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毅然决然回身,奔向那条满是枯骨之路。
  长剑不知何时已回手中,拔剑出鞘,轻而易举挥动,便打碎了看似漫无边际的幻境,琉璃碎裂之声响起,景象如碎片剥离掉落,终于窥见了一丝真实。
  酒初醒,梦初惊,
  月初明,性初平,
  如觉悟,是前程。[1]
  一道声音钻入耳侧,清晰而响彻,教人恍然。
  “朝华宗弟子试炼第二轮,乾真阵首名破阵弟子——戚挽!”
  第45章 重生(四)
  薛应挽似还未回过神, 怔怔握着剑,眼中茫然,胸口起伏。
  他腕上还淌着血, 是方才为了让自己神思清醒而划开的,如今正顺着指尖一点点往下滴落。
  直到弟子再一次唤他名字, 才脱力般垂着手,拖着身形往前行去。
  原来他走了这么久, 无边无际一般的世界,不过是画地为牢的一个小阵法, 只一抬脚, 就能轻易跨出。
  天同长老毫不吝啬抛来赞赏目光, 视线更在他身上停留许久。
  “不错。”
  “戚挽,平吉村人士, 单水灵根, 炼气八层,”弟子念出他名字,语中不乏欣喜,“你是第一个离开乾真阵的弟子, 自然也是本届弟子比试的第一名, 且先在一旁候着。”
  薛应挽点点头,慢慢地走下试剑台。
  他身后有许多弟子依旧被困在阵中,面上表情各异, 有苦恼, 有欢欣,有泪水淌过, 他们双目紧闭,显然沉湎其中。
  弟子讨论声窸窣响起:“怎么可能, 这可是霁尘真人设下的阵法,这些年来也没几个人能通过,还是在这么短的时间……就算是换了我进去,也不敢自称能从里面走出。”
  一位少女从观战台跳下,径直走到薛应挽面前,剑柄抵在他胸口:“你倒是挺厉害。”
  少女长发梳成利落马尾,话语间十分飒然,目光中带了几分挑衅之意,直勾勾看着薛应挽。
  薛应挽问:“这位师姐……不知是有何事?”
  “事倒算不上,”少女笑道,“可惜你才炼气,等你境界再高些,与我比上一场,如何?”
  有人朝少女喊:“争衡,你又调戏师弟了!”
  原来少女名“争衡”,薛应挽没有推辞她的邀约,点点头:“好,定不辜负师姐期盼。”
  正说着,阵法处传来异动,薛应挽随众人目光看去,竟是有一人中途创阵失败,生生从阵中脱出,跌坐在地,手中长剑同时脱手。
  他看向四周,这才如梦方醒,意识到自己失败,慌乱地去捡起地上长剑,哀求道:“再、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不会失败……”
  主持弟子道:“你已失去机会,请回吧。”
  弟子捶胸顿足,悲痛不已。
  接下来,陆陆续续又有人闯关失败,一转眼,竟去了接近十分之九,只剩下约莫不到二十人仍在场中……
  又过小半时辰,终于有第二名弟子也闯阵成功,是名筑基中期的双灵根弟子,他大汗淋漓,喘息不止,知晓自己闯阵成功,竟一时兴奋,昏晕在地。
  时间差不多了,天同长老示意弟子收阵。
  阵法关闭,所有阵中弟子皆身体一僵,睁开双眼,怅然若失,环顾四方,才明白试炼已经结束。
  “就到这里吧,”他道,“余下还能在阵中坚持的,皆能入外门,戚挽,周侨二人入内门。”
  *
  离正式拜师还有三日。
  薛应挽在上届弟子的引导下熟悉宗门,弟子是个筑基后期的小师姐。小师姐名作蔓菁,絮絮叨叨的,看到什么都要跟他说上一遭,还不忘嘱咐各峰的注意事项。
  蔓菁显然人缘不错,每走过一处弟子峰,便有人与她打招呼:“师妹,听说本届来了个资质不错的弟子!”
  蔓菁笑嘻嘻地与他们打趣,说道:“不就跟在我身后吗,眼睛都看哪儿去了。”
  薛应挽与来往之人点头示意。
  其实这些地方,薛应挽都再熟悉不过。
  他在朝华宗待过百年,每一处峰头溪涧都曾走过,每一处殿宇都曾踏足,便是连寻常弟子不知晓的偏径都了然于胸。
  而今听这位自己的小师姐认真介绍,倒也生出种恍如旧梦的错觉。
  一路观赏,已然不知不觉间到了凌霄峰。
  百年过去,此处的景色依旧,连薛应挽从前最是喜爱的峰底下两颗大榕也繁茂地垂条,两只鸟雀在高耸的树顶绕着打转。
  “这里是霁尘真人所居的凌霄峰,”蔓菁犹豫一下,还是说道,“不过此后就算你入门,想必也不会来此。凌霄峰只有霁尘真人和他几个弟子居住,而且他们不喜外人到来。”
  “霁尘真人大概还在闭关修行吧……我们就不上去了,走,我带你去下一峰。”
  话说着,正要往峰下离去,迎面却撞上一个返峰之人。
  正是薛应挽曾经的师尊,有着当世第一剑修之名的霁尘真人戚长昀。
  蔓菁显然也没料到会在此处遇见戚长昀,竟然还未御剑步行上峰,一时惊慌失措,连连行礼,磕磕绊绊道:“真、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