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林佩怔了一下。
  这样的事他是没有经历过的。
  林佩道:“是我唐突了。”
  陆洗道:“哪里的话,不过你可真得替我保密,因为我也不想让外人嘲笑,说我小时候家里穷没吃过什么好东西,现在官居一品了,吃的反倒还不如从前,丢脸啊。”
  林佩点了点头,应下此事。
  午歇便这么过去了。
  下晌,林佩在自己屋里阅览各地的奏本,挑选要让皇帝知悉的重大事项。
  陆洗站在竹帘之外,清了清嗓子。
  林佩道:“请。”
  竹帘掀起。
  陆洗第一次进林佩的书房,看到四处堆放的公文以及极简朴素的陈设,显然也受了些震撼。
  林佩走出屏风:“公事私事?”
  陆洗道:“私事方才就说了,这回是公事。”
  林佩笑了笑,和气道:“朝会将近,陆大人总算来与我谈公事了。”
  陆洗道:“还请你多多关照。”
  两人并排坐下。
  陆洗道:“我有两件事与你商量,一来是中书省右参议的人选。”
  林佩一笑,从书架上抽出卷轴,交到陆洗手中:“早给你拟好了,上晌老杜来时我也跟他打过招呼了,请过目。”
  陆洗打开卷轴,赫然见一道拔擢宋轶为中书省右参议的敕书。
  林佩道:“宋轶原来好歹也是四品同知,总不能一直这么做书吏给你端茶送水。”
  陆洗似有些意外:“知言,我不知该说什么,你真是胸襟磊落。”
  “这道敕书一会儿我便送入宫去,待陛下未批,次日能发出。”林佩捋平膝上的衣布,自若道,“第二件事是什么?”
  陆洗道:“稍等,第一件事还没完。”
  林佩道:“何处不周?”
  陆洗放下林佩给他写好的敕书,低头又从袖中拿出另一道卷轴。
  卷轴展开,同样是用云鹤花锦裱装,同样是用正楷字体写的任命宋轶的敕书。
  陆洗笑道:“你考虑的自然是周全的,但我窃以为,拟旨请命宣发公文等等事务总不能一直由你替我操办,那样太麻烦你了,我心中有愧。”
  林佩一眼就看出这字不属于文辉阁中任何一位舍人和郎中,但不能否认,敕书严丝合缝,无论是字的间距,还是用词的规范,都完全符合规定。
  林佩道:“阁中何时来了新人,我竟不知。”
  陆洗道:“不,不是来了新人,是我自己写的。”
  林佩道:“何劳陆大人亲自写,一般来说,让舍人和郎中先写出初稿,待你过目之后,自会有专人誊写制作。”
  陆洗道:“可是,我听闻我的任命敕书就是你亲自写的。”
  林佩道:“那不一样,我做这事多年,自己写图个省事。”
  陆洗笑道:“我是慢些,但也可以学。”
  林佩若有所思。
  一个人的书法如果在初学之时没有打牢基础,养成了不好的习惯,等长大再来改正就要付出成倍的代价,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官员一大把年纪上道奏疏还要请人代笔的缘故。
  他记得陆洗半年前上的奏章,字只能算清晰,但绝对谈不上美观。
  没想到仅仅半年时间,陆洗便练成了堪为典范的正楷,而这个近乎削筋磨骨的举动背后只有一个动机,就是为了能够融入中书省,成为真正的执笔之人。
  “此事就依陆大人的意思。”林佩道点了点头,收起自己备好的卷轴,拆去轴柄,撕出里面的丝帛,丢进火盆,“流程我不过问。”
  盆中窜起火焰。
  丝帛顷刻间灰飞烟灭。
  陆洗道:“好,现在说第二件事。”
  林佩道:“请讲。”
  陆洗道:“陛下要你我在今年办成一件事,新事,前无古人的事。”
  风过堂,竹帘被轻轻抬起。
  窗纸映着摇曳的叶影。
  林佩一听前无古人四字便觉浑身不舒服,但随着谈话深入,他意识到这件事极有可能就是太后董氏调陆洗进京的真实目的,他得装作配合,套出陆洗的话。
  林佩道:“你如果愿意告诉我,我定全力配合。”
  陆洗道:“知言,屋里有地图吗?”
