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但整体而言,均输政策是积极有效的, 它给帝国带来新的大量收入,和盐铁酒纸官营等收入一起维持汉帝国的对外战争和防御的军费, 让百姓享受对外战争胜利的荣耀却不必缴纳的额外的赋税为国家供养军队。
  甚至,由于均输法仅仅实施不到一年就给帝国带来庞大收益,刘彻的封禅之心又蠢蠢欲动。
  ……
  “自古立下大功勋的君王可以泰山封禅。朕自继位以来,外击匈奴,内尊儒术,不给百姓加赋税却能国库充盈,如今四海平定、百姓安居乐业,朕的这份功绩即便比不上三皇五帝也算是功勋显赫!”
  这一日,朝廷大事议论完毕,刘彻突然提起封禅一事。
  他早在漠北两路大军都取得大获全胜的好消息传回长安时就计划登泰山封禅,苦于朝廷财政困乏,不得已忍到现在。
  朝臣们也都知道皇帝的封禅之心由来已久,这些年始终念念不忘,但是——
  “陛下,国库好不容易充盈,实在不宜劳民伤财!”
  “陛下上个月才将二十万内地百姓迁去酒泉、威武两郡居住,又增加了五万屯边军士,此时登泰山封禅,国库恐怕吃不消。”
  “南越国内局势动荡不稳,大汉驻扎南越附近的数万大军随时可能入南越境内作战,陛下要谨慎啊!”
  “……”
  朝臣们不敢正面反对封禅,纷纷转弯抹角找理由,听得刘彻直皱眉。
  “就你们知道这里要用钱那里也要用钱吗!”
  “陛下——”
  “朕不过是想封禅奖励一下自己,你们也要反对?”
  “……”
  朝臣沉默。
  最终还是卫青以封禅的礼仪已经基本失传需要群儒花时间翻阅古书查找考证为由安抚住皇帝。
  刘彻同意封禅之事推后,但朝廷供养的儒生们必须立刻开始研究封禅礼仪,为随时可能到来的泰山封禅做准备!
  另外,皇帝要求大汉使团准备昂贵的礼物,沿河西四郡前往大宛求购传说中拥有天马血统的汗血宝马。
  “朕要骑着汗血宝马登泰山封禅!”
  “喏!”
  朝臣们也知道让皇帝放弃封禅是不可能的,能把劳民伤财的封禅仪式的举行时间尽可能延后已是万幸。
  ……
  ……
  因为身体变小,霍去病暂时无法继续领兵,只好在未央宫中辅助皇帝管理国事,闲暇时研究收藏在皇家书库的古代兵家经典,结合舅舅卫青和自己在战场上获得的宝贵经验,整理出充满真知灼见的一篇篇文章。
  当然,由于写作时只顾自己感受而忽视文学修饰,霍去病写成的兵法文章难免过分天马行空,没上过战场的人完全看不懂,有能力看懂部分章节的则大多认为他的兵法文章阐述的内容不具备实在价值!
  “一看就是没上过战场的人看过几本兵书凭想象写出来的!”
  “居然不带足军粮补给就敢深入敌军腹地,他一定疯了!”
  “以少胜多之所以是经典,因为以少胜多的情况很少发生,但凡领过兵的都知道,以多胜少才是战斗常态。”
  “陛下怎么会倚重这种夸夸其谈之人!”
  “古有赵括纸上谈兵,今有……咳咳……未央宫论战……”
  “……”
  未央宫和长乐宫中,类似的批评不绝于耳。
  他们没有亲眼见证霍去病变小,也没有见过少年时的霍去病,因此至今不信眼前的少年霍去病是本尊。
  霍去病对此毫不在意。
  但是刘彻不喜欢。
  李令月更加不喜欢。
  ……
  “父皇——”
  “什么事?”
  刘彻放下书卷,看向明显有事求自己的女儿。
  “父皇可知道未央宫中近来大量流传针对霍哥哥的闲言碎语?”
  “有所耳闻。”
  刘彻抬头,看了眼下方假装认真写兵书其实竖着耳朵听他们父女谈话的霍去病,缓缓道:“朕曾有意严惩,可惜小子为他们说情,此事只好不了了之。”
  “霍哥哥不在乎,这事就能不管吗?”
  李令月不爽:“他们居然攻击霍哥哥写的兵书文章是纸上谈兵!”
  “这……”
  刘彻不好说。
  因为他也看不懂霍去病写的兵书,但能感觉到内容的厉害。
  “父皇,以姣儿之见,既然他们怀疑霍哥哥的身份,质疑霍哥哥的实力,为何不趁着秋季将至,以狩猎之名在上林苑举行大演兵?”
  李令月提议:“让这些看不懂兵书内容却还妄加评论的家伙亲眼看看霍哥哥的兵法投入实战以后究竟多厉害!”
  “以狩猎之名举行大演兵?”
  刘彻心动。
  自漠北决战(公元前119年)取得震古烁今的大胜利,苦于帝国财政困顿,他已经连续四年(公元前115年)没有对外发动大型战争。
  如今均输法颁布不到半年,国库便再度充盈,恰逢南越国和滇国都蠢蠢欲动,乌孙国使者返回西域后至今没有回复……
  “确实应该搞一场大演兵,让天下感受我大汉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