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6章
   
   
   
   
	  他担心母亲会出于对刘姣的爱不愿随自己去南国辟祸,坚持留在围绕皇位的暗战即将进入最关键时刻的长安。
  “累赘吗?”
  卫子夫苦笑,道:“倘若幕后之人连我都敢伤害,还有什么人是他们不敢动不敢杀?”
  “母亲——”
  刘据低头叩首:“儿子敬爱母亲,不希望母亲遭遇任何危险。”
  “危险……”
  卫子夫闻言,叹气感慨:“你知道你父皇为什么喜欢你四皇妹胜过你?”
  “因为我不论才学或是能力都远不如四皇妹。”
  “不止是如此。”
  卫子夫道:“你的胆量和果断也不如她。”
  “她的性情确实……”
  “她虽是女子,性情却强势刚烈,即便遇上九死一生的危险也不会生出怯懦后退的心思,而是勇往直前,杀出血路。反倒是你……你的性情太过优柔内敛,遇事瞻前顾后,总想着保全自己以免万一。然而,生在皇家,很多时候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关键时刻后退一步,这辈子就就只能持续不断地后退。”
  “母亲的意思是——”
  “我不想和你一起退到南国,我要留在长安。”
  “可是——”
  “我知道你对我孝顺,担心我卷入是非受到损伤,但是我不想退,我不想让别人说我是个无能懦弱的女人,不像卫青的姐姐。”
  话已至此,刘据也无可奈何,只能叮嘱母亲加强长月宫内外戒备,以防不测。
  出长月宫后,他又找到卫长公主等人,将长安城内随时可能发生变乱的情况告诉她们,让她们觉察情况不妙就立刻前往长月宫,与母亲共进退。
  “弟弟不能留在长安吗?”
  卫长公主问刘据。
  刘据:“诸侯王没有特许是不能在长安长时间逗留的。”
  “现在情况纷乱紧张,你为何不向父皇请求留下?”
  “我……”
  面对卫长公主的质问,刘据露出苦笑:“在父皇眼中,我随时可能变成长安变乱的因素。”
  “……”
  闻言,卫长公主一声叹息:“皇家果然是亲情淡薄之地。”
  “然而天下人无不希望生在皇家。”
  刘据补充道。
  ……
  ……
  翁归靡向李令月表明迎娶大汉宗室女最好是刘解忧为乌孙王后却没有得到明确回答的第三天,有一位刘氏宗亲趁着夜色来到乌孙王在长安的住处。
  “你是——”
  “赵王之子刘淖。”
  “刘淖?”
  翁归靡皱眉想了很久才想起赵王刘彭祖在最爱的长子刘丹被废后娶了哥哥江都易王刘非的宠姬淖姬,生下一个儿子取名刘淖。
  刘彭祖偏爱刘淖,希望刘淖接替刘丹的赵国王太子位,刘彻不同意,让他立当时已被封为武始侯的十一子刘昌为嗣,淖姬送回江都国。
  然而,承袭江都王爵位的刘建为人残暴荒淫,淖姬又贪图荣华富贵,被送回江都国不久这对名义上的母子就勾搭成奸。刘建还在封地内使用天子仪仗,耀武扬威大张旗鼓,指使巫觋诅咒皇帝,甚至与其他诸侯王密谋造反,最终被中央觉察畏罪自杀,江都国除,改为广陵郡。
  与刘建长期通奸的淖姬自然也不能幸免。
  如今,江都王一脉只剩刘细君一人。
  刘淖这边,他虽然曾经因为刘彭祖对淖姬的喜爱而在赵国颇有地位,但因为没能成为赵王太子,随着江都国除、淖姬身死以及同父异母的弟弟妹妹们的相继出生,刘彭祖对他的喜爱难免变淡。
  如今,刘彭祖仆击瘫痪动弹不得,刘昌随时准备继位做下任赵王,为了保住地位,年近三十的刘淖难免生出各种钻研心思。
  夜探翁归靡,便是他经过反复思考后做出的行动。
  翁归靡对大汉宗室内部的微妙关系一知半解,但知道赵王刘彭祖是大汉皇帝陛下唯一健在的同父异母兄长,见刘淖似乎有求于与自己,出于对汉帝国的尊重,礼貌问道:“找我有什么事情?”
  “我听说昆弥(王)想迎娶大汉宗室女做乌孙王后。”
  “确有其事。”
  说到这里,翁归靡一声叹息:“可惜皇太女至今没有给出明确答复。”
  “不知皇太女殿下对昆弥的回复是……”
  “她说此事不能强求,需要对方也甘心情愿。”
  “皇太女殿下何出此言?”
  刘淖心中暗喜,故作不在意。
  翁归靡道:“因为我向她求娶之人是你们大汉的西域都护刘解忧翁主。”
  “原来如此。”
  刘淖做出恍然大悟表情,满脸谄媚笑容:“昆弥有所不知,倘若你索求的是寻常宗室女,皇太女必定不会不同意,但刘解忧贵为西域都护,掌控西域大小事务,地位举足轻重,怎么可能被拿来随便和亲婚配?”
  “我当然知道刘解忧地位非常,不会轻易下嫁,可我对大汉宗室女的了解也仅限于刘解忧。”
  翁归靡露出心驰神往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