  布幅抖落,地图展开,阜国一十三省呈现面前。
  北方三省,包括晋北、平北和辽北;
  南方二省,包括广南、桂南;
  西边二省,包括雍西、川西;
  中部三省,包括河中、湖广、江鄱。
  京城地处金陵,位于大江入海口,北邻齐东省,南邻浙东省。
  陆洗道:“陛下初登皇位,蒙古各国对我国北方领土虎视眈眈,尤其鞑靼,近来多次派兵骚扰边境,目的在窥探新政是否稳固,若置之不理,则是示弱于诸国,必将招来虎狼。”
  陆洗顿了顿,继续道:“可眼下朝廷积弱已久,实际也不可能主动出击,是故邦交之策就显得尤为重要,陛下想在北边再设一京,升平北为北直隶,于十月秋防之前举行庆典,接受蒙古各国使臣朝贺,并以通商之利诱导各国暂时放弃掠夺,解当下之急,再缓缓图强。”
  林佩思忖片刻道:“从地形上来看,平北府是有独特的优势。”
  陆洗道:“我之见,北京皇城就在前朝旧宫的基础之上修缮,半年即可落成,如此既能保障南方疆土的安全,又向北方各国张扬了陛下的威名,岂不两全其美?”
  林佩道:“可是……”
  他略一停顿,手指向平北,语气平缓下来:“平北偏荒已久,要举办国之盛典,除了修缮宫殿,连同道路也要修,还需考虑人员、物资、兵马之调动,耗费之巨恐国库一时难以承受。”
  陆洗道:“这是陛下旨意,我等臣工应竭尽全力,不畏困难。”
  林佩道:“陆大人,陛下只有十二岁。”
  陆洗转过身:“你什么意思?”
  林佩道:“陛下连平北是什么地方都不知道,怎会有此旨意?升平北为北直隶是太后的主张,因她的亲族多在北方,新设一京有利于她发展势力。”
  陆洗道:“且先不问是谁的主张,国库当真拿不出这笔钱粮吗?”
  林佩背过手,绕着地图走了几步,笃定道:“拿不出。”
  陆洗拦道:“我有一法。”
  林佩道:“什么办法?”
  陆洗一笑,眼中流光:“听闻户部今年有两百万两用于广南宣政的度支,我觉得大可先借一部分来,等明后两年再补上。”
  林佩张了张口,欲言又止。
  每年从户部拨的款项成百上千笔,偏偏这一笔被挑中,必不是巧合。
  这人刚才还向自己示弱,却就一盏茶功夫便露出了尖利的獠牙。
  第5章 争锋(上)
  陆洗道:“你怎么不说话?”
  林佩走回原位,不禁发出一声感叹:“陆大人好快的刀。”
  陆洗道:“过誉了。”
  林佩提醒道:“你想动这笔钱,可知这笔钱是用来做什么的吗?”
  陆洗道:“我见户部账上主要是什么宣扬圣德、广招人才、兴办学府,说白了就是贴补地方,我也在地方待过,一看账目就知其中不实,至少没有什么是当务之急,可以缓几年再做。”
  林佩再一次沉默。
  若说前面是无心之言,那么后面这句就绝对是有的放矢。
  陆洗再一次追问:“如何?你觉得可在理?”
  “在理。”林佩没有再争辩,用一种淡然的口吻回道,“事有轻重缓急,我与方尚书是同门师兄弟,我回去劝他,且先让出这笔钱,之后若国库有盈余再补上。”
  陆洗笑了:“太好了,三月朝会我即禀奏此事,还望你与我政见保持一致,共襄盛举。”
  炭盆正旺,热浪升腾。
  地图前的空气泛起波纹。
  林佩看着陆洗离去的背影,把手攒进袖中,闭眼小憩。
  *
  三月,朝会前夕。
  林府书苑,风雨连廊之下站着方时镜、杜溪亭、尧恩、于染四位部院堂官。
  林佩凭栏而坐。
  杜溪亭道:“知言,难道你真要把这笔钱让给别人去立功邀宠?”
  林佩道:“我如果让了……”
  他抬起眼打量四人的神色。
  方时镜一声不吭,面色冷峻。
  于染捋着胡须走来走去,不时嘶地吸一口气,似在认真思考。
  风过,池水微澜。
  “没有如果,我们不能让。”林佩把身子往后靠,面容没入阴影之中,“南方之事尚未解决,绝不可妄动西北,太后深居后宫,对前朝政事还是知道的太少。”
  方时镜道:“对,明日文华殿上,即使是触太后逆鳞,我也要与陆洗辩个黑白。”
  林佩道:“你先不要请命,毕竟广南是你故地,容易被说出于私心。”
  方时镜道:“那万一他抢了先机,该当如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