“道长这一手字,写得真不错啊!”
顾景洲并没有停下手里的活去招待他,一边干活,一边半真半假的跟他说话:
“大帅过誉了,这是以前跟家中长辈学的,虽说他们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户,但也读过一些书,很看重学识,经常逼我读书习字。”
原主的爷爷和父亲确实都识字,据说是在以前村里私塾学的,学问并不是很好。
但外人又不知道,顾小野没见过爷爷和太爷爷,他又篡改了身份,谁也查不出来。
邢煜珩没在意他的忽视,自顾自的坐在一旁看着,不愧是得道高人,应该从小就被严格要求吧,才能练就如此一手好字。
他也是从小被他爹严格对待的,为什么写出来的字,就像狗爬一样呢,看来练字也是需要天赋的呀。
顾小野发现邢煜珩过来,又拿出来一个新碗,把原本刚好两碗的粥,互相匀一匀,匀成三碗。
邢大帅收留他和爹爹,是个好人,他要对人家好一点。
非常自来熟的顾小野,把粥给邢煜珩端过去一份,笑容灿烂的招呼着:“邢叔叔,你还没吃饭吧,我做的粥,你也喝点。”
邢煜珩惊讶地接过来:“你做的?”
“对呀。”
邢煜珩想了想自己七岁的时候在干什么,发现比不过这个孩子,毫不吝啬的夸赞道:
“小野很厉害,不愧是青山道长养出来的孩子,上得厅堂下得厨房。”
顾小野被夸奖了,特别开心,更加坚定地认为,邢大帅是个不可多得的好人。
蹦蹦跶跶的回到厨房,把另外两碗粥也端出来:“爹,你先别干活啦,快来吃饭!”
于是,三个人坐在石桌旁一起喝粥,搭配着清冷的月色,有一种莫名的凄凉感。
邢煜珩开口打破这个古怪的氛围:“明日道长的摊位开业,我让管家带着人去给您捧场。”
顾景洲没跟他客气:“好啊,大帅府的人过去,我不收费,对了,你告诉他们,我可不是浪得虚名,有什么难办的事情,尽管去找我算。
过去的时候,最好把动静搞大一点,把周围的人都吸引过去,为我增加知名度!”
邢煜珩没想到,他还有这种商业头脑啊:“行,我会跟刘管家说的,让府里的人不必客气。”
面对比较有好感的人,顾小野会变得非常社牛,听到他说的捧场,大胆地问道:“邢叔叔不去我们的摊位看看吗?”
“前几天一直在下暴雪,我明日要去巡视雍州城外的乡镇,看看百姓们有没有遇到困难。”
顾小野顿时有些敬佩的看着他,不愧是大帅,有担当:“外面坏人多,邢叔叔一定要注意安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