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时间不早了, 待会有早朝,让舅舅带去病去休息。”
  “舅舅——”
  卫长公主又气又恼,委屈的眼泪止不住地掉下来。
  卫青故作迟钝,对跟在卫长公主身边的宫人道:“送长公主回宫。”
  “喏。”
  宫人行礼, 扶卫长公主离去。
  曹襄见大将军维护自己,感动不已,遥遥鞠躬致谢。
  卫青看了曹襄一眼,又看了看明显不甘心的卫长公主,越发觉得男女之间的事比打仗杀敌更让人烦恼忧愁。
  ……
  卫青扶着霍去病来到休憩处,还未推门,霍去病就“酒醒”了。
  “舅舅, 刚才到底怎么回事!”
  “你觉得是怎么回事?”
  卫青白了眼大外甥。
  霍去病:“我不明白。”
  “不明白最好,等你明白了, 事情就难办了!”
  卫青轻拍霍去病的肩膀:“马上就到上朝的时间,你抓紧眯一会。”
  “我正当年轻,连着几天不睡都没事!倒是舅舅要注意身体,我听太医说你身上好几处旧伤都复发了。”
  霍去病满脸关切:“刚好我现在出息了,可以替姨夫、舅舅出征打仗!”
  “你这小子——”
  卫青笑了笑,随即面色严肃:“匈奴虽然暂时被打趴,可大汉也因此伤筋动骨,国库空虚,短期内无法再对匈奴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但是西域又不能不打……去病,你可愿在不久的将来率军为大汉出征西域,将盘踞河西的匈奴人赶走,把西域诸国的公主王子带回长安,让长安到西域的路从此畅通无阻?!”
  “末将领命!”
  霍去病斗志昂扬。
  ……
  ……
  大军回朝,将领们各按军功得到封赏或惩罚,而刘彻用武功爵制度攫取的大量金钱填补了半年时间发动两次对匈奴战争导致的财务亏空后,也终于可以腾出手处理一直蠢蠢欲动的淮南王一家了。
  针对淮南王的谋反调查早在元朔五年(前124年)就已经启动,最近一年,刘彻更频繁派朝廷官员找淮南王父子问话,对这一家子有不臣之心的事实了如指掌,只是没有抓到真凭实据,无法将他们正式治罪。
  但是这一次——
  “不能再拖下去了!”
  皇帝发话,张汤立刻将近年来从各种渠道收集的可以证明淮南王一家有谋反之心的供词和物证全部送入未央宫,其中甚至有淮南王孙刘建的证词。
  事情要从元朔五年前淮南王府郎中、剑客雷被因为比剑胜过淮南王世子刘迁的旧事说起。
  当时,雷被因为比剑胜过世子刘迁而为刘迁所不容,被迫以为国效力的名义离开淮南王领地跑到长安,通过门道向皇帝进告状,举报刘迁有谋反之心。
  刘彻收到告状后派廷尉和河南郡调查此事,刘迁惶恐,刘安一边让住在长安的女儿刘陵为刘迁找关系,一边和刘迁商量要不要干脆趁这个机会举兵造反。
  因为刘迁最终被朝廷赦免,商量好的造反计划便被淮南王府暂时搁置。
  然而,淮南王的儿子并非只有世子刘迁,他还有个庶长子名叫刘不害,刘向不爱刘不害,连带刘不害的儿子刘建也不被待见。
  刘建因此怨恨刘向与刘迁,得知刘迁在雷被事件发生后曾有意杀朝廷官员祭旗造反后,通过友人向皇帝递交告状,之后又提供更加详细的证词,证明叔叔刘迁确实存有大逆不道之心!
  “这些告状结合上林苑那些人的口供,足够治罪朕的这位堂叔了!”
  上林苑那些人指的是四公主从刘陵处要来的门客武士们。
  这些人虽然大多忠于刘向刘陵父女,愿为淮南王父女效死,但离开刘陵府邸到上林苑接受禁军训练的时间长了,难免有人改变志向,有心报效朝廷。
  去年冬天那场和剽姚营的比试以及比试后查出的多把开刃环首刀更是让已经改变志向的人决定为了自己的前途,向张汤告发淮南王父女!
  “陛下打算先抓翁主还是先——”
  “刘陵一介女流,又身在长安,翻不出什么风浪,还是先把朕的堂叔请到长安吧!当然,如果他们不愿意,朕允许你们便宜行事!”
  刘彻当场烙下狠话。
  “喏。”
  张汤领命,正式办理淮南王谋反大案。
  刘彻看着窗外晴空,突然想起了王夫人。
  ……
  王夫人此时正在皇后的椒房殿陪皇后卫子夫、平阳公主、隆虑公主聊天。
  因为第一胎生的是公主,又有卫青给娘家送五百金,王夫人和卫皇后的关系比之过去明显热络了许多。
  “这就是五公主吗?才几个月就生得眉目如画,将来一定是个美人胚子。”
  隆虑公主笑呵呵地从乳母手中接过五公主,很是欢喜亲昵。
  平阳公主见状,笑道:“我当年第一次见卫长公主的时候觉得特别投缘,如今她成了我的儿媳妇,妹妹你对五公主如此喜欢,以后多半也能把她变成你的儿媳。”
  “那可真是——”
  隆虑公主笑得很开心。